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日本五大新人奖之一,“团体形象新人奖”对发掘新的文学人才有重要影响。2018年,日本第61届群像新人文学奖得主北野幸男的小说《美丽》是一部在3.11地震背景下创作的灾难性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延续了日本文学关注社会现实的传统,而且在灾难表现手法上也有一些新的想法。今天,3.11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事故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作品中揭示的日本政治环境、媒体报道、社会氛围和民族心理变化等问题,不仅凸显了日本灾难文学的当代意义,也为理解当代日本社会的困境提供了有益的注脚。
文章来源:《东北亚日报》2019年第6期第一届,具有群体形象和美丽面孔简介的新人文学奖日本文学界有奖励新人的传统,以发掘纯文学领域潜在的优秀作家日本文坛为新人设立了许多奖项,根据参与者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作家的已发表作品为评价对象,如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奖——芥川龙之介奖。另一类是未发表作家的未发表作品,包括团体肖像新人奖、文学新人奖、昴宿星文学奖、文学艺术奖和新潮新人奖。
其中,群像新人文学奖每年由《群像》文学月刊评选一次,该月刊属于清谈社。大多数获奖作品擅长表演技巧。该奖项设立于1958年,由日本五大纯文学杂志之一《群像》评选。《群像》隶属于日本旧出版社,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从参赛作品的数量来看,每年参赛作品的总数基本在1500至2000件左右,竞争非常激烈。团体肖像新人奖为日本文坛发掘了许多潜在的作家。例如,当代最著名的作家村上春树(生于1949年)于1979年因《听风歌唱》而获奖,从而正式进入日本文坛并走向世界。此外,该奖项的获奖者,如太田明子(1930-2007),村上龙(1952),叶东达(1960)和村田沙耶香(1979),都获得了芥川文学奖在
2,018。雪子·北跳(1985)凭借其小说《美丽》获得了第61届大众形象新文学奖,并入围第159届芥川文学奖《美丽的脸庞》以2011年3月11日的地震为主题,讲述了一个17岁的高中女孩在早年失去父亲,以及她11岁的哥哥在地震后利用媒体寻找母亲的故事。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再现了女主人公从拒绝和逃避到接受母亲被杀的艰难过程。"这是一部杰作,使团体肖像新人奖的评委们赞不绝口."《1
》之所以获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一部发生在3.11地震前的灾难小说,具有非同寻常的真实性,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当代日本社会面临的困境。第61届人物群像新人文学奖评委、明治大学教授高乔元一郎评论道:“作者对3月11日地震的描述就像纪录片一样真实,因此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这是一部从正面直接描绘‘那一天’的非虚构作品。”2
2018“群像”六月号于2018年5月7日正式发布。获奖的新艺术家《美丽》的出版引起了日本文学界的极大关注。文学评论家佐佐木敦评论道:“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语言具有非凡的魔力。”这部小说的开篇势不可挡,写作的速度让读者觉得作者似乎沉醉其中。”3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斋藤明子认为,该作品尖锐地指出,媒体和灾民是一种“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消费关系。4作家多田野(生于1960年)认为,在《美女》中,面对镜头,“地震灾民的商业化和女性美女的商业化是交织在一起的,文章总是充满了对利用灾民的美丽形象来实现灾后恢复的抗议。”作家不拘泥于小说的形式,他们有作家应有的体力、勇气、好奇心和语言能力,他们的作品简洁流畅。这部作品应该获得团体肖像新人奖。灾难是日本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灾难主要是指由风暴、台风、暴雨、暴风雪、洪水、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核泄漏等异常现象或大规模火灾、爆炸等引起的损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环境的现象或过程。灾难作为一种颠覆性力量,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
日本是一个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灾难主题仍然是日本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例如,日本“古典散文三圣”之一的《方丈传》,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是一部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灾难记录,至今仍被历史学家们不断使用。现代日本是一个民族国家形成和建设的时期。文学不仅记录了日本人精神面貌的变化,也真实地反映了灾难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此外,近代以来,日本文学中的灾难书写越来越丰富。日本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1923年关东大地震,一直是文学创作的主题。田山花袋(1872-1930)“百夜”和“东京地震”,芥川龙之介(1892-1927)“地震”,林芙美子(1903-1951)“川”和浴衣(1904-1990)“和服”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除了地震,日本现代文学还记录了风暴和洪水等灾难。例如,谷崎润一郎(1886-1965)在他描述关西上层社会的著名著作《细雪》中记录了1928年7月5日的阪神大洪水。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日本成为地球上第一个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为了号召人们反思战争,珍惜来之不易的世界和平,大江健三郎(生于1935年)写了相应的广岛笔记。目睹长崎原子弹爆炸的林·(1930-2017)凭借《牺牲的地方》获得第18届群像新人文学奖和第73届芥川文学奖。此后,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聚焦于核灾难主题,成为战后日本“核灾难”文学的代表人物。1995年1月17日爆发的阪神大地震极大地激发了当代日本作家的文学创作意识。例如,长濑义雄(1932-1998)的非小说作品《大地震的生与死》已经成为日本灾难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村上春树在2000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上帝之子的舞蹈》。它以大阪-神户地震为主题,关注1995年3月奥姆真理教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值得一提的是金鹿荣的诗集《红月:阪神地震诗》这些描写灾难的文学作品体裁多样,但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有强烈的现实关怀。
3,3.11地震与灾害文学创作近年来,日本几乎每年都经历地震、火山、台风、洪水、泥石流等大规模灾害,严重影响了日本公民的心理特别是,2011年3月11日爆发的日本东部地震是一场集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于一体的复合灾难。国际能源机构(IEA)将核事故定位在最高水平7截至2019年3月1日,共有19,689人在3月11日的地震中丧生,2,533人失踪,6,233人受伤。离核电站20公里以内的区域被指定为警戒区。当时,16万受灾居民不得不在福岛县其他地区或县外避难,成为被迫离开家乡的“灾难难民”。
大灾难的影响、颠覆和不可逆转性使3月11日的地震成为许多日本人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金(生于1983年)《无题者》、马自达(生于1978年)《英利》和(生于1966年)《远离土地》都凸显了3.11地震对普通人生活的重要转折意义。面对21世纪初人类遭遇的最复杂、最严重的复合灾难,日本作家川上弘美(生于1958年)说:“自从核事故发生以来,我一直无法抑制自己平静的愤怒。”当然,这种愤怒最终是对自己的愤怒,因为今天日本的创造者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四川将3.11地震视为人为灾难,对核事故的原因有着清晰的认识
随着“3·11”地震后的重建和人们的心理康复,以地震为背景主题的灾难文学所反映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例如,托达·叶的科幻小说《核泄漏后的世界》和玉渊惠三(生于1980年)的《床边谋杀》并没有直接描述3月11日的地震,而是创造了一个信息封闭、政府无所作为、意外死亡频繁的未来世界。与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原幸子的《美丽》是一部从地震幸存者的角度描述地震灾难过程的小说。这在3月11日地震后的日本灾难文学中尤其不同。
第一,作者从未到过地震灾区,靠阅读大量纪实作品、观看相关电视节目和录像进行创作。八年前发生了83.11地震,但是核事故还没有完全解决。在这种背景下,作者采用了现在进行时的表达方式,这与他对这场复杂灾难的深刻理解不无关系。正如“地震后的文学”和“日本东部地震后的文学”这两个标题所揭示的那样,日本文学批评家习惯于将关于3.11地震主题的作品称为“灾后文学”9“灾后”意味着灾难已经结束。事实上,彻底拆除导致核泄漏的福岛核电站反应堆需要30到40年的时间。换句话说,福岛核事故在未来至少会持续30年,对福岛、日本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是如此。
第二,对于八年后仍无法返回家乡的5万多名灾民来说,灾难远未结束。在失去家庭、家园和工作后,一些受害者会感到羞辱,因为人类尊严和个人主体性都已丧失,形成类似的“难民”心态。12《广慈院》将“难民”定义为“因战争、自然灾害等而陷入困境的人”尤其是那些因逃避战争、政治动荡和迫害而离开祖国或居住地的人。与流亡者同义,但主要指有组织的团体。因此,只有当所有希望返回家乡的“灾难难民”安全返回家乡定居时,3月11日的地震灾难才真正结束
第三,如何面对死亡,即幸存者如何接受自己的“生存”和他人的死亡,是灾难文学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一些幸存者可能会对自己的生存感到内疚,并不断地批评自己。生与死是互为表里的问题。从表面上看,《美丽》的主人公努力寻找她的母亲,但实际上她正试图通过用尽全力的寻找来麻痹自己,回避她母亲被杀的事实,并推迟认领她的尸体的时间。这是因为受害者母亲的无辜死亡凸显了她女儿作为幸存者的罪恶感。
日本人对遗体的态度极其严肃。在日本人的生死观中,当一个人在一次不幸的事故中死亡时,如果家属没有找到尸体并用自己的手埋葬它,那么死者的灵魂就不会安宁。因此,不仅警察在安放尸体的地方执勤,尽可能干净地对待每具尸体,而且死者的生理特征、家庭住址和其他信息也将得到登记,以便家属能够前来寻找和认领。当小说中的主人公看到母亲的脸溃烂,只剩下上半身时,他无法平静下来。这位英雄类似于自虐的行为反映了他对无法安抚死者灵魂的自我谴责。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尽管有如此巨大的复合灾难,美中并没有超然的“上帝”1973年日本科幻作家小松樱子(1931-2011)“日本下沉”讲述了日本在遭受关东地震、富士山火山爆发和巨大海啸后的最后下沉的故事。小说的结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未来在哪里?”“美”给出的答案是,既然日常生活总是存在且不可避免,一个人就必须“有意识地与日常生活作斗争”16并将灾难本身视为一种日常生活。诚然,未来并不存在于上帝手中,而是存在于伴随灾难而来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文学不是历史事实的复制品,也不是事实的复制品。日本灾难文学对现实的真正意义在于揭示了一种不依赖神力、直面灾难、与灾难共存的“灾难文化精神”。灾难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是灾难文学创作和研究的趋势之一。灾难文学作为连接灾区与整个日本社会、受灾民众与普通大众的一种手段,可以为透视当代日本社会及其困境提供一个有益的视角。3.11地震不仅影响了日本的社会氛围和民族心理,也影响了日本的政权更迭和舆论生态。此外,政治生态和媒体舆论也与社会氛围和民族心理相互作用。日本社会的这种变化也反映在灾难文学作品中。
首先,日本的核能困境由于缺乏能源,战后日本一直在大力发展核能。核能具有“准国内能源”的地位核能也是战后日本流行文化的一个共同元素。著名文学评论家河村指出,电影《哥斯拉》、动画电影《铁臂阿童木》和动画电影《风之谷》都涉及核问题,但日本文学真的如实描述了核灾难吗?事实上,作家们有意识地回避这个问题。以林·的《上帝2011》、多田烨的《核泄漏后的世界》和玉渊惠三的《床上杀人》为例。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设定了未来的故事场景,避免了对核灾难的描述。同样,《美丽》是一部以地震、海啸和核泄漏等复杂灾难为背景的作品。作者北条幸子对地震和海啸场景的描述像图像一样真实,但没有提到“核”这种处理方式有意识地降低了灾难文学作品的灾难性,不仅是对现实社会感到无助和不满的委婉说法,也是日本核电困境的真实反映。
核能是日本社会的一个矛盾随着2011年核安全神话的破灭,反核公民运动在日本社会出现,但核能并没有从核电站、医疗和科学研究中消失。尽管近一半的人反对重启核能,但安倍政府仍坚持重启核能的原则。在日本政府2014年和2018年公布的“基本能源计划”中,核电作为“保证基本负荷的重要能源”的地位保持不变,其在日本能源结构中所占的20% ~ 22%的份额保持不变。在保持对公众意见高度敏感的同时,安倍政府正在逐步重启核电。作为对当地民众强烈反对的回应,日本政府重启了位于鹿儿岛县三木川市的川崎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这两座核电站分别于2015年8月和9月因3.11地震而关闭。其次,是幼儿老龄化背景下防灾减灾的困境。《美女》的主角坚持说站在摄像机前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救援物资和医疗资源,因为她在灾难发生后的五天内没有得到任何帮助。虽然这只是一个文学描述,但我们可以看到日本防灾减灾人力的短缺。日本不仅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也是一个幼儿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它的人口逐年减少。目前,日本老年人口已达3461万,占总人口的27.3%,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日本2016年的生育率仅为1.44,新生儿数量为976,978,创历史新低。人口的减少和幼儿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导致了救灾人员的短缺和老年人口防灾能力的下降。小说中主人公的母亲在被转移到医院的过程中不幸遇难。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学描述,类似的悲剧也确实发生在现实中。例如,台风狮子山于2016年8月30日登陆岩手县,导致该县一家老年痴呆症患者疗养院的9名老人全部死亡。此外,幼儿老龄化程度、人口密度和人口迁移相互影响,导致防灾救灾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在《美丽》的结尾,主人公和弟弟投奔了月经,而月经是一生都没有结过婚的。这个详细的描述是日本“无社会”22的脚注被社会排斥是相对于传统的地缘社会和血缘社会而言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是终身未婚人数的增加。据预测,到2040年,日本50岁人口中仍有29.5%未婚,18.7%为女性,并且呈上升趋势。23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加速了传统地理和亲属群体的消失。泡沫经济崩溃后,派遣员工的就业形式不稳定,信息时代社会媒体的发展,个人隐私保护法的颁布,使得个人与家庭、单位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弱。面对重大灾害,“没有社会”无法在社会动员中发挥有效作用,孤立的个人更加脆弱。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会信任和联系,摆脱“无社会”的困境,是日本这个灾害多发国家需要正视的问题。
最后,是全球化背景下风险社会治理的困境。全球化是指世界上社会关系及其相互依存开始加强的过程。在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区域边界的模糊,灾害等区域性事件变得越来越全球化。与此同时,自然灾害等“外部风险”与核电等现代工业产品造成的“人类风险”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3.11地震是一场既有“外部风险”又有“人为风险”的复杂灾害,也在逐渐增多,风险社会的治理面临巨大挑战。风险社会是一个灾难社会“风险”不仅跨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而且模糊了生产和再生产的界限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化的趋势引发了全球性的危险。"253.11地震导致日本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受损,无法开展生产,零部件的缺乏导致其他国家的整车生产线停产,形成连锁效应。在工业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性灾难可能导致全球价值链的崩溃,进而影响全球经济。风险社会的核心是风险分配。风险分配超越了财富分配,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逻辑。然而,财富分配问题并没有消失,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促使社会阶层进一步固化。二战后,日本遭受了许多重大灾难。其相对贫困率从1985年的12.0%上升到2015年的15.7%。社会阶层中的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另一方面,社会政策偏好也会导致风险分配失衡。例如,日本的消费税税率已从1989年的3%逐步提高到5%和8%,到2019年10月上升到10%,增加了低收入家庭的经济负担,并对这类人群的风险防范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总之,在灾害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保证全球价值链的供给,如何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如何合理分配风险等。不仅是日本这个灾害频发国家需要面对的社会治理困境,也是整个社会在全球化进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注释1《第61届新人民文学团体形象集》和《团体形象》2018年6月
2[日期]北泽幸子:《美国没有脸》和《群像》2018年6月
3[日期]2018年5月30日,胜本:“北原幸子的‘美国不在乎她的脸’”,中川昭一的《健康问题》和《东京新闻》。
4[日期] Minako:“美丽的问题无法解决”,2018年9月
5[日期]北泽幸子:《美国没有脸》和《群像》2018年6月
6年日本信息和消防省:“平城23年(2011年)东北太平洋地震(东日本地震)未涉及”(第159号)川上弘美:“申杰2011”,2011年版的《谈话商店》
8主要参考文献:[日本]石井康弘:“身体:地震灾害,海啸和水果”,新潮社2011年版金陵青编。“3月11日的哭泣和71人的体感记忆”,由大冢博,原博和大地震,新黑曜石学会,2012年版藤田真编辑的宫崎骏:“东京大学新闻发布会2013版”池田正树:“日本东部大地震、日本大地震、日本大地震、日本大地震、日本大地震、日本大地震、日本大地震、日本大地震、日本大地震、日本大地震《80人作文集》和《云纹春秋》于2011年8月临时出版。
9[日期]斋藤敏子:《日本当代小说》,岩手书店2018年版[日本]木村亚希子:“地震灾后文学”,绿色地球学会2018年版[日本]韦杰严,Iida,历史:“日本东部地震后的文学”,南云堂2017年版
10东京电力有限公司说:“这是一个包括计算机和炉子的系统。”日本1991年的复兴:“全国难民人数”,4月26日,31komata和含义:"对"活动"和"城市问题"的心理支持,2019年3月
13日期]新村编:《沃茨袁》(第7版),颜博书店2018年版,第2204页
14[日期]武藤泰宏:《福岛的心脏和灵魂》和《城市问题》2019年3月
15[日期]刘青·熊文:《日本人民的犯罪意识》,1986年中央舆论学会版,第86页。
16[日期]北佐藤幸子:“美国没有脸”,2019年版的《清谈店》。
17[日期]川村:“原与原的爆炸——核”与失陷后的精神历史”,川口新社会2011年版
18日本综合金融经济公司原子力文化金融经济委员会:《世界经济评论的结果》(2018)Https://www.jaero.or.jp/data/01jigyou/pdf/tyousakenkyu 30/r 2018 . pdf .[日期]发表于《地震灾害与科学,社会科学,第一号政治进程与政策》,东洋新报2016年,第245-268页。
19工业和资源部、工业部、日本、资源部、财政部、工业和资源部、财政部、工业和资源部、财政部、工业和资源部、财政部、工业和资源部、工业和资源部、工业和资源部、财政部Https://www.enkho.meti.go.jp/category/others/basic _计划/pdf/140411.pdf.
20日本外务省统计局:“高方差和人口”(现于2016年9月15日计算)日本Https://www.stat.go.jp/data/topics/topi971.html.内阁府:“出生人数、出生率和死亡率”(2016年)
21熊树娥:“日本灾害管理的趋势、特点和启示”,日本研究2019年,第2期
22[日期]NHK的《社会无解》资料收集类:《社会无解》,文学春秋学会2010年版。
23《30年前的少数民族社会政策白皮书》(概要版),第14页http://www 8 . Cao . go . jp/shoushi/shoushika/whitebook/measures/w-2018/30 pdfhonpen/pdf/S1-3 . pdf .
24[英语] anthony giddens: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2003年版,第46页
25[·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通向现代性的新路》,张文杰等译,译林出版社,2018年,第10、7页。
26日本卫生和福利部:“28年和平时期国民生活基础调查”(2017年6月27日)http://www . mhlw . go . jp/tou kei/saikin/HW/k-tyosa/k-tyosa 16/dl/16 . pdf .