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加强抽样检查严格把食品药品安全放在首位

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2019年厦门市食品安全抽检数量由2018年的5批次/1000人增加到7批次/1000人,总抽检数量为28742批次,同比增加16380批次。抽样检查覆盖全部34个食品类别和食品相关产品,涉及6649种食品生产经营形式,点面结合,统筹规划,基本实现市场、品种、环节、区域全覆盖。共发现不合格/不良产品433批,总合格率为98.3%,高于国务院关于食品抽样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的要求。发现的不合格/缺陷产品已依法查处,厦门市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稳定良好。2020年,厦门将把食品安全抽检增加到8批/千人,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打造人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

16380

市场监管机构深入主要业务,对畜肉、水产品、鸡蛋和牛奶进行监管和抽查。(这组地图/由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16380

工作人员在防疫期间对快速检查车进行了食品安全快速抽样检查

台海网3月3日电自防控新皇冠肺炎疫情开始以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以维护人民利益为中心,以保障人民健康为目标,以增加供应、稳定价格、保证质量为目标,加大食品药品监督抽查的力度和频率,严格控制市民面袋、油瓶、菜篮子、果盘和药盒的质量,努力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

“要充分发挥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优势,在防控疫情中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使用安全,这是民生底线。市市场监督局医药处处长杨说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的饮食和用药安全,有效“封闭”食品和药品的“入口”,市场监管部门首次安排在疫情防控期间部署重点品种的监管和抽样,辅以科学及时的检验和检测,帮助打赢市场监管领域的疫情防控战争。

实施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监管、采样和调查

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市市场监管局食品药品采样监测司及时落实了市局工作指挥部应对新皇冠肺炎疫情的部署。立即组织厦门市食品药品安全相关专家研究制定了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疫情防控期间抽样监测工作计划,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重点放在疫情防控上,以打赢抗战为重点

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食品安全专家的意见,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查分为三个阶段“1月21日至2月2日的第一阶段监测和抽样重点是流行病防控早期和春节期间的食品消费特点,针对关键类别”食品药品采样与监测司司长鲁金星介绍道第一阶段抽样的对象主要是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抽样品种主要是畜肉、水产品、鸡蛋和牛奶。共抽查542批,发现8批不合格食品。

|在1992年2月5日至2月13日的第二阶段防疫和控制期间,食品安全监督和抽样重点是防止食品来源的食品安全风险样本覆盖了厦门的114个农贸市场,考虑了保证食品供应的超市。其中,从每个农贸市场抽取了12批样品,总共抽取了1368批样品,发现了26批不合格食品。

对于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市市场监管局通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经营单位立即采取货架储存和召回等措施,并依法进行查处同时,通过市局官方网站和沙扬厦门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公众发布抽查信息。鲁金星,

,表示市市场监管局应评估疫情应对情况,启动第三阶段食品安全监管和抽样,重点是食品生产,食品配送,集中喂养和企业食堂,涵盖生产,流通,餐饮和网络链接。抽样品种主要是11类食品加工品(大米、小麦粉)、食用油和速冻食品。检查项目主要是高风险项目,重点检查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微生物、酸败和腐败指标等。1380个批次的计划抽样目前正在加紧进行,857个批次已经完成,预计将于3月31日完成。

监督抽查方案发布后,食品药品监督抽查部门分组到一线全面开展抽查工作。厦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厦门质检总局主动承担了抽样任务。他们抽调了16个采样小组加班加点,全面参与采样工作。检查员昼夜24小时操作检查设备,及时高质量地完成检查任务,并在防疫和控制期间快速调查食品安全隐患。

快速检查车上班编织密集的食品安全防护网

2年9月9日晚上10: 00,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快速检查车驶入夏商水产品批发市场,快速检查人员开始在防疫期间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抽样检查。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皇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严格安排,更加突出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及时开展以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和超市为主体、畜禽肉、蛋类、蔬菜和水产品为重点品种的快速食品安全检测。“日出前加班”、“日落后加班”的工作模式已经成为新常态。

“目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有8辆快速食品安全检测车,基层市场监管机构设立了7个快速检测室,每个快速检测室配备有快速检测仪器。””鲁金星告诉记者自防疫工作启动以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全系统充分发挥快速检验车、快速检验室、快速检验箱等仪器设备功能,覆盖全市所有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大部分农贸市场、超市和食堂。在疫情防控期间,完成了10661批快餐食品安全检查,发现了57批问题食品,所有发现的问题食品都已依法处理。

市场监管部也派出检查员深入批发市场,督促厦门夏商集团有限公司的闽厦批发市场和中浦批发市场在防疫期间根据食品安全要求增加食用农产品的检查频率。总共收集了70,188批样品,发现了87批有问题的食品。通过高频率、高容量的快速检查,筛查食品安全风险,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人们的舌头安全。

启动“即时检查”帮助防控药品质量监管

面对新一轮“皇冠肺炎”疫情,厦门市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检验所也迅速响应市市场监管局的部署,迅速行动,组织药品相关专家认真研究判断可用于防控疫情的中药和化学药品种类, 制定了疫情防控中与防控相关的药品质量安全抽样方案,有效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充分保障了疫情防控用药品的质量安全

自1月29日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及时启动防控期间药品应急检验,对厦门市药品零售企业、各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抗病毒中药饮片、解热镇痛药等防控药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和风险调查医院首先启动了产品检测的应急计划和绿色通道程序,以确保样品在到达时得到检验,并及时出具检验报告。共对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20批防疫药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查,其中中草药4批,中成药8批,化学药品8批检验结果全部合格,抽查合格率100%

鉴于洗手液市场缺口较大,市市场监管局紧急协调厦门市具备生产条件的洗手液企业申报生产自2月7日以来,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已收到化妆品企业提交的10多份洗手液注册和检验申请,涉及卫生、理化、微生物等10多个检验项目。医院首次选择业务骨干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支持,并及时提供相关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和与归档检查相关的材料,实现所有检查材料的一次验收。产品当天进入检验状态后,整个过程将首先被视为绿色通道。“工作周期以小时为单位,因此人们可以不休息而休息”。所有紧急备案洗手液产品的备案检验将在120小时内完成,比正常检验周期提前20多天,检验报告将在第一时间送达企业,为洗手液产品尽快上市提供技术保障,赢得宝贵时间。

[案]

一家生产不合格包装饮用水的企业因“屡教不改”被罚款8.5万元1992年1月,厦门市集美区一家饮料厂在市市场监督局组织的监督抽查中发现一批包装饮用水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受到行政处罚2019年7月,市市场监管局加大了抽样检查力度,该企业因两批包装饮用水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再次受到执法人员的调查。鉴于该企业在过去2年中的诸多违法行为,根据有关规定,市市场监管局决定对当事人从重处罚,责令整改,没收违法所得1065元,并处以85000元罚款。

同时,执法人员将会同抽样检验办公室,及时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和包装饮用水生产经营企业分析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因,研究判断食品安全风险,指导企业重新装修经营场所,更新生产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帮助企业提高食品生产质量管理水平(记者倪晨通讯员刘启国、陈洁)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