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刚_曾刚:长三角四百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能成“连锁店”吗

曾刚

受访者: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曾钢

解放日报,上官新闻: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您最关注哪一点?

曾刚:纲要非常丰富,非常重视实施。以前,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可能更注重理念层面,如指导原则、推进工作思路等。不过,这次发布的《纲要》最重要的一点是提供具体的实施和评估计划。这可能是我最担心的,也就是说,长江三角洲的整合已经从项目变成了系统。

解放日报,上官新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是什么?

曾刚:经济发展是核心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园区的改革和发展一直发挥着关键作用,并形成了许多成功的经验。2007年,中国第一个综合保税区在苏州工业园区被接纳并关闭。2016年,中国首个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正式启动。2018年,合肥高新区启动了全国首例专利信托交易试点等。随着连锁工业园的发展,这些经验已经形成了可复制和可扩展的模板。

但是,目前长三角工业园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发展相对缓慢,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和无序现象。产业发展的瓶颈也制约着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的发展。长期以来,长三角一体化难以实现有效突破的重要原因在于难以有效突破体制和机制的深层次障碍。

长三角周边工业园区在促进产业集聚和结构调整、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显示,长江三角洲的41个城市有146个国家级开发区和320个省级开发区,平均每个城市有3.6个国家级开发区和7.8个省级开发区。我认为,未来工业园区的合作是促进跨区域共建共享的关键,也是长三角高质量综合发展的核心。

解放日报,上官新闻:具体来说,如何促进长三角地区工业园区的协调发展?

曾刚:最重要的是打破地区间的市场壁垒我经常听到企业家们讨论,在上海向浙江出售医疗设备不方便,或者从浙江和江苏向上海注册汽车不方便。最重要的一点是利益分配和区域保护。

,一方面可以探索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的共建,加强省际产业合作,有序推进区际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双向流动例如,推进上海临港和苏州工业园区的合作开发管理模式,提高合作园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水平。此外,通过建设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片区、中新苏州现代产业合作园区、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合作园区等一批省际合作园区,可以促进产业深度对接和集群发展,通过生产一体化促进市场一体化。

另一方面,是探索建立工业园区合作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换句话说,公园可以通过资本交换形成一个利益和责任的共同体。我认为,工业园区管委会应该从政府的一个附属机构转变为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然后通过各地区的相互投资和持股,运用相对市场化的逻辑,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共享。或许,未来长三角工业园区可以像连锁商店一样建设和发展,实现错位竞争、协同创新和集聚发展。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