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基金走势_担心物价上涨?疫情过后,中国消费价格走势分析

目前,人们担心价格上涨的三个可能原因。你关心哪个?

概括了目前人们可能担心价格上涨的因素,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去年猪肉价格持续上涨,推高了消费价格,今年猪肉价格仍处于高位,所以他们担心价格会继续上涨,生活会受到影响。

2是最近中央银行大规模的反向回购,它投入了资金,增加了企业的流动性。有些人担心太多的钱可能会导致价格上涨,他们手中的钱将会丢失。

3是在疫情期间,口罩等防护材料的价格上涨,担心疫情结束后,消费品价格会继续上涨。

疫情过后基金走势

价格上涨有7种类型。结构性因素导致中国物价上涨。猪肉和新鲜水果价格上涨是主要原因。

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价格上涨原因的分类,大致可分为7种类型:需求驱动型、成本驱动型、结构型、混合型、金融荆棘型、信贷扩张型和国际传导型由于中国经济已经面临下行压力,因此不会出现需求驱动的价格上涨。虽然劳动力成本增加了,但不会大大推高价格。近年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也没有导致价格过度上涨。全球经济趋势疲软,大宗商品价格未出现持续大幅上涨,国际通胀风险较低。

2019年,中国的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食品价格上涨是主要原因2019年,食品价格上涨9.2%,同比上涨7.4个百分点,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1.81个百分点,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涨幅的62.4%,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原因。在食品价格上涨中,肉类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涨幅更大,年均涨幅为42.5%,影响食品价格上涨约5.04个百分点,占食品价格涨幅的一半以上。受消费替代效应的影响,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的价格也大幅上涨。2019年,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的价格将分别上涨12.1%、11.9%、11.7%和8.1%。这四个项目的总和将影响食品价格上涨约1.04个百分点。去年前三个季度新鲜水果价格上涨,这也推高了价格。

因此,目前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主要是由于食品和鲜果价格上涨的结构性因素,其中猪肉价格上涨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疫情过后基金走势

2020年中国价格走势将相对稳定,结构性因素和短期因素将逐渐淡出,货币供应不会导致需求过热

猪肉价格未来将呈现小幅持续下跌趋势,结构性价格上涨问题将得到缓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稳定生猪生产和供应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措施,确保生猪生产在2020年底前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事实上,2019年10月,能够繁殖的母猪数量19个月来首次增加,这意味着猪的基本生产能力已经开始恢复。

2年第四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数为31041万头,比第三季度末增加366万头,比第三季度增加1.2%。12月,市场上的生猪数量近五个月来首次上升,涨幅超过14%随着生猪生产加速恢复,待宰生猪数量将逐步增加,猪肉价格涨幅将有所回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97.0%,较11月的110%下降了13.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这表明猪肉价格仍在快速上涨,但增速正在放缓。随着猪肉供应量的逐渐增加,未来猪肉价格将呈现小幅下降趋势,猪肉价格对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也在逐渐减弱。

蔬菜和水果的供需不平衡是一种短期和局部现象。随着生产的恢复,特别是几个部委联合发文,将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正常流通秩序,彻底解决蔬菜和其他“菜篮子”产品出不来或进城、畜禽养殖所需饲料难以及时补充、畜禽无法运输等问题。随着生产和运输的恢复,当地蔬菜和水果的短缺问题将得到解决,价格将逐渐趋于正常。

疫情过后基金走势

央行反向回购不会导致需求过度增长2月3日是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推出了1.2万亿元人民币的反向回购操作,但这一数字不是净投资额。因为同一天,前期投放的1.05万亿反向回购已经到期,因此,这种反向回购似乎规模很大,实际上它只增加了1500亿元的新资本。如果加上其他因素造成的流动性增加,整个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总量将比去年春节后增加9000亿元。然而,银行体系保持了相对充裕的流动性,反向回购利率也下调了10个基点。目的是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可能因疫情引发的融资困难,帮助企业度过难关。由于疫情,旅游、餐饮、零售等行业的一些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需求可能萎缩。央行增加资金的流动性,以刺激需求回归正常状态,因此不会导致以信贷为基础的价格上涨。在

199疫情期间,对呼吸器、消毒产品和其他防护设备的需求激增导致价格上涨。疫情过后,需求恢复正常,价格大幅下跌。

正常年份,口罩、消毒产品等防护用品的需求与供求基本平衡,价格波动不大。目前对防护设备需求的激增是一个短期因素。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需求将迅速下降。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面具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中国面具生产企业已增至约1000家,年产各类防护面具约6亿只,日产量最高可达2000万只,完全能够满足日常防护需求。即使在流行病之后,对防护设备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由于长期需求,供应能力可以通过扩大该行业的生产能力而逐渐增加,最终可以实现供需平衡。因此,防疫产品的短期价格上涨不会影响全年的价格走势。

疫情过后基金走势

除这些因素外,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供求变化不大,价格涨幅相对较小。例如,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在内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12月份同比上涨1.4%,与上月持平,但肉类和新鲜水果除外,它们在2019年上涨较快。

综上所述,猪肉仍是2020年全国价格走势的主要驱动力,但增速正在放缓。疫情和货币政策等短期因素不会刺激消费价格大幅上涨。全年价格将继续呈现稳定趋势。

疫情过后基金走势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