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陇德:中国脑卒中防治探索

< br>

王陇德

王陇德院士< br>

写作|王陇德(中国工程院、中风防治工程委员会、国家卫生计生委)< BR >

低低

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然而,我国在脑卒中防治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国民健康素养低,风险因素普遍存在。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尚未得到广泛实施,防控网络体系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专业分工分散,缺乏学科合作。为此,我们开展了大量工作:< br>

(1)建立预防和控制系统,开展脑卒中预防和控制项目卒中筛查和预防工作始于2009年,卒中筛查和预防工程委员会成立于2011年(2014年更名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卒中预防工程委员会),并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卒中筛查和预防医疗改革项目。

(2)推广适当的技术目前,一系列技术指南和预防原则,如“中风高危人群筛查”和“中风内科干预”已经完成并在基层推广。

(3)开展高危脑卒中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

(4)出版《中国卒中预防》杂志和《卒中100个问题》书籍,并多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

(5)在全国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上构建卒中预防大数据平台


在全国各界多年的不懈努力下,脑卒中防治体系从无到有,初具规模。

(1)覆盖全国的合理布局的基层医院网络初步形成现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18家基层医院,1000多家区县二级医院作为合作单位,2700多家社区和乡镇基层医疗机构作为项目的基层立足点

(2)截至2017年,卒中筛查和预防项目已筛查了750多万40岁以上的人群,筛查了130多万高危人群,并干预了风险因素。

(3)在控制高危因素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与首次筛查相比,项目实施人群对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均有较大提高。

(4)积极发展“脑卒中预防/筛查门诊”和“脑卒中随访门诊”从2010年到2017年,中风预防/筛查诊所的数量从44家基层医院增加到257家,接受服务的人数从72万增加到284万。卒中随访诊所从39家基层医院增加到201家,接受服务的患者人数从40万增加到212万。

(5)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受益人数增加2010年,108家基层医院开通了急诊中风绿色通道。2017年,受益于绿色通道的人数从58,000人增加到281,000人。

(6)促进适当的中风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静脉溶栓2017年,对3768例患者进行了癌胚抗原检查,对20 771例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CEA合格医生的数量从2009年的8名增加到2016年的57名,累计超过15,000名患有严重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解除了可能导致中风风险的因素。

(7)掌握了中国脑卒中的流行规律和特点,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的筛查包括近300万分析人群,其中68,075人为中风患者。结果表明,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根据2015年的患病率估计,有1204万40岁以上的人患有中风。小学及以下的患病率最高,大专及以上的患病率较低。在脑卒中患者中,劳动力占近50%,但在高危人群中,劳动力占60%

“筛查和干预中年人‘脑卒中’风险刻不容缓”的建议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视和指示,刘延东副总理也指示开展中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提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并及时实施有效的健康干预。

下一阶段应重点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建设脑卒中防治的区域网络和技术服务体系。计划2018年初步建立省市脑卒中防控体系,2020年完成全国脑卒中防控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初级脑卒中中心”、“高级脑卒中中心”和“高级示范脑卒中中心”三级的全国脑卒中中心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建立“脑卒中1 h黄金救援圈”其次,要探索“心脑互动”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心脑血管疾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常患共同的疾病,且诊断和治疗相互影响。因此,对心脑疾病的统一反应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希望脑卒中防治项目的探索能为其他慢性病的防治和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资料来源:《中国医学信息指南》,2018年第16期]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