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好圣孙”朱瞻基去世后,朱祁镇为何不能续写仁宣之治

朱祁镇,作为大明王朝的两任帝王,留给后人的除了唯一一项可以称道的废除殉葬制外,便是险些致使大明亡国、损失殆尽的土木堡之变以及夺门之变中处死于谦等忠臣的不耻之举。

可以说,明朝国运正是在他治下由盛转衰。

但作为他的父亲,明宣宗朱瞻基虽然即位时间不长,只有十年但就在这十年里,他继承明仁宗的仁政措施,开拓进取,终于造就了大明王朝的“仁宣之治”,实现了王朝的盛世。那么又是何种原因造成朱祁镇就不能续写仁宣之治的呢?

孙好

好圣孙朱瞻基VS好儿子朱祁镇

朱瞻基的父亲明仁宗朱高炽,因为腰腹数围、不善武备、性格谦和,因此并不得朱棣喜爱。朱棣时常还有废立之心,但在朱瞻基降生之后,这种局面便有所缓解。无它,朱瞻基降生时朱棣夜梦朱元璋交付大圭与他,还称“传世之孙,永世其昌”。这也让朱棣对于这个托梦而生的孙子,格外痛爱。

在教育上,命大学士胡广担任其师傅;而在武备上,朱棣则亲自教授。当永乐三年,朱棣问询册立太子之事时,大学士解缙更是直言“好圣孙”,朱棣对此也是会心一笑。可以说,朱瞻基的童年,是在爷爷的宠爱之中度过的。

孙好

比之父亲朱瞻基,朱祁镇受到的宠爱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他的母亲孙若微一开始只是贵妃衔,但备受宣宗宠爱,恰逢他的降生也让朱瞻基找到了对这 对母子最好的礼物,选择废黜胡皇后,改立孙氏为皇后,同时只有四个月的朱祁镇也成为了太子。

而且与父亲朱瞻基相比,他还有一个最为明显的优势。那就是朱瞻基只有两个儿子,而且朱祁钰一直养在宫外,其母亲吴氏据传乃是汉王朱高煦侍妾,罪臣之女的身份,这也确保了朱祁镇只要不是早夭,便可以高枕无忧的承袭 皇位。因此,我们可以说二人的生长环境其实是几无不同的。

宦官干政、权谋、王霸之道

那么又到底是那种原因造就了这种截然相反的执政结局呢?

其实,不难分析的一点便是 朱祁镇登基时,年龄幼小,不过9岁。虽然朱瞻基曾经留下遗诏,以太后辅政,而且张太皇太后也确实是一代贤后,在她的署理政务之下,加之三杨内阁杨荣、杨士奇、杨溥,张辅等人的尽心竭力正统前七年,可以说国泰民安,似乎仁宣之治大可传承。

但就在正统七年,张太皇太后去世,朱祁镇大婚亲政。此时朱祁镇已经16岁,但正如在《大明风华》中,他对母亲孙太后的关爱所认知的那句:“您的爱,像湿棉袄”一般,生长在父亲痛爱、母亲痛爱以及奶奶痛爱、照拂之下的朱祁镇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像挣脱束缚、叛逆,但并未经过锻炼、历练。

孙好

这种叛逆的心境,更是通过年龄已长的王振表现的淋漓尽致。父亲朱瞻基设立的内政堂,教授太监识字、招收识字太监的行为,让充满了心机的王振看到了机会,也更让朱祁镇找到了出口。

于是在先生王振的陪伴下,他给王振荣华富贵,通过王振来满足自己对朝臣的控制欲望。但真正的帝王之术,又不单单是权谋一道,他更应该是制衡之道、王霸结合之道。只可惜,在一场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的历史地位已经造就,历史的不公平性就体现在它是扁平化的,而它让朱祁镇遇到的是瓦剌最优秀的领导人也先。

及至朱祁镇再度登基,他要做的却又是为自己的过失如何遮掩,于是有了诛杀于谦、给瓦剌也先立碑、为王振平反这些有违道统的行径,至于仁宣之治的续写,想想就罢了。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