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连理工大学桥隧学科成立35周年以来,大连理工大学始终坚持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实验室建设和工程实践创新,将“创新、合理应力、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理念融入工程实践,在新桥建设、旧桥加固和特殊复杂桥梁处理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一定的贡献。桥型的主要创新成果包括:T型刚架与独塔斜拉桥协作体系创新、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钢管混凝土整体桁架拱、系杆拱梁体系、缆索承重体系桥等。技术创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海上地锚悬索桥、混凝土箱梁正交异性钢悬臂板加宽法、斜牛腿、无缝伸缩缝、曲线梁桥约束系统、梁板桥面系统拱桥振动加固技术、斜拉桥顶升施工关键技术等。受
T形刚架和独塔斜拉桥协作体系的启发
体系
金马桥的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三水市金本镇和高要市金利镇之间。它位于徐帮虎峡谷的下游。广(州)-赵(清)高速公路穿越西江段。西江该段水深流急,正常水位约28m,设计洪水位36m。水位不变时,河道宽700米,洪泛区外两岸宽约900米,设计流量为53900 m3/s该航道是一条可通航的黄金航道,需要5000吨海船通航,净高22米,净宽2×90米(主航道)和2×80米(辅助航道)桥面宽度26.5米,车速120公里/小时,纵坡限制在3%以内;船舶碰撞力:中墩(横向)12000千牛顿,纵向6000千牛顿;侧墩1100千牛顿(横向)和800千牛顿(纵向)
根据金马大桥的地理环境和通航要求,设计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深水基础问题,二是桥墩防撞问题从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成本的角度来看,深水基础的数量应尽可能减少。因此,先排除相对成熟的连续梁和连续刚构方案,因为这两种桥型需要在河流中修建多个深水基础,为了抵抗船舶碰撞力,必须对每个桥墩基础采取附加的防撞保护措施,这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此外,桥墩施工对航行也有很大影响显然,这个地方更适合大跨度桥式方案。进一步考虑,只有一个深水基础的独塔斜拉桥比双塔斜拉桥在施工和设计上更简单和更经济。另外,单塔主墩是根据竖向承载力要求设计的,不需要对墩进行额外的加固,就能满足船舶碰撞力的要求,大大降低了成本,一举两得。经过分析,初步确定该方案为独塔斜拉桥方案,深水墩位于航道支线,边墩位于两侧浅水区,桥梁跨度为290 ~ 300 m对于这样的大跨度斜拉桥,施工难度和风险也相应增加。与此同时,超长电缆的制作和施工也增加了施工成本,这仍不是最佳的满意方案。
经过反复思考和思考,有一个大胆创新的灵感:为什么不用T形悬臂来辅助斜拉桥的受力,从而增加跨度,降低成本1995年1月,采用T形刚架对传统独塔斜拉桥进行改造的T形刚架独塔斜拉桥合作体系方案,因其造型新颖美观、造价优势大,一举中标。
T刚架独塔斜拉桥协作体系方案初步形成后,为便于施工,斜拉桥原设计箱型截面改为边梁截面,并应施工单位要求进行悬臂浇筑施工。根据专家组的建议,原T型结构与斜拉桥连接处的剪切铰改为连续截面。同时,为了适应温度变形,将原T形箱形截面桥墩改为双薄壁柔性桥墩,以减小温度力。最后,金马大桥T形刚架与独塔斜拉桥的改进协作体系方案如图1所示。桥跨布置为60+283+283+60m,桥宽为29m
图1T形刚架与独塔斜拉桥(单元:m)协作体系
金马大桥于1995年5月开工,1999年5月竣工,成为当时跨度最大的混凝土独塔斜拉桥。该桥全长1912.6米,其中引桥长1226.6米。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该项目计划投资3.2亿元,但实际投资只有1.89亿元。
金马大桥关键创新技术
在图2完成后的成功,不仅是由于采用了新的结构形式,更重要的是由于对具体设计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技术和新的设计思路。下面简要介绍金马大桥的关键创新技术
(1)施工中无纵向预应力筋的设计方法我国
大跨度斜拉桥施工中采用悬臂挂篮张拉主梁纵向预应力筋。金马大桥首次提出并采用了施工中无纵向预应力筋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精确的施工计算和施工控制
(2)斜拉桥与T型结构连接处的边梁和箱梁连接顺序。
金马大桥斜拉桥部分主梁采用边梁梁板结构,而T型结构采用传统的变截面箱梁结构。T型结构与斜拉桥的连接是一个结构难点。经过方案比选,金马大桥最终决定在接缝处斜拉桥边8m范围内设置底板,并在此范围内通过延伸T型结构腹板形成箱形结构。同时,对斜拉桥横向分隔梁进行加固,并采用三向预应力筋对方案进行加固。通过计算分析和光弹性试验验证,该方案受力过渡平稳可靠,各部分受力符合规范要求,结构安全合理,施工方便,不影响其他块体的施工进度,只需在合拢段8m范围内增加模板即可。与采用实体连接截面的方法相比,在斜拉桥侧面增加底板的连接方法节省了大量的混凝土,与渐变截面方案相比,大大方便了施工
图3斜拉桥与t型结构连接处的结构(单位:cm)
(3)桥塔布置直筋
国内斜拉桥桥塔锚固区预应力筋多为u形(环形)布置,有沿桥向和横桥向两种布置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预应力筋不易定位,施工困难,环形筋的90°弯曲角导致预应力损失较大。为了充分考虑这些问题,金马大桥采用直股精轧螺纹钢筋加固塔斜拉索锚固区的技术,通过有限元计算和节段塔光弹性试验优化布梁方法,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图4上塔柱竖向预应力筋布置示意图
(4)引桥T型梁穿越长梁先简支后连续
在大型桥梁工程中,引桥的比例普遍较大,引桥的经济性不容忽视金马大桥引桥采用背穿式长次梁设计方法,施工简便,节省预应力筋21%,锚具50%。该方法如图5所示
(a)T梁先支撑再连续的普通方法
(b)T梁先通过长梁再先简支再连续的技术
图5T梁先支撑再连续的方法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
桥型创新的开端
8一个城市想建造一座长约300米的悬索桥从最大限度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地锚式悬索桥巨大锚固的高成本和锚固对桥址地质条件的高要求,初步选择了自锚式悬索桥方案。当时,国内外修建的悬索桥主梁都是钢梁。在分析和考虑自锚式悬索桥的受力后,张哲教授首次提出了采用混凝土主梁的自锚式悬索桥方案,并论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之后,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自锚式悬索桥主缆的强水平分量由主梁的压力承担,相当于对混凝土主梁施加自由预应力,混凝土主梁的造价远低于钢梁。该方案不仅满足了低成本的要求,而且满足了工程要求。
虽然这次没有采用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方案,但事实证明这种优秀的桥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00年,当我们在大连金湾大桥的设计中再次提出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方案时,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从此,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开始在中国遍地开花
大连金石滩金湾大桥
金湾大桥位于大连金石滩国际旅游度假区海滨大道上,横跨游艇港航道。这是我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梁自锚式悬索桥金湾大桥全长198米,其中主桥长108米,引桥长90米主桥跨度布置为24+60+24m,桥宽为12.5米,纵坡为8%,主梁为钢筋混凝土边主梁,梁间距为3m,桥型布置如图6所示
图6金湾大桥主桥平面布置(单位:cm)
金湾大桥于2002年竣工,总造价498万元。竣工的金湾大桥如图7所示之后,先后设计了辽宁抚顺天湖大桥、吉林兰琪松花江大桥、庄河建设大道东大桥等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其中,主跨200米的庄河建设街东大桥于2012年竣工,是目前最大的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
完成的金湾大桥
京杭大运河大桥
京杭大运河大桥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北京路。主桥为钢-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20.75+26.25+132.5+26.25+20.75 = 226.5米,桥宽35.4米主跨主梁为钢箱梁,边跨主梁为混凝土箱梁,高2.53米钢箱梁与混凝土箱梁的连接采用钢-混凝土结合段连接结构,靠近主跨塔架6.25米。桥的总体布置如图8所示。
图8京杭运河大桥(单位:cm)
混凝土箱梁部分采用现浇支架施工,主跨钢箱梁部分由工厂制作,现场设置临时地锚,通过主缆组装钢梁节段,临时地锚如图9所示施工时,临时地锚和边墩共同承担主缆提升钢梁时的水平力,转换后系统成为自锚,实现了先缆后梁的主跨施工方法。
图9临时地锚布置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在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和施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关键技术问题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避免了钢主梁自锚式悬索桥在主缆轴向水平分力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屈曲的缺点,混凝土施工和养护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施工控制过程中主缆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结构受力复杂,施工控制参数众多且相互影响,主缆线形控制困难。那么如何通过较少的吊杆张拉次数来实现桥梁施工的理想目标,并使施工过程中的参数相互协调是施工控制的关键
通过对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施工控制中力学特性的研究,发现当所有吊杆通过拉杆直接锚固或锚固在加劲梁上时,吊杆一次张拉过程中主缆在张拉点的位移对主缆在非张拉点的位移影响很小,称为主缆位移弱相干原理。根据该原理,主缆索在张紧点的位移可以手动控制,而不影响主缆索在其它点的位移,即,该位移可以用于控制吊杆的预张紧。此外,我们还发现在吊杆张拉过程中,受拉吊杆对相邻吊杆的受力影响较大,而对除相邻吊杆以外的其他吊杆的受力影响较小,这可以称为吊杆力相邻影响原理。根据这一原理,在调整索力时,主要考虑受拉吊杆对相邻吊杆的影响,而受拉吊杆对远处吊杆的影响可以忽略对于
199对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施工,我们也提出了交替张拉的方法,将张拉过程中的千斤顶分为两组,一组为主张拉千斤顶,另一组为次张拉千斤顶在一轮张拉中,要求千斤顶需要控制吊杆索力和主缆位移,以严格达到监测指标。拉伸到位后,千斤顶被移除并移动到下一个位置。二次张拉千斤顶用于配合主张拉千斤顶,使张拉过程中井架受力更加均匀。主拉千斤顶拆除移位后,副拉千斤顶成为新的主拉千斤顶,移位后的主拉千斤顶成为新的副拉千斤顶经过反复交替拉伸,所有吊杆经过一轮拉伸后达到均匀状态。交替拉伸法可以提高拉伸效率,保持吊杆的受力均匀。通过对张拉过程中索力的优化,经过3次张拉即可完成系统转换过程。根据主缆位移弱相干原理和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吊杆力相邻影响原理,采用交替张拉方法。这种类型桥梁的第一段缆索调整由位移控制,第二段由位移和张力控制,最后一段由吊杆力控制。该方法张拉次数少,施工控制精度高。
钢管混凝土整体桁架拱
象山铜瓦门大桥
象山铜瓦门大桥位于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东门岛与大陆之间的铜瓦门海峡。桥址水深50米以上,水面宽200米,两岸坡度陡(约30度),岩石裸露,岩层稳定当地台风频繁,风力强劲。每年台风季节,大量台湾渔船通过通瓦门海峡进入石浦港避风。根据两岸交通需求和通航要求,制定设计标准,汽车荷载为-20,拖车荷载为-100。桥面宽10米,通航净空125米×24米,通航水位3.8米;;纵坡1%,竖曲线半径3000m;地震强度为6度(加强7度),基本风压为1200千帕。
首先,根据桥址的地理环境,跨海拱桥方案最合适。其次,考虑到桥面宽度相对较窄,风压相对较大,采用提篮拱提高横向稳定性和抗风稳定性更为合理。另外,为了避免台风的影响,从方便架设和缩短工期的角度考虑,拱肋宜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基于各种因素,最终确定通瓦门大桥主跨方案为整体桁架拱肋钢管混凝土提篮拱。两根拱肋用横撑焊接后,用缆索吊机安装纵向部分通瓦门大桥全长292米,主桥跨度238米,矢高49.35米,矢跨比1: 4.823。拱轴线为修正二次抛物线,拱脚标高为11.5米,桥面最大标高为30.35米吊杆与撑杆之间的距离为10m,边跨为连续板梁,孔径布置为2×13m+24×10m(吊杆与撑杆支撑)+2× 13m = 292 m吊杆采用19φ5高强度钢丝成品电缆,抗拉强度1670兆帕桥面由横梁和桥面预制和安装。为了增加桥面的抗扭刚度,提高抗风稳定性,桥面采用空心板代替槽板。桥梁的总体布局如图10所示。
图10象山铜瓦门大桥总平面图
(标高单位:米;其他单位:mm)
象山铜瓦门大桥主要技术特征
象山铜瓦门大桥只有10m宽。如果采用空间桁架拱肋,虽然拱肋的侧向刚度大,侧向稳定性好,但空间桁架拱肋在结构上显得杂乱和复杂,特别是在通瓦门大桥的窄桥上,空间视觉是不透明的。因此,通瓦门大桥拱肋设计大胆采用整体桁架拱的形式。拱肋弦由12毫米厚16Mnq钢板制成,直径1150毫米,钢管壁加厚至14毫米;距足弓20米以内。腹杆由直径为510毫米、壁厚为10毫米的钢管制成;拱肋架设后,在弦杆中注入C50级微膨胀混凝土,拱肋的截面如图11所示与空间桁架拱相比,整体桁架拱大大降低了钢的消耗以及弦杆和腹杆的焊接工作量此外,在满足施工过程中局部稳定性的前提下,拱肋弦杆的厚度尽可能薄,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钢材,便于施工。桥梁建成后,管道中填充的混凝土不会引起局部失稳问题。
图11拱肋截面
对于窄桥,最突出的问题是拱肋的横向稳定性经过计算和优化,铜瓦门大桥采用了两拱肋向内倾斜8.5度的提篮拱结构,有效提高了拱肋的侧向稳定性,使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第一类稳定系数达到5.7 ~ 6.3拱肋向内倾斜后,拱脚横向间距为17.456米,拱顶上弦中心间距为2.703米,增加了拱脚横向宽度,缩短了拱顶部分横向连接长度。在提高结构横向稳定性的同时,节省了材料,减轻了自重。此外,通过计算分析进一步优化了横撑的布置,提高了拱的侧向稳定性。优化后,在桥面下拱肋之间设置两个由平面桁架组成的k形横撑(图12中的10#和11#横撑),其中一个平面桁架横撑设置在桥面以上10m处。行车道附近的9#横撑也需要使用K型横撑,不影响行车净空,这将大大提高拱的横向稳定系数。此外,吊杆的非各向同性力也有助于横向稳定性
图12拱肋示意图(单位:mm)
拱肋与主梁相交处设置高度为2m的工字钢板梁。钢板梁不仅作为拱肋的横向连接,而且作为支撑桥面的梁。其余的吊杆是混凝土梁。通瓦门大桥全桥仅在2号钢梁处设置了伸缩缝(如图10所示)。两端桥台处的桥面与桥台连接,无伸缩缝这种设计可以直接将制动力传递给桥面,降低拱肋的应力,从而使拱肋更轻、更经济。钢横梁受力较小,主要受刚度控制。在放置预制桥面的情况下,上翼缘的宽度可以做得相对较宽和较薄。钢梁的标高如图13所示。
图13钢梁标高(单位:cm)
象山铜瓦门大桥工程总造价1088万元,拱肋用钢管580吨,平均造价3730元/m2,在同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中非常经济该项目是交通部支持的一个陆地-岛屿连接项目。交通部已投资700万元,其余费用由当地政府筹集。因此,项目成本大大节省,从而减轻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负担。该项目于2000年完成。图14示出了完成的通瓦门大桥。通瓦门大桥的建成为浙江象山地区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图14完成后通瓦门大桥的
桥型创新是对基本结构体系的改进,以适应特定的环境条件或满足特殊的工程要求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首先介绍三个项目的创新成果,其他成果和技术将在接下来的系列文章中介绍。新时代的桥梁人,技术创新是我们的使命,只有不断创新,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发表于/《桥》杂志2020年第1期第93期第
号作者/张哲谭永刚徐飞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工程系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