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加强党的建设领导,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广泛发动群众,凝聚群众,共同编织联防联控网络,为打赢防疫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完善“三项制度”,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完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制度,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加强统筹调度,夯实各级职责。一是完善组织体系第一时间组织30名骨干,成立专题工作班,成立综合、宣传和联络工作小组,全面启动全市社会防疫和控制工作建立基层党委、支部、小组、网格四级组织结构。各部门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举报”报到,努力构建“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纵横联系”的严密保护网络。二是完善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分包责任制,市级领导干部下放到县(市、区),县级干部下放到村(街道),村(街道)下放到村(社区),村(社区)“两委”下放到户,形成一线监督和服务的良好格局。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在联络点走访了市沾河区的所有街道,深入偏远乡镇和街道社区,走访了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并督促党员干部提前返回岗位,完成任务。三是完善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整合县乡党委和班子成员的主要职责“一岗两责”,明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党委(党组)的职能职责,进一步明确教育、卫生、文化、交通、民政等重点单位党组的行业体系防控职责。印发《关于全市“三无”社区防疫和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对城乡结合部、分散居住区、“三无”等薄弱地区进行精确指导,夯实乡镇(街道)责任制定《春运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分工方案》,明确3个方面9项任务的具体职责,即“重点人员流动防控、高峰往返、属地责任”
2、充分发挥“三个作用”构筑严密防线。围绕“外部防输入、内部防扩散”来组织和领导党员,用党员带动群众,推进网格化管理、地毯式调查和全覆盖防控。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场作用。以支部为单位,整合村(社区)“两委”干部、产权人员、党员等各方力量,扎实做好疫情监测、调查、预警、防控一线工作,牢牢构筑疫情防控“红线”。在发热门诊、交通防控点等防疫前沿设立1155个临时党支部,落实“七个一”工作机制,即设立临时党支部,树立好党旗,佩戴好党徽,过好组织生活,发好催办信,做好温馨提示,建立一套防疫服务管理机制,在开展防控工作的地方跟踪党的组织工作。二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执行政策、履行职责、遵守制度、维护秩序的九个方面来看,要求党员“九个带头,九个严禁”“红鹰城志愿者”活动已经深入开展。采取了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责任岗”、建立“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应急队”等形式,引导全市3.2万名农村失业党员上岗,2.2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建立了3445个党员志愿者队伍,担负起紧急、困难的任务,成为抗战中最美丽的“逆行”。三是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编制并分发了《社会预防和控制工作指南》。全国人民印制并动员了10多万份宣传传单。利用高音喇叭、小型广播、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对群众进行无盲点的全覆盖,引导群众不去参观、聚集或用餐。在群众的自发参与下,成立了3877个杀伤人员和团体控制小组,组成小型战斗单位,参与现场检查、控制和调查任务,以及卫生清理和环境消毒工作。明确奖励举报渠道,接受群众举报13000多人,及时查处重点人员320人
3、突出“三个引导”,团结防控力量坚持宣传引导、典型引导和鼓励引导的多维结合,凝聚强有力的联防联控、严格防控、群防群治的合力。一是突出宣传引导在平顶山日报、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和“双微”新媒体中,设立了“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和“不要忘记你的主动精神,牢记使命”等专题栏目,首先宣传中央、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更新发布疫情信息,发布各类报道236篇。利用“棕榈红鹰”、党建信息系统、平顶山党建手机报、平顶山党建网络、互联网党建整合平台等宣传教育资源,通过直播、视频直播、点播和图文信息发布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发布各地各单位的防疫情况,引导群众增强防控信心。二是突出典型引导及时宣传和表彰防疫工作中出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先后评选出140个党组织和1006名优秀党员,用身边的东西认真教育身边的人。特别是对在防控第一线献出生命的原公安局国家安全大队队长程建阳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总结。市委下发学习决定,追授他“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凝聚了抗击疫情的积极力量。三是突出鼓励和引导印发《关于鼓励党员干部在防疫工作第一线工作的通知》,把防疫工作的成绩作为干部考察和鉴定的重要依据关注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政治立场和实际表现,进行动态评估、记录和综合评判。各级党员干部的实际绩效和工作绩效,应按双重权重纳入定期量化考核数据库,并建立明确的就业导向。及时拨付党员费150万元,用于支持防疫工作,征集医疗工作者、基层党员和在防疫前线战斗的干部。(中共平顶山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