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该患者肺部损伤明显,提示新的冠状肺炎主要引起以深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症反应。
2-备受关注的COVID-19新冠状病毒肺炎死亡患者尸检报告终于在2月28日发布。题为“关于新型冠状病毒中尸体系统解剖的一般观察报告”的报告预先发表在《法医学杂志》第36卷第1期,2020年2月
报告称该患者肺部损伤明显,提示新的冠状肺炎主要引起以深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症反应。
报告的作者是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教授刘亮教授。他以前也多次要求对新患肺炎的病人的遗体进行尸检,他也是负责此案尸检的主要人员。
值得指出的是,这份报告是一份“大体观察报告”,它主要是指一次系统尸检的肉眼观察结果。解剖学上,肉眼可见的形态结构及其变化被称为大体标本,它不包括在更详细的显微镜下对病理组织切片的检测和分析等。
该病例为85岁男性。他因突发脑梗塞于2020年1月入院。入院后十天,他出现了新的冠状肺炎感染症状。第13天,他被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他被诊断为新的冠状肺炎感染,入院28天后死亡。死亡的临床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呼吸衰竭”
刘亮小组在病人死亡后12小时内解剖了他的尸体。解剖
显示患者双侧胸腔积液约150毫升。大部分左肺表现为灰斑片状改变,而右肺表现为重度充血和暗红色斑点片状改变。双肺部分肺叶充盈、扩张、变白,混有暗红色充血和出血区,肺边缘区为重区。切口显示大量灰白色粘稠液体溢出和纤维索。肺的背侧是黑色的,有着坚韧的斑点。气管腔内可见白色泡沫状粘液,右肺支气管腔内附着胶状粘液
报告认为,从尸体检验的总体情况来看,“本案死者肺部损伤明显,炎性病变(灰白色病变)主要是左肺...触摸质量很差,肺固有的海绵状感觉也丧失了。”切片显示大量粘液从肺泡和纤维索中溢出。"
考虑到影像学所见的毛玻璃阴影对应于肉眼所见的灰白色肺泡病变,该报告认为COVID-19主要引起以深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症反应。
尽管先前通过对新冠状肺炎(COVID-19)死者尸体的穿刺和取样获得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表明,新冠状肺炎的病理学特征与由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引起的非常相似然而,对该病例的系统解剖显示,肺纤维化和实变并不像非典引起的那样严重,渗出反应比非典更明显
,但考虑到这种表现可能与该患者病程短有关,从诊断到死亡只有15天,需要更系统的尸检数据和组织病理学验证。
据以往报道,临床医生发现许多新发肺炎患者有心肌损害,部分重症患者死于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因此,新的冠状病毒是否会对肺以外的器官造成损害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这份解剖报告中,刘亮的团队认为,需要进一步研究心肌、心外膜、肾、脾、消化道器官和脑中是否存在与病毒感染相关的损伤。
报告死者胸腔积液小,呈淡黄色,液体澄清,未见大量胸腔积液,提示胸膜病变以浆液性炎症为主。右肺和胸膜之间的严重粘连表明该病例可能并发传染性胸膜炎。由于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有冠心病和心绞痛病史,心肌和心外膜是否存在与病毒感染相关的损伤表现需要进一步研究。
这种情况下的消化系统损伤肉眼不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小肠显示节段性扩张和狭窄(类似于串珠状),更多的尸体检查应结合个别或常见的表现。脾脏的肉眼观察未见明显异常。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来确定是否有任何损伤。肾脏出现颗粒状固缩,这被认为与基础疾病有关。
关于神经系统,肉眼观显示脑水肿,大脑皮质轻度萎缩,结合临床资料,患者年龄较大,有多发性脑梗塞和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肉眼观脑显示无特异性感染,病毒是否侵入中枢神经系统需要组织病理学验证。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