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立即将“杠杆”一词与“债务”联系起来,认为过度的债务意味着过度的杠杆,对吗?是的,但不完全是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资产负债率-负债率-杠杆率过高一般来说,企业的“净资产+负债=总资产”。所谓的高负债率意味着债务与总资产的比率过高。例如,在制造企业中,有必要注意“负债/总资产”超过40%的事实。如果高方向偏离这个比率太多,那就是杠杆率太高。当然,它也可以通过“债务/净资产”来计算。计算结果通常被称为“负债比率”
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净资产通常指“企业股东的出资额”,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企业权益资本的金额或价值;第二,负债比率和负债比率不是同一个概念。第三,债务比率的计算也有差异。例如,计算政府债务比率的分母是国内生产总值,而不是国家的净资产或总资产。第四,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对资产负债率(或债务比率)杠杆的容忍度要高得多因此,我们说负债率、负债率、杠杆率与它的高低有相关性。理解还需要适应性的改变,例如如何评估企业的净资产价值。随着估值的不同,债务比率也会相应变化。
表示中国的经济杠杆过高。一般来说,应该由“个人、企业、金融和政府”来讨论现在,我国资产负债率(杠杆率)高的部门应该是企业,而企业中最高的是国有企业。因此,中央政府在有关经济工作的会议上一再强调,降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杠杆作用应该是当务之急。
为什么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当然,这与中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实施的经济刺激计划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的政策组合。一方面,积极财政政策下的大量基础设施项目(高成本、低收入)必须由国有企业承担。为了快速实施这些项目,国有企业必须通过最快的融资渠道——银行贷款获得建设资金。另一方面,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了股市,堵塞了企业股权融资渠道,从而提高了国有企业的负债率。我们说,企业负债率越高,企业净资产(权益)值越低,而股市下跌造成的净资产值损失,企业负债率越高。
如果我们能降低负债率(杠杆率)?一般来说,有三种方法:一是直接降低债务规模——通过减少分子数量来降低债务比率,但这很容易导致企业经营收缩,甚至是债务链的断裂,以及流动性的枯竭和破产;第二是通过股权融资增加净资产——通过增加分母来降低负债率;三是通过会计增加权益(净资产)价值,降低负债率。
哪个更好?当然是第二种通过股权融资来筹集净资产,可以直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增加利润,进而推高股票价格(净资产值),事半功倍地大大降低杠杆率,实现企业良性循环。如果采用第一种杠杆减少法,即使企业没有破产,由于经营规模的缩小和净利润的预期减少,企业的净资产值也会大大减少。相反,它可能推高负债率,更重要的是,推高企业经营与股价之间的恶性循环。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一直强烈呼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股票市场对当今中国经济的战略和战术意义所谓战略意义在于,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都需要巨大的资本支持。从金融市场的功能定位来看,只有股权资本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责任,而债务资本则不能。所谓的战术意义在于:有效降低企业负债率——杠杆是中国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良性循环。
不幸的是,在过去的许多年里,金融业已经脱离现实,走向空虚。金融的所谓“去现实化和去现实化”实际上意味着“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长期资本越来越少,而货币市场的短期闲置套利正在迅速扩张。”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大致有三个层面:第一,宏观经济政策长期不匹配——货币政策不仅不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会产生反作用。结果:紧缩的货币抑制了股票市场,而积极的财政政策耗尽了金融资源,使私营企业无法借钱,并严重推高了市场利率。与此同时,它吸引了大量产业和社会资金从事金融投资,大量从股市撤出的资金也流向了金融套利市场。
二是放松金融监管结果: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或准金融机构的几何级数有所增加。他们首先需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结果,各种力量“以高利率寻求资本”,并且从长期来看无法获得短期资金。资本市场资金被转移,股市更加低迷和恶性。为了弥补高成本,大量民间金融开始为股票投资配置资金,而股票市场上的“真实合格资本”不断减少。支撑市场价值的短期贷款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股市的大幅上涨和下跌。这就是2015年股市动荡的背景,那场动荡清理了大量数百万投资者,并进一步逃离了股市基金。
第三,金融政策偏差“真实有效的基础货币”供给太少,经济增长依赖金融机构创造货币支持,加剧了金融的短期化、货币化和套利。“双轨利率制”刺激了货币市场基金、银行融资、表外业务等货币套利的爆炸性增长。金融放松管制的叠加导致了金融混乱、欺诈和自满,使得金融更加短期化、货币化和套利化。相反,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真正合格的投资基金”更是凤毛麟角。
三个层次的问题混在一起,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地“杠杆化”股东需要明白,短期融资导致的“金融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本身就是杠杆,也是企业高杠杆的关键。例如,在短期融资的条件下,银行可能需要2元、3元甚至更多的短期存款(贷款)来保持滚动,以维持1元存款的长期稳定性并用于放贷。此外,为了减少存贷款期限的错配,我行还将相应缩短企业贷款期限。从企业方面来说,还需要借入更多的短期资金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它可能还需要使用2元、3元甚至更多的短期贷款来保持滚动,以维持1元债务资本的长期使用。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当然,这是“降低杠杆”如何“降低杠杆”?当然,这不是债务恢复,而是股权融资。如何加强股权融资?一是扭转短期金融趋势,压缩货币金融,扩大资本金融。怎么做?一是适度增加“真实有效的基础货币”供给,减轻金融机构创造货币的压力,降低货币乘数-金融杠杆比率;第二,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减短增长”,以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并创造更多资本。三是利率“双轨合一”,消除了货币市场基金无风险套利的空间,提高了资本市场的盈利能力,引导资金流向资本市场;第四,加强资本市场预期管理,刺激市场信心,实现信心与市场的良性循环。
说到哪一点,股东的朋友知道吗?上述行动正在进行中。例如,用“降低标准”取代多边基金,用为期半年的一年期MFL基金取代多边基金,以及反向回购,这是“减少空头,增加多头”;我们还清楚地看到,“实际有效基础货币”在“平仓加仓”过程中有所增加。易纲行长在今年的博鳌论坛上指出,央行将努力实现利率“双轨制一体化”,遏制短期融资趋势。在6月19日股市暴跌之后,我们看到央行行长首次出面“消除市场流动性的疑虑”,而几乎所有的经济管理部门都站出来大声疾呼,强烈干预股市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这表明所有的金融和经济管理者都已经就中国股票市场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并且正在积极扭转和控制中国金融市场过去的偏差。虽然目前还存在“监管过度”和“资金不足”的小问题,但没关系。“有针对性地降低标准”的指令已经正式宣布,资金的“开源”变得更加充分。
最后解释一个问题你对“5月份全社会融资规模环比下降51%”的问题有何看法?当然,存在“监管过多”和“融资过少”的问题。然而,昨晚(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银行已经开始纠正这个问题,更不用说了。关键是股东朋友需要理解的另一个问题。“平仓加仓+小幅上调基础货币”的直接效应是M2增长率、社会金融规模和增长率都将大幅下降。原因是:存贷款期限错配减少,银行不再需要2元和3元的短期债务来维持1元信贷资产的稳定。过去,2元和3元短期存款的滚动在M2和社会财政中有所反映,现在将大大减少。因此,社会财政的急剧下降确实有点可怕,但没有必要太过恐慌。这只是中国金融发展走向良性循环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经济血液指数恢复正常,健康强壮的经济体会远远落后吗?投资者应该善于“看到危险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