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不是大人?

早上7.30,俩孩子洗刷整齐,来到餐桌前。发现包子有点凉。大宝建议,叫个大人帮忙给微波炉插上电,可以快速加热包子。3分钟后,老公和我爆发了激烈的争吵。11点,一切又归于平静。

7.31,听到大宝提的建议,我很欣慰:牢记小孩不能碰插头的规矩,又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公起身,像是要去热包子。我转身去厨房添稀饭。

端着稀饭来到餐厅,大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二宝呆呆地盯着包子,不敢动。老公盯着二人:你刚说的找大人帮忙,是不对的!你知道啥叫大人吗?……“


7.33,老公还在唾沫横飞:大人不是你们认为的那样!大人最早出自《易经》……

一听他居然对着5岁娃吊书袋,内心的小宇宙终于爆发了:对着5岁的小P孩,你不能直接说重点吗?而且大宝刚说的找大人帮忙,哪里错了

“5岁小P,捅了马蜂窝。老公直接跳起来,右手指向我:你平时就是这么教育孩子的?5岁的孩子是不是人? 你不要真把小孩子当作孩子来教育!

看着一脸懵逼的孩子、又要转凉的早餐,我不得不先投降先吃早餐吧,一会我们再讨论这个问题。

书袋

你说,大人一词最早出自哪里?它的定义是什么?俩孩子一离开餐桌,老公就憋不住了

从厨房争论到书房,终于理清了老公的观点:

1. 要在孩子第一次接触到大人这个问题时,就要给他灌输正确的定义。不是具有成人的外表,就是大人大人既要符合这个条件,还要懂得多,而且还要肯帮你!否则,日后孩子就会说:你是大人,为什么还犯错?孩子就会变得不服管教。

2. 不能把孩子当孩子,要像对待大人一样平等地对待孩子。


不得不说,他的这两个观点,确实没毛病。但我的观点,也没问题啊:

1. 教育孩子,要由点及面。谁学数学不是从1+1开始学起?没有哪个学校一来就把加法表就摆出来。教育孩子,也要从点滴开始,遇到一个解决一个。随着孩子认知的增多,再把相关的现象点,引导孩子做个总结,形成

2. 毕竟还是个幼儿,要用孩子能懂的方式,三言两语,把意思表达清楚。说教太多,他也记不住,反而还更糊涂;说教太久,孩子注意力早分散了。时间长了,会让孩子形成一张嘴,什么道理都懂一做事,什么错误都犯的毛病。

书袋

不要把孩子当孩子看,是因为孩子也同大人一样,具有独立、完整的人格、自尊等社会属性。心理学认为,这属于人的外在自我。平等地对待孩子,真是对孩子外在自我的尊重。

人的自我意识,还包括内在自我。内在自我,他人无法直接感受到,而且会随着时间、经历的增长而不断调整、完善。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


认识到:我俩看似对立的两种观点,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要尊重孩子,我和老公的战火终于熄灭了。但独立平等,和教育引导,就像水、火,甜、苦这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怎样才能把两者统一起来

允许孩子试错,允许孩子辩解;不盲从父母权威,错了就坦承,邀请孩子一起参与讨论……”网上到处都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建议。听起来很美好,但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放任了孩子。

书袋

翻阅字典,关于放任的解释:放任就是缺少规则和惩罚父母作为教育、引导者,用一定的规则和适度惩罚作为框架,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鼓励孩子去面对生活让其在和同龄人的相处中,逐步经历人生该有的体验。

11点,握手,达成共识。看到父母走出书房,脸上带笑,大宝挑眉看了二宝一眼:你看,我就说他们只是在讨论,不是在吵架吧!二人又愉快地玩耍起来。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