文 | 涵涵妈
前几天有位妈妈私信问我说:“孩子看了《小猪佩奇》后,整天学猪叫,家里人说这是娃在跟着动画片学坏。”
之前也有妈妈埋怨过,孩子跟着小猪佩奇学踩泥坑。
我觉得这两种模仿都不算什么,何况就算孩子不看《小猪佩奇》,他们天性也是爱踩水坑的。
涵涵刚看《小猪佩奇》那会儿,也是爱学猪叫的,她每次叫完后,我也学着猪妈妈的样子叫几下,爸爸在的话,涵涵会说:“猪爸爸该你了。”,我老公也会叫几下。
然后我们一起哈哈大笑。
是的,孩子并不会一直学猪叫,但我们仨曾经一起玩笑的欢乐时光,能够温暖孩子的心田,滋养孩子的心灵。
孩子的天性需要释放,而非束缚。蒙台梭利说,制约一个生命成长,首先从他的身体开始。
之前住的小区里有个小孩,她每次到了院子里喜欢捡树叶,她奶奶总说:“别捡啦,太脏啦!”
小区里的树叶,被踩过的并不多。它在树上接收的天地自然之精华,我们人在外面一样会接收到,真心想不通树叶会有多脏。
看着她的孙子一脸羡慕地看见别的孩子自由玩耍,我总觉得那个孩子的自由、天性被束缚了太多。
跟爱捡树叶一样,爱踩泥坑也是孩子的天性。
最初,每到下雨天接涵涵从幼儿园放学时,我总会提醒她,看路着,别踩到水里去。可当我发现她是故意往水里踩时,一下子就明白了。她早已过了像坦克一般,不管脚下有啥,都呼哧呼哧而过的年龄,走路掉进水坑,肯定是故意的。
于是,我就对她说:“想踩就踩吧,妈妈回去给你刷鞋。”
她听我这样说,满脸的兴奋挡都挡不住,立刻欢快地跳进面前的大水洼里。一路上蹦蹦跳跳很是开心。
从那次之后,只要下过雨,我每次去接涵涵的时候,总是会带上一双雨鞋,让她尽情地释放踩水坑的天性。
如果你有留心就会发现,人家佩奇的妈妈在佩奇决定踩泥坑前,还做了一件事——佩奇妈妈手里还拿着一双漂亮的黄色雨鞋。她说:“佩佩,你想要在水坑里跳,就要穿雨鞋。”
所以,与其在美好的童年,给孩子诸多的限制,这不能干,那样不行,不如在准备妥当的前提下,满足一下孩子的天性又有何妨?
而且请记得提醒孩子,踩水坑的时候,一定不要在有人的旁边踩,因为会把水溅到人家身上。
还是前文提到的那个奶奶,她倒是允许孙女穿着雨鞋跳水坑,但即便是走在菜市场人多的地方,那小孩也会跳,眼看着把水溅到了别人身上。但奶奶只会提醒:“行啦,别踩水了,当心把裤子弄湿了。”
孩子在公共场合的修养,是否让别人感到舒服,就是这样一点一滴被教养出来的。
因此,我们在释放孩子天性的同时,还要注意是否妨碍到他人。当别人指责你的孩子跳水坑把泥水溅到他身上时,真心不该《小猪佩奇》这部动画片来背锅。
而且日本有家幼儿园还专门支持孩子踩水坑。
位于日本熊本县的Daichi幼儿园的最大特色在于园内中庭的露天屋顶。
在我们的印象中,孩子们总是远离风雨而被保护得很周全,下雨天的室外活动总是不被允许的。而Daichi幼稚园的中庭却特地设计成了能够积攒雨水的地面和露天屋顶,一场大雨过后,孩子们便可赤脚在“水塘”间玩耍,释放天性。
作为父母,我们很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却很少关注孩子对身体的掌控。
孩子发烧了,起疹子了,受伤了,我们很容易发现。可你有没有发现,孩子很乐意体验对身体的掌控感。
小婴儿刚出生不久,忽然有一天,他发现了自己的手,然后把手放进嘴里吸着玩、满足着自己。
再后来,他无聊的时候就会不停地玩手。直到他又发现了自己的脚,从瞪着玩,到把脚放进嘴里吃一吃,再到拿脚打电话,最终能够双脚站在地上,蹒跚起步,他在一次又一次地欣喜着自己对身体的掌控。
他们热衷于玩你跑我追的游戏,热衷于在泥坑里跳来跳去,这里面不仅有欢乐,有对天性的释放,还有对身体自由掌控的成就感。
相比哼哼叫,踩泥坑这些小节,《小猪佩奇》里,父母恩爱,妈妈的情绪平和,爸爸的不缺位,他们对孩子的鼓励与肯定,他们处理孩子成长中问题的引导方式,更值得我们学习。
孩子在佩奇和乔治身上,会找到自己的影子。他们也喜欢猪猪一家欢乐有趣的生活方式,所以沉浸其中喜爱无比。
这部动画片真心比《熊出没》、《喜洋洋》要有营养的多,甚至比那种教孩子知识的《大耳朵图图》更适合孩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