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战胜疫情的内容_用好战胜疫情的科学利器

当前,我们正处于防疫和控制的关键时期。要打赢这场防疫战,就必须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控、准确政策落实的要求。2月3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强调“战胜疫病,科技支撑必不可少”科学是我们战胜流行病的利器。我们必须好好利用它。

在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漫长历史中,由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流行病。)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严重威胁。天花作为最危险的“瘟疫”,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就出现了。古埃及法老的木乃伊已经死了3000多年,身上有明显的疤痕,类似于花脓包。在18世纪的欧洲,天花是杀死最多人的疾病,每年杀死大约40万人。在18世纪下半叶,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塞纳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挤奶女工没有感染天花病毒,因为她们接受了牛痘。经过20多年的努力,他于1796年成功地证明了牛痘可以有效地预防天花,并提出了预防天花疫苗的重大创新。1980年5月,经过多年的全球疫苗接种,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消灭天花,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消灭的人类传染病。

虽然疫苗能有效控制传染病,但由病原体引起的疫情至今没有消失。20世纪初,世界爆发了H1N1禽流感,造成至少2000万人死亡。虽然当时没有有效的疫苗,但疫情最终得到了控制。当17年前非典疫情爆发时,尽管没有疫苗,但通过有效隔离和阻止野生动物如果子狸的交易,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在美国有一种由蚊子传播的西尼罗河病毒的输入性流行。检疫和蚊虫控制也控制了疫情。近年来,在知道寨卡病毒的主要危害对象是孕妇并可导致胎儿小头畸形后,采取措施防止孕妇进入疫区,从而有效控制了寨卡病毒在南美洲的爆发。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全球化,交通越来越频繁,与动物(宠物、野生动物)的接触越来越多,人畜共患疾病不断出现。然而,通过科学应对,各种疫情最终得到控制。

科学是一种锐利的武器,在人类与病毒等病原体的斗争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最早研究病毒的工具是电子显微镜,它使人们对病毒的观察从微米级跳到纳米级。由于冷冻电子显微镜的发展,病毒的酶、受体等的结构。可以仔细观察和分析。同时,由于病毒只能在活细胞中繁殖并显示其重要活性,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是证明病毒重要活性的不可或缺的工具,这是一种用于成功分离新型冠状病毒的技术。只有利用这种培养技术,我们才能最终检测和筛选出针对某种病毒的有效药物。目前用于检测病毒核酸的技术使用从美国黄石国家森林公园的火山温泉分离的耐高温的DNA复制酶,其可以有效地扩增病毒核酸以进行快速诊断。目前,疫苗研究已经从传统的单一灭活病毒或传代培养发展到通过基因工程开发许多新疫苗。这些都是人类利用科学对付病毒的武器。

科学是一种锐利的武器,在人类与病毒等病原体的斗争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客观地说,有机体之间的竞争或斗争是自然的必然规律。新的或改变了的旧病原体将继续在世界上出现。由病原体引起的暴发将随着人类群体活动和人类群体组成特征的变化而继续变异和演变。对人类社会来说,预防和控制疫情是一项永恒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对于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疫情,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对于目前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应该在科学揭示其传播途径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虽然目前没有相应的疫苗,但严格执行筛查、隔离和感染预防措施已被证明是预防和控制疫情的有效方法。尽管开发针对这种流行病的特定治疗药物需要一些时间,但越来越多的患者已经康复并通过对症治疗出院。在当前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应该相信科学,尽最大努力积极参与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最终的胜利必须属于我们。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