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_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天津反诈民警提示您

天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目前正处于防疫和控制的关键时期。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依法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抗击疫情,防范风险,保障安全,维护稳定。在此期间,仍有一些不法分子假借疫情,大肆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天津警方提醒注意以下三种类型的电信网络欺诈:

利用新皇冠肺炎疫情和

发布的医疗用品销售虚假信息实施欺诈。在疫情期间,医用口罩、消毒剂和其他防疫用品供不应求。一些不法分子抓住人们抢购的机会,通过网络发布销售信息当有人要求购买时,骗子要求买方先付款,然后交货。一旦买方付款,骗子就把它拖进了黑暗中。真实案例1月31日,我市北辰区居民李打电话报警,称他在微信上看到一条销售口罩的信息。李先生通过微信彼此增加了朋友,并想批量购买另一方声称有一个医用一次性口罩,1元,一个N95口罩,8元。李先生通过微信向对方转账1450元,对方勒索李先生的微信。2月3日,公安北辰分局抓获犯罪嫌疑人常某(男,29岁,天津人)目前,常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警方警告

不要因为不耐烦而点击未知链接和扫描未知二维码。对于网上购物,你必须选择一个正规的购物平台,仔细核对网上购物物品的物流信息,避免上当受骗。当心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大多数人都在家里度过。尽管从本周开始,全国各地陆续恢复工作和生产,但疫情仍影响收入,许多人担心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和信用卡还款。此时,一些非法分子利用这个机会发布虚假的网上贷款广告,实施贷款欺诈。事实上,对欺诈者的欺骗行为进行仔细分析并不是很好,但他们恰好利用了人们用钱进行欺诈犯罪的迫切心理。欺诈的第一步是:通过互联网、短信、微信等社交软件发布虚假贷款信息,引诱受害人上钩并获得信任,声称只需提供“身份证”等信息就能轻松获得贷款;第二步:编造各种理由提前向借款人收费,通常利用平台费、保证金等借口来愚弄借款人上钩;第三步:当借款人将钱存入对方账户时,诈骗者完成诈骗。真实案例2月10日,我市河东区居民李向警方报案,称在网上看到了贷款信息,并通过电话联系了对方。对方增加QQ后,以费用、手续费、押金为由,要求李先生将8600元汇入指定账户。李先生将钱转到指定账户后,对方将李先生的QQ转为黑色。警方建议,贷款必须在正规金融机构发放,不应该相信“低息”和“免抵押”等小广告。“平台费”、“保证金”和“验证费”都是欺诈者用来欺骗的借口。任何需要预付款的“贷款”都是欺诈。为确保中小学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继续学习”,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部分校外培训机构积极按照正常的学校教学计划提供免费的网上课程,为中小学生如期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个机会通过QQ群和微信群联系学生家长进行欺骗,他们的手段比过去有所升级。欺诈者利用QQ群不是好朋友但也可以聊天的事实。进入小组后,他们将自己的头像和昵称改为与班主任相同,然后分别与小组中的家长联系,以网上收费的形式实施欺诈。真实案例

2年4月4日,我市一所大学的女大学生小王报警说,一个冒充该校“化学老师”的骗子骗走了2835元。小王说他是班上学习委员会的成员。这位“化学老师”通过QQ群临时对话告诉她,她需要购买防护服来找班上的学生收取费用,每人45元,用于预防和控制疫情。小王的班上有63名学生,他们总共得到了2835元。小王未经核实,将2835元转入“化学老师”指定的银行账户经过核实,王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警方提醒学校官员尽快启动群体登录验证功能,防止陌生人随意加入QQ群和微信群上课,并尽快清除群体中的身份可疑者如果有人在小组内收费,学生或家长可以直接打电话核实,然后收费,以避免被骗。关于延长疫情期间居住证有效期的通知
关于延长疫情期间居住证有效期的通知
[筑起一道坚固的防御墙,奋勇抗击疫情]天津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大队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br>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