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情朗诵内容_抗疫主题创作要深层 把握题材共性和艺术个性

目前,抗击新皇冠肺炎疫情正处于关键时期。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大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涌现出来,使每个人都振奋起来。作为一个文艺创作的城市,广州发生了什么“爆炸”?

1年28日,市文联向全市文艺工作者发出倡议,“同舟共济,共同抗击文艺战争的“疫”。与此同时,它向社会发出了征集文艺作品的通知“关于”与“流行病”同舟共济广州市文联主席李鹏程透露,目前已收集各类战争文艺作品2000余件,并正在建立以抗击传染病为主题的各类文艺作品图书馆。

据报道,收到的作品包括文学、美术和书法、摄影、电影和电视、音乐和舞蹈、戏剧和民间艺术、动画和朗诵,以及许多其他艺术形式,包括宣传海报、设计、剪纸、图像、装置、对联、网上展览等。一批极具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如粤剧《上帝保佑中国》、《平凡的英雄》、粤剧《同心同德抗击疫情》、《防疫三字经》、小林的动画片《武汉加油》、纪录片《无悔的逆行》等,成为热点甚至“爆炸”...投稿人包括来自北京、湖北、重庆等地的普通市民和艺术爱好者,来源广泛。

据报道,广州在抗击疫情期间的文艺创作表现出“观念源于触摸,视角贴近现场”的共性。文艺工作者在塑造英雄和所有奋斗者的形象时,努力表达了对英雄由衷的钦佩和赞美之情。

“任何主题创作都不能‘推向市场’李鹏程说,“战争流行病”的创作需要对事件和人生有更深的体验,对社会和人有更深的思考,对主题的概括性和艺术的个性有更深的把握。它不应该是肤浅的、平庸的作品,只是附和别人的意见,为了完成任务而粗制滥造,也不应该是类似的、抄袭的、有“传染病”嫌疑的作品。”在革命战争期间,鼓舞人心的《黄河大合唱》等经典歌曲成为几代人的精神支柱以和平时期为例,从1998年抗洪到2003年抗击非典,再到2008年抗震救灾,许多高质量的主题文艺创作诞生了。这些作品不仅完成了当时的历史使命,而且成为反复传唱的经典。尽管大量新闻图片和摄影作品对英国典型人物和抗击疫情的场景进行了现场报道,但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和形式语言具有作者的视角和风格,其意义不可替代。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