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之心与2018年春季拍摄——拍卖清单

2018廈門心和


心春

001.明代 释迦牟尼金铜造像

(西夏风格)

H:43cm

RMB:350,000-500,000

释尊像头饰螺发,大耳垂肩,双目微睑,似带微笑,额际高广,仪态庄严,身着垂肩式袈裟,衣纹垂落自然,大衣内露出束带的裙腰。尊像全跏趺坐,双手于脐间施禅定印,它代表着冥想和入定的状态,同时是佛法大意的外化,是超脱生死、涅槃寂静的一种体现。整尊造像体量适中,形体饱满,比例匀称,姿态生动优雅,衣袍处理如行云流水,舒畅有度,表情深沈内省而慈祥,表现手法即写实又超脱。

002.明代 夹贮胎漆金弥勒佛

H:34cm

RMB:600,000-800,000

尊像开相明朗,眼睛含笑,弯如新月,鼻头宽阔,唇涂朱砂,嘴角上扬,笑容纯稚如儿童,使人如沐春风;耳珠肥硕,下垂至肩。通身着广袖长衣,胸腹袒露,赤足曲肱而坐,人物憨态可掬而不失佛家风范。身上衣纹线条清晰流畅,力度刻画适宜,手指、脚趾姿态柔软,其肥厚之感凸显,符合弥勒佛中 “肥胖”的形象。全器漆金,供养流传年代既久,而金色依然光亮如新,当为宫廷所作,实为罕见。

夹贮即古书中所称“内脱法”,为佛造像技法之一,用这种方法塑像不但柔和逼真,而且质地很轻,属漆器工艺当中的难度较高之做法,多见于明清宫廷,保存至今极为难得。

心春

003.明代 铜地藏王菩萨

H:31.5cm

RMB:3,000,000-3,800,000

菩萨作比丘像,额头高广,眉目含笑,唇角微弯,嘴边笑意呈现;内穿交领僧祇,外着袈裟,袈裟于左肩结系扣环,雕刻写实;双手于膝上,右手持拂尘,左手轻捻拂尾,惜拂尘已佚失,神态自若,面目喜悦自在。身着袈裟层层叠叠,如波浪般自然垂落,衣物边缘錾刻细致的花纹,体现了匠师铸造时虔诚的心意。

明代初年,永乐宣德宫中汉传佛造像精美绝伦,盛名远扬。此尊造像打破传统的佛教造像模式,侧重于写实,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对“传神”的塑造更为注重,古语有“二目乃日月之精,最要传其生动”之说,地藏菩萨弯眉细长,眼窝深陷,眼睛雕琢更加立体,唇边眼角以及脸颊上细细雕出的笑纹,体现了匠师细致的生活观察力,远观尊像气质,端稳安坐,呼之欲动。尊像一体铸造,选材优良,打磨精细,人物刻画自然生动,动态表现传神达意,为明代雕塑精品,极具收藏价值。

心春

004.清康熙 铜鎏金嵌宝石无量寿佛

H:43cm

RMB:6,000,000-8,000,000

参阅:2010.12.2北京翰海拍卖会,Lot2583清康熙无量寿佛,成交价1344万人民币;

2018.05.10纽约佳士得春季拍卖会Lot982,成交价人民币1580万元(查尔斯家族收藏)

尊像金铜材质,头戴五叶花冠,花冠装饰华丽,细密生动的花枝排列紧密,珊瑚、青金石、绿松石小珠交错镶嵌,精致华美。耳挂雕花耳珰,束冠缯带于耳际挽结呈U形,面相圆润,宽额丰颐,眉间白毫凸起,双目微睁,眼睑呈弧形上扬,面带微笑。佛像身着天衣,帔帛自肩部绕手臂飘垂至莲花台座上,更显动感飘逸。胸前、手臂及脚部佩戴璎珞及各种钏饰,璎珞和钏饰上镶嵌的各类宝石交相辉映。尊像面庞青春俊秀,面含童稚般纯真的微笑,象征此佛内在宁静纯洁的精神世界,无论是面容还是肌肤都透露出年青的气息。双手结禅定印,跏趺坐于双层莲台之上,莲台为仰覆莲瓣,莲瓣端雕刻精美的花纹。

无量寿佛是阿弥陀佛的一种化身,在藏传佛教中为五佛五智中西方的主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主妙观察智,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能带来长寿、好运和智慧。无量寿佛是佛教信仰中极为重要、流传广泛的尊神。由于此尊神既能满足现世人间众生的对于寿命绵长的追求,又能接引善良的众生死后超脱轮回之苦,往生美好的西方极乐世界,千余年来,以无量寿佛为题材的单尊造像作品不计其数。

清王朝17世纪初崛起于辽东,最早为招徕蒙古各部,努尔哈赤极力推崇藏传佛教,清朝初年的几位皇帝都对藏传佛教极为尊崇,崇德四年(1639年),皇太极派人赴藏延请高僧,崇德七年(1642年)又隆重接待了卫藏的使者。顺治十年(1653年),清世祖福临正式册封达赖五世罗桑嘉措为"达赖喇嘛",承认达赖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康熙52年(1713年)册封格鲁派领袖班禅额尔德尼封号,以上种种史实说明,清王朝对藏传佛教的重视与扶植,并与西藏高僧一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往来。

康熙皇帝对明代永乐朝宫廷造像极为赞赏,称“永乐年间宫中所造者为第一。”他是在看了内廷存藏的一尊无量寿佛后面对内侍大臣所发出的由衷赞叹,亦为康熙宫廷造像有着明代宫廷造像遗风的依据。清朝自康熙时期开始于宫廷铸造佛像,此时期所铸造像既继承了明代宫廷造像遗风,又开启了本时代的新风尚,造型端庄匀称,比例舒适,用料考究,不惜工本,形象生动写实,工艺精细,气势恢宏,代表着清代最高工艺造像水准,显示了精致典雅、富丽堂皇的皇家艺术风范。

尊像体量硕大,造型规范,比例协调,鎏金厚实,灿烂悦目,身上所着衣物边缘錾刻细密的纹饰,衣饰华丽,莲台花纹精致,精工细作,一丝不苟,雍容华美,有着雍乾时代难以企及的特色。

心春

005.清代 青石雕双龙捧寿花盆

尺寸:48X30X17cm

绿豆青石是闽浙粤特有的优秀石种,在宋代就是重要的观赏石,与汉白玉与白砂岩不同,具有特殊的肌理。此件绿豆青石雕器物,纹理雕刻精细异常,如同琢玉一般,也如官窑瓷器一样制胎严谨,在历代石雕中实属罕见,所雕的夔龙纹及卷草纹在明成化官窑青花瓷器上可见。

盆圆角收边,方口折沿,直腹内收,平底面有出水圆孔一枚,兽首四足支撑四角。器外壁雕双龙捧寿主题,前后有双龙相对起舞,龙纹隆鼻长须,硕体健肢,尾如草叶曲卷,与周围折枝混同难辨;左右绘龙各一,怒目侈口,张扬回首之姿,甚为跋扈;侧面雕寿桃纹,纹理考究严谨。此花盆形大端正,绘饰雕工流畅,而布局繁密,使用痕迹明显。

参阅:《中国清代官窑瓷器》 清康熙 青花山水纹花盆 P101

心春

006.清代 石花座

H:58cm

青石雕造,高矮适中,上部高浮雕成莲花瓣状,花瓣矗立,立体鲜明;中部雕龙戏珠纹,云龙摆尾,追逐火球,在云海间游动,手法极为写实。;下承五足,足端雕如意云纹。整体设计精致周到,工艺精湛,如意云足给人以轻灵感和平衡感,置于园中,与山石、藤枝相融,最合适不过。

心春

007.明代 青石花架一对

尺寸:79X38X38cm

古香几制式 ,方足挺立,遒劲十足,上可置花盆,造型简洁雅致,整体朴素无繁琐雕饰,彰显文人气息 。

心春

008.元代 “吴师道”款六棱形如意足白石大底座

尺寸:82x18cm

藏品为正宗白石所制,呈六棱形,质地坚硬,包浆厚重自然,尤显古朴雅致。座面打磨光滑平整,边缘双层起线下溜,收框,下承如意足,足底敦厚,两足如意云连接。整器线条拙朴,形制规整简约,端庄典雅,美观大方,尽显豪放大气之美。座表面落款朱砂字“捨勤首林修古,癸巳秋吴師道”。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浙江行省婺州人(今属浙江)。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吴师道是元代婺州地区的著名学者,在表彰北山朱学和重视史学与乡邦文献两方面继承了金华学术的优秀传统。《吴师道集》汇集吴氏一生创作的诗文,是其人生交游、思想学术与文学成就的真实总结。

心春

009.明代 麻石石兽

H:100cm

藏品取材黄金麻石,石质坚硬,历经风雨,依然坚硬如初。圆雕石兽蹲坐,左足轻抬,抓着一小圆球,嘴角龇起,露出一排尖利的牙齿,双目瞪视前方,尽显凶猛之态。整器刀法概括而生动,夸张的造型,折射出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精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心春

010.明代 青石雕“福”“禄”狮一对

H:71cm

中国人历来把石狮子视为吉祥之物,在中国众多的园林名胜中,各种造型的石狮子随处可见。古代的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大门前,都摆放一对石狮子用以镇宅护卫,此习俗一直延续至现代。此对明末清初福绿寿门狮,台座分刻“福、禄”二字,有“五世福禄”之意,其独特的造型,体现了当时的工匠对石狮艺术的执着和爱,实为难得之吉祥物。

心春

011.明代 青石喜狮摆件

尺寸:45X55X33cm

石狮趴卧,头向上仰起,工艺简洁,颇有卡通味。中国民间,一直把狮子当成瑞兽,当作辟邪招福的吉祥物,“屋里立风狮,赚钱无人知”是有名的大陆名谣。此件喜狮造型拙樸喜庆,形神兼备,不失为招财纳福的好摆设。

012.明代 青石雕石敢当

H:89cm

盘古自今,石敢当可用于驱风、镇店、防水、辟邪、止煞、厌灾殃等,可使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为中国广大地区和众多民族所认同并远及海外,并且在人们的意识之中广泛传播。此件明代石敢当,器型严威,艺术古雅,是一件罕见的吉祥物。

心春

013.明代 白石佩八卦石敢当

尺寸:81X59X35cm

石兽后肢伏卧,昂头目视前方,双目圆瞪,张嘴眦牙,胸前佩一铃铛,前腿间盘一“太极阴阳鱼”。太极八卦为道家宝物,在民间,太极八卦图是驱邪纳福的神符,可用来驱赶邪恶,祈祷平安顺遂。石兽佩此宝物,除邪驱煞,更利风水。

心春

014.元代 绿豆青石虎爷

尺寸:92x77x34cm

虎爷青石材质,雕石虎前爪威猛有力,头部稍探出身,两只萌牙露出,憨厚可爱。虎爷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种神祇,是虎神,最早是土地公或城隍爷的坐骑,後来演变成诸神的坐骑,并有守护村庄、城市与庙宇之功能。

心春

015.清代 青石雕“花开富贵”纹门鼓一对

尺寸:109X69X34cm

此对门鼓雕工精美,工艺讲究。上端连续线条不断的鼓面下各雕折枝花卉,花叶舒展,裊娜生动;下端须弥座侧面各雕琢吉祥纹饰,如葫芦、方胜、夔龙、麒麟等,四足处还装饰着反卷的枝叶纹,细致的花纹雕刻,蕴含着独特的讲究及设计理念。

门鼓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建筑工艺的精华之一,也是古代标志主人等级和身份地位的门庭装饰艺术品,其古朴典雅的艺术装饰美感,含有吉祥、祈福、避邪之象征。

此对门鼓石摆放在门厅左右的位置,从风水一说更是重中之重,表面设计的形状,婉转中衬托出鼓面立体纹路的精湛完美,若陈列于门庭两侧,与建筑物交相辉映,其和谐统一,具有画龙点睛之用。

心春

016.明代 青石祥云瑞兽

尺寸:138X68X40cm

瑞兽如猛虎出山,又似从天而降,匠师将瑞兽俯身低头,侧身扭动的姿态雕刻得活灵活现,在坚硬的石质中似能感受到动物腰身的柔软。瑞兽后肢弯曲,体现了肌肉坚实的力度,前肢尖利的趾爪下分别抓着一方玺印和如意,喻意“升官发财,事事如意”,缕缕鬃毛披散之下,似能看到瑞兽眼中的仁慈和爱意。整体造型夸张,其浑厚的雕工,张扬的个性,将遒劲威猛之气充盈至极,是镇风顺水、趋吉避凶之至宝。

此青石祥云瑞兽原应为某品级官员厅堂照壁外之陈设,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豪华的照壁通常装饰有很多吉祥图样的砖雕,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在四合院入口处起着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

心春

017.明代 闽南绿豆青石官狮

尺寸:46x31x71cm

此件为闽南官狮,眼睛炯炯有神,耳朵贴服于脑后,胸口垂挂铃铛,昂头挺胸,右脚踩球,线条流畅,造型特殊罕见,气势磅礴,略有故宫京狮味。

心春

018.清代 石雕回头望天狮

H:65cm

民间石狮的形态和传说可以说是无穷无尽,却都和吉祥、喜庆紧紧相连,古相书又有载,“狮子回头”——身不动头可转者,大贵之相也!此件石狮,麻石雕造,胸佩铃铛,身躯滚圆,雄狮侧身回头,神态活泼可亲,工艺大巧若拙,将狮子的神韵表现的淋漓尽致,福气连连,是镇宅辟邪和招财纳福的好选择。

心春

019.明正德 青石浮屠塔龛

H:47cm

塔为青石雕造,中间略鼓,两头内收,塔内壁雕阿弥陀佛,线条流畅,姿态内敛,宝相庄严。塔外一侧雕字:“浮屠塔镇圆明,正德龙飞乙亥”,另一侧落:“金山住持师长圆明,捐衣舍塔一座,口口恩有,福有攸归者”。“福有攸归”意指:一个人做好事总是会有所回报。

浮图塔为音译之词,佛塔起源于印度,在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以前,我国没有佛“塔”,《佛学大辞典》中解释为:“浮屠,(杂语)亦作浮图,休屠。按浮屠浮图,皆即佛陀之异译。”佛教为佛所创,古人因称佛教徒为浮屠,佛教为浮屠道,后并称佛塔为浮屠。造浮屠佛塔被视为建功德的事,佛塔浮屠还被佛教视为宝物和法器,在佛教人物中常有体现。

心春

020.清初 青石狮子一对

尺寸:100X63X39cm

对狮扭头侧身,前足抬起,相向而立,一狮脚下雕一小狮戏球,雌狮的足爪似在轻抚;另一狮爪间握着彩球,此为雄狮;双狮均脖颈上悬挂铃铛,趾爪尖利,腿部肌肉紧实有力,神态鲜明。

古时宫殿大门外一般都有一对石狮或铜狮,按建筑方位,门前成对的石狮按左雄右雌摆放,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也有雕成张着嘴的);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也有雕成闭着嘴的)。爪下为球,象征着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力,必为雄狮;爪下踩着幼狮,象征着子孙绵延,是雌狮。此对石狮雕琢精细,王霸之气中又蕴含生活气息,安置于宅院门口,尽显尊贵威严,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心春

021.明代 白石狮

尺寸:68X48X43cm

中国人历来把石狮子视为吉祥之物,民谣有“风狮立一对,年年大富贵”之说。此件石狮脚踩绣球,满头卷发,神情活现,憨掬可爱,是避邪纳吉、招财旺宅之瑞物。

心春

022.清代 “蔡世远”款“梁山钟秀”青石大匾

尺寸:113X41X10cm

石匾取材优质独板青石精作,石质细密,取其自然之韵味,包浆内蕴。石匾呈长方形,正面清水皮壳,朱砂作“梁山钟秀”,边带款字,字体清秀、沉稳有力,流畅而又隽秀。

蔡世远(1681~1734年),字闻之,号梁村,清漳浦县人。因世居漳浦梁山,学者称之为“梁山先生”。蔡世远生于世代书香之家,是宋代理学家蔡元鼎的后裔;祖父蔡而熤,是明代重臣、著名学者黄道周的学生。

全器边框双层开框起线,风格华美,富贵大气,古朴典雅,石胎厚实,工艺精湛,实属难得,收藏价值甚高!

023.明代 青石狮子

尺寸:103X75X44cm

云从龙,风从虎,虎惧狮,雄狮起舞,泰平盛世。石狮蹲踞状,圆眼凸出,狮鼻头宽阔,呲咧大嘴,微露牙齿但并不显狰狞,嘴内含有一颗活动的石球,脑后雕出整齐卷曲的鬃毛,尾巴上卷贴于臀部,活泼喜庆。

石狮取义内容广泛,在村落祠堂、家庙、宫宇的大门前安上石狮可为保境安民,招财纳福。此狮当安放于大门前,有镇风水、吉祥守护之意。

心春

024.清代 石雕“圣旨”竖匾

H:85cm

匾青石材质,边框镂雕三龙环绕,龙飞九天,当中火球跳跃,火球下雕“圣旨”二字,至今百多余载,仍纹理明晰,气势不减当年。

此匾应为镶嵌于某牌坊上的一部分,牌坊是古代祠堂的附属建筑物,用于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全器造形美观,雄伟庄重,是一件集书法、雕刻艺术为一体的精美艺术品,也是研究当时民俗文化的实物。

心春

025.明代 青石高浮雕龙屏

尺寸:135X70X25cm

配红木底座

藏品取材正宗青石,整板精作浮雕而成,雕刻龙为材,色泽绿豆青,石质细腻,包浆自然,完美无裂纹。板分三层次,中间立体高浮雕正面龙纹一条,神态霸气十足,体型峻拔,趾爪坚韧有力,气势磅礴。侧边精雕竹子,麋鹿,松树,仙鹤等,寓意“官运亨通,节节高升,松鹤延年,鹤鹿同春”。全器雕琢精细,打磨细腻,极为生动,实属佳品!

心春

026.明代 青麻石官宅石敢当

尺寸:98X70X44cm

器以青色麻石雕成,因年代久远,已产生石花,体形巨大,气势凛然威严,当为过去官宅所置。石狮额头高隆,双目圆睁,似炯炯有神,方口尖牙,胸前垂挂的铜铃与一般石狮的铃铛截然不同,彰显着石狮的身份地位。此石敢当远远观之,如得道圣人之像,在石制雕像中极为少见,充满感染力。

石敢当历来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此尊石敢当若摆放于房屋门口,其气势勇猛,如不可挡,不但可以避邪,且可带来祥瑞之气 ,能解除多种形煞,亦可加强官威或屋主之阳气,不可多得。

心春

027.明代 白石马

尺寸:125X138X43cm

古人视马为“甲兵之本,国之大用”。远在商周时代,就以真车马为死者随葬,后来再以车马俑代之;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其数量、规模令人叹为观止!此马用整石雕凿,马缰绳、马络头及马鞍、马蹬等均细致的雕出,马络头上还饰有一朵绒球,更显马的神态温顺可亲。纵赏此马,风格纯朴,造型概括,刻画真实,手法洗练,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心春

028.明代 “黎民表”款“水竹居”青石文匾

尺寸:114X37X7.5cm

石匾整体表面风化明显,包浆自然。匾以优质青石为胎,表面平素工艺简洁,并落“水竹居”三字,运刀如笔,技艺娴熟,字体遒劲有力,游刃有余。青石匾边款落“岭南黎民表”。

黎民表(1515-1581年)字惟敬、号瑶石、罗浮山樵、瑶石山人,广东从化人。嘉靖十三年(1534)中举人,累官河南布政参议。万历七年(1579)致仕。好读书,善诗词,喜作画,为黄佐弟子,居广州粤秀山麓清泉精舍,与弟友唱和,为文自成一家。尝纂修广东、从化、罗浮诸志,着瑶石山人稿、北游稿等,隶书师文征明,行草俱入妙品。青石匾边框四周起线规整,使之更显华丽和奇妙典雅,别有一番风味,且取材、工法、喻意无可挑剔,当为书房挂设之佳品。全器为开门美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心春

029.明代 青石风狮爷

尺寸:58X31X24cm

福建南部风季长,风速高,其中金门一年中东北风长达九个月,当地居民为了防止风害,设立了风狮爷来镇风止煞。此尊风狮爷立姿,圆眼凸出,鼻头宽阔,呲咧大嘴,看上去并不凶猛,似带笑意,手中捧着八卦。

八卦图衍生自中国古代的《河图》与《洛书》,有阴阳平衡,生生不息,驱邪纳福之意。《周易·说卦传》有:“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此尊像造型古拙,可护宅纳福、保平安。

心春

030.宋代 青石人头像石敢当

H:92cm

盘古自今,石敢当可用于驱风、镇店、防水、辟邪、止煞、厌灾殃等,可使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为中国广大地区和众多民族所认同并远及海外,并且在人们的意识之中广泛传播。此人头像高古石敢当,身份极高,器形古朴,工艺罕见,是一件不可多的吉祥物。

心春

031.清代 青石书房门鼓一对

尺寸:74X58X31cm

门鼓石上方雕刻着精致的鼓面加如意灵芝纹和龙纹,一层层一圈圈,层叠围绕,下方须弥座侧面各雕简单的图案,蕴含各种吉祥之意,如松鹿长青、笔锭如意、海水龙纹等,简约而又不简单。

门鼓是古代主人等级和身份地位的门庭装饰艺术品,在风水中又有独特的讲究。此对古时安放于书房外的门鼓,内敛而不张扬,显示出原主人丰富的内涵及品味,具有别样的古典气场。

032.明代 青石狮子

尺寸:103X81X57cm

石狮蹲踞,圆眼凸出,鼻头宽阔,头上鬃毛覆盖,颈挂铃铛微露,背部毛发茂盛,纹理清晰,雕琢细致,回身扭头侧望的形态被刻划的栩栩如生。

狮为百兽之王,不知从何时起,石狮就成为了中华文化中家宅的守护神,同时还成为精神领域的豪宅守护神,时至今日,门口立一石狮依然是尊贵、不可侵犯的标记,表达了人们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此狮过去应置于官宅门口,历经数百年,仍可见其赫赫雄威。

心春

033.清代 青石八卦镇宅风水龟

尺寸:80X48X77cm

此藏品取材正宗青石精作,龟身圆雕而成,四足呈弯曲卧势,龟身八卦开纹,龟头前伸上扬。龟身上立八卦牌碑,碑边缘精雕缠枝花纹,碑面精雕如意云、双蝠捧寿纹饰,中间精雕八卦玄关!

此龟又名赑屃(bì xì),为龙之九子之一,似龟有齿,喜欢负重,是碑下龟。该藏品做工精美,雍容华贵,美观大方,为顶级收藏品,可镇宅辟邪招财等,寓意用途甚赞。

心春

034.明代 青石门狮

尺寸:89X46X45cm

石狮蹲踞于座上,昂首挺胸,气势不凡。古人认为狮子不但可以辟邪,而且可以带来祥瑞之气,故而与传统的风水文化相结合,成为了独特的镇宅之宝。此门狮工艺粗中带细,年代久远,可旺财、可纳福,可抵邪煞,不失为一尊幸运门神。

035.明代 青石石敢当

75X48X41cm

石敢当习俗从内涵上体现的是“保平安,驱妖邪”,是汉族民间驱邪、禳解方法之一。此尊石敢当似狮非狮,方嘴圆眼,牙齿坚硬,胸佩铃铛,与人为亲,镇风除煞,为风水宝物.

心春

036.清代 青石喜狮一对

L:60cm

中国石狮文化源远流长,自盘古至今,人们都相信狮子可以辟邪,给大家带来吉祥如意,大陆台湾民谣里就有“家有狮赚钱无人知”,“家有狮赚钱赚到笑咳咳!”。此对清代顶梁招财喜狮,非常罕见之满工,体现对狮的高达四方,喜气洋洋,为不可多得的吉祥物。

心春

037.清代 石狮摆件

H:90cm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石狮一直是守护人们吉祥、平安的象征。它不畏寒风烈日,脚踏实地,威武、吉祥,被奉为护国镇邦之宝。此件石狮采用圆雕工艺,立身半蹲,一爪抬起,一足按地,神态生动;狮子尾部上扬,鬃毛卷曲,侧身而望,四肢矫健有力,蓄势待发,威严赫赫,显示出雄伟之气。

心春

038.明代 青石回头狮吼

尺寸:60X56X39cm

古相书有载,名曰“狮子回头”——身不动头可转者,大贵之相也!本品为细腻的福建黑青石,包浆浑厚光泽如玉,狮怒目而瞪,全身肌肉紧绷,跃跃欲试,神态生动,级别特殊,寓意“一步登天”。其回首又望天姿势在狮子雕刻里,极为罕见,一万只里未能找到一只。摆放居家,大贵之相,又能辟邪镇宅,俗称“事事如意”。 虽为明清之作,但是颇有宋元回首狮文化艺术特征!

心春

039.明代 黄金麻石赤兔马

尺寸:220X220cm

古人视马为“甲兵之本,国之大用”。远在商周时代,就以真车马为死者随葬,后来再以车马俑代之。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和咸阳杨家湾汉墓的兵马俑,其数量、规模令人叹为观止!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立马、卧马和跃马是目前所知陵墓前所知最早的石马。唐代帝陵除唐高祖献陵外,均置石马,李世民陵前雕刻的“昭陵六骏”赫赫有名,帝陵置石马,象征着皇权威仪。

此马以整块巨大的黄金麻石雕造而成,在如此罕见巨大的材质上雕刻,显示出匠师精湛的技艺。马名“赤兔”,乃是马中的皇者,非超凡之人不可驭,原为吕布之坐骑,吕布死后,赤兔马被曹操赠与关羽,从此与关羽征战一生。所谓的赤兔马的“兔”,是指马的头形,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发现了一本手写的《相马经》,其中的一篇说“得兔与狐,鸟与鱼,得此四物,毋相其余”。在第三篇中又对这些话作了解说,“欲得兔之头与其肩,欲得狐之周草与其耳,。.....欲得鸟目与颈膺,欲得鱼之鳍与脊”。这些记载,说明了在古代兔形的头是好马的重要外在标准,也说明了得到兔头的好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马昂首正视呈站姿立于底座之上,侧面看,马如兔头,马脖子上挂威武铃,鬃毛细密而整齐,马眼圆睁,充满生气;整齐的牙口,显示出宝马的年轻气盛。长长的缰绳随意搭于马鞍之上,鞍鞯齐全,鞍下坐垫雕着麒麟纹,以麒麟之德,意喻马的神骏。马腹下透雕,腿部使用高浮雕的形式表现,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技巧,紧紧抓住马的特性,将赤兔马生性机敏,身健体高,满身灵气的状态一一雕出。此马虽材质为石,但艺术价值绝对不逊于金玉,其沁色斑斓,古意盎然,在同类品中极为少见,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

心春

040.清代 青石旗杆狮一对

H:93cm

本品为清代官刻品,石质是细腻的绿豆青石,加上底部圆孔证明它的身份就是旗杆之上的卯榫结构,尺寸之大,实属罕见,说明家族子弟有考中状元或受封为朝廷高官等。

功名旗杆狮的由来:顾名思义就是科举中功名后,在宗祠前竖立旗杆,它是封建社会科举功名的象征。作用有二: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后,社会地位提高,竖立旗杆可以光耀门楣;二是旗杆竖立后,作为后人学习榜样,激励后人积极进取。旗杆的顶部因文武功名不同而不同,文功名顶部多雕成笔锋,武功名的旗杆顶部多雕刀戟或镌座狮,旗杆上狮子的尺寸越大表明功名级别越高!

此对旗杆狮神韵讨喜,仰首望天,姿态生动,艺术处理有别于其他狮子,品相完好,尺寸如此之大的旗杆狮实属罕见!

心春

041.明代 青石佛龛摆件

H:91cm

器凿青石为龛,龛内凿一坐佛,佛顶肉髻,面部饱满,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垂落,舒展流畅,双手交握于胸前,结跏趺坐于仰莲台之上,法相庄严。外部佛龛雕成了莲花瓣式,龛表面雕有花纹,侧面看厚重饱满,后部边缘雕刻着勾莲纹。佛龛底部插于一个巨大的长方形汉白玉莲花台座之上。

汉白玉须弥石座呈方形,中间束腰,四面开光,整体型制规矩大方。上下两枋饰高浮雕莲瓣纹,莲瓣雕刻肥硕饱满,瓣身刻有祥云纹样,雕刻细致。中束腰处刻宝相花纹,纹饰雕工细腻,极为工整。整体设计精致周密,工艺精湛,加上矩形给人的稳重感和平衡感,愈显得此器的不凡气质。南方青石造像佛龛跟北方汉白玉须弥座相配吻合,一切都是缘分,不可多得!

心春

042.明代 石雕门鼓王狮一对

尺寸:77x56x35cm

此对青石狮雕手法精细,线条流畅,对狮均似人而立,一侧母狮嘴中叼着彩带,另一侧公狮前爪捧着锈球,彩带有“好事连连”之意,活泼喜庆中又自带威武。

据载,元初(1279年)赵宋闽冲郡王赵若和从广东崖山之战中逃出,辗转到达漳浦,改姓为黄,终世隐居,此后数百年其子孙居此,明洪武时始恢复赵姓,历代皆有入仕为官者。狮子型门鼓历来是皇族的标志,此门鼓王狮经过近700余年岁月洗礼,历经各个朝代兴亡,幸存于世,鬼斧神工,极为少见!

心春

043.明代 青石小卧狮一对

尺寸:26X44X19cm

小狮一对,相向伏卧,均足下踩球,含“事事如意”之意,雕工简洁,但形神兼备。

心春

044.明代 青麻石石敢当

尺寸:68X55X28cm

狮形,趴卧,头上毛发卷曲,腰身粗壮滚圆,象只贪吃的萌物。嘴内的石材与身上截然不同,肚内装藏有绿松石、珊瑚等佛家宝物,或有称为“甘露狮”。观音净瓶中的甘露可洒向人间,为世人造福,石敢当亦同样如此,是件年代久远的吉祥物。

心春

045.清代 青石雕“富贵满堂”

竹节式门、窗棂

门H:220cm,窗棂H:88cm

古人云:“无刻不成屋,有刻斯为贵”。在这套门窗中,匠师把竹质的表征与砖石的特质融为一体,微风摇动的竹叶、飞舞的小鸟和虫蝶无不充逸着柔和、闲逸、愉悦的韵味,美妙绝伦。

门以青石雕琢而成,拱形结构,既富有美学表现力,又顺应力学规律,完成建筑的适用、美观目的。石质表面打磨平整,以浮雕工艺,雕成竹节式,竹节处暗用插榫工艺,安装牢固,又利于拆卸,体现了匠师的聪明才智。表面浮雕竹叶、喜鹊、画眉,还有各式昆虫,如蜜蜂、蝴蝶、甲虫、知了等,竹林中的勃勃生机似展现于眼前。而窗棂又分别雕成松树和梅花枝杆的形状,松叶茸茸、梅花暗香飘逸。松竹梅,古时合称“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因在寒冬时节顽强的生命力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

传统的雕花工艺是匠师们用心来打造的,那刻在门窗表面上的花鸟竹叶,处处渗透着匠师的思想,将生命活力展现于世人眼前。此套门窗古时应是书房所用,文革时,原主人为了保护这套珍希作品,特意用白灰将外部全部掩盖,如此煞费苦心,佳品得以保存至今,实乃今人之幸。

心春

046.清代 青石麒麟八宝纹柱础一对

尺寸:42X26cm

石础八方形,柱础表面以压地隐起手法,雕如意云头及蝙蝠、蝴蝶纹,有“福寿如意”之意;侧面长方形开光,开光内分别雕各式瑞兽及杂宝纹,纹饰活泼,喻意吉祥,充满生活气息。

心春

047.明代 青石石敢当

尺寸:137X40X31cm

中国旧时宅院外或街衢巷口建筑的小石碑上刻“石敢当”字样,故以此为名,作为民间驱邪、禳解方法之一。此尊石敢当上雕足踏小球的石狮,有“保平安,驱妖邪”之意,立于宅中,与风水相合,可防风、辟邪、保平安。

心春

048.明末清初 汉白玉凤衔灵芝摆件

L:63cm

凤衔灵芝,凤凰为传说中的吉祥鸟,所到之处皆有喜事,灵芝被称为“长寿福禄、吉祥如意”之神草,凤凰口衔灵芝,有凤凰送瑞的美好含义,贵气逼人。

此品以汉白玉碾琢而成,质地细腻莹润,勾云纹为底座,于中高浮雕一凤鸟,凤尾昂扬飘逸,其身展翅曲线玲珑,凤首侧雕灵芝一枚,恰成“凤衔灵芝”之姿,颇具吉祥福泽之意。再细观,此品层层迭递,形态匀称,线条优美,凤身翎羽刻划细致有序,极为精巧,如若天工之物,难能可贵之雅品,极具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此件汉白玉应为清早期宫廷摆件,虽尾翅老残,但官造办的神韵气场犹在!

心春

049.明代 青石龙插屏

尺寸:60X71X16cm

龙自古为皇族之物,皇权威严的象征,《三国演义》中曹操说道:“(龙)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此件青石插屏,雕正面龙形象,飞龙从海上升起,周围祥云缭绕,龙须龙脸雕刻细致,将龙飞舞九天,磅礴的气势刻画得淋漓尽致,体现了明代匠师精湛的石雕技艺,若陈设于室内,尽显与众不同。

心春

050.清代 青石旗杆狮一对

尺寸:83X31X33cm

功名旗杆狮的由来:顾名思义就是科举中功名后,在宗祠前竖立旗杆,它是封建社会科举功名的象征。作用有二: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后,社会地位提高,竖立旗杆可以光耀门楣;二是旗杆竖立后,作为后人学习榜样,激励后人积极进取。旗杆的顶部因文武功名不同而不同,文功名顶部多雕成笔锋,武功名的旗杆顶部多雕刀戟或镌座狮,旗杆上狮子的尺寸越大表明功名级别越高!

本品为清代官刻品,石质是细腻的绿豆青石,加上底部方孔证明它的身份就是旗杆之上的卯榫结构,尺寸之大,实属罕见,说明家族子弟有考中状元或受封为朝廷高官者。

此对旗杆狮神韵讨喜,憨态可掬,艺术处理有别于其他狮子,民间俗称“欢欢喜喜”,尺寸如此之大的旗杆狮实属罕见!

心春

051.明代 青麻石雕狮

尺寸:105X84X48cm

青麻石雕,狮子鼻,方形大嘴内含一石球,身体线条刚劲有力,面貌姿态,威武霸气,彰显雕凿之工,虽是蹲踞之姿,然昂首向天之态,不惧风雨。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中国人历来把石狮子视为吉祥之物,在众多的园林名胜中,各种造型的石狮随处可见,古代的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大门前,都摆放一对石狮子用以镇宅护卫。此尊石狮威风凛凛,气势昂扬,过去应是在官宅外摆放之物。

心春

052.清代 青石麒麟花卉纹柱础一对

尺寸:50X28cm

柱础八方形,表面覆盆边缘雕一周如意云头及卷叶纹,侧面开光内雕麒麟、花鸟、松鹿等吉祥纹饰,造型独特,纹饰生动,喻意吉祥。

心春

053.清代 青石雕花卉纹柱础一对

尺寸:46X30cm

柱础圆鼓形,上宽下窄,表面覆盆边缘雕如意云纹间隔八宝纹,础身侧面四开光内雕四季花卉纹,此对柱础造型古拙,雕饰典雅,可见当时屋主人的欣赏品味。

心春

054.宋代 黄金点锈石卧虎

105X36X45cm

配红木底座

藏品取材黄金点锈石,顶级材质,圆雕而成,岁月痕迹明显,包浆一流。圆雕卧虎为材,色泽金黄,石质细腻,油性自然,完美无裂纹,卧虎神态憨厚可掬,体型峻拔,脚掌孔武有力,神韵兼备,具有宋代雕塑风格。整器雕琢精细,打磨细腻,极为生动,实属难得佳品!

心春

055.明代 青石八方形柱础一对

尺寸:68X35cm

柱础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古人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既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因此,对础石的制作均十分重视。此对八方形柱础青石材质,石质厚重,侧面雕刻的四季花卉纹和人物故事图交互排列,工艺细致,纹饰流畅,充分体现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展现出了屋主人的情操和愿望。

参阅:福建永安永贞堡厅堂柱础

心春

056.清代 青石镂雕龙纹圆形屏风一对

D:88cm

配红木插座

插屏圆形,尺幅巨大,镂雕两条螭龙从九天飞下,又昂首向上,双龙之间祥云缭绕,充分体现了易经中“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之意;因龙从海上或地平线上跃起,可见运势发展的良好势态,故而“利见大人”,个人仕途顺利,初露锋芒,前途光明。此对插屏置于宅中,颇利风水,可祝事业之发展,难得之至。

心春

057.清代 青石雕麒麟漏窗一对

尺寸:67X104X11cm

漏窗是中国园林的重要建筑装饰,以其历史悠久、取材丰富,造型生动而成为中国园林的独有特色。此对漏窗以墙为纸,以石为绘,雕麒麟跳跃于云海之间,姿态昂扬,动中带静,镂空之处既可透光,又可欣赏外面的风景,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既不完全暴露,又不完全遮挡,可望而不可及,体现了中国园林中的传统美学。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

心春

058.明代 青石人面石敢当

尺寸:68X55X28cm

西汉时史游的《急就章》有载:“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石敢当立于墙头院外,可镇压一切不祥之邪。此石敢当面似人形,四肢趴卧,头向上高高仰起,似可直面一切,不畏风雨,工艺古朴,年代久远,为不俗之吉物。

心春

059.明代 白石羊

尺寸:107X33X27cm

此件应为靠墙而放,故只在正面和一侧分别雕刻花卉和人物纹饰,座上雕吉兽石羊,石羊双目微张,温顺可爱。羊为瑞兽之一,“吉祥”、“三羊开泰”等词语均与羊有关。此摆件制作考究,大巧若拙,造型经典,雅观十足。

心春

060.明代 青石和合二仙

H:106cm H:103.5cm

和合二仙是我国汉族民间的爱神,他们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有讲究,荷花是并蒂莲之意,如意象征着“事事顺心”,大吉大利。和合二仙原名寒山、拾得,原为僧人,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和合二仙“终成正果”之处。

此对雕寒山、拾得如童子,面如满月,嘴角含笑,满眼喜悦欢庆之意。因年代久远,雕像周身已产生石花,据说此石花可驱邪治病,对人有益。身着交领右衽长服,结缨系带,系带飘起,如风在吹动;外衣上饰各式团花纹,团花雕琢完后,匠师还以水磨工艺打磨,故而表面平整,抚之光滑细腻。寒山手抱莲花,拾得手持如意,寓意莲生贵子,幸福美满,吉祥如意。

心春

061.元—明 青石雕泗州坐佛

H:52cm

佛容颜自然庄重,戴僧帽,身穿右衽僧衣,左边袈裟一角和背后缝襻系带,系结垂落,结禅定印,跏趺坐于台座之上,造像端庄大方,神态温和,独有一种感人情怀。

泗州佛原名僧伽,中亚何国(今吉尔吉斯坦)人,唐朝时来中国,在泗州(今江苏省)传播佛法,因其佛学造诣精深,德行高尚,逐渐被人们所神化,演变成替百姓消灾免祸,免除兵燹的化身,北宋民间一度对其非常信仰。“泗州佛”曾在泉州盛行,认为可以避邪,泉州博物馆中有同类藏品。

心春

062.清代 雕莲花纹石柱

H:111.5cm

青石雕造,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雕成莲花瓣状,花瓣层叠,如莲花盛开,内部掏膛挖空,可放置花盆;中部石柱承上启下,孔武粗壮,石柱上可见有云龙戏珠飞舞其上,环绕整个石柱,气势不凡;下部雕成覆莲瓣式,既美观,又可增加平稳和牢固性。中国的图案纹样不仅是一种艺术形象,更是一种思想的体现、情感的表达、文化的沉淀。在如此坚硬的石柱上雕刻龙纹,象征着天下太平;上下部分雕刻莲瓣纹,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体现了原主人的思想情怀,不失为一件庭园陈设佳器。

心春

063.清代 青石风狮爷

H: 51cm

石像蹲立,其型如人,其像似狮,眼睛圆瞪而不凶猛,嘴巴大张,似笑非笑,左手向下按抓一石球,造型朴茂,线条刚劲威猛,传神而灵动。

展拍地址▼
厦门市禾祥西路祥滨路
心和美术园

心春

藏友网,只为藏友谋福利!

收藏新时代,一步一精彩!

广告合作:13570245502(同微信)

心春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问行家!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