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22日讯——新官肺炎爆发以来,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疫情进行诈骗,销售假防护用品,溜进班集体冒充教师收取学费,冒充公职人员骗钱...欺诈手段已经升级为“新面貌”边肖评估了几种以流行病为名实施的骗局,以帮助你识破骗局,不缴纳“智商税”
1,假售口罩、消毒剂等医疗防护用品
[常规]“有一批医用口罩、防护镜和消毒产品出售,供应紧张,所以尽快购买。“
[真相”不法分子谎称可以代购或囤积口罩、测温枪等防疫物资。买方付款后,不法分子以各种理由拒绝发货,谎称面具在运输过程中被截获,发送虚假快递号码或出售假冒伪劣产品。当买家联系罪犯时,他们经常被勒索。
案1]1月下旬,山东淄博的张发现,李在其朋友圈中发布了销售口罩的信息后进行了咨询。李在手中无货的情况下,谎称从一家医药公司进货,以5元的单价购买3000个口罩,以1元的低价卖给张,骗取信任。收到口罩后,
张动员身边的18个人再次为购买筹集资金。在此期间,一些亲友表示怀疑,但由于他们已经低价购买了一些口罩,李某一直声称货源紧张,希望尽快购买,张某忍不住激动,最终将钱汇给李某。在收到226万元货款后,李将张的微信拉成黑色并逃离接到报案后,
199公安机关逮捕了李,并提前追回111万元。2,以慈善名义诈骗
[常规]“你想为疫区做贡献吗?这笔钱将用于抗击武汉的疫情。“
[真相”犯罪分子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虚假信息、线下募捐等方式,冒充红十字会、慈善会等组织,谎称为防控新皇冠肺炎奉献爱心,利用人们积极表达爱心、希望参与捐赠活动的心理,骗取捐赠。
[案1]2020年1月27日,蔡某注册了名为“武汉慈善总会”的微信公众号,下载并修改了武汉慈善总会会徽,对微信公众号进行了修饰和伪装,并发布了“捐款所得全部用于武汉市防疫防疫人员治疗”等虚假信息从
那天的18: 00到22: 00,共有109人扫码捐钱。通过这种方式,蔡一共得到了8,833.03元,这笔钱被蔡用来购买笔记本电脑和其他费用。
1年30日,蔡被刑事拘留经审判,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人民法院以欺诈罪判处他一年监禁和3000元罚款。
[案2]2020年1月27日12: 00,孙谋、姜某预谋印制虚假宣传资料3000份,在北京市西城区多处张贴、散发。他们打着“市政希望工程办公室”和“市政志愿者协会”的幌子,谎称与口罩等物资的购买渠道有关联,以“为抗击新皇冠肺炎募捐”为名,骗取他人将募捐款转入孙谋微信账户当日16时许,孙某某、蒋某某来到本案。截至事件发生时,没有钱被转移到孙的微信账户。
2年2月28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孙谋、姜某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3年,销售假冒“抗新皇冠病毒特效药”和保健品
[常规]“这是我们组织研制的一种新“特效药”,可以预防新皇冠肺炎。“
[真相”犯罪分子假冒政府部门、疾病预防控制单位、药品研究机构、公益组织或“老中医”、“保健专家”和“权威人士”,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做广告等手段宣传所谓“新药”预防疫情,或在假冒伪劣药品上贴外文标签,冒充国外研制的新药,骗取财物。
新冠肺炎暂时没有特效药针对新型冠状肺炎开发的药物将由权威部门发布,应密切关注官方新闻。
[病例1]几天前,互联网上出现了一篇文章,称“具有抑制新冠状病毒作用”的消毒剂诞生了。这种消毒剂由所谓的“金砖生物医学组织”出售
警方调查后,赵某成立了所谓“金砖生物医学组织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工作指挥部”,以获取新冠状肺炎疫情爆发后的非法利益。赵某等人在网上发布广告,声称消毒剂“不仅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还能喷洒在口罩上,帮助口罩重复使用。”据警方调查,
与一般外用消毒剂功效相同。犯罪时,赵等人通过发布虚假广告向外界销售了近1000瓶消毒剂,非法获利超过7万元。
[病例2]福建省福州市居民邱某多次电话向陈某销售新诊断肺炎的“特效药”。陈某对此深信不疑,并同意于1月27日会面达成协议。当天中午,陈某通过微信转账9000元,购买了42粒绿色药丸在家人的提醒下,感到被骗,再次向邱求证,发现无法联络对方。1月29日,邱在福建省古田县被福州铁路警察抓获。
4。由于流行病推迟了开学时间。假扮老师欺家长
[常规]“家长受疫情影响,学校要求网上学费。请点击“团体收藏”尽快付款“
[真相”受疫情影响,学校推迟开课,许多学校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网上教学通过广泛的网络搜索“家长群体”等关键词,并利用一些QQ群体中的漏洞,如缺乏验证程序、忽视管理、家长信任教师等,不法分子进入多个家长群体,伪装成学校教师,在群体中发布二维码,向群体收钱或私下与家长聊天,要求家长支付学费、学费、培训费等。或者在网上课堂插入链接,诱使学生点击获取密码,如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诈骗钱财。
[案例1]2020年2月13日,李谋谋加入了南京市江宁区的一个小学英语评论QQ群,并把自己的昵称和头像改成了和班上老师一样的样式。他以老师的口吻说,为了确保疫情期间的教学质量,教育局将在复课后组织校外辅导,费用为1300元。李谋谋在小组中发布了微信二维码,要求每位家长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
李牟某还担任过校外教学的老师,要求学生家长提供孩子的班级和姓名,并假装登记收钱。父母二人,
,对此深信不疑,每人将1300元钱转给李某某。接到转学通知后,李某立即删除了他的微信好友,退出了班级小组。这两个父母在继续咨询时发现他们已经被删除了,却意识到他们被欺骗了。
5年,冒充“感染者”或“感染者亲属”进行欺骗
[常规]“我得了新的冠状肺炎。我没有钱,不能接受治疗。我能借点钱吗?”
[真相]犯罪分子冒充学校或公司工作人员,以孩子或亲属突然发高烧并被隔离治疗为由,要求亲属支付“住院费”,或谎称自己患了新的冠状肺炎,表示同情并骗取钱财。
[个案1]苏州常熟市闫某谎称自己是到武汉参加防疫工作的志愿者,并声称自己得了新的皇冠肺炎,被隔离在武汉,但由于没有钱,在医院无法得到很好的治疗。张女士通过游戏和闫某成为网民。出于好心,并被他独自去武汉做志愿者的事实所感动,她借给他钱去看医生,并在三天内汇给他14488元。
收到钱后,严不再联系张女士,当她意识到自己被骗时,张女士报案。2月4日下午,阎某被苏州市公安局唐智派出所抓获
6,通过疫情冒充公安执法人员骗取
[常规“公安执法”人员:“你涉嫌非法销售防疫物资,并为你移送当地公安”“
[真相”至今,公安机关尚未与任何单位或部门实施直接交通联系对于
诈骗案,首先,诈骗者会冒充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打电话说诈骗者涉嫌非法买卖口罩、酒类、囤积防疫物资等。并且会配合调查,或者欺诈者已经去过某个疫区并且会配合调查,否则他会派人去逮捕和强制隔离。
其次,骗子会扮演好人的角色,耐心地帮助受害者分析原因,骗取信任。
最后“免费”帮助受害者转移到公安局进行一次亲自探访调查。在疫情期间,人们通常不愿意去很远的地方,骗子会说他们会暂时冻结所有资金,直到真相被发现。当受害者恐慌时,诱导他转移资金。
病例1]刘女士(化名)在家呆了40多天,接到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电话。另一方称,刘女士非法销售口罩,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在刘女士否认销售口罩后,另一方告诉刘女士,她的身份信息可能已经泄露,导致犯罪分子冒用。困惑的刘女士恳求对方“查明”后,对方将她转到“当地公安”
7,利用疫情期间交通不便骗取
“由于疫情的影响,您的航班已被取消,将退还并补发300元以补偿误机费。”“
[真相”犯罪分子以退票和补偿款为借口,发送和更改机票和火车票信息,诱使消费者点击虚假退票网站或拨打虚假客服电话,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和验证码等敏感信息,窃取用户银行卡余额
接收退款和更换标志的电话和短信,忽略它们,并通过官方渠道(如票务网站和官方客户服务)处理
案例1]1月22日,杭州董接到一条“航班取消”短信。她根据短信里提供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在冒充骗子的客服人员的指导下,她添加了一个所谓的“退款专员”QQ号码,点击了骗子发送的“退款链接”,输入了她的银行卡号码、手机号码和手机验证码。之后,银行扣除了4900元。
8,声称雇佣人们在家“刷”账单,通过非接触复工做兼职。
[常规]“招聘兼职人员来刷账单,在疫情期间,一个人在家每月可以赚10000多元”,“待在室内,每天赚100元”
[真相]“首先,刷账单本身就是违法的,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这种虚假交易。其次,100%的网上兼职工作订单都是欺诈性的。
非法人员利用疫情期间企业员工停止工作或在家工作的时间,以高额佣金吸引骗子兼职刷账单,从而获得押金和培训费。在
前期,平台客服会要求受害者以实践业务流程为由购买小商品,然后迅速将本金和佣金返还给受害者,逐步获得信任。然后,在系统故障、转账延迟和账户冻结的幌子下,欺诈者被诱骗不断花钱付账。在积累了一定的金额后,欺诈者会“把欺诈者拉下马”
[案例1]王某是一名14岁的初中生。2月25日,在家里用父母的手机进行网上课程的过程中,他被拖进了一个名为“某个网上红色生日福利小组”的QQ群。另一方声称福利是给每个人的,个人聊天和转账可以退款。同时,他发了二维码让王某转账。后来,他多次要求王某扫描新二维码,借口二维码异常、审计费、虚拟订单转移资金,结果王某被骗走19万元。
9年,趁防疫物资短缺,大家惊慌失措,骗过了
[例程]“师傅,我想请你送一大批口罩。但恐怕你拿了东西就跑了。你能先给我押金吗?“
[真相]犯罪分子利用最近急需运送防疫物资之机,以防止司机逃避订单为由,骗取货运司机押金。
案例1]1月29日,平(网络合同的卡车司机)在“全票”平台上发现订单。另一方骗他付了1000元押金,理由是担心他的卡车可能会带着救灾物资逃跑。当平询问装货地点时,对方屏蔽了他的微信和电话号码。1月29日下午,茂名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在福建漳州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胡茂林(男,33岁,福建漳浦人),并当场查获一部作案手机。
10,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诈骗
[例程]“我是XX公安局的。我不能在流行病期间手术。扫描二维码并支付罚款后,我将立即离开!”
[真相]犯罪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以抽查、监督等名义威胁防治措施不力。并要求支付逃避罚款的费用、购买不必要的物品等。,从而骗取财物。
[案例1]1月30日,四川广元一名男子冒充公职人员进入一家茶馆。在疫情期间,他以执法部门的名义对这家商店处以罚款。叔叔和阿姨把它堵在门口,并报了警。当警察到达时,该男子试图通过伪造的工作许可证,但当警察识破时,该男子承认他意图诈骗金钱和财产。2月15日,
案2],自称“浙江省卫生委员会工作人员”的纪出示了“红头文件”,并“指示”企业生产40万个口罩,表示“将把所有口罩全部捐赠给公众,并返还给社会”在此期间,季还积极联系媒体进行采访。截至事件发生时,面具制造商已经为一个样品生产了5000多个半成品面具,损失超过7000元。3月11日,律师被判处10个月监禁。(薛婷婷鲁文)
(案件来源:官方网站、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网站、最高人民法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