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科技发展_周恩来对中国科技发展道路的思考

(党的文献授权中共新闻网独家出版,不转载)

[摘要《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是周恩来1949年7月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预备会议上的讲话提纲。《纲要》中所列的“政治与科学”、“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自由研究与规划研究”是周恩来科技思想的集中体现。关于政治与科学的关系,周恩来强调科学不能脱离政治,科学受政治支配。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周恩来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待科学技术,强调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关于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周恩来强调科学有它自己的规律,两者应该从数量到质量一步一步地互相帮助。关于自由研究和计划研究的关系,周恩来明确表示,科技工作应纳入计划,并积极引导国家科技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周恩来;《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科技发展之路;

199知识分子会议从1949年7月13日至18日,第一次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会议的预备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第一天下午,时任新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的周恩来出席会议并致辞。(根据朱克真的日记,周恩来的演讲持续了三个半小时。)这篇讲话的手稿后来被收入周恩来的《建国以来的手稿》,题目是《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周恩来建国以来的手稿》,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19页以下简称“大纲”,本文引用的内容将不一一注明。此外,1949年的第二期《科学传播杂志》载有一份简短的讲话摘要,对提纲的内容稍作补充《纲要》虽然只有600字,但它所列的“政治与科学”、“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自由研究与计划研究”四个方面,是周恩来科技思想的集中体现。

1。政治和科学——从革命家的角度当马克思在法国内战的初稿中讨论巴黎公社时,他有一句名言:“只有工人阶级才能...将科学从阶级统治的工具转变为人民的力量,将科学家本身从阶级偏见的兜售者、追逐名利的民族寄生虫、资本的盟友转变为自由思想家!只有在劳动共和国,科学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页149-150尽管科学本身没有阶级属性,但有一个问题是谁使用科学,谁为科学家服务。因此,只要是在阶级社会,科学就不能脱离政治。周恩来早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政治和科学之间关系的判断1922年9月,他在欧洲青年共产党的《青年》杂志上写道:“一旦革命完成,政府落入工人阶级手中,那么就可以说共产主义已经发展了它的工业。”“这将使工业集中,实现大规模生产,科学对全人类的有效性,以及人类摆脱物质限制和自由发展的能力。”(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青年》第2期,1922年9月1日)在后来的实践中,周恩来也总是从马克思主义者的角度看待科学技术

因此,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时召开的科技工作者大会的特殊场合,第一次谈到了政治与科学的关系。面对来自旧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缺乏深刻理解的科技工作者,周恩来首先谈到了政治与科学的关系。他认为“科学不能脱离政治,科学受政治的统治和控制”,“我们新的民主政治在于使科学不受反动统治的控制而受人民的控制,不受反动统治的控制而为人民服务”他还动情地说:“既然科学不能超越政治,所有有良知、正义感和对真理忠诚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只有参与人民的政治事业,才能解决问题...中国近代史充分证明,一切有良知的科学家只有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才有光明灿烂的前途。””(《周恩来副主席在科特迪瓦预备会议上的讲话纪要》,《科学通讯》1949年第2期)

不幸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把为谁服务的问题弄得片面和绝对化。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错误,必然会对科学技术工作产生消极影响。周恩来是党内较早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领导人之一。50年代中期以来,他为纠正知识分子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作出了巨大努力。

1956年1月,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思想改造运动,中央政府就知识分子问题召开会议,调整知识分子政策。周恩来在会上代表中央政府作了报告。周恩来认为,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为社会主义服务,并且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且“在过去的六年中,知识分子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批评了党内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宗派主义倾向,指出“知识分子的伟大政治和专业进步”以及“他们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应充分调动和发挥知识分子的现有力量”当然,周恩来也强调了智力改造的重要性。(《周恩来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页162、163、1661962年2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会议,正值国民经济全面调整时期。在此之前,知识分子的工作中有严重的错误。周恩来在同与会代表谈话时指出,大多数知识分子已经转变为为广大人民服务,不能被当作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待。他还批评了不信任知识分子和外行领导干预科技领域商业工作的现象,强调“科学研究不能通过突然袭击和群众运动来解决问题”(《周恩来选集》,第2卷,第353和366页)在当时的情况下,说这样的话不容易。

代表1956年和1962年的会议。长期以来,周恩来做了大量工作来保护科技工作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幸的是,周恩来的知识分子观在当时没有被广泛接受。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邓小平才明确表示,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所以可以说,他们已经是工人阶级本身的一部分”(邓小平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9页)我们党从理论上从根本上解决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定性问题,把科技工作者从政治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2、理论与实践——生产力视角

《提纲》第二部分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周恩来指出:“科学理论也应该中国化、大众化。首先,它们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否则就无法在任何地方实施。”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它们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它强调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结合,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生产和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清楚地反映了周恩来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待科学技术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进步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当马克思于1883年去世时,恩格斯曾写道:“如果任何地方有新的科学成就,不管它是否可以应用,马克思都会比任何人感到更快乐。”然而,他认为科学首先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杠杆,在最明显的字面意义上是一种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92页)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周恩来关于科学技术的许多经典论述,如“科学是我们国防、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我们才能有坚实的国防和强大的先进的经济实力”(《周恩来文选》,第二卷,第181和182页)),“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周恩来文选》,第2卷,第412页))等等,也反映了他对科技工具属性的高度重视

中国革命者赋予科学技术如此强大的工具属性的原因是与旧中国落后和被打败的事实分不开的。早在“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就把“科学”视为与“民主”同等重要的救国救民之道1916年11月,还在上高中的周恩来在他的作品中分析了西方列强从“劳动时代”、“奴役时代”到“蒸汽时代”甚至“电力和光动力时代”的发展。他认为是科技的差异导致了“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变得越来越强大,而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弱”(《周恩来早期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45页)1918年5月,当他在日本加入新中国学会时,他甚至把“哲学思想、科学能力”作为一个信息传递给其他成员。(《周恩来传》(1898-1976),第一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35页)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领导科技工作的过程中,对国家科技水平的落后有了更直接、更系统的认识。他还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许多更清晰的讨论。例如,在1956年的知识分子会议上,他说:“归根结底,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以满足整个社会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力,我们必须在高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和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因此,在社会主义时代,全面提高生产技术,全面发展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周恩来选集》第2卷,第160、159页在1957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他进一步指出:“新中国科学事业的特点是科学与生产的密切结合。”生产是科学的基本推动力。”(《周恩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58页)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周恩来多次批评科学研究脱离生产和现实,强调“科学理论要与现实相结合,即科学研究部门要与政府生产部门、学校、厂矿相结合”(《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542页),“科研部门、教育部门和工厂应该紧密结合,分工合作,而不是把全部力量集中在科研部门、教育部门或工厂上”(《周恩来选集》,第二卷,第414页))

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尽管周恩来反对科学研究和生产脱节的现象,他从来没有忽视基础理论研究,也没有要求所有的基础研究都与生产直接联系起来。相反,他对基础理论研究的意义和特点有着清醒的认识:“在理论工作和技术工作之间,在长期需要和当前需要之间,力量的分配应保持在适当的比例,并应形成正确的分工和合作,以避免任何偏见...没有一定的理论科学研究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有技术的根本进步和创新。”然而,理论力量的增长总是慢于技术力量的增长,理论工作的效果一般是间接的,不容易一目了然。”(《周恩来选集》第2卷,第183页)正是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注下,“十二年科学计划”增加了“对现代自然科学中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个专门的基础科学研究计划。(见吴恒:《周恩来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关怀和指导》,《无尽的思念》,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358页)

也是出于对生产力发展的敏锐观察,周恩来密切关注现代科技革命的新趋势正如他所说:“如果过去是十年的变化,那么现在可能是五年或三年的变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17年里,原子、电子和超音速的发展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比过去一个世纪都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周恩来文化选集》,第585页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周恩来一再要求科技工作者在一些关键领域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3、普及与提高——从发展的角度看法律

只有两句关于“普及与提高”的话,但其内涵是深刻的。周恩来首先指出“两者互不矛盾,互不帮助”;此外,他还提出“在提高中普及,在提高中普及,在提高中提高,在提高中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总的来说,这是一个从数量到质量循序渐进的思想,反映了周恩来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

199科技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它必须是渐进的,不能超越阶段。不幸的是,有一段时间,我们过分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特别是在“大跃进”期间,“全党搞科学”、“全民搞科学”的趋势一度在科研生产中蔓延。有些部门目标定得太高、太快,喊出完全不切实际的口号,造成巨大损失。

的现象也反映在国防科研生产中。这些领域本身就是尖端技术。在我国当时的技术和工业水平下,必须首先巩固基础理论、设计和生产。然而,许多人头脑发热,忽视了这一过程的必然性。1962年3月,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弹道导弹“东风”2号首次试射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追求速度太多,跨越了应有的阶段,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失败后不久,周恩来在一次军事干部会议上再次强调,科学研究应该遵循客观规律。他说:“科学研究和尖端技术应该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有必要在一定的基础上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往上爬。攀登珠穆朗玛峰也应该分几个阶段进行,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如果不克服一个或另一个阶段的困难,我们怎么能上去呢?不能飞起来,从陆地上飞起来是两种自然现象在过去的几年里,生产、研究工作和发明的顺序颠倒了,不可能一步登天。”(《周恩来文化文选》,第578-579页)

周恩来也经常说“基础不好,小费拿不到”基础与前沿的这种关系也是普及与提高问题的体现。1963年1月,在上海讨论“十年科学规划”时,他还提出了著名的“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互相促进,迎头赶上”(《周恩来文选》,第2卷,第413页))16字符策略“实事求是”是指对自己的科研和生产水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目标计划必须服从个人能力,不能过于雄心勃勃。“循序渐进”是指尊重科学技术工作的客观规律,经过适当的阶段,巩固基础,逐步提高。“相互促进”意味着科学研究和生产应该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他们不应该彼此分离,互相争斗。“赶超”就是利用后发优势,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赶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突出重点,做点什么,什么也不做。我们不必在别人后面经历所有的程序。

4、自由研究与规划研究——从政府管理的角度看,《纲要》的最后一部分

谈到“自由研究与规划研究”,共有三句话:“两者并行,后者为主体,逐步走向规划”,指的是科技工作从无计划状态向有计划状态的逐步过渡;“研究方向,研究计划”可以理解为政府应该尽快拿出一个系统的科技计划,并确定主要攻击的研究方向。“机构设置、分工协作”是指科技工作应由具有统筹协调作用的部门管理。短短41个字,明确提出新中国要把科技工作纳入规划,积极引导国家科技发展方向。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后来形成了一个高度规划的科技体系。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没有系统完整的科技发展规划。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十分重视科技计划的制定。在1956年的知识分子会议上,他在谈到接受苏联科学技术援助时,要求克服“无总体规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必须“统筹规划,轻重缓急,基本优先,最后决定”与此同时,周恩来要求目前正在制定的“12年科学计划”必须“根据可能和需要,尽快将世界科学的最先进成果引进中国科学部、国防部、生产部、教育部,并尽快弥补中国科学界最缺乏和中国国家建设最需要的类别,以便12年后,中国在这些类别中的科学技术水平能够接近苏联和其他世界大国。”(《周恩来选集》,第二卷,第182-184页))“十二年科学计划”确定了57项国家重点科技任务,每项任务都分为几个核心问题。每一期都参考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2个发展重点。后来的实践证明,该计划基本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完成情况相对较好,对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见《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编辑部编辑的《当代中国》系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第29、91、92页1962年,在检查《十二年科学规划》的执行情况时,认为54项任务中有46项基本达到了相应的目标,计划基本提前五年完成,但与60年代的世界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在制定这个计划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科技工作者表示了怀疑,由科学家自发提出分散研究针对这一趋势,周恩来在第二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详细说明,指出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如果我国现有的科学力量没有得到适当的组织和长期的计划,那么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就没有方向。当然,这个计划必须根据各种新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改,甚至可能有很大的变化。(见《周恩来教育文选》,第159和160页。)在落后条件下制定科学技术政策时,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如何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关键方向。特别是在国防科技领域,当时西方发达国家都是政府主导的大型科学项目,我国必须统一规划和协调。否则,像“两枚炸弹和一颗卫星”这样的尖端技术就无法发展。

周恩来也非常重视科技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主张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反对脱离实际。在1955年的知识分子会议上,周恩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现在还很难估计中国的科学技术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因此,当前的任务主要是为“到第三个五年计划结束时,使中国最需要的科学部门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打下基础(《周恩来选集》,第二卷,第182页)只有在“最紧迫”(而非全部)的部门,“接近”(而非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留下很大的改进空间。广州会议在讨论“十年科学规划”的制定和科技力量的组织时,也强调要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决定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缩短战线,集中力量,开展许多不能分散进行的新研究。(参见《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编辑部编辑的《当代中国》系列,第28、29页。如果周恩来的讲话没有减轻人们的意识形态负担,那么当时就很难做出这样的调整。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的科技事业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和基础设施,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总的来说,他们是成功的。在探索这条道路的过程中,周恩来作为国家科技战略的重要决策者和许多重大科学项目的组织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纲要》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周恩来领导科技工作的实践与其科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尽管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即使在今天,仍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习。回顾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把握历史脉络,为今后科技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刘,研究实习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100017]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