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只有一个学生教育局:学校没有被纳入合并计划。

新年第一天,中青日报和Zhongqing的记者来到福建省莆田市吉川村。这里有许多文化和自然景观,如宋代的天宫,宋代的古桥,宋代的古井,千年古树,云山学院,郑书法堂遗址。当地人说这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汉朝古村落”

位于村门口的济川小学教学楼三楼。教室里只有一张桌子放满了课本和作业。

文险峰,51岁,在这所小学任教已久。他告诉Zhongqing《中青日报》,1998年9月他第一次来到济川小学教书时,那里有23名教师和500多名学生,“每个年级有两个班,还有一个幼儿园。”目前,只有一名六年级学生、两名教师、一名保安和一名厨师即将退休。

林国珍,一位57岁的老师,与文险峰搭档,是学校的校长。他说,2006年这所学校有200多名学生,学生人数从2009年的两位数急剧下降到2016年的一位数,2017年只剩下两名幼儿园学生2018年,一名从城市转来的五年级学生,加上两个幼儿园的孩子,组成了整个学校的三名学生。2019年,两个幼儿园的孩子被他们的父母带到城市上小学,只留下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这所学校唯一的学生是一个12岁的女孩。根据她母亲的介绍,这个女孩刚开始上学的时候在济川小学读书。考虑到学生太少,她四年级时搬到了仙游县城关镇的一所小学,由在当地租了房子的祖母陪伴。“年底的时候,花了一万多元,家庭经济受不了,老人在县城也管不好自己的孩子,所以五年级的学生回到村里学习。”这位

的记者问这个女孩,她小学毕业后打算去哪里学习。她低头看着手机,一边玩游戏一边摇头。她的母亲接过对话说:“村子里有初中,但是学生很少。最好去县城的中学学习。””

文险峰分析,导致济川小学学生人数明显下降的原因有三:一是农村出生率下降,学生越来越少;第二,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了,年轻人带着他们的孩子去城市谋生、买房和定居。吉川村的登记人口超过3000人,学龄儿童超过150人,但该村约有600人,大多数是老人和妇女。第三,随着学生人数的减少,一些家长认为农村的小学教育质量不高,所以他们顺应潮流,将孩子转移到其他地方学习。

虽然只有一个学生,但两位老师仍然兢兢业业,认真完成各自的教学任务。一天有六节课,上午有三节课,下午有三节课。除了轮流上语文课和数学课,还有三门科学课、思想品德课和地方教材。

"音乐课,我们两个老师不知道怎么唱不能去;体育课,去操场活动。在英语课上,上学期乡中心学校派英语老师坐公交车来,每周两次,每次10公里。这学期英语老师被调走了,没有去上课“文险峰说她教的学生成绩很好。上学期,她在镇上三所小学的六名五年级学生的考试中名列第一。

济川小学昔日的辉煌让当地人民感到自豪。据吉川村官方微信公众号“人文吉川”的一篇文章称,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三连冠”、父子“双清华”、“父清华、子北大”、“兄清华、弟北大”等高考奇观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有12人被清华和北京大学录取。全国高校毕业生800余人,获得博士学位16人,硕士学位52人,拥有高级职称和处级以上干部近100人。“

致力于发掘和研究该村历史的罕见老人告诉《中青日报》,济川村的农耕文化和读书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该村郑书法堂遗址和唐代云山书院就是最好的见证。新中国成立以来,济川村已经建立了一所完整的小学。"我父亲和哥哥在这里当校长,培养了许多人才。"20世纪80年代,我们村的一些人连续三年被清华大学录取。仙游县第一中学喜欢招收济川小学的毕业生。“林广华说学校里只剩下一名六年级学生了。半年后毕业,如果没有新的学生,70岁的学校可能关闭。"我们正在努力保留这所学校,以便保存历史和文化细节。"

林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研究生,2001年至2007年就读于离家不到100米的济川小学。“当时,学校每个年级有两个班,每个班有50多名学生”林奎说,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比城市差得多。许多父母为了追求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而去城市买房子。面对农村学校的衰落,他叹了口气,“很遗憾,但是没有出路。我们必须顺其自然。”“

一位80后村干部在与《中青日报》和Zhongqing记者聊天时表达了矛盾心理。现在学校面临关闭,我们为自己感到难过。然而,如果继续这样拖下去,一个学生配备四名教师显然是浪费资源。此外,学生接受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有些科目无法学习。到了中学后,如果我们追不上他们,我们该怎么办?他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实现村庄的振兴。“只有当村民在村里有事可做时,他们才会把孩子带回来。当学校有学生时,他们自然会活着!”莆田市仙游县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柯向东(

)在接受《zhongqing中青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由于吉川村作为历史文化名村的特殊性,吉川小学没有被纳入合并计划。如果学校未来没有学生,学校将保留,校舍将委托给村委会,教师将转移到学区的其他学校。只要有新生或学生返回,学校就可以重新开放。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学校建设: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农村小型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在他看来,国家不仅让农村儿童选择在城市学习(在城市和城镇开办寄宿学校),还为留在农村的儿童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农村开办小型学校)。这是发展农村教育,为农村教育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正确途径。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