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1920年3月5日。根据农历,它刚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吉日。”汪曾祺在《自报家门》中提到了自己的出生。今年是他的一百岁诞辰。
在中国,像汪曾祺这样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来描写自己和家乡的作家少之又少。
从民国的高邮到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到上海的失意,到张家口的流亡,到北京的新时代。他写了家乡的水和寺庙,写了街上的工匠,写了西南联合大学的艰苦劳动和幸福生活。还有戏剧、花、鸟、鱼和昆虫。
汪曾祺从小生活的老城区 | 张雷 摄
汪曾祺一生没有长篇小说,只有写意的故事和许多纠缠在生活细节中的散文。20世纪80年代,他在反思“文化大革命”时,写出了《受戒》、《异秉》这种著作。他的美学思想是毋庸置疑的,但他的叙事能力和意识形态标准曾一度限制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他很早就知道这一点:“写不出来大作品,写不出来有分量、有气魄、雄辩、华丽的论文,这是我的气质所决定的。”在他的自我分析中,汪曾祺不会认为,在他死后的几年里,他的“小”反而成了一种时代的情绪,并牢牢地抓住了现在读者的眼睛。
西南联大期间与同学合影,汪曾祺(中)
《汪曾祺年谱》的作者徐强提供了一组数据。在汪曾祺逝世最初的15年里,关于他的出版物没有超过60种,但到了201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汪曾祺全集》小说卷主编之一李建新统计到200多种。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汪曾祺只被划入“北京派”、“乡土文学”等文学体系中的一个案例中进行简单的叙述,甚至没有单独的介绍。但在近年来比较有影响的历史作品中,他几乎占有一席之地,而且空间越来越大。
例如,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写了《中国当代文学史》,在其中的“新时代”部分中分析了《受戒》。陈思和认为这是民族风俗和精神生活在文学世界里步入“新时代”的代表作。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2010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里,小说部分少数几个被单独列出的“新时期”作家里就包括了汪曾祺,洪子诚称其是“为数不多难以归类的作家之一”。
《受戒》中的庵赵庄 | 张雷 摄
在博客和微博兴起的早期,汪氏兄弟姐妹经常感到困惑。许多粘乎乎的“鸡汤”句子被冠以“汪曾祺语录”的称号,并在网上广为流传。“许多信看一眼就知道不是我父亲写的。”汪朗说。但正是这种“误读”和质量不受限制的出版物,让汪曾祺在更大的人群中得到认可。
然而,学者季红真认为,汪曾祺的传播并非靠大量的出版物和“误读”,而是他的作品和性格符合“时代的心情”。
她将萧红的两部作品与评价的变化进行了比较。作品刚出版时,《生死场》的评价和知名度要高于《呼兰河传》,因为前者说的是民族抗战,这与当时的历史情绪是一致的。后来,受80年代启蒙思想的影响,更为批判的《呼兰河传》得到了更高的评价,其中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描写使当时的读者更有共鸣。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强,《生死场》又开始流行起来。一件作品的命运与时代的心情息息相关。”
汪曾祺与夫人施松卿(摄于1948年)
“文革”后,汪曾祺在新时期又拿起笔开始创作。1980年,好友林斤澜把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异秉》推荐给南京的文学杂志《雨花》。等了两三个月,还是没有回音。后来得知,在编辑会议上,稿子没通过。因为一些编辑认为,“如果我们出版了这份稿子,似乎我们就没有小说要出版了。”这部小说实际上是在《受戒》之后出版的。
三个月后写好的《受戒》会好一点。稿子完成后很长一段时间,它是一本“地下书”,只在汪曾祺工作的京剧团和几个朋友之间传阅。“我写的是美丽和健康的人性。”虽然汪曾祺心里是这么想的,但他却和所有刚刚获得自由的知识分子一样的安静。他不认为“一个年轻僧人坠入爱河的故事”能够被主流所接受。
当时北京文学的实际负责人李清泉当然能嗅到其中的风险,但他仍然主张出版这部小说。为了安全起见,《北京文学》杂志还在结尾处刊登了一篇“编辑轶事”。这篇文章漫谈了几件事,但核心思想是赞同《受戒》。
“我们努力做到更高的意识形态化。当然,我们也积极倡导文学的教育作用。我们希望得到作者的大力配合。但除此之外,我们也认同文学的审美功能和认知功能。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广泛的选择中发行了一些作品。它可能会受到谴责,一些作者自己也说,发表它需要勇气。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文学与勇气的结合是如此紧密,往往以勇气和胆怯来评价,这不利于对问题的正确解释。”
《受戒》中所写的菩提寺已经不在,后智隆和尚在原址重建寺庙。图为智隆和尚。| 张雷 摄
从《受戒》和《异秉》的出版可以看出,在伤痕文学和反思性文学盛行的20世纪80年代,他并不是一个主流作家。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郁所说:“汪曾祺不同于主流话语。他用另一套话语体系进入日常生活。当时,他的文字将崇高的话语和虚假的文学拉回日常生活。那种日常生活是轻松的,甚至是脆弱的。其中,中国传统文人脉络中有精致、美好、高雅的东西,它们颠覆和解构了宏大的东西。它不是主流,也许只是一棵小树苗,但它让人感觉到自我的存在。一些学者和读者意识到了这部作品的价值,但它的势头并不大,所以汪曾祺在当时并不是很受欢迎,即使在今天众多的作家中,他仍然是相对边缘的。”
如何在当前的环境中重新发现这个“边缘”?
在这组封面故事中,我们回顾汪曾祺的经历、家教、现代教育,从西南联大现代主义的影响和新时代以及“民间”文化入手,讨论他如何贯穿历史,让传统文化在当今重现风采。
汪曾祺绘画作品
作家贾行家在《顺水来的随水去》一书中写道:“生命是连续的,彼此关心。人们曾失去过这层联系,导致失去了生活本身。它的方向只能是前进,但理解来自于回溯。当我们想要讲述一个关于中国生活方式的故事时,可选的已经不多了。除了古人的故事,我还想给我的孩子们讲汪曾祺的故事。当各种思想相互交织,文化比社会持久,生活比表达更重要,美比道德更真实。”
记者黑麦在汪曾祺的美食“小品”中找到了一种观察生活的方式:“1949年后,北京有点破旧,旧社会沿街的吆喝声,穿插在街巷,‘啊——萝卜,赛梨来——辣来换……’那声音明亮悠远,把自行车停在街上的汪曾祺,盯着小生意的人,看着他巧妙地把脆萝卜一个接一个地切开,露出鲜红,不禁想到北京人为之起的绰号——心里美。在东单三条住了一段时间后,汪曾祺似乎觉得这个简单的城市有点荒凉。
晚清文人所写的古都已被革命的阴云冲淡,没有留下任何诗意。在琐碎而焦虑的生活场景中,他闻到了城市中唯一的从容不迫——来自白菜和萝卜。这是一座凋谢的城市,灰脸的居民,围绕着红墙,从内里,慢慢开裂,呈现出鲜红,就像这颗美丽的萝卜在心中,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北京。”
汪曾祺“家宴”
艾江涛从同一时期风格相似的三位作家汪曾祺、孙犁、张中行出发,探索“主流之外的语境”:“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刚刚开放的时期,各种文学思想极为活跃。当时,几位已经步入晚年的作家,都把目光投向了过去,延续了悠久的文化传统。”
除了汪曾祺的个人创作,功能性戏剧的创作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沙家浜》是除汪曾祺个人创作之外最受欢迎的话剧创作。从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传统艺术的认知,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对其个人和创作理念的影响。
蒲实在其作品《无为的抒情:<受戒>》中分析了汪曾祺的抒情风格:“文学评论家王德威写道,抒情是触摸现代中国历史危机和情感结构的脉络。纵然有‘奥斯维辛大屠杀后,写诗是残酷的’,早在17世纪,黄宗羲就提出了“史亡而后诗作”。“抒情”是感性的表达,是思想的思考,是对历史情境的回应,也是行为尺度的指向。它提供了迷惑人生的复杂选择:只有我奉献,真情或真意,救赎或背叛,沉默或牺牲……究其极,‘抒情必须自我质疑在这一时代存在或消失的因由’。汪曾祺选择让抒情诗从政治和思想中退出,不再作为一种工具来试图改造历史,回归日常生活,去寻找它原来的弹性、美与真,而正因为这种美,日常生活才不落得平庸。”
季红真曾评价汪曾祺,说他是“文化史上的宠儿”。“文化史”既包括汪曾祺经历的新旧交替的时代,也包括汪曾祺当下的重新发现。这份“发现”包括对美、人的情感与现代性的追求,还有对传统与过去的断裂。
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汪曾祺就是在我们所处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