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工作突出国家制度_疫情防控:制度优势正在转化为治理效能

作者:柴宝勇(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学院常务院长)

199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13个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些显著的优势体现了中国制度的基本内涵和中国治理的深层含义,为加强“四个自信”提供了基本依据,表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制度的基本属性、价值意蕴、建设等关键问题有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在全国范围内蔓延,我国的治理体制和能力正面临重大考验。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制度显著优势的内在逻辑,才能更好地增强信心,凝聚力量,有效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实效,赢得人民防疫战争。

疫情防控工作突出国家制度

2年5月5日,贵阳市公共卫生治疗中心总山医院收治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均痊愈出院。新华社宣布

1,政治逻辑: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体制的根本优势。

199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理解中国体制显著优势的核心要素。从制度生成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借鉴中国传统制度文化资源和其他国家优秀的制度建设经验,领导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党的领导是推动中国制度形成、完善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主导力量,是中国制度始终朝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的保证。可以说,中国制度的重大优势的形成和发挥是以党的领导为前提和基础的。从比较政治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与西方国家的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崇高政治理想和光荣目标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衷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的领导目标、领导理念和领导路径的综合体现,为广大共产党员履行其最初的内心和使命提供了制度载体。

199党的领导是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制度的补充。一方面,党的领导需要通过系统完整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来实现;另一方面,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制度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党的领导所释放的政治效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列为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制度的第一大优势。要坚持党的军民学、党的东、西、北、南领导,坚决维护中共中央的权威,完善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落实党对国家治理各个方面的领导党的领导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主导地位。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有利于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促进制度的各个方面更加成熟和定型,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融合性和多样性在疫情蔓延蔓延的关键时刻,党中央迅速成立了疫情处置领导小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下,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小组,科学、及时、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能够迅速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密切沟通、密切配合,形成了抵御疫情蔓延的强大合力。

2,历史逻辑:制度探索与实践的必然成果和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和国家理论,对制度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制度建设实践。它最终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消灭了一切封建的腐朽的剥削制度和落后的制度,建立了符合中国具体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反映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制度问题是“更根本、更全面、更稳定、更长远”的问题。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他们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我们党明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在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部署和协调推进“四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中,我们党推进了中国体制创新,为中华民族实现从崛起、富裕到强大的跨越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因此,中国体制的显著优势不是脱离现实的简单空洞的政治话语表达,而是通过长期的历史锻造和历史检验,对中国计划鲜明特征的深刻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制度成果。制度建设的历史传承和政策延续,促进了中国制度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显著优势的积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同时,制度优势的形成和保持不是永久性的,要求制度主体深刻洞察制度发展环境和制度建设规律。当今世界正面临一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巩固和加强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一个必须系统解决的时代课题。从历史上看,中国体制的显著优势是在克服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基础上形成和不断展现的。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广大科研人员集体解决了关键问题,各行各业紧密合作,战胜了猖獗的病毒。2008年,中国遭遇了罕见的连续大规模雨雪冰冻天气。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先开展救灾工作,并在短时间内为实现“确保交通、电力和民生”的目标做出了贡献2008年汶川地震后,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面对重大灾害和考验,我们不仅经受住了考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而且显示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抗击疫情的重要时刻,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防范和化解风险挑战方面的巨大优势,增强疫情防控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3,价值逻辑:论证以人为本的制度建设;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是历史的主体具体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生产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一种具体制度形式。人民群众是制度运行和国家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和监督者。任何损害人民利益、违背人民意志的制度建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一系列关键问题,如制度建设是为了谁,制度建设依靠谁。他们把人民的立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逻辑起点,把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贯穿于我国的一切国家治理活动之中。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安排,人民在参与各项国家建设事业和顺利表达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制度认同和制度信心。

人是“依法治国”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是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活力的力量源泉没有人民的自愿支持和广泛参与,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源之木。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制度的显著优势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评价和感知。在13个领域有显著优势,每个领域都与人密切相关。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重大社会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对更好生活的渴望已经成为我国制度改进和发展中必须遵守的一项价值原则。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望,设计了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保障人民福祉、激发人民活力的新时代制度,用健全的制度巩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疫情爆发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坚决依靠人民,坚决打赢防疫和控制战争."一切防疫政策和措施都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各级党委和政府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才能为打赢防疫战争提供坚强的后盾。

4,功能逻辑: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系统是价值属性、组织结构和行动目标的有机整体任何系统布置都包含特定的功能设置,并反映相应的功率分配和操作程序。系统功能的强大与否和先进与否,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竞争力和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制度的显著优势源于其固有的强大的制度功能。在现代社会,制度中的利益主体往往是多样的,他们的目标取向和价值需求也是复杂多样的。这就要求国家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有完善的协调、平衡和整合机制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国家治理的复杂性、难度和长期性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国家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各个分支相互联系、相互耦合,能够满足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区域面积、市场规模等诸多复杂条件的要求。从制度的本质来说,中国的民族制度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民族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别于其他制度安排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精力解决重大问题、做好事、做实事、做难事的能力。

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的民族制度和国家治理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原则,将民主基础上的民主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具体制度中,从而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有利于体现各方意愿,调动各方积极性,凝聚更广泛的力量、资源和智慧。自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正在迅速有序地实施。联防联控的有效措施和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生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强大的执政效能。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所说:“中国的行动速度和规模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显示了中国的速度、规模和效率。”“在疫情蔓延的关键时刻,只有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广大党员才能通过强化制度和规则意识,不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疫情防控中的规范和导向作用,严格遵守和严格执行制度要求,有效促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率的不断转化,为打赢疫情防控战争提供科学完整的制度保障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