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兔影院_“科学”号在西太平洋采集到稀有深水海兔

《科学》杂志在西太平洋收集了罕见的深海野兔。中国远洋综合科学研究船“科学”号27日正式开始对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南侧的一系列海山进行调查。船载“发现号”水下机器人收集了罕见的深海野兔。在

天,发现号勘测并采样了一座海山在970米的深度,两艘长着粉红色头和白色身体的蜗牛状软体动物出现在潜水器实时传回的高清视频中。船上的科学家判断它们是深海中非常罕见的海蛞蝓(通常被称为海兔)。随后,“发现号”操作人员准确地将两只海兔吸进了取样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199航次首席科学家徐奎东说,俗称海兔的海蛞蝓实际上属于蜗牛类。全世界已发现3000多种物种,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海。根据现有文献,在东北太平洋的深水区(水深超过200米)共发现了8种海蛞蝓,而在西太平洋的深水区至今没有发现任何记录。

据说是一个平顶海山,在同一天被“发现”号潜水器勘测,其顶部低于海平面800米,高度1400米。这次它从海山东侧的底部爬上来,对海底生物和岩石进行调查和取样。

除了两只海兔,发现号还收集了20多个物种和60多个海洋动物标本,如柳珊瑚、黑珊瑚、海绵、圆柱形海星和甲壳虾。“在这次潜水中,我们还收集了4种分裂的黑珊瑚,这种珊瑚在几个邻近的海山中很少见”徐奎东说道

“科学”号目前正在执行国家科技基础资源专项“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态系统科学调查”的航行任务,计划于6月23日返回厦门。水下机器人“发现号”

海兔影院

采集的两只海兔(摄于5月27日)新华社记者张旭东拍摄

海兔影院

“发现号”水下机器人探索海归(5月27日)新华社记者张旭东摄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