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专家宣布药物性肝损伤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毛一民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5医院教授陈承卫作为合著者,最近在消化系统疾病领域的顶级杂志《胃肠病学》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和病因”的研究论文。据报道,该论文是中国学者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大陆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和临床特征的总体现状,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药物性肝损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也是急性肝损伤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严重的病例会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我国因肝病住院的患者中药物性肝损伤的比例不断上升在我国肝病中,DILI的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脂肪肝(包括酒精性和非酒精性),发病率较高。然而,由于缺乏特定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记物,尤其是药物引起的慢性肝损伤的隐匿性发作,临床上往往无法发现或诊断。因此,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将显著增加额外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该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包括中国大陆308家医院的25927名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药物性肝损伤流行病学研究。本研究报告了中国大陆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率,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中国大陆一般人群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表明,中国普通人群中的帝力年发病率至少为23.80/10万,高于西方国家的报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研究还显示了主要的可疑药物(包括西药、中成药、中草药、膳食补充剂等)。)和中国人群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治疗现状等方面。

研究表明,我国引起肝损伤的主要药物有:各种保健品和中药(26.81%)、抗结核药物(21.99%)、抗肿瘤药物或免疫调节剂(8.34%)此外,研究还发现,13%的患者患有慢性药物性肝损伤,23.38%的患者在发生DILI时并发基本肝病,如中毒性肝炎和脂肪肝。这些患者的肝损伤更严重,肝功能衰竭和死亡的风险更大。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