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国际门户枢纽建设

成都门户

上周,中国民航总局发布的《2018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显示,

双流国际机场保持了成都“第四航空城”的地位,年旅客吞吐量5295万人次。

,成都中欧班以去年1591班的年运营量连续三年位居中欧班第一在一系列

的辉煌数据背后,成都以开放的理念,在全球竞争中不断培植新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落实省委“四通八达,全球开放”的战略部署,以全球视角规划国际战略通道建设,高水平加快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建设,展示了成都的实效。

成都门户

在加快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成都给企业和市民带来了国际化的机遇、全球化的便利和现代化的质量。

为加快战略渠道建设,重点突出战略区位

为加快国际物流体系建设,重点重塑比较优势

为加快国际投资贸易平台建设,重点强化“一带一路”服务功能

为加快国际生活场景建设, 今年,成都将着力提升

成都门户

城市质量,加快建设立体高效的国际通道,更好地服务于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其中,

“空中丝绸之路”将开通5个以上国际定期直航航班,

“陆上丝绸之路”成都中国欧洲班将实现15天“门到门”国际物流服务体系。

跟随金枭,放眼全球,看

“空中丝绸之路”

,规划建设国际战略通道

,加快“48+14+30”国际航空大通道

的布局,“飞机飞向哪里,我们就把海鲜运到成都,卖给全国。四川集美强波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强表示,一家国际航空公司不仅能促进便捷的全球文化交流,还能推动全球商品的高效流通在成都

199的开拓发展过程中,周强见证了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和变化,深刻感受到成都扩大对外开放的突出区位优势。

成都门户

截至去年底,成都已有114条国际(区域)航线,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国际(区域)航线最多的城市。

去年12月11日,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在“全球机场5000万级俱乐部”中,成都已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中国大陆年旅客吞吐量第四大城市

50万人次,不仅是一个新的台阶,也显示了成都的国际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新闻评论→新纪录!成都双流机场通过5000万人次!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现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到2020年将基本完工成都是继北京和上海之后中国第三个拥有双重国际枢纽的城市,这无疑将为成都当时的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增添新的动力。< br>

成都门户

市港口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成都将从国际角度规划战略通道建设-

将进一步拓展国际航空通道网络,加快以成都为网络中心的“48+14+30”国际航空通道建设(“48+14+30”主要国际航空航线,即48条通往全球区域经济中心的商业航线、14条通往国际航空枢纽的货运航班和30条通往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的旅行航线)

优化了优化国际航线主体的机制,引导航空公司改善其运力配置、扩展其航路点网络和优化其航班时间表,并确保开通5个以上成都至罗马、伊斯坦布尔、芝加哥等新的定期国际直飞航班。今年。同时,

将突出航空货运发展,增加对货运基地航空公司和物流集成商的吸引力,重点支持川航筹建货运基地航空公司,将中国货运航空公司西南运营基地升级为西南分公司,促进与中国航空集团、顺丰集团等战略合作的实施。

“陆地丝绸之路”

以高水平的开放促进高质量的发展

加快“7+5”国际铁路走廊建设

3年5月,成都国际铁路口岸管理委员会向公众宣布,将创新口岸服务体系机制,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将整车、肉类、跨境电子商务、保税物流中心(b类)等相关运行检验费用纳入范围(新闻评论→上午刚听完政府工作报告,下午进出口贸易企业来成都提供“大礼包”!

自2016年起,成都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政府购买港口服务,使企业享受成都铁路口岸基本运营费用优惠政策。截至2018年底,成都铁路口岸三年内减免企业站运营费用1.58亿元。

成都门户

不仅是一个优越的港口经营环境,更重要的是,企业共享了成都“陆上丝绸之路”国际列车带来的高效国际物流系统——

成都国际列车去年每年运行2619列列车,其中成都中欧列车连续第三年以1591列列车位居全国中欧列车之首。(相关消息:“四川路难”成为“全球纽带”中欧班线蓉欧快车继续领跑全国)

成都中欧班线在连续三年运行数领先全国后,未来如何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度?市港口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建设以成都为战略支点的“7+5”国际铁路走廊(“7+5”国际铁路走廊,即7条国际铁路走廊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走廊,形成以国际铁路列车和国际铁海联运列车为支撑的陆上物流系统);

优化了国际级列车的“四通拓展”网络布局,扩大了国际级列车的覆盖面,通过推进丰富级列车产品、优化运营线路等措施的实施,打造了品牌优势。

成都门户

“如果中欧希望打造自己的品牌,它需要在航运和空运之间找到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成都国际铁路港口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泽军说

经过计算,目前的“门到门”空运服务大约需要7天,而“门到门”海运服务通常需要2个月。如果成都中欧列车实现全程15天的“门到门”服务,更多合适的铁源将聚集在这里,其品牌效应和价值将进一步凸显。据报道,实施15天“门到门”服务是今年成都中欧列车运行质量和效率提升的一项重要任务。

国际商务环境建设

计划建设一个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国际商务环境

实施7×24小时通关机场成为“不夜城”< br>

近年来,成都的“天堂”和“大地”齐飞为这座不在沿边、临海、沿江的城市提供了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实现国家西、南开放的良好港口条件。

成都的“三步走”发展目标明确指出,到2035年,成都将完全建成一个在欧洲和亚洲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在建设西部高水平国际门户枢纽中,成都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规划建设国际商务环境。

成都门户

今年1月1日,成都机场正式实施7×24小时通关(7×24小时通关是指对所有国际航班、国际旅客和进出口货物的“随叫随到、快速通关”)“禁止关闭”全天候通关服务已经把机场变成了“不夜城”。(新闻评论→成都机场将实施7X24通关,将带来哪些变化?)

“最明显的是进口鲜活产品的急剧增加机场海关货物监管现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7×24小时通关保证后,通关环节是“人在等货,不是货在等人”。过去,进口商很少安排晚上运输新鲜产品,但现在进口商更喜欢安排晚上运输。

成都门户

自去年以来,成都港口平台布局不断优化。天府新区成都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成都高新西部园区综合保税区相继获批并开工建设。铁路进口粮食的指定口岸已经建成。航空肉类指定口岸建设加快。

港口物流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今年将进一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流的港口环境。在现有三个口岸、两个综合保护区、三个保税物流中心和九个特殊商品入境指定口岸功能的基础上,推动成都高新技术西苑综合保护区、天府新区成都区保税物流中心、青白江陆运粮食指定口岸和双流空运肉类指定口岸年内投入运营,宣布成都国际铁路口岸综合保护区成立,为开放型经济优质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支撑。

国际门户枢纽高层建设

成都在行动!< br>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