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下一步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提供了方法指导。
统观整个《指导意见》,其提供的方法指导,在标题里已经说得清清楚楚,那就是“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12个字。其实,如果把这12个字从标题里去掉,变成《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样的标题是否更加简洁?更加中规中矩?而印发者之所以舍简取繁,把这12个字塞进标题,当然是想突出重点,可谓用心良苦!
在我看来,“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12个字,重点在“精准施策”!因为,“精准施策”四个字,已经多多少少包含了“科学防治和分区分级”的意思,可以说是二者的“最大公约数”。
精准施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难在“如何看?”;二难在“如何干?”。疫情防控是一场全民战争,谁也无法置身事外,因此,精准施策,涉及到两个主体:政府官员和老百姓。
精准施策,政府官员如何看?如何干?
应该说,在疫情发生之初,一些地方的应对措施是不够“精准”的,有的甚至出现了“举措失当”。这些措施失当,就其“症状”而言,大致有二,一曰“麻痹症”——有些疫情严重的地方,对疫情反应迟钝,甚至对大规模聚会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导致疫情进一步恶化;二曰“过敏症”——有些疫情不那么严重甚至尚无疫情发生的地方,对疫情反应过度,有的社区禁止一切车辆进入,有的村镇连饲料运输车都被拒之门外,导致鸡鸭“断粮”,只好一杀了之。应该说,前一段时间,“麻痹症”和“过敏症”都很普遍,这反映了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对疫情的认识不深,认识不一。
之所以“认识不深,认识不一”,是因为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疫情防控的知识储备不多,疫情资讯掌握不全,应对经验参差不齐。平心而论,疫情突然暴发,大家措手不及,出现各种举措失当,也在所难免。
从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至今,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一个多月来,我们“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已经逐步深入,对其防控的战略战术也已基本成型,如果用“稳住了阵脚”来概括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应该比较客观,甚至略偏保守,《指导意见》针对前一段疫情防控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疫情防控的要求,很有必要,非常及时。
那么,如何理解《指导意见》中提出的“精准施策”?那就是不搞一刀切,要按照“高、中、低”三个风险级别,以县、区、旗为单位,“分区分级、科学防治”。《指导意见》对三个风险级别的防控策略和工作目标做了具体要求。
低风险地区:防控策略——“外防输入”;工作目标——“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注意,是全面恢复!
中风险地区:防控策略——“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注意,比低风险地区多了一个“内防扩散”;工作目标——“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注意,是“尽快有序恢复”。
高风险地区:防控策略——“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注意,“外防扩散”变成了“外防输出”,另加一个“严格管控”;工作目标——“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注意,是“逐步恢复”。
虽然只是一些措辞的细微变化,但是其“精准施策”的意图和路径已经清晰可见。
精准施策,老百姓怎么看?怎么干?
疫情防控是一场全民战争,事关全民健康,当然是“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老百姓应当全力配合政府,认真防控,积极防控。
可是,一些人对防控认识不足,不以为然者有之,心存侥幸者有之,抵触反对者亦有之。
钟南山院士说:“武汉人传人的问题还没有停止,迫切需要将正常人和病人分开。”如何分开?就是将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予以隔离;正常人减少不必要的出门,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可是,一些人还是把政府的命令和专家的建议当成“耳边风”,我行我素,满不在乎。即使在疫情十分严重、已经处于战时状态的武汉,情况也是这样。有报道说,在武汉一些封闭小区,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居民不顾禁令,擅自破坏小区围挡“突围而出”。
现在,湖北很多城市都已经宣布处于战时状态。战时状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纪律,意味着必须“一切行动听指挥”,也意味着对秩序的强制性维护。每一个老百姓应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了解《指导意见》内容,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危险等级和疫情防控的具体措施,然后予以积极配合,这,才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做法,也是落实疫情防控精准施治策略的应有态度。(央广评论员彭小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