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发现的冠状病毒_电子显微镜下的冠状病毒

病毒非常小,不仅肉眼看不见,而且用最好的光学显微镜也无济于事< br>

借助电子显微镜可以揭开病毒的面纱< br>

提供了参考“眼见为实”<

193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发现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冠状病毒目前(注:2016年)已发现6种冠状病毒感染人类

1966和1967年,分别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人冠状病毒(HCoV) 229E和OC43

2003年,发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 004年,从一名患有急性支气管炎的荷兰儿童的呼吸道样本中分离出冠状病毒NL63,同年在香港一名71岁肺炎患者的呼吸道样本中发现了HKUl

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被发现

[基本特征] < br>

冠状病毒科属于巢状病毒科,分为冠状病毒亚科和圆环病毒亚科冠状病毒亚科分为四个属:α、β、γ和δ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属于α型(HCoV-229E,NL63)和β型(HCoV-OC43,HKU1,SARS-CoV和MERS-CoV)在β属中,HCoV-OC43和HKU1属于A组,非典-柯文和MRES-柯文分别属于B组和C组

冠状病毒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弱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例,病毒在56℃灭活60分钟。α冠状病毒229E可以从人二倍体细胞中分离,NL63可以感染猴肾来源的LLC-MK2和Vero细胞。β属OC43可感染Vero细胞,HKU1难以分离培养,可从原代人气道上皮细胞中分离得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可感染猴肾细胞系,如LLCMK2、Vero、Vero-E6和MA104。MERS-CoV对多种细胞系敏感,如灵长类、猪和蝙蝠来源的气道细胞和肾细胞,如LLC-MK2、Vero、RoNi/7(蝙蝠肾细胞来源),并能在山羊肺和肾来源的细胞系和骆驼肾细胞中复制和产生病毒颗粒

冠状病毒基因组是一条没有片段的单链直链线性核糖核酸,感染人类的六种人巨细胞病毒的长度为27,000至31,000个核苷酸。编码包括16种非结构蛋白(NSP)、ORF2a、血凝素酯酶蛋白(仅由β属的一些成员编码)、穗蛋白、ORF5a、包膜蛋白、膜蛋白和核衣壳蛋白在CoV基因组编码的20多种蛋白质中,主要结构蛋白包括S蛋白、N蛋白、M蛋白和E蛋白其中,S蛋白是病毒的主要中和抗原,与病毒感染宿主的过程密切相关。n蛋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大量表达,通常用作诊断抗原。

[传播途径]

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或粪-口途径传播,可引起呼吸道、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症状

HCoV主要通过液滴和密切接触传播(非典病毒也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由HCoV-O C43、229E、HKUl和NL63感染引起的症状通常是轻微的,主要是普通感冒,可导致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和儿童的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冠状病毒不仅引起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且引起全身多器官衰竭该人群通常易受HCoV感染。大多数人在童年时已经感染了OC43、229E、HKUl和NL63,并且可以反复感染。

[形态学和超微结构] < br>

1。阴性染色显示冠状病毒被包裹,病毒颗粒大多为球形,直径50 ~ 200纳米,具有多形性蒴果上有明显的穗状结构,穗长12~24nm,直径约1mm,与蒴果接触的一端稍薄。病毒包膜周围的尖峰是冠状的,因此得名,这是冠状病毒的特征结构。人类呼吸道冠状病毒突起呈花瓣状,包裹在病毒颗粒周围(图1);然而,人类肠道冠状病毒有鼓槌状突起,有时排列成双层,长度交替。< br>

目前发现的冠状病毒

2。超薄切片显示,位于细胞外的成熟冠状病毒大多是球形的,具有高电子密度,并且尖峰结构不容易识别(图2)

目前发现的冠状病毒

SARS-CoV感染的细胞质中出现大量小泡,这是冠状病毒感染的特征之一(图3)< br>

目前发现的冠状病毒

病毒颗粒可以发芽进入囊泡腔。最终聚集的成熟病毒颗粒大多为球形,直径为80 ~ 120纳米(图4)< br>

目前发现的冠状病毒

当病毒的核衣壳接近病毒包膜分布时,病毒颗粒周围呈现高电子密度,中心呈现低电子密度的形态一般来说,细胞质囊泡中病毒颗粒的尖峰结构难以区分。在含有病毒颗粒的囊泡中也可以看到直径约为2纳米且长度不同的管状结构。< br>

在冠状病毒形态发生过程中,细胞质中也可出现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游离圆形、肾形、高电子密度病毒样颗粒(图5)< br>

目前发现的冠状病毒

病毒包被的囊泡可在细胞膜表面打开,病毒颗粒可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图6)

目前发现的冠状病毒

本文内容摘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研究所洪涛院士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汪建伟研究员主编的《医学病毒图谱》。

透射电镜病毒形态鉴定是病毒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新出现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和生物恐怖事件病原体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该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全面介绍病毒形态学理论、病毒形态学及相关技术的书。对临床诊断、科研、教学和从事病毒形态学研究的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科学出版社医疗科学(sci_med)

科学出版社医疗卫生科订阅号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