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疫情后的产业发展,笔者的基本判断是,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而疫情正迫使产业从非常规角度转型升级。因此,这两种力量的融合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加速疫情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回顾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到目前为止,国家明确指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产业及相关新兴服务业,我们称之为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过去10年保持了7.5%的年均增长率,这主要得益于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17.1%的年均增长率。换句话说,正是这种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给整体增长带来了下行压力。
那么,如何判断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的基本格局和现状,无疑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们知道,在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有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之分,前者通常称为“上游”工业,而后者称为“下游”工业这种分类方法也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也分为类似的基础产业和加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产业包括数字基础产业、绿色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基础产业等。
以基本公共服务行业为例。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流行病也暴露了公共卫生系统的“软”和“硬”缺点。“软”短板主要是相对滞后的应急响应,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硬”短板是基本的公共服务行业,尤其是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基础产业主要包括卫生、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和社区服务设施等。以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为例。按人均计算,中国的医院、床位和设备以及医生和护士的数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格局和现状表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下的基本公共服务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和完善空间。
作者注意到,在疫情防控中,许多地方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大规模抗击疫情,其中许多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下的基本公共服务产业。例如,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最近发布了一批适用于当前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的5G应用场景和应用模式相对成熟的产品。这12种应用场景和产品涵盖了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医疗救助、视频创作、能源和电力等多个行业领域,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例如,几天前,一个引人注目的“官员”——5G智能防疫和控制巡逻机器人——来到重庆大渡口九宫庙农贸市场。它利用红外线快速测量和警告人们的体温。如果人们的体温高于37摄氏度,它会自动发出警告。
显然,产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应用并不局限于这些领域。其更积极的意义在于,新技术生产的新产品或服务不仅改变了传统产业,而且还以新的经营方式在本产业中生产、供应和消费。与此同时,传统产业与新技术融合后的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竞争力增强、市场拓展和利润提高,反过来又会推动对新技术的需求,从而推动新产品或新服务直接由新技术形成的产业的发展。这是工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认为,其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扩大经济增长,包括产出和就业第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经济发展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增长,中国的中低端产业已经充分发展和饱和,甚至过剩。然而,高端产业发展水平仍远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产业结构现代化水平仍不高。因此,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将大大加快转型升级的进程,通过提升经济现代化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三,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随着5G技术的引入,互联网的网络宽度和速度将会翻倍。“互联网+”和“数字+”的能力将大大提高,从而导致物联网的大幅崛起以及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技术等的普及和应用。在这种背景和模式下,产业链和价值链将得到重构和延伸,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主导作用。第四,对科学研究和发展有新的需求。这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源于新模式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一旦大规模建立,就将进入新技术的研发。为了成为一家拥有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创新型企业,我们只有加大研发力度,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基于这些重要作用,笔者认为,疫情发生后,应进一步重视、促进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改善产业生态、创新生态、金融支持等。,以加快转型升级,帮助中国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政策是一个有争议的领域,实践经验不足。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游”产业的特点,作者认为:总体政策框架和内容应由竞争性产业政策主导;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游”产业,可以制定和实施有限的选择性产业政策也就是说,竞争性产业政策是主导因素,选择性产业政策是辅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