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观状肺炎_首份新冠肺炎逝者尸解报告:病变聚焦肺部,其他脏器损伤仍待研究

[环球网综合报道]本月中旬以来,在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允许下,中国陆续开始对新发肺炎患者遗体进行尸检。最近,《法医学杂志》官方网站发布了一份关于死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的尸检报告。该报告预计将于2020年2月出版,第36卷,第1期报告结果显示,新冠状病毒引起的病变仍集中在肺部和其他器官损伤,需要进一步研究。

这份《新型冠状病毒尸体系统解剖的一般观察报告》提到,自从新的冠状肺炎疫情发展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的刘亮教授一直强烈呼吁进行系统的尸检。经过多方努力,刘亮教授一行于2月16日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率先对新发肺炎患者尸体进行了系统解剖。刘亮是这份报告的作者之一。

全国观状肺炎

法医杂志官方网站截图

报告结果显示本案死者肺部损伤明显考虑到影像学所见的毛玻璃影与肉眼所见的灰白色肺泡病变相对应,提示新冠状肺炎主要引起以深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症反应。肺纤维化和实变不如非典引起的严重,渗出反应比非典更明显。此外,该报告还建议,需要进一步研究心肌、心外膜、肾、脾、消化道器官和脑中是否存在与病毒感染相关的损伤表现。报告内容如下(部分):

从尸体检查的总体情况来看,该例死者肺部损伤明显,炎性病变(灰白色病变)主要是左肺,肉眼可见肺斑片状,可见灰白色病变和暗红色出血,触摸质量粗糙,肺固有的海绵感丧失切片显示大量粘性分泌物从肺泡和纤维索溢出。入院第20天复查患者的CT片后,两肺均有多个斑片状毛玻璃影,显示左侧为重量的空气支气管图,两肺下部均有纤维条纹影。尸体检查的大体结果与影像学改变的分布一致,病变进一步发展。考虑到影像学所见的毛玻璃影与肉眼所见的灰白色肺泡病变相对应,提示新冠状肺炎主要引起以深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症反应。

以前从新冠状肺炎尸体的穿刺和取样中获得的组织学和局部病理学变化表明,新冠状肺炎的病理学特征与由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引起的非常相似。然而,根据对该病例系统解剖的一般观察,肺纤维化和实变并不像非典引起的那样严重,而渗出反应比非典更明显。考虑到这可能与患者从诊断到死亡只有15天并且病程相对较短的事实有关,需要更系统的尸检数据和组织病理学验证。

例死者胸腔积液量少,淡黄色,液体清亮,未见大量胸腔积液,提示胸膜病变以浆液性炎症为主。右肺和胸膜之间的严重粘连表明该病例可能并发传染性胸膜炎。解剖显示心包腔内有等量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心外膜水肿较轻,心肌切片呈灰红色鱼。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有冠心病和心绞痛病史。是否存在与病毒感染相关的心肌和心外膜损伤需要进一步研究。这种情况下的消化系统损伤肉眼不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小肠显示节段性扩张和狭窄(类似于串珠状),更多的尸体检查应结合个别或常见的表现。脾脏的肉眼观察未见明显异常。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来确定是否有任何损伤。肾脏出现颗粒状固缩,这被认为与基础疾病有关。关于神经系统,肉眼可以看到脑水肿和大脑皮质轻度萎缩。结合临床资料,患者年龄较大,有多发性脑梗塞和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肉眼没有发现特定的感染。病毒是否侵入中枢神经系统需要组织病理学验证。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