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青春丨杨晓祥:唯有努力,不负青春

【编者按】在这场来势汹汹的战役中,一个个普通的年轻人挺身而出,迅速集结,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与病毒抗争,与时间赛跑,用热血守护生命,用青春书写答卷。从2月24日起,《中华儿女》推出“战疫青春”专题,记录这些感人的青春故事。

杨晓青儿

今年1月26日,当广西妇幼保健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杨晓祥看到参加广西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报名信息后,他毫不犹豫就报了名,成为了广西妇幼保健院回应“赴湖北抗疫”信号的第一人。

1月27日,大年初三,广西首批支援湖北应对疫情医疗队成员在南宁集合宣誓,飞往武汉参与前线病患的救治工作。首批成员有137人,来自广西13家医院,他们举起右手,共同宣誓:“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将忠诚履职、勇于担当、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杨晓祥受命担任广西妇幼保健院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兼任广西驰援湖北医疗队第六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党员,他深刻领悟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决心要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杨晓青儿

作为一名呼吸内科副主任,杨晓祥身先士卒,在疫情防控中竭力发挥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医疗技术,他希望凭自己擅长的呼吸道常见、多发、疑难病的治疗经验,如肺部重症感染等疾病的诊疗等,能为武汉出一份微薄之力。

在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迎战疫情中,杨晓祥认真仔细地了解患者诊治情况,耐心细心地倾听患者陈述,看到患者焦虑和无助的眼神,他总是给与鼓励,尽可能安抚患者情绪,然后再进行下一步救治工作。

每当想到患者满怀喜悦与欣慰,发自内心地赞许他的时候,杨晓祥感到特别的有动力。即使身处紧张的工作环境,他每天都能按时完成组织安排的抗战疫情医疗工作任务,克服全副武装穿厚重的隔离服查房后出现的鼻梁、耳朵压疮、头晕、呼吸不畅等不适的状况,在管理好患者的同时管理好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好劳累不堪的身躯。

杨晓青儿

难忘的生日

在杨晓祥出征的第2天,儿子牙龈化脓了,他看到妻子给他发的信息:“仔刚才痛醒了。没事的,我会顶住的。”此时正在抗疫前线的他百感交集,他只能安慰妻子:“少出门,先用药,需要你单独照顾四老两小呢!”

2月6日是杨晓祥生日,一起出征的队员们给他过了一次特别有意义的生日。杨晓祥许下生日愿望:“我会照顾好自己,救助更多的病人!有你们,虽辛苦,更幸福!”他还熬夜写下一封家书,“我不能忘了来这里的初心,这或许就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医生来这里的使命。”

连日来,虽然武汉的伙食还不错,但是离乡多日的广西医疗队队员们偶尔也会想念家乡的味道。不少队友们开始怀念起螺蛳粉、老友粉和桂林米粉的美味。没想到天遂人愿,一批从广西捐助而来的速食桂林米粉驰援而至,每个队员都分到了一些。杨晓祥也分到了一两箱,还没回到酒店,他已经决定晚餐“认真地”重温一下桂林米粉的味道。

另外一批物资是来自广西崇左龙州的银耳鲜露,杨晓祥在开心品尝的同时,说起了它背后的故事:一位龙州的好心老乡,不顾家人的反对,自己驾驶卡车,载着物资亲自将物资赶往武汉,说是专门送给广西医疗队的队员补充营养的。吃到家乡味,见到家乡人,让杨晓祥十分感动,在非常时期,来自广西的点点滴滴的鼓励都让他们更安心。他觉得,唯有在前线更加努力,才不负青春,不负家乡人民的期望。

中华儿女

家国天下,民族脊梁

杨晓青儿
杨晓青儿
杨晓青儿
杨晓青儿
杨晓青儿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