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了,人们依然在纪念他——哥哥一路走好

每年的四月一日,总会有很多人不约而同纪念一个人。不是写下“人间最美四月天”的林徽因,也不是浪漫诗人徐志摩。

四月一日是西方的愚人节,从前的西方媒体都会在这一天,一本正经地说一些荒诞的谎言,以至于他的死亡,几乎没人相信,以为又是某个不良媒体的谣言。

可惜,这是真的,从此我的闺蜜“一岁一哭荣”,直到今天,依然为哥哥的逝去伤心不止,年年以为自己在做梦。

我自觉没有她那么热爱,也不敢跟着称呼哥哥,然而今天,再次重看他的电影,重听他的歌,我又一次落泪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而我们活着,和死也没有什么区别!

十三少

认识张国荣,在电影《鼓手》中,那时少不更事,只觉得鼓声欢快,青春张扬。也因此喜欢上了架子鼓和难搞的三十二分之一的节拍。中学时代也曾想学打架子鼓,被音乐老师直接say no,放不开、豁不出去的个性,不适合打鼓。

在他拍过的众多电影中,我以为最能代表他的有两部,《霸王别姬》和《阿飞正传》。

其他的电影角色也很出色,比如《倩女幽魂》中的宁采臣,《胭脂扣》中的十三少等等,但这些都是在演戏。而这两部他就是戏中人——《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阿飞正传》里的旭仔——人戏合一,难分难解。

《霸王别姬》是唯一一部,我看了电影再不愿去看原著小说的,怕小说毁了我看完电影后的回味。而成就电影的则是程蝶衣,没有程蝶衣,这也就是部普通的电影。陈凯歌此片之后不是江郎才尽,而是这回撞了大运,遇见了张国荣。

张国荣演活了程蝶衣,或者说,程蝶衣就是张国荣,他们对演戏的认真、对时代变迁的迟钝和对世俗的不迎合,那么的相似,还有程蝶衣的自杀,和多年后东方文华的纵身一跃,冥冥中有着不可捉摸的联系,都死在风华绝代时,都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越是失去的,才越是被怀念。“说的是一辈子,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十三少

《阿飞正传》是王家卫执导,但和《花样年华》是两种不同的味道,同样都是同张曼玉谈情说爱,张国荣是看破世事的绝望,梁朝伟则是爱而不得的阴郁。

王家卫的电影很难懂,隐喻很多,而张国荣的眼神很深,常常使人不知不觉就陷进去,不需要剧情的配合,只要他一抬手、一投足,甚至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望着不知什么地方,你就会被吸引住,也这么静静地看着他。

我觉得张国荣在《阿飞正传》中演得就是自己——那只没有脚的鸟。

“听人家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可以一直这么飞啊飞,飞累了就在风里睡觉……这种鸟一世只可以落地一次,那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以前我以为有一种鸟从一开始飞就可以飞到死的一天才落地,其实他什么地方都没有去过,这只鸟从一开始就已经死了。”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或者相比于死亡,活着才是让人绝望的根源?

我忘不了电影中张国荣最后的微笑。在逃难的火车车厢中,刘德华责怪张国荣不该惹事险些掉命,张国荣轻轻一笑,说每一分钟都会有掉命的风险,那个微笑,满不在乎又玩世不恭,有些迷茫、有些慵懒,还有几分认命无所谓。这也是影片中他仅有的几个笑脸。

虽然不笑的张国荣更有魅力,但我还是喜欢看见他笑。

十三少

如果你问我最喜欢张国荣的哪一部电影,我不会选《霸王别姬》和《阿飞正传》,我会选《鼓手》。

从电影的角度看,《鼓手》不是他演技的巅峰,故事也是比较烂大街的励志片,充满了正能量;但我喜欢的恰恰是影片中旭仔的单纯和青涩,那是张国荣一生的一个梦,家人支持、朋友喜欢、只需要认真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

《鼓手》的陈子洋是一个为了梦想而努力的少年鼓手,那时的他眼神青涩、表情单纯,眼里还没有深邃,心里还没有绝望,我喜欢那时的他,为了梦想而奋斗,那是青春曾经的色彩。

我喜欢的不是电影,而是电影中有你最初的温暖。

2003年4月1日下午六时四十五分之前的一分钟,你还活着,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