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人群对自然改造的过程与产物。改造过程的不同,产物的不同,都透露出文化差异。正如每个人都是通过与别人的差异来认清自己,每一种文化也是从与其他文化的比较中,被定义,被珍惜。而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食物。两部纪录片正是从美食切入来讲文化。与《舌尖上的中国》相比,《风味人间》的片名卸下“中国”,形式上走向世界,实际是在世界的参照系中,把中国看得更透。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让中国人有了自信,那《风味人间》则是小心探索这自信的来源。
1.火腿:西方的纯粹vs.中国的融合
同样是截取猪腿,又近乎一致的腌制方式,西班牙人得到的火腿已是成品,而中国人得到的火腿又退回到原材料。当我们得到一盘赤裸裸的切片火腿,晶莹剔透,飘香四溢,是马上享用,还是继续加工——切成细丝,杀个鸡作陪,撒上葱花或姜片,再蒸或炖,一秒一秒,等待,揭晓它最终的结果?在数百千年的历史中,中西方文化走上了两个不同的方向。西方人持续改善火腿切割技艺,而中国人则二次加工得到以火腿为原材料的各式菜品。西方人切得薄,切得酷炫,杂耍般将火腿送入食客的口中。又选酒配火腿,在口中玩味酒与腿的交融。只不过入口前,火腿依旧是那片火腿,而中国人把火腿融在了液体里,常常等到火腿变成了另一种存在,比如干丝、比如吊味剂、比如蹄髈,才送入口中。同是精益求精,西方人发明不同工具去玩同样的东西,工具之于对象只触碰,不改造,立足于工具与对象的接触层面;而中国人则去雕琢那样东西本身,融合其他元素改造对象,立足于对象的本质。
2. 土豆:西方的融合vs.中国的纯粹
火腿上体现出的西方崇尚纯粹,中国追求融合,在土豆上被碾得粉碎。这时,反而是法国人把土豆和牛奶和奶酪混合,而中国人一板一眼地捶打土豆,不成泥便成仁。结果同样得到韧性的土豆泥,法国的含有奶香,而中国的味道反而纯粹。然后土豆泥再遭火腿式待遇:西方人把它往肉块旁边一摆,先下嘴为快;中国人慢悠悠地切韭菜、切辣椒、烧油、泼油 —— 直到听到嗞地一声,标志着土豆泥成了“洋芋搅团”这种新的存在 —— 才安心地放入口中。
3. 追求韵味的中国人
可见,融合或纯粹并不能区分和定义中西方文化。面对同样一条火腿,中西方人都知道不能直接啃,人之为人的骄傲,就是和禽兽划清界限。只是中国人怎么可以费这么多事,等那么久?切成片,不吃,切成丝了,不吃,转身再去切豆皮,摆放成堆,不吃,浇上鸡汤,还是不吃,要慢火煮开,揭锅,才可以吃,这已经变成了“大煮干丝”的火腿。整个过程的克己和含蓄是西方人受不了的煎熬。只因中国人不满足于感官的世俗,而追求大象无形的境界。食色性也,传统中国人在乎的不是对性欲的满足,而是性感缭绕的韵味,看似什么都没,其实什么都有。这和似有似无的暧昧有本质的区别。同样是两个人,关系的落实,在西方有变着法的性玩具,和每天一句我爱你,两个人混合成一盘蔬菜沙拉,我是我,你是你,靠不同的酱料来维系。在中国的传统关系中,靠两人本身细腻的心,你一颦,我一笑,你读懂了我,我读懂了你,两种不同的食材,在酱料的催化下,双双消融在烧成的菜里。
于是,当土豆和奶制品混合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成不了洋芋搅团了,一如旧时成亲之前,不好有肌肤之亲,因为性欲的满足,遏制韵味的生长。西方人觉得土豆泥弹牙好吃,为了更快速地达到弹牙的效果,与奶酪混合,可以说是很机智了,反正单吃土豆泥的话,奶味并不妨碍口感,倒更添香浓。但是放中国人那里,土豆泥嚼得再带劲都不够味,不如做成洋芋搅团再吃,而“洋芋搅团”的世界,容不得奶味。因此,是坚持纯粹,还是融合,是由所追求的境界来要求的。在不影响实现境界的前提下,使用最有效益的方法,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在俗世层面,西方人更有效益,从土豆中混奶酪,到发明高科技的工具,归根到底是其感官导向的价值观。而受韵味驱使的传统中国人,做出了另一种选择,哪怕看上去是那么落后,犹如对土豆的千锤百揉,何苦这么执拗。
3. 大闸蟹:中西方文化交汇
全球化互通中西方文化,中国人吃起了火腿片和土豆泥。不过感官导向、注重世俗效益的西方人,还是不吃大闸蟹:辛辛苦苦剔出肉,还不够塞牙缝,这笔账怎么算都很亏。因此大闸蟹作为菜品是中国文化的经典产物。处理大闸蟹的方法依然是土豆加火腿式:蟹肉、蟹膏和蟹黄要纯,再拿它们去和其他食材融合,把蟹变成不同的存在,当然其中也包括蟹较为原始的存在(蒸熟的蟹肉挑出来直接沾酱吃)。大闸蟹对荷兰艾瑟尔湖的入侵,象征着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峙。如今谈蟹色变的西方人,是否有一天会接纳它,享用它?过去百多年来日趋西化的中国人,日渐埋没的文化特性,是否会再被重视,被发扬?一度兴盛的中国文化,今天还保留在食物中,无意识地延续,明天会在哪里?
随便吧,有的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