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使命小分队_上海临港片区出台“50条”支持政策,特殊使命实现路径详解

1998年1月3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布了《关于实施特别扶持政策促进香港附近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实施期从2019年9月1日开始,有效期至2023年8月31日

《意见》提出了50项措施,包括管理权限、专业人才、财税、土地规划、产业发展、住房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堪称历史上最强有力的扶持政策。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凌钢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印当天表示,凌钢新区肩负着推进上海改革开放等重大战略任务的特殊使命。市委、市政府将研究制定这一《关于特殊扶持政策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我市推动凌钢新区优质发展的作用。

他还说,“我们只是想让新区长期成为全市政策资源最有利的区域,让更多的人才和更多的项目进入新区。”“

特殊使命小分队

先提“优惠政策”原则

《意见》第1-256条提出“优惠政策”原则+

支持新区先行改革措施原则上,主要改革举措将首先在新区试点,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实现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政策将在新区实施。今后,如果我市出台的政策在扶持企业和人才方面优于本意见的有关规定,新区将按照“优惠政策”的原则普遍适用

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政策,可以说是香港附近新区成为最优惠政策区的“杀手锏”。同时,这也意味着上海的重大改革措施将优先在香港附近的新区先行尝试。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春雷表示,“优惠政策”原则首次出现在上海制定的相关政策中,也是政策制定的一项创新。这实际上释放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一个是稳定政策预期,另一个是政策可以不断创新。

"这是一项前瞻性政策”马春雷解释道,无论是企业还是人才,最害怕的是不可预测的政策“优惠政策”能有效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企业和人才的长远决策。

同时,由于新区的实践刚刚开始,一线政策可以不断创新,而“优惠政策”的原则保证了新区始终处于最优惠的政策状态。与此同时,上海其他地区和其他行业的改革创新也在加快。有了“优惠政策”,保证了上海新出台的政策能够在新区使用,新区的政策能够不断完善和动态调整。

因此,“新区将始终能够保持政策的新鲜度和吸引力。””马春雷说

特殊使命小分队

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也可以放宽到本科水平。

《意见》在人才政策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超过三分之一的政策与人才发展有关。可以看出,在打造人才高地方面,临港新区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陈印当天表示,未来自由贸易区新区的人才也可以释放到本科层次。

具体来说,《意见》主要提出-

优化新区人才直接落户政策,缩短新区“住到户”期限对于达到一定工作年限并承诺在定居后继续在新区工作两年以上的人才,从7年缩短到5年。其中,对于符合新区重点产业布局的用人单位核心人才,“居住和转移”期限由7年缩短至3年。居住证实行特殊奖励政策对于在新区工作和生活的上海居住证持有人,可给予特别奖励积分,即每满一年2分,每满三年20分拓宽引进技能人才的渠道增加对人员培训的支持支持高层次人才申请相关人才规划项目一方面,《意见》中有12项关于“创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旨在实施更加积极、开放和有效的人才政策。另一方面,“加强人才住房保障”的六项内容充分体现了港口的地域特色——坚持职业与居住的平衡,优先保障本地区就业人员,增加人才公寓供给,针对多层次的住房需求,建立以市场供给为主体、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区域住房体系。最重要的是留住人才,以便发掘人才。留住人才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居住因素,这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在加强人才住房保障方面,《意见》提出-

定向微调新区限购住房政策根据区域发展和产业定位,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非居民人才,购房资格将从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个人可以在新区购买一套普通商品房。为缩短非居民人才在新区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的期限,他们必须在购买之日前至少连续缴纳5年,并将调整为至少连续缴纳3年。这项政策类似于许多城市以前的“反人民战争”政策。临港新区希望通过微调非注册人才的购买资格,让更多人进入该区,促进发展。

目前,上海正在实施2016年3月25日发布的“上海9”购房政策,并严格执行限购政策非居民家庭购买房屋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障的年限,自购买之日起前3年内在本市调整为累计2年以上,并在购买之日前至少连续缴纳5年。

在今天(8月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表示将加强对香港附近新区人才的住房保障。在住宅市场化安置的基础上,坚持“不炒房”、“两不权宜”的原则,有序实施“一城一策”,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区域住房体系,包括完善住房购买政策和住房保障政策,为新区人才提供稳定的居住环境。

《意见》还指出,调整商品房选择制度符合购房条件、就业稳定且居住在新区的常住居民可优先购买新区住房。同时,实行商品房价格政策控制限价商品房供应,增加人才公寓供应,在住房供应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将部分限价商品房转为人才公寓。

其中,《意见》提出建设“先租后售”的公共租赁住房业内人士认为,新政的住房政策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租购并举”模式,房屋建成10年后可以作为商品房出售,增加了市场的增量供给。

此外,新政中“探索分阶段征收出租房屋土地出让金”的试点政策,将进一步缓解出租房屋经营者因前期土地投入成本过高而给经营者带来的财务压力。

特殊使命小分队

财税支持政策:五年投资1000亿元,

全部地方财政收入留成

在财税支持方面,意见提出要按照“地方财政留成和城市特殊支持”的原则,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建立有利于产业和人才积累的财税体制,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具体来说,

-

为新区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新区产生的所有地方收入将用于新区的建设。整合城市税收、土地出让收入、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城市专项资金,建立新区专项发展基金,五年总投资不低于1000亿元,用于新区各类产业支撑、创新创业支撑、人才引进培训、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范子英表示,关于“新区产生的地方收入全部用于新区建设”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下,除上缴中央财政外,新区的地方收入将部分由上海市财政和浦东新区财政承担。目前的支持政策相当于将新区的地位提升到独立国家规划下的城市的地位(如深圳)。短期影响不会太明显,主要影响将是未来。

至于“五年投资不低于1000亿元”的特种债券发行基金,也就是说特种债券年均投资200亿元。根据上海市财政局的数据,2018年上海FTZ专项发展资金为40亿元。由此可见,香港附近的新区在这方面已投入大量资源。

《意见》等财税支持政策与此前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香港新区总体规划》相一致。

具体来说,对符合条件并在临港新区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航等重点领域生产研究的企业,从成立之日起5年内实施税收支持,将企业所得税降低15%。对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制造、设计和软件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两免三减半”、“五免五减半”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在新区工作的海外高端和紧缺人才的个人所得税负担差额给予补贴。

天津商业大学会计系副校长李鹤林说,新区的税收制度和政策法规很有竞争力。在所得税方面,中国的标准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先进技术服务企业、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污染防治企业以及横琴、前海、平潭和西部开发地区的鼓励类企业给予15%的优惠税率。但是,企业享受优惠税率有一个门槛标准,必须符合相关程序的要求。这一次,新区内从事特定行业的企业将在5年内享受15%的税收优惠待遇,这将扩大受益企业的范围。有利于吸引投资和产业集聚,培育先进技术和创新创业,形成价值链辐射和带动作用。

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中国目前对个人综合收入实行累进税率,最高税率达到45%临港区很可能参照广东、香港、澳门和大湾区九个城市的个人所得税补贴政策。根据广东、香港、澳门和大海湾地区的政策,年薪100万的高薪人才本应缴纳45万英镑的个人所得税,但现在当地政府补贴了30万英镑你认为

特殊使命小分队

港口区最强有力的支持政策是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殊使命小分队

特殊使命小分队

7-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