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潘汝良憧憬的精神恋爱,其实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面对问题,一般有三种选择:积极面对、逃避、沉溺其中。显然,对原生家庭问题,潘汝良选择了逃避的方式。他刻意与家人疏远。当他在遇到自己心仪的人时,仍旧保持距离。与沁西亚相识后,他以两人互相教授语言为契机交往。与其说是他对这段关系的郑重其事,不如说是他在刻意保持距离:这样他得到了两个人更加亲近的机会,也便于他随时抽身。

对原生家庭的不满,让他想体验与之相反的生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既没有对原有的亲密关系进行修复、重建,也没有建立新的亲密关系。人在感情上是群居性的。我们需要有亲密的关系来缓解自己的孤独感。亲密关系作为一个人很重要的人际关系,尝试着去体验对人生是一种好的拓展。一段亲密关系从建立到维系都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许多人害怕建立这种关系的原因恰恰就是害怕付出。

然而随着接触得越多,他发现沁西亚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自然他的美梦也就破碎了。在整个过程中,他都小心翼翼的避免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也避免亲密关系所带来的责任与付出。从恋爱到进入婚姻再到组成家庭,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精神和物质上的付出,都是对现实责任的承担。承担责任也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

蔡康永曾经说过,我们活久了的时候,会觉得累,我们对自己说,算了。我们没有原谅对方。没有每一个错误都要求被原谅这件事。世界上那么多可恶的人,我们一一去原谅他们,我们不是圣人,我们只是累了,我们就算了。放下并不是说只有原谅一种,算了就是我不在乎了。不在乎了才是最好的放下。

许多人对精神恋爱有一种向往。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精神恋爱成为了一种奢望。所谓精神恋爱,是指两个人的感情只在精神上交融,不涉及物质及其他。

在张爱玲这篇《年轻的时候》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关于精神恋爱的故事。小说中讲述的是青年男子潘汝良既看不上自己的父母也瞧不上自己的兄弟姊妹,他憧憬着能和一个外国女人谈恋爱。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外国女人沁西亚,然而两个人的恋爱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完美,故事的最后以沁西亚嫁给了一个酒鬼男人结束。

整篇文章读下来,我看到的并不是潘汝良对于这段精神恋爱的珍惜,而是一个成年人对于现实责任的逃避。

1、表面上憧憬精神恋爱的潘汝良其实质是对原生家庭的不满

现实逃避p

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潘汝良对家人的态度是:逃离、疏远。在他的眼里,经营一家小店的父亲是庸庸碌碌,毫无魅力的。正是这样的认知,让他觉得,这样的父亲就连坐在客堂里喝酒也是猥琐的。母亲没文化,虽然爱他但是不理解他,自己有了不遂心的事,就拿孩子出气,他盼着母亲老去。在孩子里,他排在中间,是不受人关注的那一个。因此,他对原生家庭充满厌恶。他对家人来说是冷漠的旁观者。

为了将自己剥离原生家庭,潘汝良选择学西医。在他的观念里,西医是一个崭新的学课,而医生的身份能将他和用油炸花生下酒的父亲,听绍兴戏的母亲,庸脂俗粉的姊姊全部隔离开。除此之外,在选择伴侣上,他渴望能和外国女人谈恋爱。

在今天,原生家庭的问题已经有很多人在讨论和关注。人的一生有许多选择的机会。大到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方向,小到选择今天晚上吃什么菜。然而对于原生家庭却没得选。也因为没得选,所有原生家庭带来的好和坏都要承担和接受。

比如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没有受到重视的女儿会觉得自己没得到关爱;在控制欲望强烈的家庭里,子女会觉得被父母左右了人生。

在这个过程中,当一个人自我意识觉醒,会觉得原生家庭对自己造成了伤害。对于伤害,人的本能是反抗或逃离。而潘汝良无疑选择了逃离。

他尽量不与亲人建立亲密的联系,连一起吃饭都不愿意。因为对亲人的厌倦,他对伴侣的选择都是以外国人为准。这从他时时画外国女人的轮廓可以看出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沁西亚。他以为是一见钟情,遇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理想伴侣。其实,只是他逃避原生家庭的一个出口。

在他看来,自己的原生家庭是由碌碌无为的父亲、没有见识的母亲、涂脂抹粉的姊姊和疲懒不堪的弟妹组成的一个庸俗的家庭。而自己理想中的家是高雅的。这样的冲突,他无法解决。他只有将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寄托在精神伴侣这件事情上。

见到沁西亚,让他找到了方向。就像他想的:只为恋爱而恋爱,不为结婚更不为其他外界的事物。如果恋爱的结果是进入婚姻的话,他害怕自己又要回到原生家庭那种庸俗不堪的生活。

因此表面上憧憬精神恋爱的潘汝良其实质是对原生家庭的不满。

2、对原生家庭不满,潘汝良选择了逃避现实责任

现实逃避p

在这段自我想象的精神恋爱关系中,他是暗中观察的那一个。在沁西亚的身上,他看到了不同与自己家人的美。在他看来,因为语言不同,国籍不同,他们之间有很大的鸿沟。而正是这种距离产生的美,是他需要的。

原本满心欢喜的去赴约,选上最好的西装,又怕沁西亚觉得他太在意这场约会,他又刻意加了条旧围巾。在他的想象里,沁西亚应该是纯洁得像天使一样的可人儿,但是在他看到沁西亚油腻的头发、脱掉高跟鞋的双脚的时候,他开始怀疑自己对沁西亚的喜爱了。当他听到沁西亚说到自己凡俗的家事,看到沁西亚将面包屑洒在书上的邋遢模样,他已经退却。说到底,在他的心里,喜爱的其实是一种美好的幻觉。即使不是沁西亚,任何一个符合他幻想的女人出现,他都会喜欢。而当他发现的这个女人其实也有凡俗的一面,他又会选择逃离。

显然,潘汝良不愿意有这样的付出。他给自己编织了一个美好的模型:一个外国女人的轮廓,再用这个模型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与其说是对沁西亚一见钟情,不如说是沁西亚刚好符合了这个模型的框架。

为什么许多富二代很容易堕落呢。原因在于,他只享受了使用金钱的权力,没有承担赚钱的义务,他的人生价值是缺失的。也因此没有前进的方向,人在迷茫下很容易就走向堕落。

3、承担起现实责任,勇敢的面对问题

现实逃避p

美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人的一生,不幸的童年则需要花费一生去治愈

原生家庭问题让许多人都有不同的伤痛。有人说这样的伤痛可能需要一辈子来弥补和修复。可是一辈子实在太短暂,当我们把一辈子的时间都用在修复上,又有多少时光去体验人生的无限可能呢。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放下。放下并不是只有原谅一种。

1)与伤害到你的人和解

和解的方式有许多种,沟通是很重要的一种。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妈妈有很强烈的控制欲。在他们家,一切必须由妈妈说了算。小到家里的生活用品使用的牌子,大到她的职业选择。如果其他人稍微意见相左,妈妈会从喋喋不休的争辩到寻死觅活的威胁使其他人屈服。直到有一天,朋友因为炒菜先放了盐被不停唠叨后终于爆发了。以这件小事之名与母亲大吵了一架。她在争吵中说出了这些年的家庭关系中,她承受的压力和束缚。原本以为母亲又会寻死觅活。然而没有,在短暂的沉默之后,母亲跟她讲,我从来不知道让你受了这么大的委屈。沟通的形式不重要,只要是有效的沟通就利于和解。和解过后,我们才能重塑一段良好的关系。

2)无法原谅的话,选择算了

有一些伤害,如果选择原谅,会觉得对不起自己。既然无法原谅,那就选择算了。

潘汝良无疑是可悲的,在自我觉醒后,对原生家庭的不满并没有促使他寻找解决的办法,在向外寻找出口的途中,又经历了梦幻破碎的打击,这时候他没有反思为什么失败,而是选择不再做梦,让自己沉沦无法自拔。不愿面对现实的人,终会被现实抛弃。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