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26日,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病理学教授刘亮对首例新诊断肺炎尸体解剖进展作出最新反应。他说已经有了重要的发现。在尸检过程中,一些病人的气道出现粘液,导致呼吸困难。
2年2月16日020,在武汉金印滩医院完成了全国首例新发冠状肺炎尸体的尸检。当时刘亮教授说,10天就可以得出结论。截至2月24日,刘亮教授带领的团队已经解剖了9例新发肺炎患者的遗体,完成了3例遗体的病理检查和诊断,并将于近期在上海公布尸检病例报告和2例尸检遗体的穿刺结果与此同时,刘亮教授表示,他在24日上午接到钟南山院士的电话,称一线医生正在等待结果,否则他不知道如何治疗该病,也不知道如何评估疗效。他告诉媒体,他也很担心。他急于在24日获得初步结果,但仍需要内部讨论。
重大病理解剖发现,肺粘液分泌物
目前,刘亮教授带领的团队已经完成了3具遗体的病理学研究。刘亮和他的团队中的专家告诉媒体:“不仅是这个发现,也是更重要的发现。”
的刘亮教授说,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新型冠状肺炎不仅对肺部造成损害,而且对人体其他器官和免疫系统也造成损害。可以肯定的是,在显微镜下,在一些病人的肺部切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粘液分泌物。
的刘亮教授解释说,从切片结果来看,这可能损害肺泡功能,粘液阻塞气道,临床上会出现缺氧和缺氧。因此,彻底改善这种状态就是打开病人的气道,稀释和溶解粘液,否则,只是让病人吸入氧气,而是将粘液推得更深更宽,这将适合于加重病人的缺氧。针对这一问题,刘亮教授认为可以做更多的尝试。相关药物已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但仍需注意。
关于尸检报告的更多细节,刘亮和他的团队表示目前还不便透露太多细节。
病理解剖的重要性在于了解对手的过程
实际上早在1月22日,刘亮教授就呼吁对新冠肺炎死亡患者进行病理解剖。他说解剖尸体的病理学研究是理解对手的过程。通过解剖,我们可以知道病毒损害人体的哪个器官和部位,也可以探索病毒的传播途径,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病毒如何损害肺部。清理这些可以有针对性的研究药物的使用,采取防护措施
但是为什么直到2月16日才对第一个新患肺炎的病人进行尸体解剖?刘亮教授说,最大的问题是现场问题和死者家属我国只有负压实验室,没有负压解剖室,给解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从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征得死者家属的同意。这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包括时间和空间问题,所以非常困难。刘亮教授,
,也建议,为了应对突发疫情,我国所有地区都应建立符合标准的尸检室。
直到2月15日下午,刘亮接到家人的通知,说他们同意将亲人的遗体捐献出来进行尸检。武汉金印滩医院将手术室改造成了尸检室,解决了现场问题。第一具尸体解剖了三个小时。刘亮教授说,解剖前,他们要像临床医生一样做好各种防护,才能进入解剖室,防护等级较高。手套、口罩和帽子分两层或三层佩戴,护目镜上增加了防护屏,使防护服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不透气,可以封闭全身暴露的部位。
这种全面而高层次的保护提高了解剖专家的安全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解剖的难度。刘亮教授说,穿上防护服后,他像宇航员一样又闷又汗,还会脱水。与此同时,他还说,负压解剖室的人会感到缺氧,缝上一根针后他们不得不屏住呼吸,午夜后他们会感到非常饥饿。出于各种原因,解剖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几乎是平时的三倍。由于
是第一例,刘亮教授说他在解剖时更加谨慎:“我们对死者非常尊敬。在解剖之前,我们集体向他鞠躬了很长时间,我们衷心感谢他们。“
来源:《南方周末》、《科技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