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口罩吗_浙江杭州萧山区市场监管局查办三无儿童口罩系列案件

中国质量新闻网消息在新一轮皇冠肺炎疫情处于戒备状态的关键时刻,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一家母婴店内发现3900多个口罩或“三不”口罩。2月3日,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这一情况,并对相关物品采取了查封措施。那天晚上,他们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浙江出口罩吗

面具是从哪里来的?你卖了多少?质量合格吗?一系列问题浮现在调查人员的脑海中。经过层层分析和判断,执法官员认为,涉案面具的数量远远不止这些,而且案件背后还有更长更大的利益链条。2月6日,区市场监管局成立了一个以检查组为主要任务的工作组。随后,通过执行对接机制,在区公安环保食品药品大队的大力配合下,通过联合行动,一步一步抓住了躲在暗处的“大鱼”。

回溯车轨锁定“上驾”身份信息

执法人员连续两天搜索分析,锁定了陆某、王某的“上驾”的具体身份信息,在监控录像、通话记录等证据的支持下,发现当天有近10辆车在同一地点与陆某的车辆交叉。那时,已经是晚上8: 30了,还不算太晚。特遣部队立即赶往了在建德市的卢家。

199当晚11点多,特遣队发现了陆某的住处,在现场找到了3名儿童的8900个面具,执法人员连夜对其进行了调查。然而,陆某在销售三款口罩的问题上支吾其词,称妻子是在萧山开发区红星路偶然买到的,只卖给了王某。所有剩下的面具都被捐赠了,而且它们还展示了捐赠的证据。

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调查人员很快抓住了漏洞:“同一天,有近10辆车在同一个地方,他们与你的车有一个十字路口。这个怎么说?”陆某停顿了一下,开始含糊其辞,但仍然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然而,当被要求查看他的微信聊天记录时,陆某告诉他手机不见了,找不到了。现在他用妻子的手机,所有的聊天记录和朋友圈子都被清空了。原来,王在检查完口罩后,因为要口罩的来源证明和相关证明,所以"嗅"到一丝危险的陆,立即警觉地把"痕迹"抹去。

浙江出口罩吗

调查中的僵局揭示了快递单号中的一个缺陷。

卢某的不合作给专案组带来了一个难题——如何从其他地方寻找突破口?细心的调查人员继续在陆某出售的口罩上寻找线索,最终在包装箱上留下的快递单的一小部分上找到了一个手机号码和简单的快递信息。按照指挥链,特遣部队立即通过移动电话服务运营商和邮政物流锁定了陆某的前家人谢某,并掌握了100箱涉案口罩(每箱4000个口罩),其中3箱仍未在配送点提取。经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工作队初步锁定了谢的业务信息和涉案口罩的存放位置。

2年8月8日下午,工作组分成两组。一组去谢某可能的住处找人,另一组去取货点找3箱货物。经过一番努力,发现了3箱没有被拿走的面具。然而,谢某耍了一个“花招”,执法人员联系了他。他撒谎说他在金华,由于流行病封锁,他不能回来。经过多次波折,谢终于被一个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的调查人员堵在家中。

之后,他又以打错手机和错仓库钥匙为由拒绝配合执法人员的调查和检查。直到当天晚上6点钟,谢某主动提出到我局检查组来把问题解释清楚,同时表示要找人把检查组的仓库钥匙拿过来,交给我局执法人员开门检查。工作队同意将双方带到检查组进行调查。

在现场等待,正义的长臂受害者被抓获

。这个特别工作组迅速调整了它的控制计划。其中一组进行进一步调查,并对谢某进行了书面记录,另一组则在仓库外等待。当晚7点左右,当陆某的妻子用钥匙打开仓库门时,执法人员迅速行动,出示了执法证件。他们随即进行现场检查,并在仓库内检获9050个“三不”儿童口罩及17个空口罩包装箱。回到办案区后,他们当场完成了口罩的抽样检查

这些执法人员感到有些饿后,连忙抓起几口饭菜,立即对谢某展开了新一轮的调查,但谢某反侦查意识很强,总是和办案人员打太极,挤“牙膏”来回应执法人员的询问一件证据清晰地展示在谢某面前。他仍然等到晚上11点,才初步讲述了他的家庭,他的家庭以及他是如何出售“三不”面具的。

2年12月12日中午,当一份“检验结论:不合格(过滤效率项不合格)”的质量检验报告被送到工作组时,大家都“松了口气”下午,专案组将谢销售不合格"三无"儿童口罩案和陆销售不合格"三无"儿童口罩案移送公安机关,区公安局当夜立案侦查。

联合网络收集行动已经发现了30,000多个面具。

不能进一步扩大特别防疫期内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次日凌晨,区公安分局联合特遣队在浙江义乌、建德、杭州、萧山区(陆某四人的下一个家)同时开展联合收网行动,抓获涉嫌销售儿童假面具的谢某、郑某、陆某等犯罪嫌疑人。与此同时,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在陆某接下来的四个相关母婴店发现了38,050个“三不”儿童口罩,并分别立案调查。

经过初步调查,今年1月下旬,在武汉新皇冠疫情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谢某通过郑某从湖北仙桃联营公司购买“三无”儿童口罩40万只,获利27万只,每只售价1元,获利9.8万元。剩下的130,000个儿童面具在网上出售和捐赠,目前仍在进一步调查中。在为儿童购买了27万个“三无”口罩后,陆某通过微信等网络向市内外多家母婴店供货和销售(一小部分最终产品是捐赠的),价格从2元到2.5元不等。非法牟利和非法经营规模相对较大。

目前,谢某、郑某、陆某因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被萧山区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陆某的下一个家——萧山区四家母婴店,其营业地址已由区市场监管局调查处理。萧山区外业务线索已于当日提交杭州市场监管局统一处理。

区市场监管局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口罩”等防护用品,注意鉴别产品的真伪,保留购买发票、收据、付款记录等消费凭证,注意核对厂名、厂址等相关信息,避免购买“三无”产品,不要相信微商、朋友圈等信息可以随意购买和使用。一旦发现制售假货、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请拨打82812345及时举报。(余和卢丽君)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