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无棣县车王镇刘家邢王村
记者:苏建军 田艳琼
走进无棣县车王镇刘家邢王村,新修的道路让村民出行更加方便,建成的文体广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新成立的无棣隆烨网具合作社为村里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方向,修建的扬水站为村民农田灌溉省去了不少麻烦,引进的光伏扶贫项目也产生了收益,开展的义诊活动改变了村民的健康观念……在驻村的23个月里,省派无棣县车王镇刘家邢王村“第一书记”、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务处副处长陈庆勇时时刻刻为村里的发展着想。如今,刘家邢王村村容村貌、村民生活水平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陈庆勇为渔网代言
拓展扶贫工作岗位,做好精准扶贫
在刘同岐的大力马线生产车间编织机器正在工作,车间里33台机器生产的大力马线,一部分在市场上出售,剩下的就提供给刘家邢王村及附近村庄六七十岁的老人用于手工编织渔网。“村里老人因为照顾孩子,闲散时间比较多,她们便可以从这里拿线制作手工渔网,平均每月能增加300块钱的收益。”陈庆勇说,这种模式让周边21个村300多老年人、残疾人每人每年增收3000多元。
2017年7月,陈庆勇与村里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2018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博士专家团队到村开展义诊和健康宣教
同时,陈庆勇锁定“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推动金融、交通、水利、电力、通信、文化、社会保障等行业和专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依托光伏项目、财经集团投资收益、发展网具加工合作社、发展公益岗位、发展电商等扶贫项目实施各项精准扶贫工作。对于老弱病残丧失劳动能力的,主要依靠光伏和投资分红增收约4000元/年/户,有劳动能力的设立公益岗位300元/月,目前15户40人享受了该政策。
陈庆勇(右二)介绍新修建的扬水站
成立渔网合作社,打造“棣烨”渔网品牌
渔网加工是刘家邢王村的传统产业,但是发展过程中因为散、乱、小等原因,一直没有取得好的发展,生产的优质产品在销售时却得不到商家的信任,阻碍了村里渔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次在参加展会时,因为渔网厂规模小,又是个人生产经营,当时就算自己掏钱买展位主办方都不同意让我们参展。”无棣隆烨网具合作社理事长刘志民深有感触。
村里的道路已经全修建完毕
面对村里渔网销售难的处境,陈庆勇开始对渔网市场进行详细调研,与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一起征求村民意愿,确定了一条成立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让村民走共同合作的发展道路。最终,经过陈庆勇和驻村工作队付俊刚、张健以及刘家邢王村党支部的共同努力,村里成立了无棣隆烨网具合作社,并注册“棣烨”商标,助力渔网产业发展。
刘家邢王成立了渔网合作社
1月28日上午,陈庆勇、刘家邢王村村支部书记刘明照在刘家邢王村村委会办公室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会议,向理事会成员具体讲述了合作社发展规划和商标管理条例。合作社理事长及各理事表示,合作社将热心公益,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果后,将开展孝老、助学等公益活动,积极助力村庄发展。
村民利用业余时间编织渔网
健身广场修建完毕
开展义诊活动,改变村民医疗观念
在驻村期间,陈庆勇发现村民外出就医不便,缺乏优质医疗资源,患病后等、靠、拖现象严重,往往就诊时错过最佳时机。看到问题后,他先是做好村民调研,了解医疗所需,对村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医疗帮扶和健康宣教工作,并积极架起与镇医院合作桥梁,培训乡医,提升基层医疗诊治水平。 另外,他协调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派出肝胆外科、神经外科、中医科、康复科、老年医学科、儿科、妇科等专业20余名专家到村义诊,为500余名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免费查心电图、血糖、血压等;邀请病理科、心内科、消化内科等40余名博士到村开展“情暖棣城 博士教授送医下乡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为村民免费送药、送生活用品,并到贫困户家中探望、指导,为贫困学生捐款。
义诊活动提高了群众的疾病防治意识及卫生健康知识水平,获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村民不用出村就享受到了便捷的服务和优质的医疗资源。
两年时间陈庆勇对村里做出了很多实事
两年的驻村时间,他跑遍整个村庄,熟悉每一条街道,真正地走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真实所需,合理解决群众面临的困难,赢得了刘家邢王村民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