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克拉美钻石网_拉美:又一个失落的十年?

十年前,拉丁美洲开始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十年,当时许多国家刚刚走出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对拉丁美洲的影响有限。中国经济通过刺激政策率先走出危机,迅速反弹,为拉美大宗商品出口注入活力。油价的上涨也给了像委内瑞拉这样的产油国喘息的空间。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相继在巴西举行,以金砖四国为首的巴西成为世界闻名的发展之星。然而,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结束时,回顾拉丁美洲,我遗憾地说,拉丁美洲似乎又经历了一个类似于1980年代的“失去的十年”。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巴西经济增长缓慢。阿根廷选举改革失败的总统马克里在再次遭受高通胀和主权债务危机后下台,并选举新的庇隆主义总统费尔南德斯。副总统克里斯蒂娜正是执政八年但成绩不佳的前总统。人们对新的执政团队能否让这个国家摆脱持续经济紧缩的困境充满了疑问。曾被视为拉丁美洲之星的智利,也因地铁票价小幅上涨几美分而引发了十多年来最大规模的抗议和骚乱,突显出智利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已经极度拉大,以及穷人高失业率的社会问题。

中国研究人员以拉丁美洲为镜子,描绘了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难度拉丁美洲从再次经历“失去的十年”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整理出来,拉丁美洲还未能解决三大问题:第一,贫富差距和不平等的加剧;第二,产业政策缺乏有效性。一方面,基础设施投资不足限制了发展潜力。另一方面,许多国家,尤其是像委内瑞拉这样的产油国,经常陷入“资源诅咒”。第三,在学习外部发展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对水土不满意,没有提出适合自己的制度建设和发展模式。

贫富差距和不平等

拉丁美洲面临许多问题,首先是不平等加剧的问题由于全球化,在过去的十年里,贫富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一直是世界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拉丁美洲有自己的特点。巴西经济学家埃德马尔巴赫称巴西为贝琳达(比利时+印度)。巴西的一小部分像比利时一样繁荣,但其他大部分像印度一样落后。帕夏的类比实际上可以延伸到整个拉丁美洲:国家发展不平衡、贫富不平等以及富人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分离是拉丁美洲面临的首要问题。贝琳达出现在

的原因是,一方面,投资不足,特别是在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当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足时,富人只能经营自己的小圈子,自发地做一些工作来提供短缺的公共服务。

同样的问题在智利尤为明显由于政府的公共服务不足,中产阶级享受的服务都是私人的,不再与政府交叉。这种公共服务包括只有富人才能享受的道路、医院和养老服务。当富人和中产阶级开始清扫家中的积雪时,整个国家可能都会有问题。因为中产阶级再也看不到低收入人群面临的困难,政策制定者也可能有更多的盲点,这将导致地铁票价上涨几美分,引发首都圣地亚哥众多低收入人群的愤怒。全国上下的脱节是拉丁美洲不平等的最突出表现。

拉丁美洲的贝琳达问题是有历史原因的从殖民地开始,过去几百年的经济发展轨迹对贫富差距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南部和拉丁美洲都适合发展大农场的农业,这需要资本和大量劳动力,因此会产生奴隶贸易。美国北部不同。大平原有利于自给自足的小农场的发展。当美国北部吸引大量移民向大陆扩张时,更多的成年男子可以被分配到这块土地上并成为农民。土地的相对平均分配和土地平等带来的参与意识是美国南北之间,甚至拉丁美洲与大地产所有者垄断经济相比的差异。这种利益格局的差异也导致了两个地区不同的发展道路。

例如,美国内战后,相对平等的美国,贫富差距小,民众参与程度高,可以发展完全竞争的银行业。在20世纪10年代,美国已经有超过20,000家银行(当然,它也为1929年大萧条期间银行的崩溃奠定了基础)相比之下,在同一时期,墨西哥南部只有42家银行,金融已经成为垄断。美国证券交易的蓬勃发展和墨西哥金融市场的寻租市场仍然落后于不同经济发展轨迹形成的不同利益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作为一个潜在的新兴市场(阿根廷在战前甚至是一个与美国相当的富裕国家),在与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的竞争中落后,这也与缺乏土地改革有关。二战后,日本、韩国和台湾在经济起飞前都进行了相对彻底的土地改革。这种土地改革一方面创造了广泛的消费者阶层,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庄园主及其后裔的食物和利润阶层对政治权利的垄断,同时也减少了贫困家庭对政府救济的需求。社会更加平等,贫富差距缩小,这对社会的可持续健康非常重要。相比之下,没有经历过土地改革的拉丁美洲保留了大量庄园主和高利贷者。政府将面临来自精英阶层的巨大寻租压力,同时需要向穷人提供大量救济。所有这些限制了政府改革的空间。

的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也限制了经济发展潜力的开发。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新兴市场主管夏尔马(Sharma)分析称,巴西的长期投资不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经济增长缓慢,对道路、学校和机场的投资较少。巴西圣保罗机场在2014年世界杯前才得到改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由于道路和港口投资不足,30%的谷物和50%的水果和蔬菜在运输途中丢失。如果巴西的基础设施能够升级,更多的农产品可能会进入市场,推动经济发展。

在《即将到来的地缘战争》一书中,地缘政治分析家卡普兰特别指出,与中国相比,拉丁美洲的开放程度较低,尤其是在贸易问题上:拉丁美洲有超过10,000英里的海岸线,但只有巴西的桑托斯拥有一个可以进入全球50大贸易港口的港口。相反,中国占据了世界十大最繁忙港口中的六个,所有这些都是自然条件恶劣的人工深水港。卡普兰强调,沿着贸易路线,向周边国家开放,加入全球贸易体系,向国内深度开放是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的关键。拉丁美洲国家在这方面显然仍然落后。例如,巴西是最不开放的发展中国家,贸易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正因为拉丁美洲在地理上远离世界主要市场,无论是欧洲、美国还是东亚,所以贸易开放相对来说更为重要。

治理问题

如果我们梳理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道路,许多拉丁美洲国家采纳了“进口替代”战略,希望发展自己的制造业作为一种产业发展战略,“进口替代”的有效实施需要两个保证:一方面,虽然需要关税保护,但关税不应定得太高,受保护的产业仍应处于竞争压力之下,而不是依靠关税壁垒赚钱。另一方面,要求管理者不断调整关税,选择那些具有较大延伸和影响力的行业作为保护对象。

未能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经济发展停滞、明显的官僚寻租和两种极为流行的赚钱方式(要么躺在关税保护下赚钱,要么通过关税减免套利赚钱);本币升值和机械产品价格上涨打击了农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农业,使农民难以谋生,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

与同期中国台湾地区的产业政策相比,存在巨大差异。为了确保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台湾的政策制定者重点发展三大产业:电子元件、化肥和纺织产业然而,中国的产业政策并没有让官僚们决定谁赢谁能享受关税优惠的保护,而是很早就在全球市场引入了竞争。例如,台湾纺织业很早就参与了全球竞争,并赢得了竞争。让市场来验证产业政策的效果,无论是持久性还是有效性都要高得多。

一些拉美国家的国有投资集中在需要扶持的大中型企业,这也造成了“大锅饭”和“二元劳动力市场”的问题由于城乡之间的流动没有障碍,大量“失业”农民进入城市谋生,希望能找到一个稳定的铁饭碗,但结果却推了城市的贫民窟。

此外,政府直接干预经济管理,但缺乏法治监督。一方面,它增加了繁文缛节的成本,并且开办企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太高,这对商业环境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它也增加了寻租的空间。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使腐败猖獗,经济管理者因各种利益纠纷而带来的短期政策也使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拉丁美洲也是主权国家债权危机的高发地区,这与资源诅咒密不可分。委内瑞拉是典型的例子作为一个石油生产国,委内瑞拉曾在20世纪70年代油价高企时跻身富裕国家行列。它借入了大量资金,因为高油价带来的股息给了政府积极投资和分配股息的信心。拉丁美洲的石油消费国也不得不大举借债,以改善在贸易条件发生巨大变化后各国必须应对的支付危机。

这些都为债务危机打下了基础2019年,阿根廷主权债务危机再次爆发。该国的债务违约、货币贬值和资本管制都给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委内瑞拉是世界历史上一个罕见的例子。它已经从一个发达国家下降到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甚至下降到一个贫穷国家,那里的通货膨胀率飙升到100万%。

战后拉丁美洲工业政策的失败最终是由于治理不善。

如果你比较美国和拉丁美洲之间的差异,你可以看到治理的差异。英国对美国的殖民落后西班牙90年,这让英国人可以从西班牙吸取教训。西班牙殖民的总体理念是统一。美洲殖民地上层官僚(总督)的建立,在100年内使西班牙的繁文缛节文化扎根于拉丁美洲。即使在一些殖民地,也存在着出售官员和头衔的现象,殖民地行政人员很早就失去了公众舆论。在拉丁美洲殖民地独立的过程中,上层和下层之间的这种脱节很可能导致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对立,武断的官僚制度也阻碍了当地人民学习和实践自治。相比之下,英国殖民地非常不同。美国最初由13个州组成,也就是说,先是一个地方,然后是一个联邦。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组合,侧重于建立地方行政机构,首先是自治城镇,然后是各种政府组织。这个组织不同于西班牙殖民地。即使在今天,它的活力和治理水平仍然高低不一。

经历了独立产业政策的滑铁卢。拉丁美洲国家纷纷拥护“华盛顿共识”,尤其是智利的芝加哥男孩——即让一群芝加哥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家制定发展政策——这是最著名的。简而言之,“华盛顿共识”强调法治、放松管制、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关税、自由贸易、关注穷人的福利、国有企业私有化、基础设施投资等。然而,尽管拉丁美洲国家积极支持华盛顿共识,但它们未能充分执行该共识。相反,他们有选择地采取措施这种选择性改革(不完全改革)的结果是更大的寻租,如国有企业国有化期间的自我致富,导致拉丁美洲短暂的经济复苏。

另一方面,拉丁美洲推动激进的市场改革与全球化的高潮不谋而合。自由放任的市场自由化、放松管制、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金融一体化,但一体化之后,出现了更大的波动和风险。1990年拉丁美洲国家经历的金融危机与最后一轮金融自由化、放松管制和全球化密切相关。这也与金融创新与技术发展带来的监管脱节密切相关。

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并成为富裕国家的一员,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一个公开、透明和廉洁的政府、一个有效的法治、灵活的监管和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一条先进的道路。据世界银行研究,二战后,13个国家从中等收入进入高收入水平,比例不高。成功者有成功的经验,失败者也有失败的原因,这值得从中国的下一次转型中学习。拉丁美洲

的例子甚至可以告诉我们,没有中等收入陷阱,在发展的所有阶段都有陷阱。委内瑞拉和阿根廷是从富裕国家跌落发展阶梯的最好例子。同样,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31个国家从中等收入水平回落到了贫困水平。经济发展不是直线,而是逆水行舟。这可能是拉丁美洲能给我们的最大鼓舞。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