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伊朗部署_从中国看伊朗,历史从未远去

本文作者温阳: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春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文章

来自:观察者网络

伊朗的历史比中国长,大部分时间处于世界历史的中心。要真正了解这个国家,还必须阅读中国自己的,深入时空数千年。如何理解伊朗

首先,如果澄清伊朗的起源,伊朗比中国早。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农业和畜牧业活动遗迹遍布伊朗,4000年前还有许多大型宫殿和寺庙。

和伊朗的5000年文明理论有两层含义。首先,在地理上,伊朗西部的胡泽斯坦地区在公元前3000年有一个强大的埃兰王国,现在有了乔加·扎比尔的古建筑群。其次,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伊朗人所属的雅利安部落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开始从中亚和俄罗斯南部的草原上迁移。其中一个向西迁移,成为希腊人、意大利人、高卢人、斯拉夫人和日耳曼部落的祖先,而另一个向南迁移,成为印度的印度雅利安人和伊朗高原的伊朗雅利安人。

中国在伊朗部署

单词

伊朗起源于雅利安人,其原意是“农民”,后来引申为“贵族”和“高贵的人”这并不难理解,回到当时的历史状况,与常年以水和草为生的游牧、狩猎和游牧部落相比,那些能够占据肥沃土地并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必须是优越的和营养充足的。这种情况与古代中国相似。定居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华夏人比周边地区的野蛮人戎狄优越。在中文里,中国人总是意味着高贵。

Elan文明实际上是两河文明的一部分,“庙城”式,使用泥板和楔形文字大约在中国五帝时期,埃兰王国与乌尔和阿卡德两条河流频繁交战,互赢互输。在中国的夏、商、周三代,他们与巴比伦和亚述以及其他王国的两条河流作战在西周早期,埃兰统治了整个两个流域,但很快被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一世所毁灭。中国春秋时期,周襄王统治时期,埃兰被亚述王所灭。

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东西。第一个伊朗王国米迪的崛起和霸权与秦的历史非常相似。首先,它也是从边疆崛起的。秦国被孤立在永州,密地也从伊朗西部崛起。经过四代国王的统治,米地成为西亚最强大的国家,从建国到逐渐强大,然后征服所有的国家,然后派遣军队到亚述,占领首都尼尼微。然而,时间还早。大约在贡的时候,米地和吕底亚通过分割哈里斯河进行统治,达到了霸权的顶峰。

波斯,位于南方,属于同一物种,是美狄亚帝国的属国。经过与美狄亚帝国三年的战争,居鲁士二世终于在公元前550年征服了美狄亚首都,并正式建立了波斯帝国,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阿契美尼德帝国。塞勒斯大帝创建的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伟大帝国。它向北到达多瑙河,向南到达尼罗河,向东到达印度河。它的领土超过500万平方公里。那时,它是世界的一半以上。

波斯与伊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地名,源自波斯湾海岸的滑稽戏地区,而非国名正如秦汉为中华民族奠定了民族基础一样,波斯帝国也是其后伊朗文明的基础。从那时起,塞琉西、萨宾、萨珊、伊尔汉、帖木儿、萨法维、凯贾和巴列维等王朝大多认为自己是波斯王朝的继承者。就像中国在接下来的2000年里实行的“一百代同堂的秦政治制度”一样,这个主要的民族现在仍然自称为汉族,说汉语。

根据历史记载,居鲁士大帝不仅统一了当时中东地区的“世界”,而且由于他的宽容政策,成为各种文明的保护者和综合者,被誉为“万王之王”在他之后,冈比西斯、大流士和薛西斯等皇帝都起了带头作用,将帝国推向了顶峰,彻底改变了古代中东世界的政治格局,确立了印欧种族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1971年10月,伊朗最后一任国王巴列维在古城波斯波利斯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庆祝波斯建国2500周年,并向历史伟人居鲁士大帝致敬英国广播公司在报道中写道:“大沙漠中的著名设计师用37公里长的丝绸建造了豪华的帐篷城市。世界顶级餐厅巴黎马克西姆(Maxim of Paris)关闭两周,准备美味佳肴。客人来自世界各地,包括60多位国王、王后和总统。“

波斯建国2500周年庆典(Photo/Wiki)

然而,这一重大事件也成了巴列维王朝的最后一件大事,当时流亡在外的伊斯兰宗教领袖霍梅尼在巴黎激烈批评说,这些重大庆典与伊朗高贵的穆斯林毫无关系,所有参与者都是伊斯兰教和伊朗人民的叛徒。

1998之后,巴列维被迫离开伊朗,伊朗进入了“伊斯兰共和国”的革命时代如果

是从公元前550年到1979年的2529年计算出来的,那么伊朗的君主政体将比中国持续更长时间,并且开始的时间会更早。然而,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比今天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强大得多。虽然波斯帝国在历史上曾多次复兴成为世界帝国,但今天的伊朗已经失去了大部分领土,只能依靠其目前的规模勉强维持其作为地区大国的地位,而今天的中华民族仍在扩张,并在复兴的道路上大步前进。这种差异值得研究。从中国看伊朗

首先,如果你把中国的秦汉和伊朗的波斯王朝相比较,后者是一个典型的帝国,而前者实际上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帝国是多民族、多文化和多层次的。该领土的不同族裔群体保持自己的传统,甚至保持自治。帝国的统治者通过差别化的政治实行点线松散管理,他们的臣民只是名义上的忠诚。什么是统一的国家?看看秦朝,设立郡县——“把天下分成三十六郡,郡县设立禁卫、尉、监”,居士——“收天下之兵,聚于咸阳,销以为忠礼”,伐藩——“徙天下之富于咸阳者十二万户”,风俗——“一条法令石亨丈尺在同一条轨道上《文同人物》一书,实有奇缘——“使孟田渡河取高阙、山北渡假,筑阁障以追戎人...“筑长城与南越”,难道黑白立雕像——“敢偶语诗书弃市生活在过去而不是现在的人官员们认为那些不采取行动的人也犯有同样的罪行”...

这叫做统一整体的构建。有人说这是暴政,也有人认为这是优点。但事实是,只有这样的建设,才能有一个小平面的行政,一个统一的国家,然后一个"百代秦制"。没有这种建设,就只有一个点上线的帝国。不管这种力量有多强,疆域有多广,它都不会持续太久。

秦兵马俑(照片/视觉中国)

波斯帝国的辉煌历史留下了许多遗产,尤其是赋予这个国家独特感和荣誉感的高贵气度,永远不会轻易向外国文化屈服。伊朗历史上的一位作家菲尔多西(公元940-1020年)在《列王记》中写道:“我只能为伊朗人流泪。我可以看出,萨珊王朝的情况就像锅里的煎锅。”多么可惜,光荣的王冠和王座,多么可惜,古老的荣誉和高贵将来,我们会被阿拉伯人打败,太阳和月亮的消逝只会给我们带来哭泣和痛苦。“

事实上,这一时期的中国在北宋时期,面对北方日益增加的外敌入侵,也是不堪重负,攻打契丹,西夏屡败屡败北宋末年,两个皇帝被俘,宋朝向南迁移。不用说,当时汉族文人的悲恸应该与菲尔多西相似,如陆游的“三万里东进江海,五千里巍峨入云”遗民泪尽陈虎,南望王师又一年“

也就像中国中原政权的历史一样,在过去的1000年里,中原政权被外国文明多次侵略和蹂躏。伊朗的波斯帝国继承者在过去1000年的历史是一场与阿拉伯哈里发帝国、土耳其帝国、蒙古帝国、西方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生死搏斗。军事征服是不可避免的,文化反征服也时有发生。霍梅尼发起了伊斯兰革命,口号是“既不依靠东方也不依靠西方,只有伊斯兰!”,与其说反映了伊斯兰教义的流行基础,不如说反映了抵抗西方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两个方面的意识形态攻击毕竟,前者只有1000多年的传统,而后者又恢复了2500多年的辉煌。< br>

对于今天的伊朗,也仍然要这样看待历史,它的关键词仍然是帝国历史、波斯文明、伊朗民族自阿契美尼德帝国以来,这个文明一直与大大小小的西方帝国交战。过去生活的整个西方文明,它的真相,起起落落,都发生在它的眼皮底下。伊朗人很清楚中国人看不到的东西。

可以说,因为这个文明在历史上的高度太高,它对古代世界的历史影响太大,它的光芒太耀眼,对于今天伊朗的国力来说,它已经成为一种无法承受的光芒。一位西方游客感叹道,抵达伊朗后,还有哪里?

都知道伊朗和以色列是不共戴天的敌人,但在他们的关系中,伊朗确实是居高临下的。如果今天的以色列人仍然纠缠着耶路撒冷的神圣不可侵犯性,那么伊朗人不会忘记,如果没有居鲁士大帝营救“巴比伦囚犯”和重建圣殿的许可,在2500年的历史中是否会有犹太民族将是一个问题。古代波斯人一生只学会了三件事:骑马、射箭和诚实。虽然今天已经不是过去了,但如果中国文化中孔孟精神没有被摧毁,我们就不能认为伊朗的波斯武士文化不再辉煌。当然,在今天的伊朗,伊朗核问题、制裁问题、神权问题和石油问题都是问题。然而,如果我们只看这些问题,就很难完全理解伊朗的政治。在今天的波斯波利斯,你还可以看到薛西斯门,它被称为“万王之门”,这是在波斯帝国鼎盛时期,各国使节拜访“万王之王”的唯一途径。在今天的伊斯法罕,也可以看到被称为“半个世界”的伊玛目广场,这是阿巴斯一世在17世纪初创造的帝国“王冠”。历史不是烟,帝国的历史甚至会复活。

动乱据说主要是由于物价持续上涨,这是公众无法忍受的,同时一些口号喊着,“我们是雅利安人,不是阿拉伯神!”;最初,官方呼吁纪念伊朗日历上的“10月9日史诗”,表达了对外国干涉的抗议,但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而是变成了反对国内制度的示威。历史和现实,精神和物质,外在和内在,如此奇妙地混合在一起

理解历史后可能会明白:这是伊朗,这是伊朗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