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安,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时代共同社会运动的媒体动员机制研究”(批准号:15BXW041)的阶段性成果
2年11月,016年,《牛津词典》将“后真相”命名为其在英语世界的年度热门词汇,揭示了社交媒体时代的情感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大于事实的现象。作为回应,牛津字典主席卡斯帕·格拉斯·沃尔解释说,过去的2016年一直被极具争议性的政治和社会舆论所主导,因此“后真相”在2016年被选为热门词汇也就不足为奇了“后真相”通过《牛津词典》热门词汇的发酵和推广,迅速成为热门话题。围绕“后真理”现象,域外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政治选举中的舆论、社交媒体、新闻伦理等方面。
很可能受2016年“后真相”成为英语世界热门词汇的影响,“后真相”的概念立即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成为2017年新闻传播十大新话题之一(陈利丹、王敏,2018)虽然“后真理”的概念主要是围绕西方语境中的政治选举而发展起来的,但在成为当年的热门词汇后,国内相关研究呈现出繁荣的趋势,研究主题向各个领域扩散:要么追溯其哲学基础(王兴福,2017,花园,2018),要么从政治生态(胡勇,2017)、社会信任(颜泉,2017)、话语系统(于红梅,潘忠当,2018)、政治传播(施、 杨,,2017)公共治理(陈忠,2017),从新闻学(胡一清,2017),新闻现实(周瑞明,刘玉思,2017),网络谣言(李彪,,2018)到民粹主义(邹,,2017)一些学者将社交媒体的传播技术与“后真相”联系起来,认为“算法推荐”技术与“群体极化”、“信息茧室”、“回声室”和“过滤泡沫效应”有着天然的联系,导致公众的认知偏差,引发群体内认同和群体间冲突(彭岚,2018)
在“借用主义”的研究热潮下,“后真理”的概念也被定义为中国当前社交媒体时代的某种社会混乱和社会文化异化现象。这个新颖时尚的词似乎非常符合研究人员在分析网民在一些热门网络事件中的情绪化时的理论要求。然而,理解“后真理”的关键不能局限于哪一个更重要,情感和事实。情感与理性的关系应该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情感在不同政治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应该合理定位,从而把握“后真理”概念的本质
-
西方民主选举中
选民的情感、偏见和隐藏功能
政治参与被视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然而,在现实中,由于规模、技术、理性等因素的制约,民主政治只能通过中介组织来实现。除政治选举外,公众一般不直接参与政治决策,而是委托各政党、议会、利益集团等各种中介组织。代表他们行使权力。< br>
由于西方民主主要围绕政治选举,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它能否获得公众舆论的支持。"与其说选举是人民的统治,不如说是公众舆论的统治。"”(乔·萨托利,1987/1993: 98)随着大众传媒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它已经成为影响公众舆论的最直接和主要的手段,改变了原有的政治逻辑。Bannett & Entman)在2001年提出了“中介政治”的概念。所谓政治中介,是指政治失去自主性,开始依赖大众传媒的核心功能,并不断被大众传媒塑造的现象。“在当今的民主社会中,中介机构的政治沟通已经成为政治和公共生活的中心。””(Bannett & ampEntman,2001:247)
| 20世纪70年代,曼瑟·奥尔森等人借助“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开创了民主政治的理性分析范式。以詹姆斯·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家将经济人(或理性人)的假设移植到政治领域,并将经济市场交易分析扩展到政治投票领域。他们认为,政治过程和经济过程一样,是以交易动机和行为为基础的,政治的本质是利益的交换。许多有影响的理论如“俱乐部理论”、“用脚投票”和“公地悲剧”被提出,从而实现了理性规则的广泛覆盖:从政治领域的官僚主义到经济领域的企业管理模式,从大众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到社会领域的公共领域,再到政治选举中的“理性选民”。虽然“理性选民”假设是研究民主选举投票心理的重要前提,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情感从未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我们回顾20世纪美国总统选举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候选人使用的夸张、戏谑和诽谤的情感策略一直存在(林红玉,2006: 137)电视媒体对选举结果的影响表明,政治选举已经进入媒体时代,借助选举节目的政治选举逐渐让位于候选人的媒体形象展示。在这种背景下,“与其说政治选举是政治计划的胜利,不如说是个人魅力的胜利,与其说是政治问题,不如说是创造选举的外部形象。”与其说是双方在治理国家上的竞争,不如说是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形象。(刘,1988: 89)在2008年美国大选中,被誉为“互联网总统”的奥巴马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在选举中的优势,被认为开创了一个新的选举时代:他是第一位将筹款渠道转移到互联网上的总统候选人,也是第一位成功利用互联网筹款的候选人。在选举中,奥巴马通过互联网创造了一个相当可爱的形象,他的一个支持者制作了一个名为“不同的选举”的视频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特朗普作为“超级网络红人”,拥有大量“热情的粉丝”他发现影响公众意见的最好方法不是告知、解释程序和传递教义,而是挑起争端和创造话题。另一方面,可以引起高度关注的话题,或没有证据的猜测,或煽动情绪的主张。他察觉到选民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传统政治家形象的厌恶,并根据情况提出了反建制、反移民和反自由贸易政策,为公众提供了一个简化和绝对的思维框架。
199民主选举中的情感现象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他们认为这将导致所有公共事务的杂耍,从而破坏民主制度的基础。然而,一些学者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把选民视为“理性的人”是一种偏见。即使每个选民都有充分的理性,也不一定能确保选举结果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195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在其著作《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中提出了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他用数学的公理化方法来研究投票方法是否能保证一代领导人满足大多数人的愿望。结论出人意料:在民主制度下,选民偏好趋同的结果不符合“多数人的意愿”,这可能是民主的命运。然而,阿罗指出,选举结果的偏差不能被视为选民“冲动”和“非理性”的结果,而可能是“仔细考虑”的结果(阿罗,1951/1987: 34)与阿罗揭示的现象相似,布莱恩·卡普兰提出了“理性非理性”的观点,对情感在民主选举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理解。他首先质疑“理性选民”的假设,认为这是一个脱离现实的“天真的公众利益观”的“神话”。对选民的无知是人类自私的本性。任何试图恢复民主的普通方法都难以增强选民了解真相的动机(卡普兰,2007/2010: 7)从观点来看,西方民主选举的舆论不是“理性选民”刻意制造的结果,而是充满了偏见、无知和情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民主政治已经走向异化,更不意味着“后真理”时代即将到来事实上,选民的情绪不一定是民主政治的对立面。它起着一些难以察觉的作用。特定时刻的情感生成现象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民粹主义的兴起、社交媒体的推广或新闻业的衰落。相反,应该把它放到历史的长河和政治生态系统中去研究。它应该被视为情感和理性之间不断修正和平衡的产物。一方面,完全基于事实收集和数据分析的理性选择可能导致偏差,另一方面,诉诸情感和价值立场不一定导致真理的丧失。“这意味着一个我们理解不了的真理核心的出现。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民粹主义或保守立场的复兴,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合理性。(兰江,2017)
22
中国舆论中
的情感表达和社会动员效果与西方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情感特征。公众表达动机混合着强烈的怨恨,特别是当敏感的身份,如官员、富人、警察、明星等。被概括为“先有偏见,后有事实”。情感在前,客观在后。言语第一,真理随后而来。态度第一,认知第二”(张华,2017)一些学者由此提出了“情绪抵抗”和“社会愤怒”的解释框架,指出由于中国政治参与渠道不畅和制度对话空间狭小,情绪是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愤怒、同情和戏谑成为公众情绪共鸣的最佳催化剂(杨国斌,2009)
从社会建构的角度来看,公众情绪不是简单的心理反应,而是社会结构的产物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高速增长。然而,中国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利益分化、贫富差距和多重思想,这些挑战导致负面情绪和刻板印象的产生,并将它们沉淀到负面的集体记忆中。当这种情绪记忆被突发事件唤起时,大规模的群体不满和怨恨情绪会在特定区域甚至跨区域迅速蔓延,形成对事件的怨恨解释(孙静,2013)
情感能量的聚集和动员一般通过以下三种叙事方式实现:仇恨叙事、悲伤叙事和戏仿叙事如果政党的身份涉及到强弱对立(如官员与人民、警察与土匪、富人与穷人、明星与平民、城市管理与商贩等)。),很容易引起仇恨的叙述。公众将在情感表达中渗透陈规定型观念和负面集体记忆,并采取同化、省略和突出各种类型信息的策略来丑化犯罪者或美化受害者,以达到加深对犯罪者的仇恨的目的(郭小安,2013年)
悲伤总是与愤怒交织在一起如果仇恨叙事的目的是唤起公众的正义感,那么悲伤叙事应该试图激活公众的同情心。它经常利用老人、父母、妇女和儿童作为弱者的象征,夸大或夸大弱者或受害者的悲伤,并以插图和图片的形式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同情。公众通过“同情”表达自己的声音,并获得与国家“谈判”的权力(袁,2015)
戏仿叙事以轻松活泼的方式进行戏谑叙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创造笑话通过文本的生产、改写、链接和传播,形成一个戏谑和反讽的“阐释共同体”(袁,2018),享受着“被禁的幸福”;第二,制作卡通如制作讽刺漫画,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批评当前的弊端,因而被称为“带刺的玫瑰”;第三,改编诗歌第四,改编歌曲例如,流行歌曲的“歌词”被改编成新的含义。第五,改编视频第六,人体艺术或行为艺术。第七,创造网络流行语第八,做面部表情包。
表明,尽管中国舆论的情绪化具有“后真理”的特征,但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逻辑。由于信息披露和政治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一些公众使用情绪化的叙事方式而不是获取真相来进行竞选动员,造成了“舆论强制”效应。此时,公众关注的焦点不是事件的真假,而是身份的归属和道德的对错。情感已经成为一种道德能量和社会资源,它不仅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道德和价值冲突,也是特定政治机会结构平衡下理性选择的结果当然,本文揭示了情感表达背后的“理性因素”,并不是为“情感”辩护,而是从多个角度探究社会情感的复杂成因,揭示其隐藏的功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理解舆论背后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才能避免情感与理性二元对立的僵化思维,才能找到情感咨询的正确方向。
3
反思舆论中的情感功能
历史上,情感和理性大多被视为两种对立并置的力量。虽然有些学者不同意这种现象,但在实践中他们通常把情感和理性分开
与理性相比有着悠久的情感历史。然而,在现代化进程开始后,“情感”往往被描述为偏见和派系利益的载体,被视为应该被驯服和压制的对象,甚至被谴责为“坏事”和“民主的敌人””马克斯·韦伯曾经把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归结为三种类型:传统的、有魅力的(克里斯·马)和合法的(韦伯,1921/1997: 239)。他认为,只有抛弃情感、习俗和偏见的法律类型才是民主社会追求的目标,因为法律类型的认同对象不再是个人化的君主或精英,而是一种非个人化的法典,这更符合现代民主的契约精神在这方面,激情不是被抑制,就是被隐藏,或者通过两种方式转化:一是通过官僚机构实现非个人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强制手段抑制激情,防止激情滥用的后果;另一种是利用利益来驯服和利用激情。例如,亚当·斯密著名的推论“自利导致利他主义”成功地将人们的自私、贪婪和野心转化为美德,并成为国家财富增长的驱动力。事实上,这是一种“以毒攻毒”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利益驯服激情的机制。“因为利益具有激情和理性的优势,利益的作用是通过信息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奖励机制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赫希曼,1976/2003: 3)然而,情感作为人性的原始冲动,如果被盲目地轻视、压制和驯服,很容易导致人性的异化。马尔库塞称官僚主义为“合理化伪装下的技术控制,一种由技术带来的舒适、稳定、合理和民主的新控制形式”(马尔库塞,1968/2006:1);亨利·列斐伏尔认为,启蒙运动后,理性代表了人类的高级功能或能力,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不值得关注,中央集权的国家表现出对人类异化的崇拜。在这种状态下,人类的权力和能力越来越受到一种无名的等级机制的限制(引自周闲,2005年);米歇尔·福柯用“全景监狱”一词来描述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权力。“它创造了一个被纪律机制彻底渗透的社会”(福柯,1975/1999: 235)上述现代化的“指控”表面上是为了解构现代化确立的理性原则,但实质上是为了唤醒被压抑的情感。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民主选举在变成娱乐和仪式后仍然被认为是安全的。因为与政府官僚程序的严肃性和刚性相比,政治选举具有“情感释放”和“情感补偿”的功能。与其说它能收集大多数人的意见,不如说它给公众提供了定期的“仪式狂欢”和“情感释放”的机会。它可以给民主政治带来超越理性官僚主义的情感活力。
在社会学领域,情感和理性一直被视为两种相互竞争的理论范式。勒庞开创了情感分析模式。此后,布鲁默的“循环反应理论”、斯梅尔塞的“加法理论”和泰德·古尔的“相对剥夺理论”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情感社会学的研究。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情绪分析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对集体行动的解释应该摒弃“怨恨”、“沮丧”和“剥夺”等词,并主张用“利益”、“成本”和“成本”来取代它们,因为集体行动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化的参与方式,而不是一种“病态”行为迄今为止,情绪分析的路径已经逐渐衰落,在主流研究中很难看到它。取而代之的是资源动员理论、政治过程理论、框架动员理论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詹姆斯·M·贾斯帕,1998年,卡斯特尔斯,2012年和其他人重新强调了情感在集体行动中的作用。他们认为理性主义过分强调对人类利益的计算,忽视了“人类是寻求意义的动物”这一事实,并解释说集体行动需要从“为生存而战”转变为“为认可而战”乔纳森·特纳认为情感是人性的自然生物反应,不会轻易被文化排斥,因为它在哺乳动物的进化链中已经进化了很长时间(特纳,2005/2007: 6)
在新闻工作中,公正、价值中立和客观现实一直被视为新闻职业精神的核心价值。情感被认为是影响新闻客观性的“罪魁祸首”,并且经常与不良新闻行为联系在一起然而,事实上,新闻产业并非处于真空环境,必然会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仅仅强调专业化并不能解释新闻媒体如何与其他社会组织互动和玩游戏。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职业主义所倡导的价值中立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偏见(莫洛奇,1987),因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价值都不能被排除虽然在新闻专业主义价值观的制约下,记者的情感受到了严重制约,但如果没有“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的叙事方式,新闻行业将面临市场萎缩的风险。在市场利润和新闻职业精神的双重影响下,一些记者试图将情感劳动外包给非记者的人,比如故事的主人公或其他新闻来源。这些人被认为能够在公共空间表达自己的情感,记者可以描述他们的情感,避免卷入其中(袁,2017)显然,情感不是真理的对立面,而是获得真理的必要手段。如果记者在采访中能恰当地运用情感,就更容易拉近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然而,记者的情感投入需要被抑制。它不能影响事实和真相。如果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如制作故事、雇佣演员和人为的情感冲突来提高收视率,这无疑是对新闻道德和职业底线的挑战
随着自我媒体时代的到来,获取真相将面临“信息泛滥”的挑战。信息核实将成为未来新闻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实和虚拟的界限更加模糊。更多身临其境的参与和情感体验将融入未来的新闻形式。如何平衡理性与情感的关系也将继续是未来新闻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此外,新闻业也将承担起建立公众论坛的使命,其中情感将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然而,无论是情感体验还是情感融合,前提都必须是获得真相,否则可能会导致无休止的争议。
总之,情绪有着复杂的发生和发展逻辑。它是认知心理学的一部分,是社会动员和社会融合的资源。简单地将情绪视为“非理性”是片面的如果没有情感作为辅助,理性的计算只会沦为“低效”的简单重复性工作;没有罪恶感和羞耻,人类的反社会行为将会更加普遍,社会结构和文化对人类行为的控制将会减少。如何将情感融入理性(而不是排除它)是一个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尝试。事实上,公众的情感表达并不一定成为勒庞所揭示的“暴民”,也不一定导致卡斯·桑斯坦所揭示的“群体极化”现象。在适当的引导下,公众也可以形成一个合理融合的公共领域和一个“意见自由市场”,从而产生自我净化的能力。我们需要避免反对情感和理性的僵化思维,而是寻求情感和理性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情感和理性的交融机制,从而洞察人性,体验社会政治生态的“变”与“不变”规律。
本文是一个简化版本,省略了一些参考。原文发表在国际出版社2019年第1期
的封面图片来自网站
,当前版本/捆绑
订阅信息
。全国各地的邮局都可以订阅《国际新闻》。国内邮政编码是82-849。欢迎订阅!
此外,编辑部还有少量过期问题。如果需要,你可以在微信上私下给我们写信,或者发邮件到gjxwj@ruc.edu.cn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