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读懂济南

这些年,济南越来越不济南了!

从前,人们对济南的印象是赵孟頫的“鹊华秋色”,是佛山倒影清晰可见的“一城山色半城湖”,是老舍赞叹的水墨画般的“济南的冬天”。

济南外国语学校

(明湖七院)

现在,人们提起济南,唱衰济南的叫他“钝感之城”,说它是“首堵”,叫它“大县城”;看好济南的,说它在“东拓北跨”,新城建设如火如荼,正在PK青岛狂追郑州力争下一个“国中”……

只可惜,人们偏偏忘了济南曾是国家第一批盖章认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工地的轰隆声正在淹没济南人一声声亲切的“老师”,对GDP破万亿争创国中提升省城首位度的迫切让人们想不起那个引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的省府济南。

这个城市的霓虹灯越来越多,关于房子股市的讨论越来越多,马路上的车越来越多,唯独少了清冷的月光下吟诵诗歌的人。

济南外国语学校

那个杜甫为它挥毫泼墨“济南名士多”的城市,那个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城市,那个闻一多、老舍、胡适、泰戈尔驻足停留,反复品味的城市……

这座有着千年文化底蕴曾经精神生活富足的城市,正越来越在物质的层面上奋斗着。难怪民谣里都在唱“济南呐济南呐,我想你啦”

我们都在想你呐,那个文人墨客眼中独具风味的济南。

01

没有文化,不成济南

经常有人拿GDP嘲笑济南,说这是全国最没有存在感的省城,被青岛在经济上挤兑的一无是处的省城。人们拿郑州、武汉、杭州与济南比较,这个没有跻身万亿俱乐部、人口尚未过千万的城市,在物质层面一度灰头土脸,人们嫌它“太土”“太穷”,不“洋“,不”新“。

济南外国语学校

但在山东省,万亿GDP城市尚可凭后天努力,论起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天生的质朴古拙,济南却独领风骚。如果说济南的灵魂有颜色,它散发的一定不是经济的金光闪闪,而是泉水的翠绿,以及伴之而生的翰墨书香。

作家魏新在他的文章里写道:如果,这座城市,在唐朝没有李白和杜甫来过;在宋朝没有李清照和辛弃疾出生;在元朝没有为官的赵孟頫;在明朝没有王世贞和李攀龙;在清朝没有刘鹗;在民国没有老舍,济南还是今天的济南吗?

济南外国语学校
济南外国语学校

(明湖七院)

是啊,如果那些没有惊才艳绝的人,没有那些为歌咏济南的书画诗篇,当济南没有故事可以讲,当济南被同化为“千城一面”,济南还是今天的济南吗?

02

工地上腾飞的济南

“国中”路上大跨步的济南

在一层层剥落文化的内核

那个《济南的冬天》《趵突泉》里的城市,有七十二泉、辛李二安的城市,在拆拆建建中,有意或者无意的,丢掉了济南的独特风味。

这座城市的老建筑正在消失:

1992年,曾载来胡适蔡元培康有为这些大师的津浦铁路济南站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吞吐量更大,却毫无特色的全新济南站。

济南外国语学校

1997年,济源里八卦楼完全拆除,曾经的第一楼全部消失。如今的地标,在泉城广场旁边,每逢提起总要伴随心照不宣的笑。

2011年,宽厚所街58号院拆除。被称为民居博物馆的宽厚所街区,带着数百年历史消失在济南经济崛起的雄心中。

这座城市的书店在消失:

2012年,知名的人文类书店致远书店关门,启功先生题写的招牌就此蒙尘,一代人的读书记忆从此没有故乡。

到2015年时,济南高校周边书店已有一半关门。满载无数山大学子青春的山大小树林书店早已不见踪影。

2016年,曾经红极一时的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最大的书店读乐尔关门。众人抢书的时代成为历史,文玩取代书店占据英雄山市场的半壁江山。

2017年,济南首家24小时书店睿丁岛坚守不到两年,关门歇业。

2019年,品聚书吧入不敷出,从恒隆撤场。

济南外国语学校

建筑拆除为经济让步,书店倒闭受电商冲击,这些故事里各有各的因果,各有各的的解释。唯一没法解释的,是这座国家盖章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风流人士灿若群星的省城,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2016年,中国书业权威媒体的“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发布《阅读城市·城市阅读报告》前十名里北京、苏州、杭州、广州、西安这些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榜单里的城市占据半壁江山,同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的省会济南,不见踪影。

光明日报发布的2017年城市阅读指数总榜单中,济南位居18名,在它前面,二者相遇必有一争的青岛,位列15名。

2018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首次发布城市阅读指数排行榜,青岛个人阅读指数高居第二,城市阅读指数第四。而济南,在城市阅读指数,个人阅读指数,公共阅读服务指数前十排名中,统统不见踪影。

济南外国语学校

(明湖七院)

我们在经济腾飞的路上越走越远,在文化上失落又该何去何从?

03

只要济南人还在读书

千年济南的风骨还在

济南当然需要在经济上的崛起,它要在东拓西进北跨的步伐中力争GDP破万亿,需要提升省会首位度,需要更多的人才早日人口破千万,我们需要那些那些高楼大厦的霓虹色彩,那些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行色匆匆。

济南更需要的,是在迈向“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步伐中,焕发千年文化古城的现代色彩。让济南更像济南,在湖光山色中,在泉水喷涌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就像宋遂良教授在鹊华读书会上说的那样:一座城市的文化主要是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就是它的环境,就是它的生态。比如说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黄河、泰山,这个部分是固定下来的,这是得天独厚的,是别的城市没有的,再加上济南的泉,这是专属于济南的城市文化的生态。另外一个部分就是这个城市人民的心态,就是这个城市人民的文化。这个文化是哪里来的呢?是历史的,是诗经,是李清照,辛弃疾,老舍……他们留下来的这样一个文化遗产,一种标准、心情,到了今天我们这代人,不断地,一代一代的被集成。

济南外国语学校

看看周边的济南城,多少济南人在关心房子票子这些“眼前的苟且”,就有多少济南人同样也在关心“诗和远方”:

超然楼旁的泉城书房里,楼外游人熙熙攘攘,楼里的济南人沉浸书香。

泉城路上的新华书店,台阶上席地而坐的济南人手里捧的,有天真烂漫的淘气包马小跳,有神奇浪漫的山海经,也有困而悟道的王阳明。

万象城开业当月,被爱热闹的济南人挤爆了的,除了网红店奈雪的茶,还有西西弗书店的书桌和收银台。那些捧着书本目不转睛的是济南人,那些台灯下认真读书的是济南人,那些拿着心爱的书排起长队的也是济南人。

即使经历疫情的寒冬,在柳树吐芽,柳絮飘飞的大明湖畔,还有为迎接春天读书的人。

在4月23日第25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的《鹊华读书会—阅读泉城四季》春日主题分享会在大明湖畔的明湖七院空中四合院举行。

济南外国语学校

这是个颇有文化致敬意味的选择。无论是杜甫的“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还是李清照的“湖上风来波浩渺“,文人墨客关于济南的故事,多半和大明湖有关。而明湖七院就坐落在大明湖南岸,与鹊华桥一路之隔,与超然楼相互辉映。

济南外国语学校

从鹊华桥上看明湖七院,其雍容大方,庄重合体的建筑形态,处处展现了哲学式的内敛和包容,称得上建筑与风景自然交融的范本。从明湖七院的空中四合院远眺超然楼,伴随着大明湖送来的杨柳轻风,人们口中朗诵的关于济南的诗篇,也因此染上了历史的厚重感。

济南外国语学校
济南外国语学校

在明湖七院的空中四合院,来自省内的著名作家、诗人、艺术家、企业家以及济南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一起在文字里,共同阅读济南的春天。

在大明湖畔超然楼环绕的春色里,济南的读书声再次响起,从《济南的春天》的草长莺飞、泉水垂杨;到《黄河一掬》、《抗疫赞言》、《亲爱的人民》这些战“疫”作品的中国力量,再到《你去》、《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泉水 杨柳 荷花》这些经典作品里,济南人对家乡的深深爱恋……

济南外国语学校

在这些朗朗书声里,复苏着一个书香墨韵的济南。

这个城市,有为生活奔波的人,有为健康夜跑的人,也有为春天读诗的人。

在大明湖畔,在鹊华读书会,在英雄山文化市场……只要这个城市的人读书的初心不改,济南千百年的文化风骨就不变。

我们期待,大强美富通之外,一个真正满载书香的济南。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