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华安基金举办的“2020年春季ETF与资产配置峰会”应邀就“全球疫情蔓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做了报告要点如下:1 .在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全球疫情很可能失控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可能会陷入衰退,这种衰退的迹象可能会持续下去,整个全球化可能会结束。2.在疫情爆发前,中国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应该是6%。现在,我担心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目标将降低到5.5%左右。当然,第一季度可能会更加糟糕,第二和第三季度可能会出现复苏和相对强劲的反弹3.不要指望新一轮的基本建设浪潮或依靠房地产刺激来刺激经济。它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弱。4.对于2020年,我对资本市场持乐观态度。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金融资产比房地产更值得配置。有头的企业应该分配,而不是无头的。投机主题和概念的风格不会持续太久。5.2015年的情况不应重演。今年,降息空间更大,这让我想起了2015年降息的趋势。但2015年不仅是金融创新的一年,也是从增加杠杆到去杠杆化的过山车过程。与当年不同的是,我们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进一步增强。6.据估计,2020年的财政政策将会大大放松。过去,财政赤字率一般低于3%,2019年将为2.8%据估计,2020年将达到3.5%。在货币政策方面,利率已经进入了一个降息周期。降息和释放流动性的空间仍然很大。
流行病或失控-
2020年全球经济动荡不安。2月3日发布的“基于数学模型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预测”报告与国内疫情的实际情况一致:模型预测的新病例拐点出现在2月17日(中性假设下);截至2月29日,国家卫生安全委员会公布的全国累计确诊病例数(不含港澳台)为79,824例,模型预测值为78,775例,仅相差1.3%推进疫情防控分区分级工作不会导致疫情明显复发。同时,我们认为通过我国严格的防控措施,感染系数已经降低到0.5左右(平均每个病人只能感染0.5人),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可能有必要将人员之间的接触频率比平时降低80%。从国内防控措施的严格性和有效性来看,境外疫情防控难以评估:前景不容乐观,失控概率高。加快特定药物和疫苗的开发可能是应对新的全球疫情的首要任务。根据流行病传播模型,为了控制流行病,基本传染系数必须低于1。在其他参数控制在与中国相同水平的前提下,人员接触频率必须比平时下降66%以上,这可能对许多国家的组织和动员能力构成巨大挑战。因此,海外疫情的传播是短期的或难以控制的,其危害可能远远高于过去几十年的其他疫情,这将对全球人员流动和经济活动产生更大的不利影响,对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将显著增加。即使没有疫情,全球经济也呈下降趋势。例如,2019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0.7%,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3%,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4%,所有这些都呈下降趋势。就连被广泛认可的印度,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从去年的7%下降到了5.3%。因此,在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全球疫情难以控制的情况下,今年全球经济出现了衰退迹象,我担心衰退的迹象还会继续。因此,全球化进程可能会结束。2019年,全球商品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了一个向下的转折点。失控的疫情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已经疲弱的全球经济。不要对全球经济过于乐观。为了抵消经济下行压力,2020年全球降息趋势将继续。降息意味着流动性将进一步释放。例如,美联储突然宣布降息50个基点,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如果没有疫情,降息也是大趋势,因为整体经济低迷,投资回报率、资本回报率下降,是大趋势。因此,央行并非有意降息。央行只是顺应了这一趋势。因此,降息的实质在于对国内经济和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风险的担忧。美国股市最近波动很大。美国股市周三飙升的原因是,桑德斯不太可能成为“超级星期二”选举中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这使得投资者预计,下一任美国总统的政策将相对温和,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都有利。那么,全球经济之所以出现如此疲软的趋势,与长期和平带来的收入分化有关。收入差距导致了阶层的固化和经济结构的恶化,因为和平意味着游戏规则不会改变。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许多事物的一个方面,而且要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分析它们。我们不应该认为和平就是一切。它将导致经济结构和阶层的固化。这一固化带整体经济效率的下降,带来了中低收入群体对现实的不满。因此,无论是否存在流行病,结构性整合等问题注定会导致全球经济在未来出现低增长和高波动。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将下降,对安全避难所的需求将上升。2018年,我提出了“和平导致衰退”的逻辑,并推荐黄金作为避险工具。这是一个长期的逻辑。至于如何推断这一过程,它将被重复和扭曲,但总的趋势将保持不变。此外,这种下降趋势是在衰退的趋势,这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这种流行病加速了中国经济结构分化的趋势。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出现了分化。如果你为稳定增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会导致许多问题,如宏观杠杆率上升、居民收入分化、贸易摩擦增加等。因为为了保持高增长,有必要出口大量产品,这使得在全球经济中很容易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冲突。追求高增长将导致结构性问题,这将影响消费并导致产能过剩。为了稳定增长,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刺激将导致债务率上升,这反过来又会限制经济增长。任何政策都有好处和代价。因此,在持续的政策刺激下,全球经济无法继续高速增长,因为增长是有限的。在此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如果不调整,就会出现问题。我们看到宏观杠杆率在过去12年中持续上升,上升了约100%,包括政府杠杆率、企业杠杆率和居民杠杆率,这些都在上升。我想强调的是,增长是有限度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洗涤更健康。我们现在正处于分化的过程中,这反映了这种股票经济日益明显的特点。因此,不要指望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浪潮和新一轮的房地产繁荣会刺激经济。政策刺激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弱。当股票经济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时,分化必然会发生。这种分化体现在各个方面,首先是人口分化。现在三分之二的城市人口是净流出,流入的城市人口很少。人口流入的主要城市在哪里?广东和浙江除湖北省外,确诊病例较多的地区基本上是经济发达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人口流动相对较大。因此,在人口分化中,落后地区的人口有所减少,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杭州湾地区、广东、香港、澳门和北部湾地区等发达地区的人口集中度有所提高。二是居民收入分化例如,高收入阶层与中高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扩大,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更快,这体现在奢侈品销量的大幅增长。在扶贫政策下,近年来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仍然较为明显,但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却大幅放缓,这与全球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非常相似。事实上,真正推动消费规模增长的是中低收入群体这种流行病也给中等收入和低收入阶层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例如雇用移徙工人。在返岗期间,不到40%的农民工回到了城市。回顾那一年,在2009年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之后,返乡农民工的比例也大幅下降,但比现在严重得多。由于疫情与原有的结构性问题重叠,分化现象加剧。一般来说,有好的和坏的区别。例如,产业分化是正常的或者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新经济在高速增长,而传统经济在低速增长。这是新旧动能的转换。这种流行病还加速了龙头企业和非龙头企业之间的分化。像餐饮业的一些大型连锁企业一样,融资很容易。然而,大多数中小型餐饮企业现在可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又如,从1月到2月,全国房地产销售量也出现了严重分化。房地产企业销售收入由高到低排序。尽管前十名企业的销售额下降了,但降幅仅为10.0%然而,第81位到第100位的销量下降了40%以上,这表明住宅企业的差异化非常明显。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要配置资产,就必须配置龙头企业,而不是投机主题和概念的非龙头企业。回顾历史,事实上,整个世界都是一样的。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只有少数公司或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赚钱,基本上呈现出28这一流行病加快了经济增长的下降速度,加快了经济结构分化的进程。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有一个健康的方面,那就是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方面,如由分化引发的更为严重的结构性问题,需要我们通过改革加以促进和弥补。2020年中国的政策应对和总体趋势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次贷危机。例如,根据1月至2月的数据,6家电厂的日均煤耗明显低于2016年、17年、18年、19年和4年。第二,上海春节的迁移规模指数也大幅下降。从价格角度来看,就菜篮子指数而言,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第三产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包括航空、高铁、餐饮和旅游。这种流行病对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与此同时,仍有一些应对这一流行病的对策。例如,投资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投资分为三大部分: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目前,对制造业投资的总需求减少,因此很难上去,但基础设施投资可以通过政策来促进。当然,不要对政策的作用期望过高。例如,正如一些媒体最近所说,十几个省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总计投资25万亿元。这是观念上的一点改变。各省宣布的所有项目仅提交。然而,这些投资项目是分阶段实施的。此外,一些项目能否实施还需要配套资金的配合和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因此,我们不能将这些项目的意向书视为我们基础设施投资的实际规模。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三驾马车是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在当前形势下,基础设施投资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从历史上看,基础设施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可能不会超过25%,通常在20%或更低。房地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可以达到25%左右。为了稳定投资,房地产必须稳定。然而,稳定房地产投资的前提不是炒房子。当前的政策目标是稳定房价和预期。不要让房价再次飙升,或者让房价暴跌。急剧下降是中国经济将失去控制。这个逻辑更加清晰为应对疫情,三大部门的结构应迅速调整。为了稳定中国经济,还需要投资和政府组织资源的能力。因为中国政府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资源,如土地、自然资源、国有企业和行政资产。总之,这些资产在任何国家都是政府资产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必须有信心和制度上的信心,特别是在处理危机时。中国的制度优势和优势得到充分展示。在我看来,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有固化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关系。这是改革。长期以来,中央政府过得很好,而地方政府过得很糟糕。因此,中央政府今后肯定会增加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力。国有企业的生活比私营企业好。国有企业,尤其是银行,必须将利润交给私营企业或非金融企业。就居民部门而言,我们如何使居民的收入结构更加合理?通过转移支付和税制改革可以缩小贫富差距。因此,该政策将逐步在扭曲的结构上运作。用通俗的话说,国有企业将利润给私营企业,银行将利润给实体,中央政府将利润给地方政府,富人将利润给穷人。这将使整个结构更加合理。例如,在疫情下,我们的就业会遇到更大的压力。我们做什么呢主要通过扶持中小微型企业解决就业问题,对失业群体给予一定补贴,发放消费券等。财政政策肯定会放松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财政赤字率,即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低于3%,2019年将为2.8%我估计2020年肯定会是一个突破。多少钱?我的估计是3.5%,甚至更高。3.5%会有风险吗?对于一些私有制国家来说,这可能是因为财政赤字比率的分母是国内生产总值。如果将这一分母转化为资产,我国政府的资产将是巨大的,我们不必过于担心财政赤字率的上升。货币政策已经放松,进入降息周期,释放流动性。从1月到现在,央行已经注入了大约3万亿元的流动性,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数额。通过降低LPR、MLF和反向回购利率,市场化利率将再次下降。美国降息,欧盟一些发达经济体也降息。之后,他们也给我们留下了更多降息的空间。我的总体判断是,7天反向回购利率预计将降至2.2%以下,多边基金利率预计将降至2.8%以下,10年期国债利率预计将降至2.5%以下。发达国家降息后,中国有更大的降息空间。相应地,在“一城一策”政策下,银行也将向住房企业发放更多贷款。当然,前提是要稳定房价。今后,旨在鼓励房地产投资的政策也应适时出台。总体而言,流动性宽松、利率下降的金融环境有利于资本市场。此外,资本市场正在推动登记制度改革,并大力支持新经济和技术进步。这些措施将继续下去。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应该抓住中国经济转型的机遇。中共中央四中全会提出了关于金融的48个字:加强资本市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完善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性和包容性的现代金融体系。2020年的政策举措让人想起2015年的大洪水。对于2020年来说,新的皇冠传染病就像一只巨大的黑天鹅。中国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抵御疫情的政策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我对资本市场的未来非常乐观。一方面,我认为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疫情风险不会无限期释放。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衰退和发达经济体降息的背景下,预计全球资金将继续流向中国。与此同时,中国未来仍有很大的降息空间。当然,有点担心的是,大量的流动性在金融系统中流动,并没有进入实体,这让我想起了2015年股市的异常波动例如,场外资本配置现象最近再次上升,一些股票被高估,并出现泡沫。然而,与2015年不同的是,自上而下对金融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2016年至2019年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之后,每个人都对金融去杠杆化或稳定杠杆的利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更加客观和理性。今年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30周年。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应该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场。同时,今年恰逢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上海浦东新区成立30周年。这对纪念改革开放具有特殊意义。届时中央政府将给深圳和浦东带来什么样的“改革红包”是值得期待的。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试点登记制度落后于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改革力度相对较大。总的来说,我国高级官员把金融改革的重点和稳定经济的融资功能的很大一部分放在资本市场上,从而产生了活跃的资本市场。与此同时,疫情的蔓延推动了资本市场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商业环境的改善以及政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因此,经济呈下降趋势,转型势头将会增强。与此同时,将加大政策力度,降低利率,并采取财政措施,从而带来许多结构性投资机会。希望随着疫情尽快结束,中国经济将恢复正常,资本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风险提示:爆发失控,金融风险爆发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宜性措施”将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信息通过微信订购号生成,仅供中泰证券客户的专业投资者使用。完整的投资观点以中泰证券研究所出具的研究报告为准。如果您不是中泰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不要认购、接受或使用此认购号码中的任何信息,以确保服务质量和控制投资风险。因为很难设置此订阅号码的访问权限,请理解这是否会给您带来不便!中泰证券不会将相关人员视为中泰证券的客户,因为他们会关注、接收或阅读该认购号推送的内容。谢谢你的理解和合作。市场存在风险,投资应该谨慎。该认购号码由中泰证券宏观团队设定该认购号不是中泰证券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认购编号中包含的信息摘自中泰证券研究所已发表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表报告的后续解释。如果在报告编制过程中出现任何歧义,应以报告发布之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此信息仅代表报告发布之日的判断。根据中泰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相关研究观点可以不经通知进行变更。此订购号不承担更新和推送信息或单独通知的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中泰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本认购编号中包含的信息、工具、意见、信息和推测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收的任何最终运营建议。中泰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对该认购号所推送内容的最终操作建议不做任何保证。任何认购人不得使用该认购号码为特定业务推送信息,认购人应自行做出投资决策并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泰证券和相关研究团队都不会对任何使用该认购号码发布信息的人所遭受的任何损失负责。市场存在风险,投资应该谨慎。根据标识图中的二维码责任编辑:江奇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