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马兰接受采访,图
。对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脑科学研究所所长马兰来说,每年的6月26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是世界反毒品日20多年前,当她从美国回来时,她开始研究毒瘾的机制。她曾经说过:“只有一个目标:开发一种真正的戒毒药物。”在复旦大学林峰校区,马兰和她的团队完成了一系列论文,不断解开毒瘾的“密码”,站在学术研究的国际巅峰。在马兰的桌子上,总是有一个由前卫生部发布的吸毒者分析表。
马兰说,吸毒者人数多的主要原因是戒毒困难和复吸率极高。以前,人们常常认为“复发”是由“意志力薄弱”等心理因素造成的。事实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定义,“成瘾”是一种严重且反复出现的脑部疾病。
因此,马兰和她的团队层层破解了毒瘾之谜。“我们正从人体的生理功能出发,一步一步地寻找上瘾的答案马兰说,事实上,与大脑生理功能相关的不仅仅是“吸毒”、“赌博”和“酗酒”。吗啡、度冷丁、海洛因和其他药物都被归类为阿片类药物,它们通过结合大脑中的阿片受体发挥作用。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马兰的团队发现,在药物作用于阿片受体后,大脑蛋白激酶在记忆和依赖中起着关键作用。记者
曾问马兰:“你的研究结果是否意味着‘戒毒’的解药即将问世?”她回答说:“这只是基础研究的一个突破。“上瘾之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开发新药可能还需要20年甚至更长时间。换句话说,我将毕生致力于寻找根除毒瘾的“秘方”。
近年来,马兰和她的团队仍在与“毒品”作斗争自去年以来,主要的成果已经陆续发表:一是她的团队发现吗啡可以协同激活大脑皮层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中间神经元,导致抑制性神经回路持续失活,从而揭示了吗啡等成瘾药物的强烈奖赏和依赖性的神经机制。吗啡等阿片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同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奖赏效应(欣快),从而导致成瘾甚至滥用。研究表明,吗啡等阿片类药物通过激活细胞表面的阿片受体发挥作用。
另外,一旦吸毒成瘾,就很难戒掉β-抑制素是调节细胞信息传递的重要分子。它广泛分布于大脑皮层的各个分区,但其在前额叶皮层中的作用尚不清楚。马兰的团队发现,该脑区的β肾上腺素受体/β-抑制素信号通路可以调节可卡因成瘾小鼠的消退学习能力,并促进成瘾的消退。这是新一代禁毒药物的基础除了继续破解“成瘾症”的秘密,作为复旦上海医学院脑科学研究所所长,马兰的使命是推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脑计划的实施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马兰在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多次阐述了脑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建立脑科学计划。她经常用四个词:“迫不及待。”
人类思维的物质载体是大脑,它由数千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相当于银河系中恒星的总数。充当神经细胞连接的“突触”数量是神经细胞的1000倍,达到10的14次方。正是这些巨大数量的细胞组成了神经回路和网络,使人类能够产生感觉、形成意识、学习和记忆,并拥有思维和认知能力。然而,大脑神经环路在发育过程中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实现这个功能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马兰告诉记者,虽然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解释了大脑的许多奥秘,但总的来说,大脑仍然是一个隐藏着大量奥秘的“黑匣子”,而脑科学被称为人类理解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的终极前沿。另一方面,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了解大脑的发育和形成及其工作原理对于维护大脑健康和治疗许多复杂的脑部疾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此外,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与脑科学密切相关。
“充分发挥综合优势,组织跨学科力量,合力冲击全球脑科学研究前沿。”“这是马兰内心的蓝图
《新民晚报》记者张炯强
[院士简介]
马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脑科学研究所所长,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脑科学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他于1958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82年1月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现沈阳药科大学),1984年12月获得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12月获得美国教堂山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5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和拜耳公司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并在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担任教授
马兰长期从事药物成瘾和记忆机制的研究。发现成瘾药物调节基因表达的新表观遗传学途径和β-抑制蛋白的核信使功能;揭示成瘾渴求强化和药物成瘾的跨代遗传现象及其表观遗传机制;系统阐述了阿片受体信号转导的调节机制,发现了一种新的GRK作用模式及其记忆调节机制。提出了记忆恢复-回归的受体偏向信号通路假说和消除成瘾相关记忆的新策略。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何李科技进步奖,并担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他分别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上海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被复旦大学研究生选为“我心目中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