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大海]陈在外滩18号看到了他父母的国旗。

成人世界没有魔法孩子们有眼睛< br>

大人看表就是表,看楼就是楼,看船就是船但对少女陈来说,她看到的是舞台、迷宫和传说。

199外滩18号矗立着麦格理银行(香港渣打银行),该银行于1922年建成。1949年后,这座建筑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浪船务有限公司的总部。

陈丹燕

外滩18号摄影

1962年至1966年,陈的父亲担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举家南迁上海。我父亲来来往往工作的外滩,曾经是外国公司的聚集地。我父亲的办公室正是外国商人工作的地方。和父亲一起工作的陈·带着古典主义的复兴进入这座希腊建筑,就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她几乎迷失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建筑和陌生的走廊里。

等到她坐在父亲身边,在装饰有檐口腿的窗口静静地眺望黄浦江时,她看到来往的船只、挂在船上的波兰国旗和在甲板上工作的船员。所有这些都让她着迷。原来,黄浦江在大楼外面,东海在黄浦江的另一边,在大海的另一边还有其他国家、人民和文明。她知道外面有巨大的存在她童年时,父亲没有带她出国。但正是在外滩18号,在他父亲的办公室里,在当时还相当封闭的中国,陈有一种朦胧的旅行欲望。

与时俱进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也是世界上最早发展航海的国家之一。但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9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港口大部分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外资经营着20多家航运公司,垄断了中国的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业务。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遭受了经济封锁。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的远洋运输必须另辟蹊径。

5年6月15日,联合国对华禁运通过后的第27天,中国和波兰的股东在天津召开中波轮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波公司”)成立大会,宣布公司成立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和新中国远洋运输发展史上第一家航运公司由此诞生。同年9月7日,中波公司波兰分公司在波兰格丁尼亚成立

根据1951年1月29日双方的协议和公司章程,公司船舶的国籍每两年轮换一次。在前两年,该公司在波兰政府注册,并申请波兰国籍证书。期满后,更换中国国旗,向中国政府登记,申请中国国籍证书,然后按此轮流。

最初,中波公司的总部设在中国天津。它下面只有四艘拥有的船,分别命名为和平号、国际友谊号、普拉斯基号和科西乌斯科号。同年10月,增加了六艘船,希望号、联合号、兄弟号、高沃尔特号、华沙号和密拉里号,总共10艘,总吨位为99,483吨。到1961年,已经有18艘载重量为19万吨的船只。

朝鲜战争后,运往中国北方港口的战略物资数量减少,停靠上海港的中波公司船只数量日益增多。除了公司自身业务能力的增长之外,1958年,中波公司的总部决定南迁上海。

中波公司在考察了上海提供的各种办公住宿方案后,选择了上海外滩中山东路18号的春江大厦,即外滩18号麦格理银行2楼和3楼。这栋建筑毗邻港口,最繁忙的南京东路就在外面。与此同时,面对城市居民住房的短缺,上海于1959年支持在婺源路建设中威公司职工宿舍,并提供位于淮海路1162号的淮中大厦作为中威公司职工的住所。

1年2月24日1962年,中波公司员工乘专列到上海。3月1日,该办公室在外滩18号正式开业。今年,42岁,陈4岁

苏联糖果和波兰打字机这位北京出生的女孩是被命运带到上海的

在陈的童年记忆中,我不知道春节期间一家人团聚是什么样子。因为每年春节,我父亲都会去各个港口看望远洋船员,而陈家自己的小家庭却不能永远团聚。

岁的孩子在任何事情上都显得很大。我父亲总是准备离开。他必须去社会主义国家的各个港口出差。他的手提箱总是放在走廊里,看起来很大。在那个时代,父亲的办公桌不被其他人普遍使用。这是他定做的,上面刻着竹子的图案,看起来很大。外滩18号的窗台上挂着落地窗帘,像普通家庭的阳台一样宽敞。还有她父亲出差给她带回来的苏联糖果,每个都有一个鸡蛋大小,鼓鼓的,看起来很大。

在这个大领域总是充满了小惊喜。例如,她熟悉港口工人的号角声。她比街上的车辆更了解水上船只。例如,她的父亲偶尔会带她去停泊处修理的游船。她第一次知道船上会有一个游泳池。她听父亲和船员用外语交流。她熟悉来自不同国家的机组人员的制服,也熟悉制服上不同的肩章和流苏。她拿着波兰船员递给她的外国面包,她学会的第一个俄语单词是“面包”;在她父亲的波兰女秘书的打字机上,她疯狂地打出“文章”,回家给哥哥看,假装她已经学会了波兰语。看到弟弟迷惑不解,陈第一次觉得自己比弟弟强多了。

印象,这位女秘书真漂亮,五官立体,身材高大当她来到陈的时候,陈觉得她也很大。

陈长大后去波兰时,专门去见了波兰的女秘书。这才发现,对方原来是个小老太太她说了很多关于陈童年的事,但陈自己却不记得了。她想问女秘书,“你还记得你的打字机吗?”

寻找世界之父

1936年在桂林中学参加革命,1938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先后在八路军总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情报局、中央交通部等单位工作。1949年后,他参与了新中国远洋运输局和中波航运公司的建设,开辟了当时中国唯一的国际航线,保证了其正常运营。他还获得了中国货船出海的五星红旗,并建立了悬挂自己旗帜的新中国舰队。参与监督新中国设计制造的第一艘国内远洋货轮的生产,成立青岛远洋运输公司,并长期在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工作。他于2012年1月29日在上海去世,享年93岁

陈记录了他父亲重病时歇斯底里的三天两夜。他不停地说,“他的嘴唇裂开了,血在滴。”“他说的全是工作当时,他在20世纪50年代的广州。当时,他在20世纪60年代的东欧。那时,他在20世纪40年代的东北部,不断向我们询问材料。“他在梦里叫了船的名字作为父亲的掌上明珠,陈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父亲的膝上。但即便如此,她也不能说她了解她父亲的全部经历。

所以她像当年的父亲一样出发了。

2 016年,陈在塞尔维亚的一片玉米地里偶然遇到了在那里举行的世界麦秸画大赛其中一幅作品描绘了巴尔干半岛的风景说不出为什么,陈觉得她曾经在父亲手里看到过同样的风景所以她买了一个她没有办法去找她父亲进一步核实。这只能被视为超越时空的父女之间的心灵感应。她曾恳求父亲做她的“指路明灯”然而,他的父亲拒绝了她,说:“人生的指路明灯必须自己找到。”1991949年,上海港的吞吐量只有190万吨。今天,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去年,它达到了4200万标准箱和7.3亿吨。中国外贸总值的近三分之一来自上海港。也正因为如此,陈在旅途中总能在陌生的港口看到带有中远(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标志的集装箱或悬挂中国国旗的船只。这时,她似乎又回到了外滩18号她父亲办公室里玩耍的那个小女孩。在这个世界上,她还没有找到她的父亲但是在世界的许多角落,她一次又一次地遇见了她的父亲。

陈,1958年生于北京作者也是中国作家中较早出国的背包客。聚焦上海与行走写作< br>

陈丹燕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