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复旦大学[留学生参观上海本地学生之家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教育家马·创办复旦公学,任校长兼法国教授。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著名的大学如圣约翰大学和金陵大学被并入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也从全国大学和学院的重组中受益匪浅。[复旦大学邯郸路1号门
复旦的老校门位于燕园的西侧。这是一个拱形的学校大门,建于民国十年(1921)20世纪50年代初,旧的学校大门被拆除。不久,邯郸路的新校门竣工了,有一个方形的平屋顶和八个方形的柱子。立柱为红砖结构。学校大门两边有小平房,后来变成了两层楼。
[复旦大学教学楼前,中外学生在休息民国九年(1920年),复旦江湾学校开始兴建。它将在两年后投入使用。有建工堂教学楼(现为博物馆)、一竹堂办公楼(现为学校历史馆)、学生第一宿舍(现为湘辉堂地址)等上海沦陷期间,复旦大学第一次搬到重庆复课。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总部
[复旦大学中国留学生大会总部1973年,恢复了大学教育,基层工农兵得到推荐和测试,有较高教育水平的人被录取。例如,复旦历史系(73年级)录取的42名学生中,一半以上是知青。学生们年龄相差很大,珍惜上学的机会,这是很难得到的。
[北京大学,西方学生与中国学生合影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史静大学成立。1912年(民国元年),国子监改为北京大学,严复(1854 -1921)任校长。从民国五年(1916年),蔡元培担任总统十年。
[北大未名湖中外学生参与植树劳动清朝甘龙初年,未名湖地区(舒纯园)还是一片稻田。清朝甘龙四十九年(1784年),舒春元被皇帝赐与小沈阳。小沈阳在树春公园开始了一个大规模的建设项目,那里建造了1000多栋房屋。蜀郡花园相当于皇家花园,曾经是首都的最高处。
[北京大学,未名湖边的老房子民国十九年(1930),钱穆(江苏无锡人,1895 -1990)来到焰炟任教。司徒雷登在他家举办了一场宴会。席间,司徒雷登问游客们对来学校的印象。钱穆直截了当地说,建筑应该以中国命名,花园里的湖应该以未名湖命名
[北京大学,海滨红楼明清时期,北京大学的红色建筑周围堆积着砖和沙砾,以修复这座皇城。它也是河边的一片荒地,因此得名海滩。蔡元培在这里修建了北京大学的红楼,给当地的商业带来了希望。红楼对面还建了一个新的胡同四合院,成为北京大学的公寓。澡堂、餐馆和食堂到处都是。
北京大学[留学生在十三陵举行音乐会1973年,中国恢复招收外国学生从1973年到1977年,超过2000名国际学生被录取。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国际学生正在逐渐增加。这组照片的摄影师迈克尔是来自英国的留学生。复旦大学与北京大学,1974 -1975照片:迈克尔·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