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方向: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服务延安时期,我们党面临的重大现实任务之一,就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彻底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因此,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特征,彰显了文化建设的民族维度,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提供了持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是积极营造更多人参与民族抗战的氛围。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略》一文中提出:“实现中国的独立和自由是一项伟大的任务。"这必须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反革命力量作斗争。当前形势要求我们大胆地放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来防止冒险主义。没有这样做的机会和力量,我们不能贸然进行决定性的战斗。"在我们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时候,我们党就能够坚持开放的态度和英勇的精神,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奋斗,从而实现全民族的抗日战争,这就体现了一种伟大而自信的战略眼光和气度。二是建立文化组织,引导全国的抗日舆论。1936年11月,我党在陕北安全区发起成立中国文学艺术协会,强调其主要宗旨是争取和服务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文学艺术协会的成立,就是要用文化的力量来动员抗日力量,建立最广泛、最强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有帝国主义文化,也有半封建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和半封建文化是非常亲密的兄弟,他们结成反动的文化联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这种反动文化是为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服务的,应该被打倒。不推翻这种东西,就不可能建立新文化。"可以说,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独立性和个性的文化命题,体现了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充分服务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而竭尽全力。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们今天开会,就是要使文艺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很好的组成部分,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对敌的强大武器。”从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角度强调文化建设的作用,决定了延安时期我们党的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民族维度。
科学定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延安时期的整个文化建设中,特别是在这一时期,党内党外的广大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阐述。宣传马克思主义、普及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主流,体现了文化建设的科学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合理资源。1937年7月和8月出版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哲学基础。基于历史和现实的需要,回顾中国革命前十年“两个胜利,两个失败”的曲折道路,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逐渐成为我们党在延安时期不可回避的任务之一。毛泽东认为,要总结历史经验,必须站在哲学的高度,才能真正达到总结历史的目的,因为“一切重大的政治错误都是在不背离辩证唯物主义的情况下犯下的”可以说,《实践论》和《矛盾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作,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38年4月,艾思奇发表了一篇题为《哲学的现状和任务》的文章,提出现在应该有一场中国化、现实化的哲学研究运动。艾思奇认为,过去的哲学大众化已经不能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中国得到实现,才能深入传播,为抗日战争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解决中国革命中的问题,从而产生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当时,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中国生根开花,其内容和形式必须是中国化的,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形态。
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特定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运用。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个表现形式都有中国特色,也就是说,按照中国特色来运用马克思主义,成为全党迫切需要理解和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理论形态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两个结合”来实现的:一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征二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特色在党的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科学方向体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
群众导向:面对延安时期广大劳动群众,我们党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实践命题,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以劳动群众能够接受的形式,实践我们党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团结群众的宗旨,实现群众路线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群众导向是把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化为通俗易懂的东西,带进群众,让群众掌握,成为群众勇敢战斗的锐利思想武器。
什么是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工人、农民、士兵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人数最多,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这四种人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要接受者和使用者,应该成为文化建设工作最基本的服务对象。
延安时期,在推进文化建设的大众化进程中,《大众日报》的成功创办和发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共中央山东支部创办的《人民日报》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始终依靠群众办报,不断创新办报方式。特别是《人民日报》紧密结合抗日战争主题,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路线。它与群众有很强的亲和力,缩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成为人民群众的一种流行的理论读物。毛泽东曾指出:“报纸的功能和力量在于它能够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任务和工作方法上,尽可能快地、尽可能广泛地接触群众。””< br>
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群众导向,以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方式呈现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先进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一大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越来越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走进田野,学习和吸收普通劳动人民的质朴,培养了对普通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这是文化建设领域文艺工作者的一种非常典型的大众化。正如毛泽东所说,“通俗化”是指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群众的思想感情合二为一但要成为一个人,就应该认真研究大众的语言。"在毛泽东的倡导和重视下,延安文艺宣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独创的秧歌剧《兄弟姐妹还乡》是第一部作品。其他艺术形式,如戏剧、诗歌、文学等,在各个文艺领域不断创新,延安文艺呈现出繁荣昌盛的喜人局面。与此同时,革命根据地的群众文艺也充满了活力,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大众化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总之,延安时期面向民族、面向科学、面向大众的文化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文化建设的一次重要探索和成功实践。回顾这段历史,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之路,植根于民族,立足于科学,面向大众,不仅展现了一幅开放、包容、勇于担当的生动画面,也反映了我们党文化自信的历史品格和精神气质。
5-●扫描代码并密切关注我们●
当前版本:毕阳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报刊杂志网和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