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全县医疗机构的职能,合理安排
的职责和任务,按照“三个关口前移”的要求,进一步协调发热门诊、定点医院、隔离观察点等重点医疗机构的职能和责任,实施发热门诊病人全员检测,认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年,根据县医院与市级附属医院、县医疗界龙头医院联合合作的优势,确定县医院为发热病人隔离定点医院和“三位一体”定点医院作为指定的筛查医院,县医院设立了4个隔离病房,对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等重点人群及时进行胸部ct、血常规检查和核酸采样,并组织专家组进行会诊。初步诊断为可疑病例的患者立即被送往隔离病房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作为“三位一体”定点医院,县医院标准化建设了80平方米的核酸检测实验室,配备了相关检测设备,并对实验室所有医务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日检测能力达192例左右。
2是中医医院作为后备定点医院,负责集中隔离医疗观察点的规范化设置和集中管理。配备13名医务人员,对武汉返乡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等关键人员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与此同时,医院的医疗资源被用于治疗从县指定医院分流的普通病人,以确保县内的普通病人有地方看病、看病和住院,从而确保县内整体经济和社会稳定。
3是为了充分发挥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疫能力,并负责对武汉、湖北等重点人群和所有发热病人进行核酸采样和检查。组建专家小组,对发热等密切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及其活动轨迹进行全面调查和跟踪,严格执行家庭隔离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措施,通过调查提出合理的预防保健措施和卫生服务措施,提供良好的健康指导服务。统筹规划各乡镇分管副职、派出所干警、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村干部、村医共90人组成流动转移组,对辖区内重点群体开展大规模流动转移工作部署疾控中心、县级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机构等16名专业技术人员,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对各乡镇大规模的流转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风险评估。
4是协调全县村卫生室对辖区内发现的所有发热病人进行检查登记,协调各乡镇卫生院设立预检和分诊发热门诊,对辖区内发现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立即与县医院发热门诊联系,并安排专人护送到县医院发热门诊,由乡镇卫生院配合乡镇政府进行筛查,做好发热人员的跟踪管理工作。
统筹县医疗人员编制,提高综合防控能力
统筹县医疗机构专家组成救援力量,完善专家会诊、专家值班制度,不断完善诊疗计划、防控计划,切实提高疫情综合防控能力
1是从县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调专家,组建一个涵盖内科、中医、产科、儿科、临床实验室、放射科、防疫科等学科的医疗专家组,形成一个多医院、多学科的医疗防治团队,建立一个人员梯队,确保防治工作的长期运行。 完善专家组临床会诊机制,对不明原因发热和疑似发热患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治疗,严格执行一人一人一计划的政策措施,坚决防止交叉感染二是实施县、乡、村、格调查机制,动员全县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医务人员560余人,开展全面摸底“七类人员”统筹安排59名县乡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到北京及环县周边14个道路交通检查站设立的温度监测点,确保24小时在岗温度监测安排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派出2辆流动服务车进行温度监测,4名医务人员配备红外温度计,负责县城重点区域门口的温度监测工作。第三,从县乡医疗机构抽调30多名专业人员组成疫情监测组、疫情防治组、医疗救治组和隔离医疗观察组,协调各组职责,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统筹使用全县医疗用品,确保医疗机构供应
统筹使用防控经费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实施,县财政共安排防控工作经费320万元,其中卫生卫生局拨款220万元,县医院拨款80万元,县疾控中心拨款20万元,全部用于购买防控物资。按照优先满足一线医疗物资需求的要求,统筹全国医疗保障物资集中使用,有效向最急需的一线医疗机构调配医疗物资,充分保障一线医疗机构物资供应。
2是实施关键防护材料应急配置机制各医疗机构每天清点重点防护用品的库存,并及时向县卫生局报告。卫生卫生局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动态储备,科学合理地制定配送计划,根据需要及时配送重点防护用品,有效解决防护用品短缺问题。三是加强医疗防护用品的集约化使用和管理整合现有防护用品库存,坚持统一集中使用的原则,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严格遵循不同工作岗位的暴露风险,科学合理地配置具有相应防护等级的医疗防护用品,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避免过度防护造成防护用品的浪费,使防护用品得到最有效的利用1。战争疫情。国务院扶贫办要做好防疫期间的扶贫工作。5.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下发《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确保按时足额完成扶贫目标任务的通知》。6.财政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应对新皇冠肺炎疫情影响切实做好光伏扶贫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