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回顾了2003年非典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的影响,并根据“2020年新肺炎”疫情的最新发展预测和评估了其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的可能影响。
估计:2020年新肺炎疫情的经济影响
2020年新肺炎疫情于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出现并随后蔓延。传播区域包括湖北省和其他省市。1月20日以后确诊的新肺炎病例数迅速增加
随着疫情的变化和对新型冠状病毒特征的认识,防控措施得到了显著提升与2003年非典疫情相比,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与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时的宏观经济运行背景相比,疫情也处于宏观经济稳定和复苏阶段,但时间点相对较早。在2003年疫情之前,宏观经济经历了大约一年的稳步复苏,而在当前疫情之前,宏观经济经历了大约四分之一的稳步复苏。2)2003年4-5月疫情较为严重,当前疫情在临近春节和春节假期时更加明显。相比之下,这种流行病发生在消费的季节和假日季节以及商业活动的淡季(尤其是初级和二级生产,医疗设备和用品制造企业除外)在此基础上,估计疫情将对第三产业,特别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娱乐行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影响取决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恢复工作。目前,全国上下都在下棋,防控措施也在逐步加强。如果随后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恢复工作不会受到重大影响,疫情对一、二产业的影响相对有限。相应地,从需求的角度来看,这一流行病可能会显著抑制消费,而对投资和进出口的影响取决于工作的恢复。3)短期内,疫情将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影响。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和消退,经济将出现更明显的反弹。4)2020年以来,货币政策保持稳定,流动性环境相对宽松,债券收益率下降。鉴于疫情的影响,未来货币政策可能选择“适度相对宽松”,可以对流动性配置进行一定的定向引导,加强对疫情较严重地区和医药企业的流动性支持。在财政方面,截至1月27日,财政部和国家卫生委员会已发放603.3亿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防疫补贴。5)预计在适度且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考虑到市场的短期风险厌恶和经济预期,债券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股票市场在短期内可能会受到一定压力的制约。当疫情稳定和消退时,它会反弹。2在供应方面,2003年第二季度,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增长率回落,并在第三季度后开始回升,而第三产业在第二和第三季度继续回落。累计跌幅相对较大,直到第四季度才开始回升。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客运专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房地产等行业受影响较大在需求方面,投资在非典期间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长率,波动相对较小。自2002年以来,进出口增长率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和高度繁荣。消费受到严重影响。5月份,疫情较为严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从3月份的9.3%降至5月份的4.3%,降幅达5个百分点,增幅较大。餐饮消费和主要商品零售均大幅下降。同时,也可以看出,随着疫情的消退,6月份以后消费增长率明显上升,随着宏观繁荣的恢复,消费增长率继续提高,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2004年)——46——非典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在非典期间,中央银行发布了“应对疫情,做好货币信贷工作”的指导意见,并举行了相关座谈会,要求:确保非典防控所需信贷资金的合理供给,对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地区给予适当的信贷优惠。总体而言,货币政策保持稳定,有针对性的信贷鼓励和支持。在非典型肺炎期间,信贷和M2增长保持持续上升趋势。在财政上,紧急发放与预防和控制该流行病有关的建设项目资金,并对明显受该流行病影响的行业减免政府资金和税收。应该指出,6月中旬以后,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平息,经济繁荣反弹并继续上升,通货膨胀也大幅上升。央行于2003年8月23日宣布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开启了新一轮货币政策收紧周期。在非典时期,市场表现为债券市场:从4月下旬到5月,非典疫情更加严重,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从3.5%降至2.66%,跌幅为84个基点,原因是避险情绪和经济数据预期较弱。随着疫情消退,债券收益率在6月份后反弹。在8月底宣布增加准备金后,回报率进入上升轨道。股市:非典时期,股市呈现“先抑后升”的态势。4月中旬至5月初,由于疫情加剧和市场情绪紧张,股指大幅下跌。5月中旬至6月初,随着疫情控制形势逐渐明朗,股市回暖,股指上涨,修复了此前的大部分跌幅。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