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继林×徐静波×徐进|如何变化:中日现代化之路

徐静波

151年前,明治维新开始了日本的现代化从那时起直到20世纪初,除了欧洲和美国,日本是世界上唯一独立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与此同时,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但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它还派留学生和外交使团到西方学习,并进行政治改革。然而,它有着1894年中日战争的悲惨结局和巴黎和会的失败...

中国和日本有相似的现代化开端,但随着“现代化”列车的逐渐远去这让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日本能够完成“现代化”的艰难转型?近代以来影响东亚历史的主要事件是什么?不同现代化道路下的必需品是什么?现代化=殖民扩张?帝国主义是现代化的内生机制吗?现代日本将走向何方?中日关系将走向何方?......

年,日本东京大学学者御谷浩一郎在《什么是日本的“近代”:一个历史问题的考察》中,从政党政治、资本主义、殖民帝国和帝国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他对日本近代道路的看法,“试图为日本近代寻找一个普遍的理论”

初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方村、钟邀请了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青年学者。基于三顾作品中的主题,他们围绕“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中日现代化的不同道路”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开始了对中日现代化的深刻反思。< br>

活动信息

主题:如何发生变化:中日现代化之路

时间:2019年9月8日(星期日)15: 00-17: 00

地点:钟静安店(静安区南京西路1601号瑞欧百货)

嘉宾:

赞助商:社会科学 方村中舒歌

媒体支持:大象协会历史研究会经济人读书俱乐部青年维也纳美术班< br>

活动免费扫码注册号< br>

嘉宾简介

徐静波

徐继林,华东师范大学资江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他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哈佛大学和美国东京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或高级访问学者。他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思想史和知识分子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和《家庭、国家与世界:当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的作者

徐静波

徐静波,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研究领域是中日文化关系和中日文化比较。他的作品包括《东方风从西方吹来——日本的中国文化》、《现代日本知识分子与上海(1923-1946)》和《和平与美食的盛宴》他曾在神户大学、京都大学和其他日本大学担任教授。他现在是教育部主要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

徐静波

徐进,年轻学者,经济学家阅读学会创始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站专栏作家近年来,他出版了《没有迷失,没有东京》和《白银帝国》等书籍他被邀请参观东京大学,研究中日两国的经济比较。

推荐书

徐静波

“什么是日本的“现代”:问题历史考察”

[日本]三谷一郎

曹永杰译

2年6月019 /69元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方村

内容简介

50年学术生涯总结

日本的现代化沿袭了19世纪下半叶欧洲先进国家的模式。沃尔特·白芝浩提出的欧洲“现代”概念是“基于讨论的规则”与“贸易”和“殖民化”等一系列概念的结合。本书的主题,参照白的“现代”概念,试图阐明日本“现代”的特征在关注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关注形成日本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向心力,是由谁、为什么以及如何形成的;从问题历史的角度,考察了近代日本政党政治、资本主义、殖民帝国和帝国制度四大因素的形成过程。努力解决现代日本的问题,以及日本将走向何方。

2018年胡艺人文奖和2018年新书奖该书在日本出版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主要媒体都推荐它。《

》的作者1936年出生于日本冈山市。他于1960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律系,现为日本学士学院成员和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日本的政治和外交史出版的作品包括《日本政党政治的形成》、《学习与现实的关系》、《我们如何看待战后民主》和《现代日本战争与政治》他获得了第九届吉野创作奖和2011年日本文化奖章。

徐静波

▼“阅读原文”注册活动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