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幸福来敲门在线_电影《银河补习班》《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剧本诊断报告(2114期)

文丨周诗宇

技术鉴定结果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基本信息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基本信息分析
电影片名
电影片名首先要能够凸显影片的情绪,基调,风格。三部电影中,《当幸福来敲门》(原名:the pursuit of happyness,追求幸福)从原名来看,呈现的最为明确——这是一部关于追求生活幸福的励志影片,而《银河补习班》和《阿甘正传》(原名:Forrest Gump,福里斯特·甘)则难以清晰呈现。
其次,片名要能够凸显影片的类型,《阿甘正传》(福里斯特·甘)能够呈现人物传记类型的特征;《当幸福来敲门》(追求幸福)也能呈现出励志的影片风格。
第三,片名应该能准确的表达故事在视觉上和感情上的内容,《当幸福来敲门》(追求幸福)表现的更为明确,影片能够传递出一个尚未获得幸福的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人物的故事线和情感都能够清晰展现,而《银河补习班》和《阿甘正传》(福里斯特·甘)则不够明确。
最后,片名应该能够说出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当幸福来敲门》(追求幸福)能够呈现一个关于追求幸福的励志故事。
《银河补习班》在片名上容易产生歧义,虽然补习班能够构成一定的视觉内容,传达一部分“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但这样的名字,在呈现影片的情绪,基调,风格方面以及影片类型和情感上的内容方面,就显得不够明确。
影片类型
影片《银河补习班》的类型特征较为倾向于“伙伴之情”。所有的故事都与转变有关,通常来说,一个主人公被一个关键时刻或事件所改变,但在“伙伴之情”的剧本类型中,改变主人公生活的是一个人。这部电影中,改变主人公马皓文的是儿子马飞——马飞成为宇航员并修好飞船顺利返回地球,证明了父亲马皓文教育的成功,他的坚持和信仰得到了回报。但由于影片的道德前提并未明确统一,从目前故事的设计来看,父亲虽在结局具有改变的契机,但却不够明晰,编剧显然也放弃了展示人物改变的最后机会。
该类型的基本议题是:我的生活因你而改变,影片应呈现出父亲马皓文的生活因儿子马飞而改变。但影片在主角问题上出现了模糊。第一幕以马飞的困境和视点开场,随后又沿着马皓文的困境和需求展开,到第三幕又变成了儿子的成长和改变,父亲的改变则被弱化。
虽然“伙伴之情”的类型允许主角和伙伴同时改变(我们称之为“二人转”),也可以将第三幕的需求转移到伙伴身上(如《绿皮书》),但是主角的主动性和改变不可以削弱,可是该片第三幕中,主角马皓文被弱化了,完全变成了伙伴的故事,这就偏离了“伙伴之情”要求故事始终围绕两人展开的要求。因此影片的类型特征仍存在较大的修改和提升空间。

该类型需要具备以下三个要求:(1)一个“不完整的主人公”——马皓文因自己设计的东沛大桥坍塌而入狱,出狱后妻子带着儿子另嫁。这一规定情境的设置没能使主人公构建在一种“不完整性”上。入狱事件激发了主角需要洗脱冤屈的心理需求,而出狱后面对即将被学校开除的儿子,则又激发了一个改变儿子教育的心理需求,这两个事件所激发的两个心理需求,无法很好的统一体现主角的“不完整性”。

(2)一个“伙伴”——这个伙伴要能补足主人公的不完整性,儿子马飞最终用父亲马皓文教给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面对生活的勇气,拯救了自己和同事的生命,但马皓文又能从自己阴霾的过去走出来吗?他的改变没有清晰展现出来,马皓文的改变不能仅仅通过从东沛大桥事件中平反来体现改变。

(3)一个“复杂的情况”——儿子马飞与父亲被洪水困住事件,做到了看似让父子分离,实则让两个人内心靠得更近,这一功能影片情节构建的较为准确。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银河补习班》的类型也可以用“被制度化”类型的要求进行设计。该类型的基本议题是:做他们还是做自己?马皓文面对亟待改变的教育体制,他是要屈从现实,让儿子在现有教育体制下死记硬背,熬夜苦读,提高成绩,获得继续留校学习的资格,还是要改变教育体制,让儿子真正找到学习的兴趣,学会感受生活,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呢?影片也可以从这个类型的要求中构建故事。这类电影告诉我们——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便可得到征服一切的力量。
如果按照这一类型设计,影片中大桥垮塌和入狱的情节则需要做出调整,强化这一事件对于展现主角信仰——即对儿子的教育的影响,还需要展现主角需要对抗的社会体制——即现行教育体制的规则和弊端,并使之产生冲突和对立。
现在影片的第二幕情节设计,较为完整的展现了马皓文与制度的对抗——对抗以闫主任为代表的应试教育制度。马皓文通过自己的方式教育儿子,最后为了战胜制度,牺牲了自己证明清白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马皓文得到改变。
那第三幕就应该将叙事重点放在马皓文与制度一对一的对决上,影片当然可以通过儿子马飞的成就来达到这一点,但是主角无论如何必须积极主动,而不能像现在这样,消失在第三幕中,仅仅以几个情绪化的片段进行交代,完全偏移到马飞身上。
该片在两个类型中“左右摇摆”,纠其根本,导演和编剧并没有为故事确定一个唯一的道德前提。影片主题不明确,进而造成情节的混乱和叙事重点的偏移。
《阿甘正传》属于愚者成功的社会傻瓜类型。这一类型的基本议题是: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这类影片的主角,无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傻瓜还是大智若愚的智者,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受到他人轻视,但这也是他们成功的秘诀。这些角色都是转败为胜的英雄,尽管他们周围的人对此视而不见,我们却心知肚明。
该类型有三个基本元素:(1)一位“傻瓜”——通常是一个被人忽视的人,他的力量源自他的纯真,他因为温和而被大家忽视。阿甘正是这样一个被人忽视的“愚者”。(2)一个“伟业”——“伟业”即为传统观念,单一的评判标准,陈腐不变的无知。“社会”即为这部影片的“伟业”,人们的传统观念自然是要在社会中激进的争名逐利,而这个并不喜欢“争名逐利”的“愚者”,却最终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名誉,拥有了社会中人人都向往的“幸福”和“自由”。这类影片,主角最终都会用他的纯真战胜陈腐无知的“伟业”。(3)一种“变化”,主人公经历的“变化”并不是寻常的改变,结尾主人公可能会获得一种新的人格。最终我们发现阿甘其实是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他的进取和承诺使他获得了自由与幸福。
塑造“傻瓜英雄”角色的关键,就是给他设定一个要抗拒的“伟业”,我们的主角阿甘没有雄心壮志,只想过平淡的生活,相比之下,“伟业”这个目标才是真正的傻瓜目标(成为社会中拥有名望和财富的自由的人)。阿甘大学毕业后被迫进入社会,智商只有75的他,对于“社会”一无所知,“愚者”阿甘没有革命的想法,他不会颠覆政府,不求高位,没有伟业,但是他却获得了人人都向往的名望和财富,他的存在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
《当幸福来敲门》属于金羊毛的独角羊毛类型。这一类型的基本议题是:目的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路途中了解自己。在克里斯获取股票经纪人的这条成长之路上,他更加了解了自己,懂得了幸福是需要靠努力创造的。克里斯成功获得股票经纪人的结果对他的人生成长来说并不重要,而他在这条道路上对自己的了解以及对“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创造幸福”的道理的领悟,才最终促使他之后创办了自己的投资公司,成为了紧握自己幸福的人。
该类型有三个基本元素:(1)一条“道路”——克里斯想要得到股票经纪人工作,追求幸福的道路。(2)一个“团队”——克里斯与儿子组成的父子团队。(3)一种“奖品”,成为股票经纪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主人公克里斯在追寻幸福的道路上,获得了成长——只要努力拼搏,幸福无处不在。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道德前提
《阿甘正传》的主人公阿甘代表了较保守的一批美国人:耿直,淳朴,勤劳,有责任感。这种价值观即为履行责任,对自己、对家庭乃至对国家的责任,过一种积极进取的、勤劳的、有意义的生活;而珍妮这个角色,则反映了一个人如果一味追求所谓“激进”而摒弃了这份最朴实、最基本的价值观,等待她的就是无尽的迷惘与堕落。因此,影片的道德前提是:腐化与堕落造成迷惘和死亡,进取与承诺带来自由和希望。
阿甘生活在一个腐化的社会里:因为智商75,不被学校接受,妈妈为了争取阿甘学习的机会,竟然陪校长睡觉;阿甘从小被欺负长大,他大学毕业意味着“天真”,“淳朴”的他彻底跌入这个腐化,堕落的社会,即颠倒的世界。珍妮在这个社会中逐渐迷失自己,而阿甘则用自己的纯真抵抗住了社会的侵蚀。影片用了大量的情节来展现阿甘的进取与承诺:他不断奔跑,充满希望的前进;他将捕虾企业一半的股份分给死去战友的家人,兑现自己的承诺;他接纳并挽救珍妮,履行自己的承诺。
我们看到阿甘的人物原型为“愚者”,他在故事中,也逐渐从“回避承诺”学会了“勇于承诺”。阿甘这样的人,天真、耿直,以至于不少人会觉得他“傻”,但这样的人是值得信赖、依靠的,甚至可以说这批人是社会的希望。阿甘与珍妮正体现了承诺(进取)与腐化(堕落)的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冲突。
《当幸福来敲门》的道德前提是:抱怨退缩造成失败和不幸;坚守梦想带来成功与幸福。影片通过克里斯在家庭变故、濒临破产、事业低谷的状态下,依然艰辛地扛起作为父亲的责任,努力奋斗成为股票经纪人,并最终做到了知名金融投资家位置的励志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幸福就是努力将梦想变成现实。
克里斯的处境,代表了美国最下层人的生活,虽然他勤奋努力,但生活依然屡屡受挫,这使他开始怀疑独立宣言,这即为克里斯在第一幕所处的世界。当克里斯发现成为股票经纪人可以改变生活后,他跌入了一个颠倒的世界——克里斯在第二幕的生活依然穷困潦倒,甚至破产,无家可归,他唯有不退缩,坚守梦想才能最终获得幸福。生活的窘迫所带来的迫使人退缩的本能与坚守梦想就能带来幸福的信念形成对立(颠倒的世界),并最终揭示了只有坚守梦想,才能获得幸福和成功的“美国梦”主题。而他的妻子则代表了一部分遇到困境,放弃和退缩的人群。
两部电影中的主角都因为故事结构所搭建的颠倒世界,均形成了人物两难的困境,影片中的所有情节构成也都紧紧围绕在道德前提之下进行设计。
《银河补习班》与《血战钢锯岭》有着相似的主题,都可以概括为“信仰”。《血战钢锯岭》的道德前提是:信仰和坚守破除偏见,救赎心灵。影片所有的情节都与大家对主角道斯的偏见有关,道斯最终坚守信仰,勇救75名战友,破除了大家对他的偏见,也洗涤了人们的心灵,让大家重新相信信仰的力量。《银河补习班》虽然也在诠释一个关于“信仰的力量”的主题,但第二幕的情节未能紧紧围绕同一方向构建,如《血战钢锯岭》紧紧围绕“偏见”和“误解”构建情节。最终马皓文对儿子教育的成功,作为马皓文坚守的信仰的体现,虽然最后马飞优异的成绩让闫主任的态度得以改观,看似误解和偏见得以解除,但遗憾的是仅仅在第二幕就终结了,并且第二幕的情节也没有紧紧围绕“误解”和“偏见”进行设计,致使故事最终未能与教育改革或其他人的观念转变形成关联,仅仅变成了父子间的一种融合。但事实上,儿子一直信任父亲,关系融洽,因此影片未能充分展现所要表达的信仰所带来的结果,也就难以表达主角“信仰”的是什么!这是编剧和导演在主题上构思不够具体所导致的,从而影响了故事情节的完整统一。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血战钢锯岭》
人物原型
《银河补习班》的主角马皓文与男救世主的人物原型较为匹配。
这一原型会质疑权威:在儿子马飞要被闫主任开除时,马皓文敢于和闫主任打赌,对抗教育体制。他坚信自己的儿子不笨,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儿子,不顾违反学校制度。男救世主对于自己的本质有清醒的认知:在东沛大桥坍塌的既定事实下,他坚持申诉,这也是他始终认为自己的儿子在他的教育下能够成才的内在原因。他会为信仰挺身而出,无论代价多大,并且有坚定的信仰体系帮他克服困难:马皓文坚信闫主任的教育存在问题,与其立下赌约,在他的努力下,马飞有了巨大的进步。他内心的力量永不枯竭:这就是马皓文坚持申诉,尽管遭到拒绝,依旧相信自己实力的原因;儿子考倒数第五他也不感到失望;在没钱的情况下,他卖血、干各种脏活累活给儿子买电脑。他会告诉人们真相,哪怕真相是残酷的,比起治愈身体,他更看重治愈心灵,如果一个人需要从痛苦中学习,他就不会解除他的痛苦:马皓文揭露了闫主任教育观念的错误,也残忍的揭露了他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疯子的事实,他并没有解除闫主任的痛苦,他将真相告诉了闫主任和大家。编剧较好的运用了人物原型的这些特征进行情节设计。
《阿甘正传》里阿甘的人物原型是愚者。愚者内心是个小孩,他不愿长大,面对他人也从不觉得自卑:我们从未见阿甘自卑,即便童年绑着脚撑的他也一样;他单纯如同孩子,即便被授予国家勋章,获得不菲财富之后也一样。他害怕失去自由,喜欢四处玩耍,不愿被束缚在朝九晚五的工作里:阿甘参加越战,打乒乓球,创办捕虾企业,横跨美国的长跑,都体现了他这一人物原型特征;他相信人生的真谛是过得开心,他不需要一栋豪宅和一辆豪车才能开心:阿甘将他的企业获得的丰厚利润,都分给了朋友的家人,而自己选择当一名快乐的园丁;他从来不做承诺,回避承诺和情感的纠缠:当珍妮在大学宿舍里脱掉衣服时,阿甘不敢面对,他不是玩弄感情的人,此时的他面对从小就喜欢的珍妮,还没有做出承诺的勇气,这就是阿甘为什么不接受珍妮的性格原因。而阿甘最后的人物改变也是根据这一原型特征进行设计的:当阿甘和身患重病的珍妮坐在公园长椅上时,珍妮问阿甘:“你愿意娶我吗?”,此时的阿甘必须要面对自己性格中“回避承诺和情感纠缠”的弱点,我们看到阿甘有一个思考的表情,最终他做出了承诺,人物得以改变,人物弧光产生;他最大的动力是求知和求解,他保持着身体和头脑的活力,他的好奇心驱使他去探索,他的人生丰富多彩,充满乐趣:阿甘打橄榄球进入全明星队,打乒乓球打到了国家队,开捕虾企业成为亿万富翁,长跑也跑成了名人。他无论在身体和头脑上都充满着活力,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丰富多彩的“愚者”阿甘。影片《阿甘正传》能够准确的运用“愚者”的人物原型特征进行人物设计和情节安排,人物性格清晰明确统一。
《当幸福来敲门》里克里斯的人物原型是艺术家。艺术家喜欢创造和改变事物,能够把感情转化成富有创造力的劳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一种强烈的创造力:这就是为什么克里斯最终能够有所成就,创办自己公司的人物原型依据,他不会满足于做一名股票经纪人,尽管这会让他收入不菲,但这并非是有创造力的工作,不能满足他富有创造力的特点。他做事随性而至,富有活力,可以几个小时一直玩一个简单的玩具:克里斯如果做事不是随性而至,就不会押上自己的积蓄购买大批在医院看来昂贵而无用的骨密度仪,尽管这一行为让他生活更加窘迫,但他的活力从来没让他有过一丝退缩,他依然饱含热情的进行推销。而魔方这一道具的设计,除了能够塑造主角较好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外,也是对其“可以几小时玩一个简单玩具”这一原型特征的展现。艺术家爱家人和朋友,即使他的表达方式很糟,难以控制情绪,处事极端:他爱他的家庭和妻子,但却不能和妻子保持良好的关系,这都与他这一人物性格有关,他常常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最大的动力是生存,怕被人轻视,一定要成为重要的人物:克里斯为了生存而奋斗,实习期间也遇到了被人轻视的境遇,给人端茶倒水。但他内心坚定的知道,自己一定要成为重要的人,不甘平庸的他为此充满活力;他不懂读书,但是很有街头智慧:克里斯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但很聪明的人,动手能力很强,即便是复杂的骨密度仪的维修,他也能轻松搞定,玩魔方更是不在话下。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充分运用了“艺术家”的人物原型特征,为主角克里斯设计了大量反映人物特征的细节和行为动作,并且人物性格完全统一。
四位一体
《银河补习班》的四位一体设计中,主角马皓文的对手是儿子马飞。正是因为马飞,父亲马皓文才向闫主任立下赌约,面对让马飞考进年级前十的困境。但影片的高潮部分,并没有很好地完成主角马皓文和对手马飞之间的一对一对决。《银河补习班》总体上构建了一个功能较为准确的对手,使得故事结构一直沿着对手所激发的困境展开。但对手的塑造和刻画,还应该结合主角的缺点或缺失来进行设计,主角和对手应该构成二元对立的关系,因此,对手的作用,除了激发主角的困境之外,还应该能够整合和补偿主角的缺点和缺失,主角通过在第三幕与对手的一对一对决,达到整合对手特质以形成改变的要求。由于没有较为清晰的梳理出主角的缺点和缺失,主题较为模糊,不集中,因此对手在设置和塑造上缺少了靠向道德前提的效果。“对手”从外在功能上看已经具备,但还可以构建得更为清晰有力。
另外,影片也没有丢失四位一体的其他功能性人物,小高老师作为马皓文的爱的兴趣,最终成为了他的妻子,而智者则为一种意念——对儿子的爱,正是这种强烈的父爱,推动了马皓文寻找方法,挑战教育制度,将儿子培养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优秀航天员。但第三幕,主角马皓文失去了主动性,变成了儿子在父亲“教育”的引导下,解决了飞船故障,顺利返回地球。智者功能偏移到儿子身上,而父亲却十分被动,难以体现“对儿子的爱”这一智者如何引导马皓文的改变。虽然影片也涉及到了马皓文因为“对儿子的爱”而放弃了对大桥垮塌事故的申诉,看似智者引发了主角的改变,但这一改变没有清晰的作用在道德前提之上,且没有展现,仅仅是提及了主角的这一改变。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当然,影片的对手也可以是非实体。例如《阿甘正传》和《当幸福来敲门》的对手,均不是以实体人的方式来设计的。对手(阴影)可以用神秘的,悲剧的,受创伤的和不体面的过去来代表。两部影片都将对手处理成了“受创伤的过去”的形式。
阿甘的对手是“智商75”这一悲剧的过往,这激发了他的冲突,他被人忽视,学校不接收,阿甘需要独自对抗“社会”,而这个“悲剧的过去”则正是阿甘所需要适应和整合的部分,阿甘通过与“社会”的对抗,用自己的纯真战胜了“社会”这个“伟业”,他也从中得以改变,敢于做出承诺和面对自己的情感,这些都是社会带给阿甘的成长。对手很好的整合了阿甘的缺失,达到了功能性要求。另外影片也有明确的“爱的兴趣”,即珍妮;影片的智者则为阿甘对自由的向往:当阿甘摆脱了对脚撑的依赖后,他便无时无刻不向往着自由,而这种向往,这种不被约束的意念,使得阿甘放弃自己的企业做了一名快乐的园丁,当失去珍妮之后,也会选择用跨越美国的长跑来排解内心的痛苦,最终这份对自由的向往,让他战胜了腐化,堕落的社会,获得了人人羡慕的幸福生活。
克里斯一直努力在追求幸福,但是他的生活一塌糊涂,影片的对手是克里斯必须正视的负债累累的受创伤的过去。在第一幕中,克里斯十分努力的为生活打拼,但是却并没有获得想要的幸福,越来越糟糕的生活境遇——无家可归,破产等遭遇,为克里斯向往美好生活的诉求制造障碍,影片最终用克里斯获得股票经纪人的工作,来展现克里斯战胜“对手”的过程。他用坚持和信念,最终获得了幸福,诠释了只要努力奋斗,就能收获幸福的美国梦主题。另外,影片的爱的兴趣是妻子,虽然两人最终分开,但克里斯一直是爱着妻子和家的。影片的智者是一种意念。注意,给克里斯以智慧启迪的意念不仅仅是对儿子的爱,从根本上来看,是克里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一植根在心中的美好向往,启发和激励着克里斯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哪怕是卖血,也要照顾好儿子,并且追求幸福的生活,这一信念最终帮助克里斯实现了梦想。
认同危机阶段
《银河补习班》中主角马皓文的认同危机阶段是“自主 VS 怀疑羞耻”。这一阶段,较适合塑造反叛英雄,表现共通性的对于获取自治权的奋斗。所有文明人的自主权,都被社会责任,法律,税制,政府机构等所有社会的规范措施所限制,并且他们还阻挠着我们天生想要自由的本能,于是马皓文为了为孩子获取更好的教育权利,为追求提升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改革方法而奋斗,但又必须克服对自己的“卑贱地位”感到“羞耻”以及对未来能否摆脱这种处境的怀疑,才能够最终借着正义之师对抗权威,以一种常人无法做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自治权。这种“英雄”反抗“暴政”象征了人类对自由和自治的共通性需求。影片中的马皓文必须直面自己因设计事故而锒铛入狱的恶名,也要克服自己只是普通家长中的一名的现实,以一己之力与象征着教育制度的“闫主任”进行对抗。影片较为清晰准确的体现了这一认同危机阶段的要求。
《阿甘正传》和《当幸福来敲门》中主角的认同危机阶段均属于“勤奋 VS 自卑”。这是一类“卑微的竞争者面对气势凌人的冠军”故事模型的心理学依据。这一心理学阶段的故事,是通过勤奋胜过自卑,人物战胜不可逾越的逆境来表达主题的。阿甘和克里斯都是他们各自生活中的弱者,他们都必须战胜各自不可逾越的逆境。
影片介于微小的主角和巨大的对手之间的外在抗争,代表了勤奋和自卑的内在冲突,代表了克服“自卑感”这一基本需求。阿甘和克里斯并不自卑,只是指代了他们内心潜意识中的“自卑感”,两人都是借着建立一种勤奋或正面的自我价值观来达成对“自卑感”的克服。最终都展现了一个杰出的个人终究战胜极端艰困的处境的故事。
心理防卫机制
《银河补习班》中主角马皓文的“心理防卫机制”属于“否认—坚持”,马皓文否认儿子学习不好,并对教育制度提出质疑,这种否认和质疑让马皓文坚持认为自己能够激发儿子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让儿子成为年级前十。他的坚持让他最后成功,他培养出了优秀的宇航员,并因为父亲的教育使得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儿子马飞成功的排除了航天器的故障返回地球。马皓文的坚持得到了回报,这一心理防卫机制持续构建了主角马皓文的人物性格,并统一在故事主线及高潮的问题解决中,编剧在心理学技巧的使用上较为准确。
《阿甘正传》中阿甘的“心理防卫机制”属于“升华—爱的力量”。阿甘对珍妮的爱,推动他不断向前,最终那些无法让人相信的事迹变得可信:被人忽视的“傻子”阿甘最终获得国家勋章,开办企业,也最终和心爱的珍妮在一起,他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阿甘正是将自己原始的爱,转化成了升华的力量,帮助自己打败可怕的“对手”,并最终和珍妮在一起。
《当幸福来敲门》中主角克里斯的“心理防卫机制”属于“升华—劳动热情”,克里斯将原始的生存欲望,转化成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推动克里斯不断去努力拼搏,最终成功成为股票经纪人,开了自己的公司,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让那些无法让人相信的事迹变得可信。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36种戏剧情境
《银河补习班》的戏剧情境是谜团。该戏剧情境的三个要素是:1.询问者即为闫主任;2.探寻者即为父亲马皓文;3.疑问即为马皓文能否战胜教育制度,通过自己的能力,让儿子考入年级前十。
该戏剧情景的故事概要为:“询问者将探寻者必须解决的疑问摆在了探寻者面前。”影片故事线即为闫主任要求马皓文在规定时间内必须要让儿子马飞进入年级前十,否则就要开除马飞,父亲马皓文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使命,并对现有的教育制度问题进行有力回击吗?故事正是沿着这个戏剧情境建构起来的。
这个父亲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帮助儿子进入年级前十的谜题和疑问将观众们代入情境之中,让他们(观众)也一同探求谜题的答案。我们(观众们)想要解决谜题的基本动机,是出于对完成谜题,并获得解决奖励的需要。解决谜题让我们(观众)感到自身的聪敏与知性,并因此能够面对更多人生中的其他挑战。
《阿甘正传》和《当幸福来敲门》两部影片的戏剧情境都是英勇业绩(壮举)。该戏剧情境的三个要素是:1.大胆勇敢的领导者(人)即为:阿甘和克里斯;2.一个目标即为:与珍妮在一起和得到股票经纪人的职位;3.一名对手或敌人即为:得到珍妮和获得股票经纪人的工作。
该戏剧情境的故事概要为:“英勇是年轻成人(尤其是男性)证明自我所需的属性之一,它可能通过仪式行为或者巡礼证明,表明此人值得尊重,并因此获得进入群体更高层的许可”。《阿甘正传》属于“为了获得钟爱的女性而冒险”;《当幸福来敲门》属于“收复渴望之物(夺回那所欲的对象)”。观看他人的英勇行径,一方面鼓励了我们面对自身的魔鬼,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得到间接的发泄。”
英雄之旅
《银河补习班》和《当幸福来敲门》都属于男性偏移至女性英雄之旅。
两部影片尽管走了“女性英雄之旅”的结构,但两部电影的主角均为男性,因此他们也必定拥有男性都具备的某种社会期望。很显然,两部电影的男性主角的社会期望都选择了养家糊口:克里斯在故事中始终是为了家庭的生计,孩子的教育而行动,这也成为了克里斯最终得到股票经纪人职位并成就一番事业的内在驱动力,编剧很好的将这一社会期望一以贯之,推动人物走向成功和改变。而马皓文则未能将这一社会期望贯穿始终,他时而为了生存和儿子的教育而卖血,打工,时而又似乎没有了养家糊口的内在驱动力,而不顾一切的帮儿子逃学去看航展,航展虽然是为了儿子的教育而展开的行动,但不能完全忽视了人物的生活困境,减弱养家糊口这一社会期望对人物需求和故事的驱动力。
而作为“女性英雄之旅”,两部电影的主角又应该具备某种应对社会的策略:克里斯有明确的应对策略,即失望类型,他深知社会的危险和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他想要改变但却无能为力。这一“失望”的应对策略在克里斯发现做股票经纪人就能改变生活之后,被彻底击碎,他找到了破除失望的方法,他的生活被彻底击碎。失望策略的人物,往往会面临两种击碎生活,迫使人物改变的事件方向:一种是人物将面临更糟糕的情况,迫使主角无路可退,只能行动起来,如电影《万福玛利亚》,本就对生活失望的女孩得知自己怀孕了,她不想成为像姐姐一样独自带着孩子的女性,她已无路可退,必须改变;第二种方式就是让失望的主角看到希望,于是行动,例如《泰坦尼克号》,失望的萝丝甚至希望自杀,直到遇到杰克,她看到了自由,使她无路可退,必须争取珍贵的自由。《当幸福来敲门》则采用了与《泰坦尼克号》一样的处理方式,让“失望”的主角看到希望。《银河补习班》则未能明确设定好主角的“应对世界的策略”,人物的需求和内在驱动力在建置部分以及建立需求的第二幕,未达到前后统一,也就是说建置未能为之后的人物需求提供完整统一的人物心理支撑。该影片较为适合按照《万福玛利亚》的方式,构建一个“失望”的主角,却遭遇了一个更糟糕的情况,他无路可退于是改变的设计。编剧可以根据这一原理重新修改第一幕的建置部分,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第二幕的人物动机和人物需求。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万福玛利亚》
两部影片都在第一幕使主角觉醒:马皓文清晰地认识到需要改变教育方式,这将对儿子的成长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在情节点1处就已经觉醒,而结局部分他获得了胜利,证明了他的坚持是对的;克里斯在情节点1处也明白了艰辛的努力一定能创造幸福的道理,他在此觉醒,并通过第二幕整个过程,在第三幕证明了自己的坚持是对的,他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获得了人生的幸福。两部电影都能够准确的设定人物的觉醒点,并一以贯之。
《阿甘正传》属于男性英雄之旅。阿甘是一个没有目标的“愚者”,因此他并没有要“养家糊口”的内在动机,故事也不是沿着他为了生活而努力展开的;阿甘也不会具有“好好表现”的内在动机,虽然他之后成为了亿万富翁,但他也并没有为了自己的社会名望而做出行动。作为一个“社会傻瓜”,自然不会具有这些社会人才会具有的目标。而影片中他保护珍妮,战场上救战友,把股份送给死去朋友的家人,这些事件都展现了阿甘“保护弱小”的社会期望。
阿甘的觉醒点的判断,需要看人物最后的改变是什么。阿甘作为“愚者”的人物原型,他需要学会做出承诺,正视情感,显然阿甘在第二幕还未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直到阿甘和身患重病的珍妮坐在公园长椅上时,珍妮问阿甘:“你愿意娶我吗?”,此时的阿甘必须要面对自己性格中“回避承诺和情感纠缠”的弱点,我们看到阿甘有一个思考的表情,最终他做出了承诺,人物得以觉醒。
总结
《银河补习班》的编剧显然是了解故事的结构,人物的原型及心理学构成的,但编剧似乎还不能将这种了解融会贯通,故事大部分达到了故事基本的功能要求,但常常不能充分完成功能之内的全部要求,十分遗憾。
《银河补习班》主要的问题在于并没有一条统一且完整的A故事线。影片着重展现的是回忆里父亲马皓文帮马飞成才的这条故事线。但是现实时空里,成年马飞在太空遇到危险,最终靠回忆父亲的教导成功返回地球,这也是一条故事线。两条故事线看似在第三幕交融,实则完全是割离的,甚至导致主角的偏移。可以参考电影《大鱼》,它也是通过回忆进入的故事,回忆里的故事就是整部电影的A故事,没有再承载一条故事线来扰乱A故事,《阿甘正传》也是这样处理的。
另外所有情节的设计未能全部统一在影片唯一的道德前提之下。

第一幕 建置

1.开场画面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规则:1.设定基调,情绪,风格;2.电影是关于什么的?
分析:《银河补习班》的开场画面展现了宇航员马飞执行航天任务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火箭发射前的记者招待会,火箭发射及发射成功三个部分。这一事件在电影中持续了12分钟,其中还包含了成年马飞出发前接受采访时的闪回(儿时故事)的部分。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这一开场情节的设计,将开场画面,铺垫及催化剂三个节拍点的功能混淆在一起,并放在“一个”事件中进行展现。这种处理方式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缺少事件支撑,影片长时间在一个信息量单一的“火箭发射”事件中无限拖延,导致节奏缓慢,信息不足,节拍点杂糅,叙事目的不清等问题。
特别提示:电影的开场前10分钟,至少需要4个事件构成影片节奏,即:开场画面事件和铺垫部分构建人物三维立体生活(3P)的三个事件,但影片将这4个功能性事件以及由此构建的剧作技巧混淆,模糊和弱化了。每个节拍点都应该由独立的事件构成以形成影片的节奏。
开场画面这一节拍点,需要迅速让观众了解这是一部关于什么的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马飞执行航天任务的开场事件,误导了观众对电影故事的理解,这是一部关于宇航员或是发生在外太空的故事吗?显然不是,这是一部关于父子的故事。虽然影片通过闪回,展现了马飞父子之间的故事,但是与火箭发射的事件相互干扰,且闪回中的父子故事包含在马飞执行航天任务的事件之中,无论从事件的主次,视点的主客观等角度,观众都更容易导向这是一部关于航天员的故事。这一情节的设计对观众而言,模糊且容易产生歧义。因此,也就不能准确的建立影片的情绪,风格和基调。可以说编剧因为在一个事件中想要的东西太多,以至于既没有清晰地保住开场画面的功能,还将其他节拍点的功能杂糅进开场画面,制造了不必要的混乱。
《银河补习班》是一个关于宇航员马飞过去经历的故事,因此闪回部分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回忆,而应该成为电影的主叙事时空,所以不能将马飞童年的部分仅仅作为回忆放在宇航员的记者发布会中,这样既不能清晰地展现主角是谁,又分不清故事主要讲述的是现在时空宇航员马飞的故事还是过去时空中马飞小时候与父亲的故事。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修改建议:应该将火箭成功发射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建立完成,然后将时空迅速转至过去时空进行讲述。当然也可以像《阿甘正传》那样,将现实时空中的宇航员马飞作为一个讲述者,贯穿电影,成为一种内心独白似的手段,承担渲染故事和升华主题的作用。如果要采用这一方式进行叙事处理,就不能将现实时空“宇航员”故事做的太实,故事不宜设计的过于具体,仅仅像阿甘坐在长椅上讲述给不同人听即可,否则宇航员的故事就会和过去的故事相互干扰,失去了主次,观众不知道看哪个故事了。
无论采用哪种修改方式,马飞与父亲马皓文过去的故事都应该独立成3件事情,并且以主角马皓文的视点进行塑造,清晰展现马皓文的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私生活。
开场画面闪回马飞童年生活的事件,应挪至铺垫部分,作为展现主角马皓文3P生活中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的功能性事件。但这一事件仍需修改完善,因为该事件并没有清晰交代马皓文的个人生活,妻子这一角色需要在此处登场。注意:人物塑造需要一次构建完成,不可拖泥带水。
再来看看《阿甘正传》的开场。与《银河补习班》惊人相似的是,两部电影都是在现实时空中通过回忆来讲述过去时空的故事。《银河补习班》也似乎对《阿甘正传》进行了参考和借鉴,甚至台词也十分相似,如:我妈妈说…和我爸爸说…等等。但《阿甘正传》完美的解决了《银河补习班》中开场画面所存在的问题。
影片将阿甘在长椅上的叙述贯穿全片,观众很快明白了这是一个关于“回忆” 过去的故事。那么开场从天空中随风飘落的羽毛的镜头能否告诉我们这是一部关于什么的电影呢?我们不妨先回忆一下电影《末路狂花》的开场画面:一条路,一条从黑白变成彩色的路。是的,这是一部关于一条“路”的电影,一条通向希望和觉醒之路。这既是对影片中主要故事——两个女人逃亡之路的清晰表达,又是对两个找到自我的女性的成长之路的隐喻。而《阿甘正传》的开场画面告诉观众这是一部关于一片在空中随风飘零的羽毛的故事。羽毛是什么?羽毛是“人生”。一片飘到地上的羽毛就像一个降临到人世的生命,这片羽毛在广袤的天空中飞行,无论它是命中注定,还是随风飘零没有定数,你都无从知道它会在何处落地。人生也是一样,就像阿甘的妈妈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会成为阿甘的妈妈,就像阿甘一开始并不知道上帝给自己的智商只有75,就像丹上尉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要忍受失去双腿的痛苦一样,这也使影片的情绪,基调,风格得以清晰展现。两部经典电影都在剧作技巧和技术要求之上,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和隐喻,并通过转化成与观众生活经验相联系的具象的视觉载体,清晰又明确的表现出来,这是《银河补习班》需要学习借鉴的方向。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末路狂花》


开场画面常常与终场画面形成呼应,当然,故事最终都应该回到现在进行时进行讲述。《银河补习班》在结尾的处理上也与《阿甘正传》有着惊人的相似,《阿甘正传》的第三幕回到现实时空的阿甘在长椅上知道了珍妮家就在附近,于是开始找回珍妮,故事就此回到现实时空,并与过去时空的主故事线索汇聚在一起,在过去时空一直追求珍妮不得的阿甘,终于在现实时空里得以延续,并最终得偿所愿,人物也由此改变;《银河补习班》也想要达到这一效果,但却做成了两个故事,没有达到过去与现实时空相互融合的目的。虽然我们看到编剧也尝试着在过去时空中加入父亲陪儿子看航展等情节,试图找到过去和现实时空的联系,但航展的线索由于未能贯穿第二幕,第三幕就难以达到情节融合的效果。应将儿子的航天梦构建的像阿甘喜欢珍妮一样,在第二幕充分展示,才能达到与第三幕充分融合成一个故事的效果。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当幸福来敲门》的开场画面展现了父亲克里斯早上送儿子上学这一事件。影片以旁白作为辅助手段,告诉观众这是一部关于一个黑人父亲克里斯人生的故事,观众于是做好了在整部电影中观看这样一个黑人父亲的“人生故事”的心理预期。在这一事件中,大量展现了行色匆匆的上班族,街头艺人等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而主角克里斯乘坐地铁送儿子上学以及学校糟糕的环境,也充分展现了他也是这些忙碌工作的底层人民中的一员,他的生活并不幸福,亟待改善。这便是影片的情绪,基调和风格。观众希望看到克里斯人生的改变。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开场画面的功能一旦完成,就要立刻转换事件,故事才得以往前推进,不应该将多余事件及节拍点功能与之混淆!

2.主题呈现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规则:在结构扎实的剧本中,前5分钟里就会有人(配角)提出问题或做出陈述(通常针对主角),而这些正是主角缺乏的。那个人(配角)跟人生自然的,本能的,原始的一面有较多联系,他会与影片中的主人公交谈(这个人物会说“骄傲会导致挫折”,“家庭比金钱更重要”之类的话),主人公并不知道谈话内容对他在影片中的角色延续极为关键,而这个问题或陈述就是影片的主题。编剧将在这个位置第一次有机会提出问题或做陈述,暗示电影主题。
分析:电影中的“主题呈现”一般出现在影片的5分钟左右,一般由主角与一个配角的不经意的对话带出来,虽然不是每部电影都能在此处设计出准确且精妙的“主题呈现”,但一旦在此处对主题有所交代,一定能让观众在一开始就了解电影想讲的内容是什么,这是让观众了解你的故事的有效手段。比如《角斗士》的开场,一个副官向主角发表了他对野蛮人的评价:“做人要认命”,影片的主题正是“力量与荣誉”以及永不放弃,副官的话在不经意中准确地阐明了电影的主题。
《银河补习班》中该节拍点缺失。注意:影片的主角是马皓文,主题呈现不应由马飞或马皓文说出来,而是需要设计一个跟人生自然的,本能的,原始的一面有较多联系的人与主人公马皓文交谈。此时马皓文并不知道谈话内容对他在影片中的角色延续极为关键。这是设计该节拍点的关键所在。编剧也因此失去了第一次提出问题或做出陈述,暗示电影主题的机会。
《当幸福来敲门》的主题呈现出现在影片的4—5分钟之间,一般情况在此处会有人(配角)提出问题或做出陈述(通常针对主角),而这些正是主角缺乏的。该片此处克里斯送儿子读幼儿园,出来的时候看见墙上的英文将“幸福”拼成了“辛苦”,克里斯提出不满。看似是克里斯主动跟这个不懂英文的配角进行“幸福”还是“辛苦”的谈话,实质上却是一个跟人生自然的,本能的,原始的一面有较多联系的“墙”(配角)提出来的,克里斯只是对这个已经提出的问题作出回应,这是对主题呈现的灵活运用,十分高级!编剧将在这个位置第一次有机会提出问题或做陈述,暗示电影主题。这部电影的主题即——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幸福。克里斯此时并不知道谈话内容对他在影片中的角色延续极为关键,而这个关于“幸福”和“辛苦”的问题陈述就是影片的主题。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阿甘正传》中,妈妈告诉阿甘:“你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你并没有什么不一样。”这既是该影片选择的类型——“愚者成功”的基本议题: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又契合了该影片的主题——只要坚持、执著地做一件事,那你终将成功,获得人生的幸福。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3.铺垫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规则:通过呈现一小段主人公日常生活,建立主角的短期目标,揭示主角不公平伤害和潜在危险。我们把主人公在开场面对的状况称之为“停滞等于死亡”的时刻,意思是主人公对自己的现状不满(也可能自己没意识到),如果主角不试图改变(停滞在这一时刻)这一现状还不如去死。这就意味着,任何电影的开场画面都要展现一个身处困境的主角,不能出现“三无”主角,即:无缺点或缺失;无困境;无欲望。
电影的前10分钟,要完成三件事情:
1.主角是谁:必须紧紧围绕着主角的三维立体生活展开,即建立主角3P生活——职业生活(工作),个人生活(家庭及朋友)及私生活(独处),是告诉观众谁是主角并了解主角的好时候,也要为后面做好铺垫。主角要出现在正常生活(规律生活)中,平淡如水,但危机就隐藏在背后,所以生活在被转变前要描述好平静。
2.戏剧前提是什么:故事是关于什么的?告诉观众世界是什么样的。
3.戏剧情境是什么:围绕故事(世界)的戏剧性的状况是怎样的。
故事的引发事件出现;设定故事的赏金,赌注和故事目标;首次展现过往创伤给主人公的痛楚。必须向观众显示什么是英雄缺少的东西,这些主角缺少的东西将会在剧本中爆炸,打开主角的头,并治愈他。同时,我们也要给观众“喜欢”主角的理由。人物不一定非要可爱,但要将人物置于冲突中,人物的动作要充满特点,可信。开场往往与终场相反(相呼应)以凸显主题(故事都是关于改变的)。
分析:铺垫部分首先要建立主角三维立体生活(即3p生活)。

《银河补习班》的铺垫部分包含在了开场画面之中,具体分析见“开场画面”节拍点。

《阿甘正传》通过阿甘的自述回到了过去时空,即故事的主时空(注意时间,开场画面很好的控制在了3分钟以内)。从节拍点来看,影片进入了塑造人物三维立体生活(3P)的铺垫这一节拍点。该节拍点将通过表现主角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和私生活三个维度的三件事情,让观众清晰全面的了解阿甘。

影片首先构建了阿甘的职业生活:妈妈带阿甘去学校,学校拒绝智力测试75(不合格)的阿甘读书,母亲为了让阿甘读书与校长发生了关系;第二件事则是展现阿甘个人生活的与家庭相关的事情:母亲靠出租房子维持生活,阿甘的舞蹈启发了一名喜欢音乐的租客跳舞(猫王);影片的第三件事是阿甘个人生活中的朋友的塑造。阿甘在校车上认识了珍妮,两人成为了形影不离的最好的朋友。阿甘从小是一个被人忽视的愚者,他是一个急需改变的人,这正是他的“停滞等于死亡”的时刻。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影片用了三件事情呈现了一小段主人公阿甘的日常生活,因为他是“愚者成功”的类型,这类人物(愚者)可以在故事开始时没有目标,阿甘就是这样一个没有目标的愚者。而阿甘75的智商和不健全的脚,则揭示了他不公平伤害和潜在危险。学校不愿意接受他,则展现了过往创伤给阿甘带来的痛楚。但阿甘积极乐观的生活,也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小女孩珍妮,观众得以爱上这个“傻傻”的男孩。影片在铺垫部分没有构建“引发事件”,因此未能在此处设定故事的赏金,赌注和目标,这一功能被挪至“催化剂”部分体现。注意:“引发事件”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开场画面或铺垫部分出现,由于该片属于“愚者成功”的类型,构建了一个没有目标的“愚者”,引发事件才不得不滞后,但为了更快的驱动故事,一般情况下,谨慎处理“引发事件”的滞后问题,尽量使这一功能在开场画面或铺垫部分奏效,让故事在10分钟内得以运转起来。
《当幸福来敲门》铺垫部分紧紧围绕构建人物3P设计情节,首先从职业生活开始塑造,克里斯是一名医疗器械(骨密度仪)推销员,他以此为生,但克里斯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推销出一台机器了。紧接着塑造了克里斯的家庭生活:已婚,和妻子育有一个孩子,但两人都要辛苦工作,加班加点来养家,可是依然无法支付昂贵的税费,两人因为生活的压力和金钱时常争吵。夜晚克里斯独处的时候,熟练的玩着魔方,他有着惊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塑造将为后续故事提供人物的合理性,这即为对克里斯独处时的私生活塑造,也塑造了克里斯作为“艺术家”的人物原型的特征——他可以几个小时一直玩一个简单的玩具。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为了全面交代克里斯的家庭生活,也详细塑造了克里斯妻子的职业。编剧将妻子职业的塑造放在克里斯职业生活的塑造之中完成,确保了铺垫部分不是琐碎事件的堆砌,而是集中在主角三维生活的三件事情之中进行展现,具体设计方法为:克里斯在工作时间来找妻子,要求妻子接孩子,两人产生冲突,不欢而散后,克里斯继续工作。这样就把妻子职业的塑造放进主角克里斯的职业生活之中了。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影片铺垫部分呈现了一小段主人公克里斯的日常生活,快速构建起克里斯职业,个人(家庭)及私生活的三维立体生活,通过三个事件让我们清晰全面的了解克里斯的现状,并建立了克里斯的短期目标——挣钱养家,解决家庭的经济困境。克里斯能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呢?这是故事的赌注、赏金和目标。主人公克里斯与妻子每天勤奋的工作,加班加点,却依然生活窘困,揭示了克里斯不公平伤害和潜在危险,但他的努力和对家庭的责任,能够让观众喜欢和同情他。而在克里斯玩魔方的私生活事件中,电视新闻画面出现社会的全面经济评估报告内容,介绍了政府出现800亿赤字,构建了克里斯生活在国家经济萧条时期的规定情境,这是影片的引发事件,糟糕的社会状况,使得克里斯需要更加辛苦的工作才能养家糊口,这也是克里斯的“停滞等于死亡”的时刻。影片至此完成了这一节拍点的所有功能要求。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4.催化剂(面临历险召唤)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规则:影片中出现的第一次“剧烈打击”。催化时刻,粉碎主人公原来平静的世界,打破主人公所有生活的平衡。“新机会”被揭示,这个新机会有一个清晰,可定义的目的,而主角要实现这个目的。暗示主角某个内在问题,使用他这个原型的一些缺点——诸如贪婪,嫉妒之类,但主角不会马上改变。节奏加快,陷阱就位。催化剂一般情况下是一件事情(也可能是两件事),其设置既可以使人物向好也可以使人物向坏。人物激发出一个自觉的欲望和一个不自觉的欲望,两者应该相互矛盾。催化剂在观众大脑中提出了戏剧性的大问题并在观众大脑中投射出必备场景的影像。
分析:催化剂的设计有四种方式,分别是“随机型”和“有因型”。“随机型”包括天降鸿福型和天降横祸型;“有因型”包括由主角作出决定导致和由一个力量足以颠覆主人公的人作出决定导致。
《银河补习班》做出了两个催化剂。在故事的主时空(过去时空)中的催化剂事件应该是东沛大桥倒塌事件。这一事件属于“天降横祸”型,桥塌事件粉碎了马皓文原来平静的世界,打破了他所有生活的平衡。但这一具有催化剂效果的事件和铺垫部分塑造人物3P的事件混淆在一起。这一事件如果作为催化剂,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催化剂应该能揭示主角马皓文的“新机会”,这个新机会有一个清晰,可定义的目的。而这一事件直接导致的马皓文的“新机会”应该是证明自己的清白,并不能直接揭示影片的核心事件——帮助儿子进入年级前十。人物的核心需求,通过绕了无数个弯才回到儿子教育的事件上来,该催化剂未能达到直接揭示主角“新机会”的效果。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而影片在8—14分钟,又在现实时空设计了另一个催化剂,即将返航的飞船隔热瓦受损,与地球失去联系,马飞面临回不了地球的处境。影片中两个时空的故事均出现了催化剂,互相干扰。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修改方案:现实时空飞船受损这一情节应作为开场画面在影片的前3分钟交代完毕,只要能在这一事件中表达出这是一部关于父子之间的故事,或像电影《阿甘正传》和《末路狂花》一样,找到一个更深刻但又具象的,具有隐喻性的视觉载体进行戏剧前提展现(必须符合观众的生活经验和视听感知经验),则会大大增强故事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阿甘正传》的催化剂属于随机型中的“天降鸿福型”,阿甘在被坏小孩追打的过程中,挣脱了脚撑的束缚,他飞速地奔跑起来。这一事件粉碎了阿甘原来平静的世界,打破了阿甘所有生活的平衡。“新机会”被揭示,这个新机会有一个清晰,可定义的目的,他可以追求自由了——跑着去任何他想去的地方,于是阿甘在整个小镇奔跑。铺垫部分的“引发事件”功能得以体现,故事由此运转起来,故事的赏金,赌注和目标得以建立——双腿解除束缚的阿甘会怎样追求自己的自由呢?人物自觉的需求(想要)就是追求自由(幸福),而不自觉的需求(需要)是必须学会抵抗社会陈腐不变的无知——腐化和堕落后才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人生的幸福,从而证明“人人都有存在的价值”这一主题。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这一催化剂在观众大脑中提出了戏剧性的大问题以及在观众大脑中投射出必备场景的影像是什么呢?“傻子”阿甘能够得到他想要的自由和幸福吗?故事显然也是按照这个观众大脑中能够想象的方向发展的。影片的催化剂达到了全部的功能性要求,与后续情节发展相吻合,也与观众的想象相匹配。

《当幸福来敲门》的催化剂设计采用了“有因型”的由主角作出决定导致。克里斯看到金融大街上人人都带着笑脸,开着豪车,他询问其中一人的职业,被告知是股票经纪人,那人告诉克里斯,不需要高学历,只需要精通数字,并且会为人处事就可以,这一答案彻底击碎了克里斯平静的生活。“新机会”被揭示,克里斯认识到自己迫切想要得到的幸福就在眼前。这个新机会有个清晰可定义的目的——他要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此时,他擅长玩魔方的特点支撑了我们的主角完成这一目标的可能性,他是一个逻辑思维强,对数字敏感的人。人物自觉的需求(想要)就是成为股票经纪人,而不自觉的需求(需要)是他需要相信“艰辛的付出一定能获得最后的幸福”(需要相信《独立宣言》)。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这一催化剂在观众大脑中提出了戏剧性的大问题是克里斯能够得到股票经纪人的职位,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吗?而该催化剂在观众大脑中投射出必备场景的影像是什么呢?克里斯要如何通过卖掉骨密度仪来维持生活,然后通过实习,在竞争激烈的考核中脱颖而出,成为股票经纪人呢?故事正是按照这个观众大脑中能够想象的方向发展。因此影片的催化剂达到了全部的功能性要求,与后续情节发展相吻合,也与观众的想象相匹配。
5.争执(辩论)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规则:1.新人物和关系发展,拴链人物——对手,导师,爱恋对象或伙伴出现(若之前未出现)。所有主要的配角在这一阶段都应该登场,不管主角有没有遇到他们。
2.揭示“渴望”——主人公对他要走上的道路产生怀疑,做出一件承认挑战和一件否认挑战的事情。
分析:《银河补习班》铺垫及催化剂部分,并没有集中塑造一个关于父子,关于教育的故事,但编剧似乎自觉完成了叙述,因此在争辩部分,便沿着父子和教育的主线方向进行情节设计。如果我们假设这部电影的铺垫和催化剂设计准确的集中在关于父子的教育这一戏剧前提下,那么争辩这一节拍点其实基本达到了功能的要求,是电影中在功能点及时间的控制上都较为准确的节拍点。
首先,影片设计了一个马皓文在狱中,母亲带着儿子探监的情节,这正是主角马皓文的“否认挑战”的情节,挑战是什么?是对儿子的教育。他爱儿子,希望更好地教育儿子,但身在监狱中的他却无力照顾,不得不编个谎言与儿子分离,这是一个与挑战相反的情节,即为主角的“否认情节”;紧接着,编剧完成了该节拍点的第二个功能要求,即构建其他的功能性角色,拴链人物——对手,导师,爱恋对象或伙伴出现(若之前未出现)——儿子从此被坏孩子欺负的遭遇,母亲改嫁后搬离原来的家,这些则是对情感线人物——儿子马飞的人物塑造。而马皓文“承认挑战”的情节一定是找儿子,给儿子教育,随后的情节也准确的匹配了这一功能要求:马皓文出狱,他开始寻找儿子,最终得知已变得调皮捣蛋的儿子即将被学校开除,马皓文试图说服闫主任失败,这是主人公充分展示“承认挑战”的行为动作。至此,影片完成了争辩过程的全部功能要求,并能够同时塑造影片的规定情境,是一个设计较为完备的节拍点。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阿甘正传》的争辩这一节拍点,首先展现了阿甘“爱的兴趣”——珍妮的家庭情况,进一步塑造和拴连了两人的关系。珍妮母亲早逝,父亲酗酒,后跟随祖母居住,与阿甘从小一起长大。中学时代,阿甘为了躲避坏孩子而跑进了一所学校的橄榄球场,就这样“跑进”了大学。随后的事件,则用来展现和揭示阿甘的“渴望”,阿甘摆脱了脚撑的束缚,他可以自由的跑到任何地方,阿甘对此依然存在怀疑和摇摆,于是接下来的两个事件就是用来展现阿甘的这种怀疑。阿甘没有勇气面对脱去衣服的珍妮,正视自己的情感,这是他“否认挑战”的事件,但阿甘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则是他“承认挑战”的事件。阿甘能够获得想要的自由和幸福吗?影片此处做出了准确的“争辩”情节来展现阿甘的内心。至此,“争辩”部分的功能全部达成。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在《当幸福来敲门》中,争辩部分首先从展现和揭示克里斯的“渴望”开始设计,克里斯在家中告知妻子自己要面试股票经纪人的想法,妻子认为他是异想天开,两人因家庭经济困境再次争吵,这是克里斯“否认挑战”的事件设计。

注意,否认挑战的事件设计技巧,既可以像《阿甘正传》一样,主角自己作出否认的行为,也可以像《当幸福来敲门》一样,主角本身十分坚定,但身边的人对其作出否认的行为。(影片《绿皮书》同样采用第二种设计方法:粗俗暴力的白人——托尼,为了养家糊口,决定为世界上优秀的黑人爵士钢琴家唐开车。这是他“承认挑战”的情节,于是在争辩部分,我们看到的“否认挑战”的事件是——晚上妻子在床上告诉托尼,你一定完不成任务,以此对托尼作出“否认挑战”的情节设计。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接下来的情节则为克里斯“承认挑战”的情节设计,克里斯提着骨密度仪前来面试股票经纪人,至此,与“争辩”相关的“承认”和“否认”挑战设计完毕。
紧接着情节进入该节拍点的第三个功能要求,即构建其他的功能性角色,拴链人物——对手,导师,爱恋对象或伙伴出现(若之前未出现)。我们看到了一家人早上起床,克里斯带着儿子去幼儿园,得知幼儿园的老师只会让孩子们看电视,克里斯与老师争执的情节。父子关系是影片的B故事,也是影片的情感线索,因此塑造和拴连好这对父子关系,也是争辩部分重要的功能性要求,父亲为儿子的教育而争取,但苦于囊中羞涩的尴尬局面,让观众看到了克里斯对儿子的爱。克里斯送完孩子,来到公司交完申请表,之后继续推销骨密度仪,这时看到拿走扫描仪的流浪歌手,并追回了扫描仪,在这段追回仪器的情节中,编剧将克里斯压上所有积蓄买回大量扫描仪,导致生活困顿的前史进行了交代,人物困境和规定情境更为清晰的展示出来,回到家中给儿子过了个简陋的生日后,夫妻又因为经济困境大吵一架,克里斯的人物困境和故事的戏剧情境被充分展示出来,编剧做到了将这些复杂的人物塑造及规定情境塑造,集中在送儿子上学的这一天之中,保证了事件设计的集中性,并没有让事件碎片化。(这是编剧在进行情节设计时应该注意的经验)
6.情节点1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规则:主角被迫接受了“新机会”。主角经历的事件使他不得不确定一个目标,影片的主题世界扔到脑后,准备进入到第二幕中颠倒的“反主题”世界。(主角不能被引诱,欺骗,漂移到第二幕。英雄必须自己做决定。英雄无论如何,积极主动。)此处主角也可以不建立需求,但依然要被抛入颠倒的“反主题”世界,需求则应该在中点处建立。
分析:《银河补习班》的情节点1处,马皓文与闫主任立下赌约,只要马飞考到年级前十就不开除他。这一设计构建了主角的戏剧性需求,主角也是积极主动的在建立需求,但仍然有两个问题可以修改:1.主角马皓文积极主动的过头了,他并不需要盲目自信的增加目标的难度,如果想要提高难度,可让闫主任提高目标难度;2.应该与下一场老孟和前妻因公事离开去广州的情节进行合并,增加情节点1的功能及信息量,也使得结构更加集中。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阿甘正传》的情节点1非常短,即阿甘毕业,这个情节点1并没有建立阿甘的戏剧性需求,但阿甘被迫进入社会,跌入颠倒的世界——积极进取的阿甘如何面对腐化堕落的社会?该影片的类型是愚者成功——社会傻瓜,一个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傻瓜”被迫面对“社会”这个“伟业”,他能够战胜“社会”吗?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当幸福来敲门》的情节点1是克里斯在一个月前递交实习申请表后一直未得到消息,他主动找到高管托斯特尔先生,想尽办法与他共坐一辆出租,并在车上展示自己的才能,最终克里斯熟练玩转魔方的特长给托斯特尔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主角克里斯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之下,不得不积极主动地通过行动建立获得股票经纪人的需求。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第二幕 对抗

7.B故事——人物成长第一步,表达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规则:多数剧本中的B故事是“爱情故事”,同时B故事也是承载电影主题的故事。B故事起点跟助推火箭一样,有助于使原本非常显眼的A故事衔接幕更加平滑,仔细想想。你已设置了A故事,并使其发展开来,现在我们要突然跳到第二幕进入全新的世界,B故事说:“足够了,现在来谈谈别的事情吧!”这就是为什么切换镜头通常与A故事相符的原因…但两者范围是不同的。
B故事给了我们喘口气的时间,你必须有B故事,B故事不仅提供了爱情故事及公开展示电影主题的地方,而且给了编剧至关重要的A故事的“切换镜头”。在这里,主人公绞尽脑汁寻觅良策,独立应对或与他人合作,而往往主人公会在此阶段与这个”帮助”到主角学到人生经验的爱人、精神导师或者一个团体共同应对接下来的困境。
分析:《银河补习班》此处,马飞不愿理马皓文,马皓文为了追他差点被车撞,两人因多年未见产生的隔阂最终解开。故事进入第二幕后,首先设计了父子之间的B故事情节,这是一个准确的情节设计。但由于编剧对该节拍点的功能认知不够,因此该情节的内容仅仅停留在父子和好的外部事件交代上。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注意,B故事同样需要承载电影主题,因此父子两人的对话,行为都应该与影片的道德前提以及A故事的主题相统一。该节拍点应该增加父子俩和好的行为事件之中对主题的呈现与展示。例如《疯狂动物城》的B故事是兔子找到狐狸,并要求狐狸帮助自己查案,遭到狐狸的拒绝,此时兔子利用录音笔抓住狐狸的把柄,迫使狐狸不得不与兔子一起查案。这一行为正是对影片的主题“偏见”的展示和表达。兔子如果不是对狐狸存在偏见,认为狐狸都是狡猾的,他又怎么会提前准备好录音笔,揪出狐狸的辫子呢?因此,B故事的设计,不能够紧紧停留在渲染马皓文和儿子的父子情感上,而是要深入到影片所要表达的道德前提层面进行动作,台词的设计,才能使影片的表达更统一且更明晰。
《阿甘正传》和《当幸福来敲门》此处均没有B故事的节拍点情节设计。
8.游戏时间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规则:1. 新人物出场,大场面和激动人心的时刻,推高紧张度和提升节奏或故 事力量的行动迸发或情感强烈的时刻出现,出现“B故事+展示对手力量”的情节设计。
2.主角开始朝着新的目的作出努力——通过他旧有的道德方式(道德缺陷)。
3.主角遇到第一个大障碍,并且跨过去。
分析:《银河补习班》的游戏时间,基本做到了“B故事+展示对手力量”的情节设计要求。但是部分情节较为琐碎,散乱,可作修改。马皓文没有经济来源,带着儿子找工作,四处碰壁,这是“对手力量”的展示;晚上,父子俩无家可归,父子对话形成“B故事”;第二天马皓文通过帮忙找到炸点,获得了一份工作,“对手力量”似乎被解决了,这个被解决的情节设计过早,并且与后面马皓文卖血,打工的情节产生前后矛盾,他不是已经找到这份不错的工作了吗?后面怎么又去卖血了呢?应在此处继续加大马皓文的困境,将“找到炸点,获得工作”的情节挪至“游戏时间”的最后,用来承担“跨过一个大障碍”这一功能。接下来,马皓文在徒弟的帮助下,回到家中,与儿子形成第二个“B故事”情节,马皓文开始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影响儿子,马飞也开始学习。随后一段碎片式的时间压缩事件(我们常常使用这种方式过渡时间,但叙事意义不足),我们在这一阶段,应着力在事件的构成和展现上,不宜大量组接情绪性段落展现时间过渡。
下一个具有叙事意义的“展现对手力量”情节是马皓文和儿子回家,妻子在家等候,与马皓文争吵后离去。这一设计起到了“对手力量”对主角需求的阻碍,但接下来马皓文卖血卖表,做各种脏活累活,最终为儿子买了一台电脑的情节则既起不到“展示对手力量”的效果,又不符合“B故事”功能要求,且在情节上传递出一种并没有说服力的教育方式,建议删除,避免歧义和误导。另外,闫主任对小高老师发出警告并决定以后监督教学的情节也不具备“游戏时间”的功能要求,建议删除,如要塑造班主任这一人物形象,必须合并至“展示对手力量”的情节之中来进行塑造。该节拍点,除了存在一些没有功能性和一些碎片化且情绪化的场景之外,总体还是能够完成“游戏时间”的“B故事+展示对手力量”的节拍点功能要求,如把成功获得工作移至与妻子吵架之后,并由此获得不菲收入,给儿子买了一台电脑,则既保留了原剧本的情节内容,又符合了节拍点的功能要求,情节也更加合理。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9.中点——受挫和鼓励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规则:1.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障碍突然出现,主人公受挫、倍受打击。
2.一部电影的分水岭,A/B故事交织,电影重新回到主题。行动迸发中的能量,让事件骤然激烈,倒计时出现,主人公开始面临压力。
分析:《银河补习班》的中点略为滞后,是因为“游戏时间”部分的一些不具备功能性的情节影响,如若删除这些不具有功能性的情节,中点在时间上则更加准确。影片中点的A故事事件为考试当天,马皓文在送儿子上学的路上遇到坏孩子,马皓文抵挡坏孩子,儿子才顺利赶到学校,不想却被闫主任刁难,摔坏了他的飞机,并处分了班主任。这个作用在A故事上的中点视觉高潮事件,并没有完全围绕在主角马皓文身上,而是分散在了马皓文,马飞和女班主任三个人身上;中点的B故事事件为儿子回到家中,告诉父亲想要放弃,紧接着父子俩被邻居发现,马皓文赶走邻居,并说出“不认输” 。这一B故事事件,达到了重回主题以及一定的“骤然紧张”的效果(不够充分),但由于B故事没有完全集中在父子之间,又分散了B故事“重回主题”的效果。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修改建议:将中点的B故事设计成两件事:儿子回家时就被邻居发现,这样在情节逻辑上更为合理。将马皓文与邻居间的冲突前置,放在父子间的B故事之前,用来制造“骤然紧张”和引导主题表达的作用,马皓文将邻居赶走后,进入父子之间的“B故事”,此时儿子告诉父亲想要放弃,父亲告诉儿子“不认输”。这样的处理无论是叙事的合理性,人物心理的变化和思想情感的表达都更为合理,剧作功能也能够得以完整保留。
需要注意的是,中点一般由两件事情构成——A故事和B故事事件。故事到这,观众应能够预感到冲突升级,故事重回主题,情节将变得骤然紧张。但一部分电影,中点由于无法通过A/B故事做到“骤然紧张”的效果,也会尝试设计第三件事情以达到功能要求,但第三个事件往往会放在A/B故事之间,共同形成中点,因为如果放在A故事之前,会容易误解为“游戏时间”的情节,放在B故事之后,会较容易误解为“坏蛋逼近”的情节。例如:电影《神奇女侠》的中点设计,A故事女侠在大战中拯救村庄,B故事女侠与男友拥吻,这两个事件均为积极正面的事件,如果不增加一个“骤然紧张”的事件,观众又如何继续往下看呢?于是在这两个事件之间,增加了女侠与男友一起打电话到伦敦的情节。透过电话中谈论的目标和危险,让观众开始期待剧情的延续。
随后的情节是第二天早上,马飞给爸爸写了一张纸条,告诉爸爸自己要像他一样,永不认输。这一情节看似在阐明主题,但实则既不能承担中点的功能,也无法承担下一个节拍点“坏蛋逼近”的功能。中点又被称作“恩宠时刻”,意思是在此处,主角受到了道德前提的照耀,有所领悟,但还不会立刻改变。马飞过早表态,使得人物弧过早闭合,减弱了人物成长的过程。
参看《疯狂动物城》的中点B故事,狐狸和兔子在缆车上的对话,再次将主题拉回“偏见”,兔子似有领悟,但兔子此刻绝不会告诉狐狸:“我不会再对别人有偏见了”。事实上,在后面的情节中,兔子在新闻发布会上,依然用偏见的态度评价着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人物还需要经历第三幕,才会在高潮处真正得以改变,因此马飞并不应该在此处说出“我要像爸爸一样不认输”,这样会对人物的成长起到干扰作用。
修改建议:直接删除,用之后马飞在洪水中自救的动作来呼应爸爸在中点处的“永不放弃”,这是更为电影化的处理方式。电影需要省略,并通过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通过调动观众的视听感知经验移情于观众,口号式的承诺不能产生人物变化的直观感受(语言是最苍白的,动作即人物)。
《阿甘正传》中点的A故事是和平集会上阿甘发言,因为话筒被拔,阿甘成功的避开了政治责任,又得以遇见珍妮,但珍妮与政治上的反对党成员在一起,则是对阿甘来说的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障碍,阿甘受挫,倍受打击;B故事则是阿甘与珍妮两人匆匆独处后又匆匆分手,阿甘再次失去了近在咫尺的珍妮(自由与幸福)。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当幸福来敲门》中点的A故事是妻子要离开克里斯去纽约工作,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障碍,克里斯受挫、倍受打击,人物接下来的生活更加艰辛,故事由此骤然紧张。克里斯争取留下孩子,并告知妻子自己已经被公司录取为实习生,中点再次明确主角克里斯的需求。B故事中,克里斯被迫带着儿子来到简陋的汽车旅馆居住,并一起打篮球。父子在此进行了交谈,克里斯告诉儿子: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电影重新回到主题。A/B故事交织。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10.坏蛋逼近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规则:主人公接近“虎穴”或权力中心,冲突愈发激烈,风险和紧迫性都猛烈飙升。面临外部真正的坏家伙开始捣乱,内部团队也可能出现问题。内部外部邪恶逐渐收紧,主角面临队伍瓦解。主角以全新的行为方式,朝着目标作出坚实的努力,但主角的行动过程仍然受到阻挠。
分析:坏蛋逼近节拍点既可以是坏蛋主动靠近主角,也可以是主角主动靠近坏蛋。并且主角面临着外部压力逼近以及内部团队“瓦解”双重压力(冲突升级)。
《银河补习班》的“坏蛋逼近”,做到了该节拍点的基本要求,将情节在“外部敌人逼近”和“内部团队瓦解”中进行穿插。影片的“外部敌人逼近”选择了闫主任继续阻挠父子看航展(带儿子逃学看航展的教育方式就对吗?值得商榷!)以及洪水让儿子陷入危险来构成的。注意,影片的对手是儿子,闫主任,洪水和考试因为都在阻碍儿子(即阻碍父亲),所以均可以视为对手代理人,他们均对马皓文产生了对抗和阻碍。但这些“外部敌人逼近”一部分还停留在外部冲突层面,与中点之前的事件在冲突程度上并未递进,中点之后,冲突要从外部冲突进入人物的内心冲突,因此除了要找到准确的对手代理人继续阻碍主角的需求外,更要提炼和选择能让故事进入“内心冲突”的事件以递进矛盾,如闫主任阻挠航展一事则还停留在外部冲突层面,不过,洪水中儿子学会自救以及考试这些事件,还是能够深入内心,展示人物的改变,风险和紧迫性都猛烈飙升。但该处还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我们看到的改变并没有作用在主角马皓文身上,而是偏移到了儿子马飞身上。我们的创作中,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就是主角常常只是帮助别人成长,人物的改变常常偏移,主角陷入被动。(谨记,所有电影的改变都是关于主角的!)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再看一下该节拍点的“内部团队瓦解”的事件处理,首先“内部”和“外部”事件的交叉设计是准确清晰的,但内部瓦解事件不能做到功能统一,做成了一会瓦解一会融合。如马皓文拿着申诉材料去相关机构被赶出来,一时心情糟糕的他头一次训斥了马飞,随后马皓文又很轻易的与马飞和好。需要注意的是,“坏蛋逼近”节拍点有两种做法,如果要展现内部真正的瓦解,就要从始至终加强冲突,不要冲突一次又复合了,这样会减弱人物关系的戏剧张力。当然本片更适合像《当幸福来敲门》一样处理,影片的内部团队即克里斯和儿子,在该节拍点中,父子关系逐渐融洽,越来越好,并没有出现字面意义上的“瓦解”,在很多电影中,内部团队瓦解也可以做成内部团队“越来越好”,只要这种“越来越好”能够给主人公提供更大的障碍即可。《当幸福来敲门》中,父子关系越融洽,克里斯就需要更坚定的对抗外部压力,这种融洽增加了主角解决问题的困境,如果不能成功对抗外部困境,融洽的内部团队就会走向瓦解。一部分电影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增强主角的困境。
《当幸福来敲门》的“外部敌人逼近”采用的是坏蛋主动靠近主角。要找到该节拍点的外部敌人逼近情节,首先需要清晰的了解影片中主角的对手是谁?克里斯的对手是非实体——一段悲剧的过往,即克里斯窘迫的底层生活现状。克里斯需要与艰难的生活抗争,因此这一部分编剧用了两个主要事件(即两个对手代理人)来设计对抗主角需求的障碍和阻力,第一个“坏蛋”是由“生活现状”构成的对手代理人,我们在此处看到克里斯为了追回骨密度仪被车撞,最终抢回了骨密度仪却因为损坏而无法卖出去,房东不断催房租,并最终破产,他还要带着自己的孩子;第二个“坏蛋”是由股票经纪公司构成的对手代理人,克里斯为了得到股票经纪人的机会开始实习,但他工作时经常会被叫去给经理跑腿,不被人重视,为了抓住潜在客户不断碰壁。这些“坏蛋”共同象征了克里斯的对手——一段悲剧的过往。克里斯面临外部压力的不断逼近,冲突和紧迫性都猛烈飙升。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阿甘正传》中坏蛋逼近的外部敌人靠近是根据影片“愚者成功”的“社会傻瓜”的类型要求进行设计的,“愚者”阿甘进入了“社会”一无所知,社会中那个人人都在争夺的“伟业”不正是名利和性吗?影片在此处我们看到了象征着“坏蛋逼近”的正是这些名利的诱惑——阿甘获得了国会荣誉勋章,告发了水门事件的窃听者,猫王和约翰·列侬这两位音乐巨星也是通过与他的交往而创作了许多风靡一时的歌曲,他还通过捕虾成了一名亿万富翁。人们往往会因此而迷失自己,而阿甘靠着“傻瓜”的纯真抵御住了所有的诱惑,妈妈的离世更是把阿甘独自推向社会,他再也没有了依靠,那他是怎样来对抗这个“社会”的“伟业”呢?阿甘搅黄丹中尉召妓,他希望丹中尉明白,有些事情是无法改变的,最终成功的帮助残疾的丹中尉重新面对生活;为了纪念死去的布巴,他成立了布巴·甘公司,并把公司的一半股份给了布巴的母亲。纯真让名利在他面前黯然失色,他选择隐居生活,做个园丁。这就是阿甘面对的外部敌人逼近以及所做出的对抗。阿甘时常思念珍妮,而这时的珍妮早已误入歧途,陷入绝望之中。珍妮回到了阿甘身边,看似内部融合了,但实际上阿甘将面临更为绝望的“内部团队瓦解”。得到了再失去,将更加的伤痛和难以释怀。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11.一无所有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规则:1.主人公计划破碎,陷入最黑暗期。
2.死亡的气息,旧世界消亡——人为的失败和我们发现死亡气息的时刻,有人可能在这里死亡。带给主人公整个故事中最大反转,通常消极。
分析:这一节拍点是主角“面临十字路口”的时候,是旧世界,旧人物,老旧思维消亡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主角像是彻底失败,主角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一团糟,伤痕累累,没有希望。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迎接第三幕——新的希望和角色的蜕变。
《银河补习班》中,编剧将儿子落榜的情节设计为一无所有,这的确是主角马皓文计划破碎的展现,但似乎并没有陷入最黑暗期。按照剧情的设计逻辑,马飞考不进前十才符合逻辑,按照目前编剧对马皓文教育方式的设计,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对生活的感受力,但考试并不是只有作文,其他的学科还是需要花时间去背和记忆的,马飞显然并没有时间,那编剧又怎么能想当然的“假装看不见”,甚至把没有进入年级前十仅仅设计在作文零分上呢?这里显然有个大bug,既然我们想要表达新的教育理念,又为什么要设计孩子还要追求在旧的教育理念中争取年级前十呢?这是一个悖论,编剧并未处理好这个问题。所以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并没有多少人会认为马飞能进入年级前十,所以此处也就不会感觉到主角陷入最黑暗期。形成不了主人公马皓文在整个故事中最大的消极的反转。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阿甘正传》中的“一无所有”节拍点,珍妮离开了阿甘,这种得而复失的痛苦,让主人公的计划破碎,阿甘陷入最黑暗期,这是整个故事中最大的消极的反转。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当幸福来敲门》里克里斯带着儿子回到家,发现东西已经被房东清理出来,他们无家可归。这是克里斯在整个故事中最大的反转。主人公追求幸福的计划破碎,甚至破产,看上去一切都失败了。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12.灵魂黑夜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规则:黎明前的黑暗,深陷深渊,主人公面临无路可退的临界点,主角失去了所有的希望,揭露内心真正自我。
分析:主人公在此刻要失去所有的希望。此处是揭露主角内心真正自我的地方,“心理分析”的情节在此出现。
《银河补习班》的“灵魂黑夜”,并没有把无路可退的临界点做在主角马皓文身上,而是偏移至了闫主任身上,并且揭露了闫主任内心真正的自我。主角显得被动而缺少挖掘。此处的主角并没有太多的内心痛苦和挣扎,反而用口号式的方式大谈教育改革,苍白无力,也许只有那几句台词能够激起一点共鸣,而主角的行为却不能代表某种希望和未来,因为主角只是在“说教”。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阿甘正传》中的“灵魂黑夜”,是通过阿甘横越美国的跑步进行展现的,他失去了珍妮,于是想用跑步来缓解内心的失落和伤痛,却不想又一次成了名人,很多人受到鼓舞,纷纷跟随阿甘跑步。这是阿甘黎明前的黑暗,阿甘深陷深渊,他即便跑遍全美,也无法再找回珍妮,阿甘面临无路可退的临界点,失去了所有的希望,而透过跑步则能够揭露阿甘内心真正自我,那个“傻气”不改的愚者。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灵魂黑夜”,克里斯带着儿子到地铁站过夜,他不禁落下眼泪,他感受着生活的残酷,看到了自己的无力,克里斯面临无路可退的临界点,失去了所有的希望——破产+无家可归+身边还有一个孩子,这是克里斯黎明前的黑暗,他深陷深渊。但即便如此,克里斯还和儿子玩时光穿越,他没有忘记对幸福的追寻,这个打动人心的处理,揭露了克里斯内心真正的自我,也让观众为之动容。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13.情节点2(黎明时刻)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规则:主人公受到关键启发,出现解决方案。由于萌发了新主意,新灵感,迫使主角只能以新的行为方式来追逐自己的主要目标,主人公选择战斗,再也没有回头路。
分析:《银河补习班》情节点2将事件设计在即将高考的马飞拒绝闫主任的请求,决定当飞行员的需求上。一般情况下,需求应该沿着主角进行设计,但有一种特殊情况,如果电影的类型选择的是“伙伴之情”,那么就有可能将情节点2的需求放在伙伴上,比如电影《绿皮书》就将情节点2的需求做在了黑人钢琴家唐身上。《银河补习班》的类型较为适合设计成“伙伴之情”类型,并且电影第三幕也的确是按照这个方向进行设计的,基本把需求,困境和行动都设计在了马飞身上。这个需求的建立存在一个问题,即做飞行员和想成为宇航员之间的关系。现在的情节点2是马飞想要成为飞行员,第三幕则是展现他作为宇航员,如果我们将他的梦想定位在宇航员,是否会更加能一以贯之呢?不要让需求在后面产生岔路和绕弯,要一击即中。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阿甘正传》的情节点2出现在阿甘收到一份珍妮的来信,这封信使得阿甘受到关键启发,出现解决方案,他决定找珍妮。贯穿第三幕的需求,和珍妮在一起的人物目标得以建立,阿甘选择追回珍妮,这一次再也没有回头路,他一定要和珍妮在一起。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当幸福来敲门》情节点2的需求统一在情节点1需求之下。情节点1主角克里斯建立努力拼搏成为股票经纪人,获得幸福的需求,情节点2建立的需求依然是要努力成为股票经纪人,他在电梯里说出自己的需求,故事进入第三幕。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第三幕 结局
14.危机(重整旗鼓)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规则:修复关系,展现成长完毕的新自我,为后来的必需场景理清思路和重整旗鼓。
分析:《银河补习班》中马飞招飞录取的确是执行计划的一部分,但紧接着马皓文无意间得知了东沛大桥坍塌的真相竟是自己徒弟的所作所为一事,并不适合放在这一节拍点,这一情节应该挪至第二幕,与“一无所有”及“灵魂黑夜”的情节进行合并修改,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将“一无所有”和“灵魂黑夜”作用在主角马皓文身上。影片的“高塔意外”的确作用在了儿子马飞身上,马飞成为航天员的候选人,父亲对大桥坍塌事件的申诉,成为马飞当上航天员的绊脚石。这是一个较为有力的节拍点设计,但随后的“深入挖掘”却让人大跌眼镜,父亲马皓文来看他,马飞让父亲放弃翻案。编剧和导演想要表达什么?情节设定到这,应该展现马飞在父亲教育下的改变,难道父亲马皓文说了一大堆教育改革的说教性道理,我们却看到了另一个失败的教育改革的故事?(这是影片情节设计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此处的“深入挖掘”应该展现马飞的改变,而不应该将主角的改变试图通过接下来的“高潮”部分再来处理,为时过晚,人物的突变也会让人觉得突兀。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当幸福来敲门》在执行计划中,克里斯父子俩住在收容所,他每天在公司实习,五点前再赶去格莱德排队获得床位配额。“高塔意外”里,克里斯没能抢到床位配额,父子俩无处可去睡在地铁上。注意,“高塔意外”是再一次的“一无所有”,我们回顾一下,在影片第二幕的“一无所有”这个节拍点,是不是也是父子俩被房东赶出汽车旅馆,无处安顿?这两个节拍点具有着关联性,需要注意。“深入挖掘”是再一次的“灵魂黑夜”,是主角最终到达黎明前的黑暗,主人公失去了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面临无路可退的临界点,克里斯失去了所有的希望,他只能选择卖血。经过深入挖掘,克里斯修好扫描仪并推销出去,他带儿子终于在旅馆住了一晚,并在海边与儿子谈心,父子关系更进一步,揭露克里斯内心真正自我,克里斯成长完毕的新自我也得以展现。对儿子深沉的爱,让克里斯抵抗住压力,顺利签下客户。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阿甘正传》的“执行计划”是阿甘找到珍妮,并得知自己与珍妮有一个儿子。阿甘开始修复与珍妮之间的关系,他不再像以前一样当珍妮脱了衣服,自己却不敢面对,现在的阿甘则敢于承担对珍妮的责任。在“高塔意外”中,再次向珍妮表白,珍妮问他“愿意娶自己吗?”阿甘思考后答应珍妮照顾她。于是故事进入“深入挖掘”——与珍妮的婚礼,其展现了阿甘成长完毕的新自我。影片在该部分的“高塔意外”和“深入挖掘”两个节拍点与第二幕的“一无所有”及“灵魂黑夜”也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一无所有”处,珍妮再次离去,阿甘失去珍妮,而在“高塔意外”和“深入挖掘”处冲突升级,看似得到珍妮的阿甘,却要面临珍妮的绝症,一种不可补救的永远的失去。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15.高潮——必须场景:决战对手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规则:主角与对手一对一对决,反派交代动机及真实身份(如果之前隐藏的话)。主角或成功或失败。人物定型,创造新世界,问题被解决。
分析:《银河补习班》因为没有处理好深入挖掘处马飞改变的心理铺垫,马飞在高潮处的改变自然就显得突兀,但高潮的确展现了主角的改变。而这一节拍点的设计问题在于,如果影片的类型是伙伴之情,最后高潮的处理一定展现的是与伙伴的一对一对决,最终展现这一类型的基本议题——我的生活因你而改变。影片的高潮部分没有完成父子的直接“对决”,节拍点功能不完备。父子人物关系没有有效闭合。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星际穿越》在高潮处的做法:库珀在四维空间与现实时空的女儿“对决”,两人传递量子数据,完成情感的融合。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阿甘正传》的高潮部分,我们看到了阿甘照顾病重的珍妮,这是主角与对手的一对一对决。注意对手不是珍妮,而是悲剧的过往,即阿甘75的智商。影片通过阿甘向珍妮回忆自己一生的经历,让观众们看到了阿甘得到了自由和幸福的生活,他战胜了自己悲剧的过往,也获得了珍妮的爱,A故事得以闭合,新世界得以创造,问题得以解决。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当幸福来敲门》中,克里斯的对手是一段悲剧的过往——底层窘迫的生活境遇,在高潮这个节拍点处,克里斯顺利通过实习测试,克里斯在与对手一对一对决中,战胜了自己悲剧的过往,成为股票经纪人,开始了自己幸福的生活。由此故事完成了A故事——即克里斯追求幸福的人生故事。A故事闭合,新世界得以创造,问题得以解决。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16.结局(尾声)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规则:两个世界的“综合”,从过去和此次经历,主人公找到了第三条路。将松散的结局绑定在一起,并且找到一个方法来形象的表达主题(如果必要的话,可以通过某句精炼的台词,这里就是告诉所有观众电影真实意图的地方)。主人公的新生活,与之前的状态形成对比,也要交代配角成长的结果。
分析:《银河补习班》结局部分,马飞成功回到地球,故事结局得到交代,编剧立刻完成了父子间的B故事闭合,马皓文的东沛大桥垮塌案也通过字幕进行说明,松散的结局全部得以交代完毕。但这个结局和终场画面,还需要再次提及主题,编剧放弃了最后一次提及主题,告诉所有观众电影真实意图的机会。另外,影片最后,主角马皓文成长完毕的新自我展现的似乎不够明确。根据人物原型分析,影片中马皓文的人物原型是男救世主,这个原型的性格不一定改变,相反,通过经历那些令人害怕的事,他会变得更加强大。因此马皓文最终没有明确的人物变化,符合其人物原型特征。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几点修改建议:1.如果影片采用“伙伴之情”的类型进行设计,最后的画面应该停留在父子两人的画面上,以展现类型及主题的要求;2.字幕:“献给父亲,送给孩子”可以删掉,观众如果通过移情和心理补偿,自己感受到这些,会不会更好呢?
《阿甘正传》的结局首先闭合了阿甘与珍妮的B故事,阿甘在珍妮坟前,告诉珍妮自己与儿子的生活,并告知对她的思念,B故事得以闭合。终场画面再次回到象征命运的羽毛上,编剧正是通过羽毛这一形象再次表达主题。主人公阿甘与电影开始相比,获得了新生活,也有了生命的延续,与之前的状态形成对比。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当幸福来敲门》的结局是成为股票经纪人的克里斯来到幼儿园,激动地抱住儿子的画面,至此完成了B故事的闭合。终场画面里,克里斯牵着儿子幸福地走在路上,从过去和此次经历,主人公克里斯找到了第三条路——创办公司,他有了全新的生活,与之前落魄的状态形成对比。
当幸福来敲门在线

责编 | Nellie

E N D


商务及相关合作联系 ◇gangqinshi01 (添加时请注明身份)

已同步入驻以下台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