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千人3个小时吃掉3千人,粟裕叶飞告诉“梅兰芳部队”什么叫铁血

(帅克声明:)

战争是人与人之间生与死的博弈。特别是两强相遇,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然而,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战例:新四军部队3千人,国民党顽军也是3千人,且是其精锐部队。结果,新四军这3千人,经过3个小时激战,硬是将顽军这3千人吃掉,并且伤亡还很小。

——这个战例说的就是黄桥决战中,首战歼击号称“梅兰芳部队”的顽军独立第6旅的故事。

叶飞

这次黄桥决战,陈粟苏北指挥部新四军共7千余人,而国民党顽军总兵力是3万余人。此次决战,要求我不仅在战略上以少打多,在战术上同样也要求以少打多。这给陈粟用兵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基于此,陈粟在排兵布阵上奇中见奇:他们将总兵力的四分之三全部用于机动打击力量,另四分之一用于守黄桥。旨在最大限度地掌握机动打击兵力,确保攻歼敌人之时,能够迅速集中最大兵力,毕其功于一役,快速解决战斗,之后再快速转用兵力。

当时,陈粟手中主要掌握有3个纵队,即叶飞的1纵,王必成的2纵,陶勇的3纵。具体区分是这样的:机动打击任务由叶飞的1纵和王必成的2纵来担负,这两个纵队相对陶勇的3纵来讲,兵员要充实一些。守黄桥则由陶勇的3纵来担负。

关于首选打击对象,陈粟选择了顽军战斗力最强的翁达的独立6旅作为打击对象。该旅3千人,因装备清一色的“中正式”七九步枪,每个步兵连都有崭新的捷克式机枪9挺,装备漂亮,故号称“梅兰芳部队”。歼灭“梅兰芳部队”,迅速把握决战主动,这个硬任务交给谁呢?陈粟最终决定由叶飞的1纵来完成。

叶飞

果然,叶飞的1纵不负陈粟厚望,在粟裕、叶飞的亲自指挥下,以3千人对“梅兰芳部队”3千人,硬是将其在3个小时内吃掉,打得真是铁血过硬。为何打得如此漂亮呢?最主要的是把握了两点:

其一,出击时机把握得特别准。

这次翁达旅向黄桥出发采用的一路行军纵队。叶飞纵队早已埋伏好,随时准备出击。此时,最关键的就是出击时机的把握了:如出击早了,则只能打到它的先头部队,顽军可能退缩回去;如出击晚了,顽军形成多路会攻黄桥之势,这将给守黄桥带来巨大压力。当侦察员报告“梅兰芳部队前锋已抵达黄桥以北两三公里处,熟谙各种行军作战数据的粟裕脑中迅速做了一番精确的计算:

“独立六旅采用一路纵队前进,如果两人之间的距离为1.5米,全部3000多人的队形将是长达四五公里的长蛇阵。从黄桥到高桥约7.5公里,其先头部队抵达黄桥以北2.5公里时,后尾必然已过高桥,也就是说敌人已经全部进入了新四军的设伏地区,此时出击正可以将独立6旅拦腰斩断”。

果然,粟裕算得非常精准。出击时机把握得不早不晚,恰到好处,非常及时准确。

叶飞

其二,战略战术运用得特别好。

针对“梅兰芳部队”的一字长蛇阵,粟裕和叶飞决心采用“黄鼠狼吃蛇”的战法,快速实施多路突击。叶飞纵队的指战员们接到攻击命令后,便如猛虎下山,分4路插入敌人行军纵队,迅速将“梅兰芳部队”切成几段。

之后就是叶飞纵队与“梅兰芳部队”的血战。叶飞决定首先歼其旅部和后卫团,迫使先头团回援。然后以一部迂回到“梅兰芳部队”的后方,乘势将其包围。

“梅兰芳部队虽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被新四军的这种战法打法和勇猛作风完全震慑住了,加之作战队形都来不及展开,开打即失去了统一的指挥,乱成一团,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防御。

就这样,号称“梅兰芳部队”的独立6旅还没有来得及“登台亮相表演”,便在3个小时内被团灭了。中将旅长翁达自杀身亡。

顽军最强的“梅兰芳部队”上来即被打掉,给各路敌人以极大的震慑。根据粟裕的指令,叶飞纵队马不停蹄,和王必成纵队向顽军另一主力李守维的89军杀去......

叶飞

主要参考文献:《粟裕传》《粟裕战争回忆录》《黄桥决战》

(帅克品读:坚持原创,坚持客观,坚持公正。点击关注,看更多精彩内容)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